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14

第14章 经营应天 —— 奠定王霸事业基础(3)

邓愈、胡大海一路坦途来到婺州城下,元朝院判石抹厚孙等守将坚壁清野,固守城池,邓、胡二将久攻不下。远在应天的朱元璋听从老儒朱升的建议,决定亲自率兵增援。出发之前,他特地从宜兴调回徐达,让他配合李善长留守应天。之所以如此安排,除了防备外敌趁间袭击之外,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当年七月应天曾经发生过郭天叙被斩事件。郭天叙是郭子兴当下唯一幸存的儿子,他因发动叛乱而被杀掉。朱元璋担心郭子兴的一些老部下会趁自己亲征前线之机在后方折腾出什么乱子,故令心腹大将徐达代替自己镇守应天,方觉安心。

关于郭天叙叛乱被杀事件,史料记载的很简单。有一种观点认为此事是朱元璋为了彻底向郭氏夺权而导演的一场阴谋;另一种观点认为此乃郭天叙因“失职怨望”而谋叛的咎由自取。笔者倾向于后者:以眼下朱元璋的声望、实力以及所处氛围来看,郭天叙根本就不可能再构成对朱元璋地位的威胁,况且,朱元璋一直视郭子兴为恩公,他原先曾娶郭天叙的义妹马氏为妻,不久前又娶了郭天叙的亲妹(郭惠妃)为妾,两人的关系是亲上加亲,若无确凿的谋叛证据,此间的朱元璋绝对不会处心积虑地去拿自己的妻兄开刀!

安排好应天的守备事宜之后,至正十八年(1356年)十一月,朱元璋亲统十万雄兵,高悬刻有“奉天都统中华”的金牌,冒着严寒,路经宣城、徽州、兰溪等地,抵达婺州。

当时,婺州守将石抹厚孙的兄长石抹宜孙正驻防处州(今浙江丽水),得知朱元璋亲统大军来援,赶紧也派谋士胡深等人率军驰援婺州,结果被胡大海的养子胡德济打败,胡深只身逃走。驻守婺州的枢密院同佥宁安庆与都事李相等人,眼见形势不妙,索性私自打开城门向朱元璋请降。朱元璋的大军涌入城中,浙东廉访使杨惠、婺州达鲁花赤僧住等人力战而死,元朝南台侍御史帖木儿烈思和院判石抹厚孙等诸官被俘。

朱元璋入城之后,严令禁止将士劫掠百姓的财物和女子,违令者斩首示众!同时,打开官仓救济贫民,真正做到了“民庶无惊,市肆不拢”。至于将士方面,则动员城中富民捐钱捐物来赏赐众人,安抚大家的情绪,也算是皆大欢喜。安顿下来之后,朱元璋又对浙东实行行政改造:他下令在婺州设立浙东分省,改婺州府为宁越府(后又改为金华府);调江南行省的左右司郎中李梦庚、郭景祥为分省的左右司郎中,调行省都事王恺为分省都事,调行省博士夏煜为分省博士,任命儒士王宗显为宁越府知府;设立金华翼元帅府,任命袁贵为元帅,吴德真为副元帅。为了赢得婺州地主阶层的信任,朱元璋故伎重演,他挑选当地富民地主的子弟为“御中军”,充当自己的宿卫亲兵,此举一下子又拉近了与婺州土著豪族之间的情感距离。

安顿好婺州之后,朱元璋便开始着手清剿婺州周边地区。许多汉族地主武装头目,如蒋镛、周宗道、何用常、郝原、赵可兰、冯辅卿等人,早在朱元璋任用富家子弟为“御中军”的消息传出之际,已先后归附。不过,各州县的元朝官吏却拒绝投降。

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胡大海攻下诸暨,朱元璋下令改诸暨州为诸全州。接着,又令耿再成、胡大海、陆仲亨等将,分别率兵攻打处州、衢州。对于已经被元朝招安的方国珍兄弟,朱元璋知其枭雄本性,同时也爱其英豪,遂决定将其招降。

担任使者的是郎中刘辰、主簿蔡元刚和儒士陈显道等人。他们刚刚到达庆元(今浙江宁波),方国珍就以进献娼优的方式进行试探,遭到刘辰的严厉叱责。见此情形,方国珍与部众商议:“方今元运将终,豪杰并起。惟江左号令严明,所向莫敌今,又东下婺州,恐不能与抗。况与我为敌者,西有张士诚,南有陈友定,莫若姑示顺从,借为声援,以观其变。”诸将纷纷赞同。

