登陆注册
1798300000012

第12章 经营应天 —— 奠定王霸事业基础(1)

在元末乱世之际,穷小子出身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从众多起义军将领中脱颖而出,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乃在于他善于从战略层面为自己的前途谋划。渡江南下占据应天之后,朱元璋根据自身处境,审时度势,在幕僚们的支持下,拟定了以应天为根据地,继而向四周蚕食拓展,直至平定天下的战略目标。

目标既定,朱元璋巧妙利用自己北有小明王、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这一屏障优势,兀自闷声不响地悉心经营固应天。为此,他广纳贤才,采取多种措施去实施老儒朱升所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战略方针,同时进军浙东,攻下浙江、福建两省的许多州县,由此打开了应天政权的南向门户,为日后平定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攻占应天前后的天下形势

朱元璋以一介穷和尚投军,仅仅四年时间便打拼成为拥有滁州、和州、太平、应天、镇江、广德等大片地区和十余万精壮兵马的一方军阀,并被部下尊奉为“吴国公”。江淮地区闹出这那么大的动作,那么,这个期间元朝统治者在忙些什么呢?

说起来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在即将国破家亡的天下大乱之际,元惠宗妥欢帖木儿所牵肠挂肚的竟然只有两件事情:其一,沉溺于“大喜乐”;其二,醉心于木工设计和制造。

关于“大喜乐”,在前面章节有过介绍,它是奸臣哈麻引进几位藏僧而捣鼓出的所谓“多修佛法”,即怂恿皇帝、大臣与众多美女赤身裸体行淫秽之事,借用现在的说法,即“聚众淫乱”。

这个所谓“大喜乐”,其噱头无非就是新鲜刺激,然而,对于嫔妃如云的皇帝来说,这类游戏玩上一阵子也就寡淡无味了。好在惠宗天生聪慧,善于创新:先是选取一百个美艳宫女手执乐器,唱着“金字经”,跳着“雁儿舞”,为自己行淫时营造欢乐气氛;接着,又筛选十六位绝色美女分别扮演“三圣奴”、“妙乐奴”及“文殊奴”,称之为“十六天魔”,让她们穿着华服住进地道,然后逐一细致地体验与这些“天魔女奴”交媾的滋味;最后,干脆又令百多位后宫嫔妃也加入到“大喜乐”的队伍中来……当所有的花样都玩厌之后,惠宗这才蓦然明白:真正能够深刻慰藉人之心灵的乃是艺术!于是,他便捡起久违的爱好——木工设计与制作。

读者一般都听说过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却很少有人知道元惠宗妥欢帖木儿的木工造诣竟然远在朱由校之上。两者的差别在于:尽管朱由校皇帝的木工手艺颇为高超,可他毕竟只局限于操斧运锯的工匠层面;妥欢帖木儿则不然,他不仅手艺精湛,而且在工程设计方面也足以堪称业界翘楚。

据《元史·惠宗纪》记载:“帝于内苑造龙船,委内官供奉少监塔思不花监工。帝自制其样,船首尾长一百二十尺,广二十尺,前瓦帘棚、穿廊、两暖阁,后吾殿楼子,龙身并殿宇用五彩金妆,前有两爪。上用水手二十四人,身衣紫衫,金荔枝带,四带头巾,于船两旁下各执篙一。自后宫至前宫山下海子内,往来游戏。行时,其龙首眼口爪尾皆动。又自制宫漏,约高六七尺,广半之,造木为匮,阴藏诸壶其中,运水上下。匮上设西方三圣殿,匮腰立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列二金甲神,一悬钟,一悬钲,夜则神人自能按更而击,无分毫差。当钟钲之鸣,狮凤在侧者皆翔舞。匮之西东有日月宫,飞仙六人立宫前,遇子午时,飞仙自能耦进,度仙桥,达三圣殿,已而复退立如前。其精巧绝出,人谓前代所鲜有。”如此高超的技艺,恐怕也只有传说中的鲁班能与之比肩!

