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25

第25章 稳中求胜 —— 轻松解决张士诚(3)

次日,潘元明先是派人送来降书顺表,等朱文忠率军到达杭州时,只见潘元明手捧张士诚所授印绶率一干文武官员,并捆绑着当初从金华叛逃而来的苗军元帅蒋英、刘震以及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努都长寿等人,跪伏道左,以女乐导迎大军入城。朱文忠止退女乐,对所部将士下令道:“擅入民居者死!”一个士兵因向居民借斧劈柴,当即被斩首示众,于是全城肃然。

杭州守将潘元明的归降,使西吴得兵三万,粮二十万石。朱文忠遣人向应天报捷,并将蒋英、刘震、努都长寿等人解送应天,由舅舅朱元璋亲自发落。朱元璋十分高兴,他的处理办法如下:将蒋英、刘震等反复小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努都长寿等人乃元朝命官,发予路费,使其归元;潘元明献城归降,使军民不受锋镝,仍授其平章之职,其下各官属皆守旧职,听从文忠节制。对于自己的亲外甥文忠,朱元璋的嘉奖办法是——“加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氏”(据《明史·李文忠传》),使他能够光耀李氏门楣。本书下文改称其李氏姓名。

朱元璋宽宏大量,他放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努都长寿北归元朝,没想到却牵引出张昶被杀事件。

早先,元朝户部尚书张昶与郎中马合谋、奏差张琏一行三人,作为朝廷钦差使者前来应天,册封朱元璋为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等职位。朱元璋杀掉了马合谋、张琏,却以一名死囚替换下张昶,并将他们的人头送到边界示众。朱元璋起初任命他为行中书省都事,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自称吴王,政权机构调整,张昶被改任为左司郎中。

张昶为人有才辩,智识明敏,熟于前代典故,据史料记载,应天吴政权的“建置制度多出其手,裁决如流,事无停滞”,“凡军府事,为昶裁定者十七”,为朱元璋的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作为元朝旧臣,张昶自认为是个失节的臣子,“心不忘北归”,故尔“外示诚款,内怀阴计”,他于私下怂恿别人对吴王朱元璋歌功颂德,劝他及时行乐,并“多陈厉民之术”,建议吴王“重刑法,破兼并之家,意在“欲吴失人心,阴为北方计”。孰料朱元璋机警过人,一眼就看穿了张昶的这套把戏,对刘基说,这家伙想学秦朝的赵高啊!刘基回答说,是啊,他背后必定有人指示。考虑到张昶确实是可用之材,朱元璋也就说说罢了,并未对他急于追究。

远在大都的元惠宗起初以为张昶已被朱元璋所杀,便率群臣对其设祭悼念,赐赠官谥,并提拔任用他的儿子做官。张昶闻讯,愈发心怀感激。此间,张昶闻听努都长寿将返大都,便修书一封,表白心迹,准备托长寿转交给元惠宗。事有凑巧,正好这几日张昶偶染风寒,卧病在床,与其关系友善的杨宪前往探望,于张昶卧室中发现这份书信,遂将其告发。朱元璋把张昶交由大都督府审讯,当负责审讯的冯国胜向他出具这封作为证据的书信时,张昶情知不可免祸,索性提笔在信封上写下“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八个字。朱元璋闻报大怒,恨恨地对李善长说:“被他侮弄我这几年!”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六月,也就是接下来徐达围困平江期间,朱元璋下令将张昶凌迟处死,并捣碎尸骨投入长江。这就是由努都长寿被特赦北归而引发的张昶被杀事件。

§§§第三节 张士诚之死

再来接着说前方的战事。随着湖州、杭州相继被克,东吴张士诚的都城平江,其两臂已去。十一月二十二日,嘉兴守将朱兴望和绍兴守将李思忠皆望风归顺。至此,朱元璋当初制订的第二步作战目标业已实现,平江城陷入了西吴的多路大军包围之中。然而,张士诚并不是孬种,他决计率领城中军民与平江共存亡,于是,一场持久攻坚战就此打响。