至正十九年(1359年)三月,方国珍派郎中张本仁为使,来应天向朱元璋进献金、银、布匹若干,并表示当前所占据的温州、台州、庆元三郡暂由自己代为镇守,俟时机成熟再行交割,为显示诚意,送上二儿子方关为人质。朱元璋精明过人,大度地对使者张本仁说:“古者,虑人不从则为盟誓,盟誓变而为交质子。此衰世之事,岂可蹈之凡人之盟誓?交质者皆由未能相信故也。今既诚心来归,便当推诚相与,当如青天白日,何自怀疑而以质子为哉?”当下厚赏方关,让他随使者一道回去。

当年九月,朱元璋令博士夏煜为使,授予方国珍福建行省平章政事之职,其兄弟国璋、国瑛、国珉则分别授予行省右丞、行省参政及枢密院佥事之职。这样说吧,整个福建行省所有的重要职位,全部被方氏兄弟包揽。朱元璋还在公文中命令方氏兄弟仍以所部兵马镇守原先的地盘,候命征讨。

夏煜来到庆元,方国珍颇为踌躇:不接受吧,自己早就已经答应投降;接受吧,又恐怕受制于人。思前想后,他对夏煜表示,只私下接受平章印诰,不开府治事,也不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去奉小明王韩林儿的龙凤正朔。究其理由:一是身体老病,不胜职任;二是方氏兄弟靠造反起家,元朝先前进行招抚原是迫于形势,非其本意,眼下若奉龙凤正朔,元朝必定震怒,会派大军来攻,不如暂且用至正年号,元朝师出无名,可保温州、台州、庆元三郡百姓的平安。

朱元璋听了夏煜的汇报,知道方国珍又在重演“阴持两端”的把戏,便说道:那就先这样吧,等我打下了苏州,他就是想再奉龙凤正朔也已经晚了!

在朱元璋亲征婺州期间,应天根据地并不安宁。张士诚多次派兵袭击江阴、常州、建德、长兴等城池;与此同时,天完政权的实权派人物陈友谅也派赵普胜攻打太平等地。朱元璋放心不下应天的战事,便安排常遇春、胡大海等大将镇守婺州,自己匆匆赶回应天。临行之际,交代他们要齐心协力,务必拿下处州、衢州、绍兴等城池。

按照朱元璋的命令,枢密院同佥常遇春围攻衢州长达两月之久。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在元朝枢密院判官张斌的内应下,常遇春攻克衢州,俘虏了元朝守将宋伯颜不花和院判朵粘等人。朱元璋闻讯,将衢州改名为龙游府,提升武义知县杨苟为龙游知府;设立金斗翼元帅府,任命唐君用为元帅,夏义为副元帅,朱亮祖为枢密分院判官。

十一月,胡大海与耿再成等将领先后攻克绍兴、处州,胡深在龙泉举城投降,石抹宜孙与谋士章溢、叶琛等人逃遁。次年六月,石抹宜孙组织队伍反攻时再次兵败,为乡民所杀;而章溢、叶琛则被朱元璋设法招降。朱元璋下令改处州为安南府,提升义乌知县王道同任安南知府,同时设立安南翼元帅府,任命朱文刚为元帅,李祐之为副元帅,耿再成为枢密分院判官。

朱元璋兵多将广,当常遇春、徐达、胡大海、朱文正等一批将领血战浙东之际,前文提到的那位镇守扬州、以人肉为军粮的青衣军元帅张明鉴,也被缪大亨所降伏。

张明鉴起家于淮西,部众着青衣,打青旗,故被称作“青衣军”。张明鉴起事之后,由含山进击扬州,被元朝的镇南王孛罗不花招降,镇南王封其为濠泗“义兵”元帅。令镇南王未曾想到的是,自己此乃引狼入室之举。事隔不久,张明鉴因为粮食短缺问题向镇南王发难,要求他登位当皇帝,然后“出兵南攻,以通粮道,救饥窘”。镇南王不从,被青衣军逐出城外,逃到淮安时,被赵均用所部杀死。青衣军占据扬州之后,部队仍旧闹粮荒,张明鉴竟然默许士兵屠杀居民为食,附近的百姓谈之色变。

扬州毗邻朱元璋的老家濠州,家乡的旁边驻扎着这么一支豺狼军队,朱元璋总是觉得难以心安。为消除隐匿隐患,于是,朱元璋令缪大亨率军攻打扬州。张明鉴不敌,以“士卒数万,战马二千余匹”举城投降。缪大亨进入扬州之后,清点户口,“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战争的摧残,何其残酷!朱元璋下令将扬州路改为淮海府,任命李德成为知府;同时设立淮海翼元帅府,“命元帅张德林、耿再成等守之”,张明鉴率所部兵马协守扬州,但其将校的家属则全部送往应天安置。