妥欢帖木儿高超的技艺不仅服务于自身的享受,也时常惠及左右臣属。他亲近的官宦凡有在宫外修建宅院者,妥欢帖木儿皆亲自按比例为其设计制造模型,然后将模型交付匠人,嘱咐他们按照模型构建……京师民众为此戏称妥欢帖木儿为“鲁班天子”。

妥欢帖木儿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元首,其职业显然不是什么工艺设计制作。如此一来就悲剧了:皇帝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旁门左道及淫乐嬉戏上,政事难免不被荒废,大臣们则趁机各使手段,争权夺利,相互倾轧,这种情况在脱脱丞相死后显得尤为突出。

前文讲过,中书省右丞哈麻在设计害死脱脱之后,元惠宗提拔哈麻担任中书省左丞相,代行右丞相之职,其弟雪雪也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兄弟二人得势之后便与皇后奇洛(惠宗的第二皇后)密谋,准备废掉惠宗而立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为帝。没想到哈麻的妹夫秃鲁帖木儿向惠宗告密,惠宗大怒,将哈麻、雪雪兄弟二人杖杀,改而任命搠思监为中书右丞相,另提拔辽阳行省左丞相贺惟一(汉人,蒙古名为太平)为中书左丞相。搠思监上台伊始,便因贪腐问题被贬,其右相之位由湖广行省左丞相太不花接任。可是不久,太不花因设计谋害左丞相贺惟一而被罢官,贺惟一全面主持中书省工作。奇洛皇后与爱猷识理达腊皇太子见贺惟一受惠宗信任,便欲将其拉拢,一道逼惠宗退位。贺惟一不为所动,就此和奇洛皇后母子结下仇怨,于是,皇太子私下联络蒙古大臣排挤汉官,贺惟一被迫辞去相位。因为朝中无宰相之才,搠思监再度被惠宗起用,担任中书右丞相之职,他趁机弹劾贺惟一,将其流放吐蕃,贺惟一悲愤自杀。

元朝皇帝不务正业,朝廷大臣相互倾轧,这种内耗加速了元朝帝国大厦的腐朽,加之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汉人起义,灾荒频仍,大元帝国的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呈现出完全崩溃的势态。

读者请看,占据国家赋税半数以上的江淮、江南地区,被小明王、张士诚等起义军所掌控,其他的几个主要赋税来源地区,如河南、湖广、辽阳、陕西等地,均有起义军大肆活动的身影,加之水旱等天灾接连不断,国家财政严重危机,全国各地粮食告急!举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例子:因为京师大都缺粮,而惠宗又耽于淫乐,为了使后宫佳丽们不致于饿得没力气和他玩“大喜乐”,他竟然令人将太仓的存粮都搬到这些女宠们的住处。连皇帝的女人们都要以这种方式来保障粮食供应,情况的糟糕程度可想而知——史料记载,这段时期,元惠宗的大臣百官,他们的俸禄只能以纸、茶以及其他杂物充抵!

皇帝、大臣尚且如此,逞论普通百姓?以至正十四年(1354年)京师大都的大饥荒为例——百姓乏食竟至到了“民有父子相食者”的地步!至正十八年(1358年),河南、山东等地民众因兵灾而避聚京师,由于“饥疫”,死者竟达二十余万人,以至“死者相枕籍”!至正十九年(1359年),河南、山东、关中等地发生特大蝗灾,据《元史·惠宗纪》记载,当时的情景是“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习平,人大饥”,死者无数!