如何攻取平江呢?前面第五章中讲到过,一名叫叶兑的布衣儒士曾上书为朱元璋谋划天下,很具体地说了攻灭张士诚的办法,此次攻取平江,朱元璋采用的正是叶兑所谓的锁城法——“于城外矢石不到之地别筑长围,分命将卒四面立营,屯田固守,断其出入之路,分兵略定属邑,收其税粮以瞻军中”。这个办法的好处在于,自己以逸待劳,兵不血刃;而对方若不投降,则将被活活饿死!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徐达率军兵至平江城南的鲇鱼口,击退张士诚的大将窦义;与此同时,康茂才在尹山桥焚毁东吴军停泊在官渡的战船千余艘,大败当地驻军。于是,朱元璋下令开始实施锁城方案:徐达负责葑门,常遇春负责虎丘,郭兴负责娄门,华云龙负责胥门,汤和负责阊门,王弼负责盘门,张温负责西门,康茂才负责北门,耿炳文负责城东北,仇成负责城西南,何文辉负责西北,各将负责一段区域,筑起围墙将平江城死死禁锢起来,然后搭建与城中佛塔等高的木塔,俯瞰城中,另搭建三层高的敌楼,每层配备弓弩、火铳及襄阳炮,不时向城中施放,以作搔扰恐吓。

这个阵势着实吓人,东吴其他几座未下城池——太仓、昆山、崇明、嘉定、松江等,“闻之皆降”,唯有张士诚的王都平江和由莫天祐把守的无锡尚兀自屹立。张士诚到底堪称英雄,他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顽固抵抗,莫天祐在无锡遥为声援,聊可以作为张士诚精神上的安慰。

时间转眼到了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吴元年)二月,平江依旧巍然不动,徐达遣人到应天请示对策。朱元璋对平江的战略意图,原本是以困迫降,即“初不欲烦兵,但困服之耳。”今见张士诚如此顽固,态度便有所松动,回复道:“将在外,君不御,古之道也。自后军中缓急,将军便宜行之。”意即让徐达根据形势,酌情处理。于是,徐达便调取俞通海等诸将,做好武力解决的准备。

六月,朱元璋遣人致书张士诚,劝他效仿汉代的窦融、宋代的钱俶,顺天应时,全身保族。张士诚置之不理,并于六月初四那天令徐义、潘天绍出西门偷袭常遇春的营寨,令参政黄哈喇巴图率千余兵马出城援助,自己则亲率本部人马随后出城掩杀过来,常遇春、王弼等将接战,双方厮杀良久,东吴军渐渐不支,张士诚本人则因马惊而坠水,险些丧命,部下拚死保驾,才得以率部撤回城中。

已经归降西吴的李伯昇见旧主兼老友处境窘迫,便派遣一名能言善辩的门客前往平江规劝他投降。见到张士诚,门客直奔主题,非常惋惜地说道:“公知天数乎?昔项羽喑呜叱咤,百战百胜,卒败死垓下,天下归于汉。何则?此天数也。公初以十八人入高邮,元兵百万围之,死在朝夕。一旦元兵溃乱,公遂提孤军乘胜攻击,东据三吴,有地千里,甲士数十万,南面称孤,此项羽之势也。诚能于此时不忘高邮之厄,苦心劳志,收召豪杰,度其才能,任以职事,抚人民,练兵马,御将帅,有功者赏,无功者罚,使号令严明,百姓乐附,非直能保三吴,天下可取也。”

张士诚一听,颇不高兴,冷言道:“足下此时不言,今复何及!”意思是,你当时不说,现在来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门客实话实说:“吾此时虽有言,亦不得闻也。何则?公之子弟、亲戚、将帅,罗列中外,美衣玉食,歌童舞女,日夕酣宴,提兵者自以为韩、白,谋画者自以为萧、曹,傲然视天下不复有人。当此之时,公深居内殿,败一军不知,失一地不闻,纵知亦弗问,故沦胥至今日。”

张士诚叹一口气,懊恼地说:“吾亦深憾无及。今当何如?”