从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攻占应天,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年底,经过三年多时间的东征南伐,朱元璋不仅在应天根据地牢牢站稳了脚,而且所控版图也大为扩增。虽然朱元璋在名份上仍奉宋政权的龙风年号为正朔,并且小明王韩林儿还曾于至正十九年(1359年)五月提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但是,明眼人都很清楚,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成长为能够完全与张士诚、徐寿辉、乃至小明王抗衡的一大军阀。并且,随着时局的演变,他们彼此之间的冲突迟早都会爆发。

§§§第三节 重视人才,经营应天根据地

朱元璋自打在郭子兴的麾下投军,他白手起家,短短七八年时间,竟然一跃成为天下最具实力和潜力的军阀之一。个中既有他天生聪明、阅力丰富、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等等的个人品质因素,又有他善于识人用人的人才策略因素。朱元璋最终能从群雄中脱颖而出,包括后来应天根据地的巩固,皆与他所实行的人才策略息息相关。

早在朱元璋刚刚出道之际,定远人冯国用投奔伊始,就向朱元璋表示“金陵(应天)乃帝王之都”,建议“当先拔之以为根本”,把它作为根据地,“然后四出征伐”。太平人陶安归附时亦称“金陵,古帝王之都,龙盘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取而有之,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其他诸如李善长等谋士,也都赞同先打下金陵,作为根据地。

这些谋士们的意见开拓了朱元璋的视野,也坚定了他的王霸信念。从至正十五年(1356年)六月南渡长江开始,到打下集庆改名为应天,再到攻占应天周边城池,直至拿下大片浙东地区……纵观朱元璋这几年所走过的路,他始终不折不扣地在实施和执行这一王霸战略。

占据应天之后,朱元璋所实施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方针,同样值得人们称道。提出这个策略的人是朱升,此人原籍休宁,曾出任池州学正,后弃官隐居石门山,以著书立说为业。至正十七年(1357年)四月,朱元璋亲征浙东,途经徽州时,经邓愈推荐,他亲至石门山向朱升先生求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朱升为朱元璋亲顾茅庐、礼贤儒士的态度所感动,针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和朱元璋“地狭粮少”的实际情况,他进献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政治策略。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朱元璋十分认可这个观点,当即“命预帷幄密议”。

朱升出山聘侍军门之后,朱元璋令其“议礼乐征伐之事”,而他也“誓效智力以谋国,竭耿耿之丹衷”,成为朱元璋幕下一位重要谋士。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在朱升的建议下亲征婺州,临行前“因问兵要”。朱升回答说:“杀降不祥,唯不嗜杀人者,天下无敌。”这番话与滁州人范常所说的“得一城而使人肝脑涂地,何以成大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合乎朱元璋当时的味口。待到兵临婺州城下之时,朱元璋下令“城破不许妄杀”, 果然收到“民庶无惊,市肆不拢”的效果。

在出兵浙东以前,朱元璋的幕下已聚集了冯国用、李善长、毛麒、范常、李习、陶安、宋思颜、潘庭坚、王恺、汪广洋、杨宪、夏煜、孙炎、朱升等一大批知名儒生。占据浙东以后,又有数十位智谋之士加盟到他的麾下,仅在婺州便有范祖干、叶仪、宋濂、王冕、叶瓒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许瑗、许元、金信、徐孳、吴沉、戴良、吴履、张起敬、童冀、孙履等十多人前来效命。攻下处州之后,又有刘基、叶琛、章溢等人归附。

刘基,字伯温,此人在民间的声望很高,常被比作诸葛孔明,故这里需对其细说一下。

刘基出生于浙江青田县南田乡的一户地主家庭,自幼敏而好学,聪慧过人。早年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周程理学,元统元年(1333年)考中进士,曾任瑞州府高安县丞及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职,后辞官回乡。至正十二年(1352年),红巾军徐寿辉部攻陷杭州,元朝江浙行省政府重新起用刘基,令其担任浙东元帅府都事一职,协助元帅纳邻哈剌对抗以方国珍为首的浙东起义军。

至正十三年(1353年),方国珍首次接受朝廷招安之后,元廷鸟尽弓藏,将刘基削去官职,软禁于绍兴。不久,浙东“山寇”吴成七作乱,元廷江浙行省再度恢复刘其的浙东元帅府都事职务,令其自蓦“义兵”,镇压起义。至正十六年(1356年),江浙行省提升刘基为行枢密院经历,令其协助参知政事石抹宜孙戍守处州。在刘基的带动下,处州地主如章溢、胡深等人,纷纷效仿,招募“义兵”,为元朝统治者镇压农民起义立下汗马功劳。

