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07

第7章 被迫投军 —— 歪打正着走上英雄之路(3)

其实,早在去年五月,红巾军大起义的消息便传进了朱元璋的耳朵。作为一名佛门弟子,他当然了解“弥勒佛降生”和“明王出世”之类的传闻,同时,由于近年来读了一些书,已略有文化知识,加之游方叫化期间积攒的丰富阅历,他在潜意识里本能地希望天下大乱,而且越乱越好,以便遇到时机也能混水摸鱼,一逞男儿之志。不过,这只是潜意识中的一种心态而已,现实中,他还是希望能够继续着当前的平静生活,因为他明白自己不过是一片渺小的树叶,本能地畏惧投入到刚刚爆发的那场充斥着惊涛骇浪的洪流中去。

出现在濠州的这支红巾军,并列共有五个头目,其中一位名叫郭子兴,由于他是朱元璋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故须细说。

郭子兴是安徽定远人氏,原籍曹州(今山东曹县)。其父早年以四处算卦相命为业,在其游历定远期间,娶某富翁的盲女为妻,得了一大份嫁妆,于是在定远置办产业,扎根定居下来。郭父的盲妻生有三子一女,郭子兴乃男孩中的老二。郭父与富翁结亲之后本来就家境富裕,待三个男孩长大之后,更是“皆善殖产,由是豪里中”。

郭子兴不仅家财丰厚,而且胸怀大志。他眼见元廷腐朽,社会动荡,预料天下有变,便挥撒钱财,广交豪杰,后来又索性加入白莲教,图谋做番大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夏天,刘福通、彭莹玉、布王三、芝麻李等红巾军起义的消息接踵传来,郭子兴觉得时机成熟,便联合当地豪强孙德崖以及曹、俞、潘等另外三人,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在定远县起兵。据《国初群雄事略》记载,当时,定远及濠州一带地区共有数万农民“弃农业,执刃器”来投。起义队伍很快就攻占了濠州,五个起事首领并称节制元帅,谁也不归谁管辖。这支起义军也是以头缠红巾为标志,由于这个地区的民众信奉的白莲教与韩山童同属一个派系,而且濠州在地缘上属于北方,故从广义上讲,这支队伍也属于北方红巾军。

自打占据濠州之后,郭子兴等人所率领的这支红巾军时常“哨掠四乡”,获取给养。此间,元朝政府曾派了一位名叫彻里不花的蒙古军官,领着数千官兵前来攻打濠州。这位元将是个孬种,来到濠州地界后,他不敢攻城,却在濠州城外数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每日派出士兵骚扰四乡,抢财夺物,甚至还抓来一些民间男丁冒充红巾军俘虏,向上峰邀功请赏。如此这般,官匪两军对峙,二者相安无事,却苦了深受这些兵匪轮流搜刮劫掠的老百姓。如此这般折腾,民众实在无法活下去,于是,有钱有地的大户子弟便投身官军,寻求庇护,以保家业;穷泥腿子农民们则去投奔红巾军,以便抱团吃大户。

红尘纷扰争斗,佛门也非净土。在这种背景之下,皇觉寺里的朱元璋连素斋清灯的清苦日子也无法再继续下去,因为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兵患殃及,稀里糊涂地丢掉性命。这不,三月的某天,朱元璋外出办事,等晚上回来,发现皇觉寺已被大火烧得一片狼藉,只剩下伽蓝殿尚存。究竟谁是纵火者,史家的观点不一,有说是红巾军,有说是官军。朱元璋御制《龙兴寺碑》曾明确记载“至正十二年,群雄并起,寺为乱兵焚”,如此看来,不论是红巾军还是官军,总之是焚于兵劫。

经此变故,朱元璋继续当和尚的心彻底凉了,栖身于满目皆是残垣断壁的破庙之中,他开始苦苦思谋出路。兵荒马乱之际,作为一名青壮年男子,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投军。可是,投哪个军队呢?朱元璋心中颇为踌躇——“出为元兵,恐红巾至;欲入红巾,畏元兵至。两难莫敢前!”别看后来的朱元璋处处行事果断,其实,在天下大乱初期,他为选择出路曾经大犯纠结,甚至一度准备投身到元朝的官军队伍之中。即使后来,身为一方军阀的朱元璋也还再次盟生过投降元朝的念头,只是因为局势变化,才最终悬崖勒马。这些在历史际遇中挺身造反的农民英雄,他们每每打出解救天下苍生的旗号,骨子里实则依旧是为了一己私利,早年的朱元璋也不外如此。