如此惨景,活生生乃一幅末日气象!不过,在军事方面,元廷最初的境况倒不是特别糟糕。元朝的官兵,由于将领多为蒙古贵族子弟,他们长期欺男霸女,养尊处优,这样的军队本不值得一提。尤其是自打脱脱丞相率领的百万大军在高邮一哄而散之后,政府的官兵几乎成了摆设,在以后镇压汉人起义的过程中已少有建树。值得说道的乃是元廷所开辟和利用的另一种武装形式——即以地主武装来镇压汉人起义。

早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天下大乱之初,各地地主大户便私自成立武装,名曰“义兵”,用以抵抗蜂拥而起的红巾军,保护自家的私有财产。面对即将亡国的严峻形势,元朝政府不得不承认这些“义兵”头目的合法地位。到了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惠宗还特地下诏,规定“富民愿出丁壮‘义兵’五千名者为万户,五百名者为千户,一百名者为百户”,进一步明确了封赏标准。有了政府的封赏,各地的官吏豪强和地主大户出于各种目的,开始大肆发展私人武装势力。一时间,全国各地地主武装林立,连同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军,整个元帝国的版图处处都成了武装斗争的海洋。在众多的地主武装队伍中,答失八都鲁、李思齐、察罕帖木儿及其孙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等人,乃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武装力量,为延续垂死的大元帝国作出了重大贡献。相关情况,以后详说。

大元帝国的腐朽与厄运,在为各地地主武装的崛起创造机遇的同时,同样也利好了各地的反元武装力量,这些起义军趁势发展,势头迅猛。下面来说说起义军中的翘楚巨擘——宋政权的实际当家人刘福通。

刘福通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率先举起反元大旗,经过近四年的鏖战,又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在亳州建立宋政权,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刘福通最初任宋政权的平章政事,不久,他暗杀了右丞相杜遵道,自任太保,独揽军政大权,继续与元朝政府为敌。

所谓树大招风,刘福通这一系列的大动作引起了元廷的极端仇视,朝廷多次派兵征剿,双方互有胜负。至正十五年(1355年)夏天,刘福通派大将赵明达攻取黄河以北的洛阳、汝州等地,然后北渡孟津,大破怀庆(今河南泌阳),兵锋直指京师。正当赵明达大展宏图之际,却遭到察罕帖木儿的顽强抵抗,刘福通关于北上灭亡元朝的战略意图就此受阻。

这位察罕帖木儿堪称继脱脱之后元朝的又一擎天之柱,故需细说一下。察罕帖木儿是畏兀儿人(即色目人),其曾祖父阔阔台追随蒙古军进入河南,战争结束之后以探马赤军户的身份定居于颍州沈丘,取了汉姓李氏,故察罕帖木儿又被称作“李察罕”。此人自幼攻读儒书,曾参加过进士考试,名闻乡里,《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说他“居常慨然有当世之志”。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纠集数百“义兵”,与罗山县典吏李思齐的“义兵”合兵一处,设计袭破罗山的红巾军,被元廷授予中顺大夫之职,并在元朝政府的支持下很快发展成为一支万余人的队伍。此番大败红巾军赵明达明,他因功又被朝廷提升为中书刑部侍郎。接下来,他越战越强,逐步成为元帝国所倚凭的一根台柱。相关情况,以后再说。

赵明达所部失败之后不久,元朝四川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鲁在太康大败刘福通,接着乘胜围攻宋政权的都城亳州,小明王韩林儿率大臣撤退到安丰(今安徽寿县)暂避。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刘福通经过精心准备,与元军激战于亳州,答失八都鲁意外坠马,元军大败,退驻陈留,亳州转危为安。这年秋天,永义王赵均用在淮安接受小明王韩林儿的号令,开始奉宋政权的龙凤正朔,这标志着宋政权又重新恢复了元气。

为了拓展势力范围,至正十七年(龙凤三年,1357年)六月,刘福通接连派出数支军队东征西伐。一路由毛贵(赵均用部将)率领,自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出发,渡海攻打胶州半岛;一路由李武、崔德等将率领,进攻陕西。次年六月,刘福通再度兵分三路,一路由白不信、李喜喜等将率领,向西挺进,支援李武、崔德的西路军;一路由关铎、潘诚、冯长舅等将率领,攻略山西;刘福通自己则亲率一路大军,出中原地区进行北伐。