可是,令这些汉族地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元朝统治者只不过是把他们这些“南人”当作鹰犬使唤,而鹰犬的归宿无非是兔死狗烹!这些汉族地主“倾家事守御”,其结果却往往落个“反以结嫌猜”的下场。例如,浙东名儒王毅曾积极组织“义兵”击退攻占龙泉的起义军,回过头来却被龙泉的监县无故杀死!兔死狐悲,元朝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令这些汉族地主深感寒心,刘基本人曾哀叹道:“臣不敢负国,今无所宣力矣!”遂再次辞官回到青田老家隐居起来。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一月,胡大海攻克处州,他在给朱元璋的报捷书里大力荐举刘基、叶琛、章溢等人的才略。朱元璋身边的谋士陶安、李善长等人也极力附和。如此一来,朱元璋便派樊观持书信和钱币前往浙东聘请这几位。三人中来了两位,只有刘基托辞“自以仕元,耻为他人用”,不肯出山。朱元璋又令处州总制孙炎派人再去请,还是不为所动。最后,陶安、宋濂等人一同写信劝说。如此三番,刘基这才勉强答应。

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刘基、叶琛、章溢以及先前已经在婺州担任五经师的宋濂,四位贤士一行来到应天。朱元璋特意在自己的宅院西边盖了一片房屋,取名“礼贤馆”,请他们入住,并客气地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耳!”稍后,一并授予官职,加以重用。

除上述人物外,洛阳老儒秦从龙的归附也颇值得说道。秦从龙字元之,此人博通经史,很有学问,曾做过元朝和林行省左丞及江南行台侍御史等官职,后弃官隐居镇江。

同类推荐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2)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李鸿章发迹史下册

    李鸿章发迹史下册

    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小人告密,有上司打压,有亲信背叛,有政敌陷害,有捕风捉影,有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上一坐25年,呼风唤雨,权倾天下。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热门推荐
  • 我老婆是拳王

    我老婆是拳王

    他们相识相恋与高中,结束分手与高中。她是普通家庭一个武馆馆主的女儿,卓然;他是顶级世家的家族继承人,龙瑾霆。多年后相遇她是拳击界即将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却已是商界大佬。刚相遇时龙瑾霆:“这么多年还没嫁出去,原来是成了男人婆,怪不得没人要。”卓然:冷然看着她误会解除时卓然:“我是男人婆,你可要离我远点。”龙瑾霆:“我老婆这么温柔可爱,没人比得上。”这就是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本文有爱情,也有女主在拳击界的历程)
  • 智商总动员——智慧比拼

    智商总动员——智慧比拼

    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规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和下限,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人的刻苦学习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后天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一致,按儿童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教育。
  • 都市大星君

    都市大星君

    他,是一名穷学生,他喜欢女神,但却不敢靠近...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得到了特殊能力。但同时,一段恩仇因果同时也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 岁岁年年似诺言

    岁岁年年似诺言

    成长,本来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特别是喻言遇见她以后,将所有懦弱抛之脑后,选择了坚定的偏爱她一个人。自先沉稳,而后爱人。这是陈诺的人生信条,也与喻言不谋而合。
  • 菩提一树灭

    菩提一树灭

    ——由歌曲《菩提雪》改编是深爱还是阴谋?是别离还是重逢?恩恩怨怨兜兜转转……只求来世能为你添茶续香……若来世有缘,我在菩提树下等你可好?
  • 傲视天下:权倾半世

    傲视天下:权倾半世

    她,原本该像个废柴一样走完这一生,可是,上天竟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他,一代天骄,这片大陆上屈指可数的高手,却没有一个女人打动过他。当他遇见了她,他愿生生世世与她相守,当她遇见了他,她心头那层冰慢慢融化,他说过他愿放下大权与她浪迹天涯海角;他说过他不会再让她受一点点欺负;他说过他这一辈子非她不娶;他说他愿意为她改变自己所有缺点;因为她叫凌瑾嫣,他墨北宸愿意倾尽一生守护的人。
  • 中国生活记忆之50年代

    中国生活记忆之50年代

    本书自1949年开始依次展开,选取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囊括了每个时代的特征和生活记忆的关键词,让读者重拾对过去生活的记忆。
  • 万巢录

    万巢录

    中千世界万巢大陆,无数年前神龟驮负河图洛书献与夏武大帝,夏武大帝因此开民智建夏朝施道法,年轮不经流转,无数年后夏武传奇永流世间,又有谁能再缔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对面有个美少女

    我的对面有个美少女

    中考全市排名第十九的优等生李云梦在高中开学前一天被一个女的找上家门,要当云梦的女朋友,女生告诉云梦她一直都在观察他,观察了整整五年,而她的家就在云梦对面的别墅区,离云梦的家只有一条马路的距离,云梦因为她有恩与自己,于是同意了她的要求。自此,云梦正常的校园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