门客道:“吾有一策,恐公不能从也。”

士诚回道:“不过死耳!”意思是,大不了一死,有什么不能听从的!

门客这才把此行的意图和盘托出,推心置腹地替张士诚分析:“死而有益于国家,有利于子孙,死固当;不然,徒自苦耳。且公不闻陈友谅乎?以锐师百万,与江左之兵战于鄱湖,友谅举火欲烧江左(指朱元璋)之船,天乃反风而焚之,友谅兵败身丧。何则?天命所在,人力无如之何!今公恃湖州援,湖州失;嘉兴援,嘉兴失;杭州援,杭州失;而独守此尺寸之地,誓以死拒,吾恐势极患生,变从中起,公欲死不得,生无所归也。故吾为公计,莫如顺天之命,自求多福,遣一介之使,疾走金陵,陈公所以归义救民之意,开城门,幅巾待命,亦不失为万户候,况曾许以窦融、钱俶故事耶?且公之地,譬如博者得人之物而复失之,何损!”

公道地说,门客的这番话十分雄辩,可是,每个人对生死意义的理解却各有不同。张士诚听后俯首沉思良久,对门客说:“足下且休,侍我熟思之。”最终没有采纳这位门客劝他投降的建议。

六月初七,张士诚再次亲率将士突然从西门杀出,其攻势甚锐,常遇春和张温等人仓促应战,一时竟然抵挡不住。恰在这时,站在城楼上督战的张士诚之弟张士信大概出于牵挂兄长安危的考虑,忽然大呼:“军士疲矣,且止!”遂鸣金收军。常遇春乘敌撤退之际,反守为攻,一直追到城下,并在紧邻城墙之地再筑堡垒,自此以后,张士诚再也无法出城。不久,不幸的事件接踵又至:这天,张士信坐在城楼上的帷帐里与参政谢节等人一起吃饭,忽然一发襄阳炮弹飞过来,不偏不倚,正中他的脑袋,当场毙命,张士诚再失臂膀。

如此又围困了三个月,张士诚始终负隅顽抗,不久前刚逃到平江的熊天瑞命令将士拆毁城内的祠庙、民居为炮石,抵御西吴的攻城部队。西吴军队统帅徐达则令军士制做屋状木架,顶部罩以竹笆,让士兵们托举着木架遮挡矢石去攻城,效果颇佳。

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1367年)九月初八这天,徐达攻破葑门,常遇春攻破阊门,张士诚之婿潘元绍、枢密使唐杰和平江知府周仁等人退到内城抵抗,又被攻破。唐杰、周仁及潘元绍等人投降,东吴兵四散溃败,西吴将士蜂涌攻入内城。

到了这个地步,张士诚俨然已以必死的决心来面对眼前的事实,他令副枢密使刘毅聚合残兵,仍有二三万人,然后亲自指挥这些士兵与攻城部队在万寿寺东街展开惨烈的巷战。这种困兽之斗的结果十分明朗,虽然西吴兵也伤亡严重,但结果还是东吴兵败了,刘毅也投降了。在此之前,张士诚曾问其妻刘氏:“我败且死,若曹何为?”刘氏答道:“必不负君!”于是,她令人将柴草堆集在齐云楼下,自己率领家属女眷在现场观望战况,等到城破,便点燃了柴草……

张士诚带着数名骑从逃归宫中,眼前的惨景令他感到凄凉和悲伤:家中空无一人,到处散乱狼籍,妻妾儿女都不见了,眼前的齐云楼正升腾着烟火,他知道那里是亲人们的归宿!什么舞榭歌台、楚姬吴娃,还有那金戈铁马、荣耀尊崇……往日的辉煌风流,转眼皆成烟云梦幻,人生不过是一场灵魂漫游的梦!张士诚相信天意,知道该是自己谢幕退场的时候了,于是,他毫不留恋地将一根丝绦套在了自己的颈项。