先说刘福通所率领的中路军,这支部队连下归德、卫辉等地,兵锋直指京师大都。元廷震恐,于至正十八年(1358年)春天,令已升任为河南行省左丞相的答失八都鲁全力抵挡,同时,又命令河南行省知枢密院事答里麻失理前往增援。达理麻失理在曹州为刘福通所杀,其军溃败。答失八都鲁力不能支,退驻石村。元廷疑其战不尽力,接连派使者催促作战,刘福通则趁机使用反间计,答失八都鲁百口莫辩,忧愤而死。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乘汴梁灾荒之际发动进攻,元朝守将竹贞弃城而逃,汴梁落入红巾军之手。刘福通派人到安丰迎取小明王韩林儿,将这座古城定为宋政权新的都城。与此同时,其他几路军队也斩获甚丰:

西路军在李武、崔德的率领下,进逼陕西,随后又得到白不信、李喜喜等人的增援,到至正十七年十月,已占据举元、巩昌(今甘肃陇西)等地。

东路军在毛贵的率领下,经过一年半的血战拼搏,截止至十八年(1358年)三月,已攻占莱州、济南等山东的大部分州县,并且还拿下了河北境内的清州、沧州及京畿的蓟州、柳林等地。这些地方距大都均只有一百余里,京师门户洞开,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以致“廷议迁都以避之”。在这节骨眼上,河南行省平章刘哈喇不花率军击破这支红巾军,毛贵等人退驻济南,大都才转危为安。

由关铎、潘诚、冯长舅等人率领的红巾军,于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攻入山西境内,次年三月占据晋宁(今山西临汾)。然后再兵分两路:一路攻打绛州(今山西新绛);一路攻打大同、冀宁(今山西太原)。元廷急忙将刚刚在甘陕地区取得大捷的察罕帖木儿调往山西,让其“守把太行关隘”。这路红巾军为了突破元军的阻挡,迂回千里,转战于保定、完州(今河北顺平),再西北而上,袭破大同,攻下兴和(今河北张北)。于当年十二月攻破蒙元王朝的陪都——上都开平,大军烧杀抢掠七天,再东向进军,攻占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辽阳(今辽宁沈阳),最后直至打到高丽(今朝鲜)境内。

就这样,宋政权韩林儿名下的红巾军如激风暴雨,扫荡中原和北方地区。元朝统治者为保卫其国本大都,以主力军队疲于应战,这就便宜了其他各派系的农民起义军。

盘踞高邮的张士诚自高邮之战捡得便宜之后,势力发展十分迅猛。面对这个百万大军尚未给予剿灭的私盐贩子,已经深陷战争泥潭的元朝政府显得颇为无奈,于是便改剿为抚。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朝廷派遣集贤待制孙捴等人,前往高邮进行招抚。

张士诚审时度势,不仅对元廷许诺的优厚条件置之惘闻,而且还将孙捴关押起来,肆意凌辱。同时,令其弟张士德率师南渡,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打下常熟,二月又攻占了平江路(今江苏苏州)。随后,张士诚率百官群僚迁居平江,改平江路为隆平府,作为大周政权的都城。张士诚也由诚王改称为周王,任命阴阳先生李行素为丞相,其弟张士德为平章,史文炳为知枢密院事,周仁为隆平府知府。

孙捴不甘心就此失败,他暗中拉拢张士诚的部将张茂先,谋划颠覆张士诚。计议已定,张茂先派人密赴扬州的元朝镇南王孛罗不花处,相约择日攻打高邮。没想到阴谋暴露,孙捴、张茂先等人被张士诚所杀。接下来,张士诚大举进攻周边城池,用以扩大势力范围。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七月为止,嘉定、昆山、松江、崇明、无锡、常州、杭州等大片土地,相继被张士诚收入囊中,大周政权在中国最富庶的地区牢牢站稳了脚跟。