此时,天色已暮,徐达也率部而至。为了表示对这位末路枭雄的尊重,徐达喝止争先恐后涌向王宫的将士,特意派张士诚的老搭档李伯昇入宫晓谕故主。李伯昇见宫门紧闭,里面鸦鹊无声,情知不妙,乃破门而入,遂见张士诚悬挂于梁上,李伯昇急令部将赵世雄上前将其解下,发现人尚未断气,一番施救之后,张士诚又苏醒过来。

徐达闻报,令张士诚之婿潘元绍前往解劝,反复四次,张士诚始终闭目不语。于是,徐达令人将张士诚抬到船上,连同所俘的平章李行素、徐义、左丞饶介以及其他各地所俘的官吏,连同家属共计二十余万人,一并解送至应天。唯有对反复降叛的熊天瑞,徐达按照朱元璋事前的授意,对他实行斩立决。

值得一说的是,此次大军攻城,徐达事前与常遇春等将领申明朱元璋的旨意,令执法将士各悬小木牌,上书:“掠民财者死,拆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及至城破,由于戒令严明,军士皆不敢轻举妄动,对百姓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

张士诚城破被俘,往日曾与他互为声援的无锡守将莫天祐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当初,张士诚向元朝表奏莫天祐为同佥枢密院事,为报张氏恩德,莫天祐数次杀掉徐达派来劝降的使者。平江被克之后,朱元璋令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瑞为先锋,大都督府副使康茂才殿后,共率大军攻伐无锡。无锡有个叫张翼的人情知事急,率众父老去劝说莫天祐:“张氏就缚,纵固守,将谁为?一城生命存亡,皆在今夕,愿熟虑之。”莫天祐是个明白人,他沉思良久,觉得是这个道理,于是献城投降。?至此,浙西全部平定,历时两年的伐张战争落下帷幕。

话说张士诚被俘之后,始终表现得极有骨气:徐达以船载之送其去应天,一路上他始终闭着眼睛,不吃不喝。船到应天的龙江港,张士诚坚持卧而不起。没办法,徐达派人将他抬到中书省,先由右丞相李善长问话,他闭目不答;再问,却对李善长出言不逊。李善长十分恼怒,奏请吴王朱元璋发落。朱元璋本欲将其保全,未料想张而士诚竟然寻机自缢而死,朱元璋赐棺椁令将其安葬于平江斜塘。

当然,关于张士诚之死,历来说法颇多,《明史》、《明太祖实录》说他是自缢死;《惟罪录》、《九朝炎篡》、《国初事迹》等说他是被缢杀或赐死;《明兴野记》甚至说他是被“御杖四十而死”并被焚尸扬灰等等。笔者采信《明史》和《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主要从两点考虑:其一,张士诚当时是与朱元璋同样位尊的一方诸侯,朱元璋对其有惺惺相惜的心理,正如他曾经给陈友谅写信所说的那样——大丈夫谋天下,何有深仇?故以他的胸襟和精明,绝不至于容不下这位已经沦落成阶下囚的昔日劲敌;其二,今日的苏州市吴县斜塘镇尚有张士诚墓保存,倘若张士诚是被朱元璋所杀,绝不可能出现让他归葬乡里的事情。上述观点皆从情理角度分析,事件真相由读者自己决断。

又一位枭雄永远消逝了!张士诚起于盐贩而至称孤道寡,与陈友谅、朱元璋并称“元末三雄”,其人生足以堪称轰轰烈烈。有关他的成败教训,后面在评述朱元璋的主要对手时再予以分析。

劲敌张士诚被消灭,朱元璋除却了一个心腹大患。各路大军陆续还师,吴国公朱元璋在戟门举行仪式,论功行赏:封右相国李善长为宣国公,左相国徐达为信国公,平章常遇春为鄂国公;冯国胜、汤和、胡廷瑞、廖永忠、华高、康茂才、张兴祖、梅思祖、薛显、赵庸、曹良臣以及所有参加这次战争的将校士卒,皆有丝绸、布匹、米盐等物资的赏赐。至此,翦灭东吴的战争才彻底落下帷幕。

同类推荐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诺贝尔

    诺贝尔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名人脸谱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名人脸谱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世界十大文豪——雨果

    世界十大文豪——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优秀的诗歌、戏剧、小说、文学评论等作品,对法国及欧洲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混之从零开始

    混之从零开始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江湖大风暴,老社会、新生代粉墨登场,是新生代崛起,还是老社会雄霸江湖?旧日法则遭到从所未有挑战,都市野狼横行,今日新规则又由谁来定?一个学生因遭遇勒索开始了他的混混生涯,一切从零开始,只为财富、权势,一代枭雄的精彩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些年后诗人最喜爱的诗

    那些年后诗人最喜爱的诗

    这是已类似散文一类的内容写下很多感受的讲述
  • 倾尽所有:红颜倾凤妆

    倾尽所有:红颜倾凤妆

    【新人小若若处女作品,绝不弃坑,文笔不熟,望见谅】一朝一夕,一世相随,却就这样抛下了她。浴火重生,重返十四,又碰到了另一个他。原本只想风轻云淡地度过一生,但是终是遇见了他。原来他们之间也有爱恨离别,儿女情长。原来他们之间另有关系,另有牵绊之线。原来,总有一个人能够心甘情愿为你倾尽所有。
  • 心悦执暮

    心悦执暮

    在沐小小心里箫默轩是她人生中唯一的温暖,她的挚爱在箫默轩心里沐小小是他黑暗中的一缕光,他的命医生说他活不过四十岁,有人喜有人叹婉有人可怜,箫默轩却淡然,活多少岁对他来说无所谓,来这世上一遭孑然一身,毫无留恋。直到她说“箫默轩!我要你活着”“箫默轩,你活着好不好”“你走了,我怎么办呀…”“小小,我说过,你就是我的命,只要你好好的,我就好好的”
  • 十王

    十王

    命运之为,轮回破裂,异世选拔,成王之路。看大佬穿越之后的传奇!
  • 时光境迁

    时光境迁

    Thefate缘分,不是因为我相信缘分,而是T.F是我们六个的故事。它,代表了酸,我们之间的争执!它,代表了甜,我们之间的同甘!它,代表了苦,我们之间的心伤!它,代表了我们的心!
  • 火影之无尽争霸

    火影之无尽争霸

    一名空间异能者因意外来到了火影,且看他如何莽红尘,戮三界,修得大道。(爱看不看。对本书有啥意见请来Q群:605515746告诉雷锋我,给雷锋我提点意见(拜托!)){求收藏求票票求点击}
  • 毒行

    毒行

    以身为鼎,元气为火,辅以众多毒药,吸毒元,铸毒脉,孕无上毒丹。卓凡一个被仇人收养的孩子,在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后,毅然踏上复仇之路。由此展开一段玄幻的旅程。境界划分:纳元境蜕元境引元境归元境化元境铸元境灵元境魂元境元元境宗派等级;一等天元二等地元三等玄元四等黄元.......
  • 中国式婚奴

    中国式婚奴

    该小说聚焦了当今中国年轻人的就业和婚姻问题,尤其是这两年国内乃至全球经济整体不景气,年轻人把婚姻当儿戏,结婚、离婚犹如过家家,遇到一点不顺心就要离婚,这主要表现在八零、九零后的小夫妻身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周慕瑾、刘心然、樊欣燕、宁可凡、郑有为,这几个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环境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性格都是截然不同的,小说通过几个年轻人的经历来诠释当今社会年轻人的真实生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