同类推荐
  • 玄奘与玉华山

    玄奘与玉华山

    玄奘与玉华山有缘。玉华山是玄奘法师晚年著述译经、生活的场所和圆寂的地方,这里是玄奘学术生涯的精髓所在。他在翻译《大般若经》后曾动情地说:“吾来玉华,本缘般若。”他生命的最后四年是在玉华山度过的。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江左风流——谢安

    江左风流——谢安

    本书为“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谢安,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中年时东山再起,官至宰相,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挫败前秦大军,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该书详细记述了谢安傲然一世,风华蹁跹的一生。
  •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李姓的起源、李姓的发展和变迁、李姓主要分布、少数民族李姓、李姓郡望与堂号、李姓名胜古迹、李姓名人等。关于姓氏,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中国的第一大姓是李姓吗?李姓起源于什么时候呢?李氏族系又有哪些典故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开始李姓穿越之旅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走在国民女神的路上

    走在国民女神的路上

    《还珠格格》,我来演。《来自星星的你》,我来拍。一个叫郭红红的姑娘,走在国民女神的路上。
  • 老婆往哪儿跑

    老婆往哪儿跑

    顾修黎知道连翘是利用他去刺激那对狗-男女,不过,他倒是不介意自己被利用。如她所说,既然总归要玩,不如选择更好的,反正都是他的,迟早要交给来!片段一:“顾修黎,我不爱你”“不爱?没关系,爱都是做出来的!”。看似他真心对待的,却并非他心尖上的那个,当那人高调回归的时候,一场爆炸,一场精心策划的绑架,是谁蒙了谁的眼,痛心疾首?还是幡然悔悟?!
  • 锦鲤娘子旺夫命

    锦鲤娘子旺夫命

    一个是出生就背负克父克夫命传言,十里八乡没人敢娶的小娘子。一个是屡试不中、累得家里家徒四壁,好姑娘都不愿意嫁的穷秀才。突然有天,穷秀才和小娘子结亲了。世人皆道:可惜了这穷秀才!!结果,婚后穷秀才不仅没被克死,还转了运,乡试、院试、殿试连着中,成了最年轻的三元及第者,入朝为官后更是官运亨通,位极人臣。谁说小娘子克夫?
  • 鹿先生的仓鼠小姐

    鹿先生的仓鼠小姐

    纪念鹿先生的小日常。某一天鹿先生突然知道我在写他,他强烈要求我给他看,我不答应,他说:“你写的是我,不给我看侵犯我的隐私权,为了避免你犯罪,强烈要求你放弃反抗。”最后他对于我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写作方式表示鄙视。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三

    智慧具有传承性,本套图书精选智慧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精彩,为广大学生增加智慧提供了一条路径。
  • 网王之越前果果

    网王之越前果果

    初见得时候他无缘无故听见她吐槽青学校服难看而且还说小不点得队长不讲人情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断剑志

    断剑志

    少年叶凡一柄断剑如何能逆袭江湖?探寻江湖的奥秘。
  • 全都是命中注定

    全都是命中注定

    浮清作为一名来历不明的准神君,按照惯例完成成神的最后一项任务,而在此期间,向来冷心无情、对外漠不关心的她总是遇上一个让自己能“特别”对待的他......第一个位面结束后——正身处天牢的他,神情复杂又傲娇地说:“哼!这是哪里来的小仙,竟然打扰了本宫历练!”后来——身为先爱上对方的他:“你虽然无情,但你有心,总有一天我要你空白的心中都是我......”终于——她不顾安危主动替他挡下一击,事后她说:“以前的我不懂也不知道,无意中让你受到了伤害,现在,情根因你而深种,之后,由我来追你、护你......”冰雪初融,就已情根深种,这难道全都是命中注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