正犹豫不决之际,一位在濠州红巾军队伍中当百夫长的儿时伙伴汤和托人捎信,邀他参加红巾军。朱元璋接信后仍在犹豫,此间却传来风声,谓他私通红巾军之事外泄,官府不日将来捉拿。事情急迫,朱元璋便向一个信得过的朋友讨主意,问自己是应“束手以待罪”,还是“奋臂而相戕”?那人说:你是和尚,这事理应问菩萨啊。朱元璋长期住在寺庙,原本不信神佛菩萨,并且庙里唯一保全下来的那尊伽蓝神像早年还被他用扫帚打过,但是,眼下情势紧迫,只好权且一试。他接连占卜三次,卦象皆显示宜投红巾。既如此,朱元璋也就姑且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横下心来去投奔红巾军。

多年以后,朱元璋坐在皇帝专属的御座上,还能清晰地记起当年那个决定其命运的重大选择。他回忆道:“卜去守之何祥,神乃阴阴乎有其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守卜逃则不告,将就凶而不妨”。这话的意思是说,束手待罪不行,避走他乡也不行,唯有投奔红巾军虽然冒险,却凶而不妨。按照卦中指示,朱元璋选择奋臂相戕投奔红巾军,一路走过,几经生死考验,每每总是有惊无险,以致成就帝业……其人生履历竟然皆与卦示暗合!通过自身的经验,朱元璋从一名无神论者最终转变成为有神论者。

至正十二年(1352年)的闰三月初一,它对朱元璋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就在这天,他加入了濠州的红巾军部队。

说起来有点好事多磨,当时正值两军对峙期间,双方防范甚严,而朱元璋的长相又给他凭空增添了麻烦。《明太祖实录》称朱元璋“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而从明代皇室流传下来的画像来看,朱元璋生得其实很丑:高颧骨、长下巴,皮肤黝黑,目光森森,一脸凶恶之相。濠州守城的红巾军以貌取人,怀疑前来投军的朱元璋是元军派来的奸细,一语不合,便捆绑起来,准备请示头领后将其斩首。郭子兴闻报,亲自来到现场察看究竟。孰料朱元璋的恶人之相,在郭子兴的眼中却成了壮士的威严之相。郭子兴心中喜爱,当下喝令松绑,问明情况之后,便将朱元璋收为部卒,就此开启了两人的一段翁婿缘份。

朱元璋时年二十五岁,生得结实威严,不仅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而且识文断字,聪明灵活,这令他在那些纯粹泥腿子出身的红巾军中显得出类拔粹,加之他做事认真敬业,勇于担当,无论平素训练,还是出城执行任务,每每都表现得十分出众,战友们也对他心悦诚服。两三个月之后,郭子兴便将这位人人夸口称赞的年轻人调到自己的元帅府当亲兵,并任命为十夫长,让其侍奉在自己左右。不过,这时朱元璋在红巾军中的位子还没有担任百夫长职务的汤和高。

在元帅府里,朱元璋的才能更加得以发挥:领兵作战,他胆气过人,敢作敢为;帷幄筹划,他有条有理,尽显见识。郭子兴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对朱元璋愈发器重,逐渐将他作为心腹对待,遇有军事问题,也时常征询他的看法。

郭子兴的第二房夫人张氏(又称“小张夫人”)有一位义女马氏,乃是宿州闵子乡新丰里马三的小女儿。这位马三也是一位疾恶侠气、重诺仗义的壮士,其妻郑氏生下小女儿之后不久便死去,后来,马三也因杀人避祸,带着小女儿逃到定远,投奔招贤纳士的当地土豪郭子兴。经过相处,两人性情相投,结为刎颈之交,马三的闺女与小张夫人也十分投缘,遂拜她做了义母。马三死后,郭子兴夫妇相待这位义女视同己出,眼下,马氏已经二十一岁,正是小姑待嫁的年纪。

郭子兴看着朱元璋和马氏这两位年轻人,心中不禁打起了算盘:一则是见朱元璋人才不错,自己理应为亡友的女儿找个好夫婿;二则觉得通过联姻手段,可以将朱元璋连人带心收于门下,让其对自己以效死力。揣着这个心思,郭子兴与夫人商量。小张夫人颇明事理,当即赞同。《明太祖实录》这样记载她当时的态度:“吾意亦如此。今天下大乱,君举大事,正当收集豪杰,与成功业。一旦彼或为他人所亲,谁与共成事者?”

两口子商议妥当之后,再由小张夫人私下说与马氏。马氏是个聪明贤良的女子,自打父亲死后,义父义母相待自己始终如同亲人,眼下两位长辈为自己的婚事操心,岂敢不领情遵命?更何况义母讲到的这位男子是如此的人才难得!于是,含羞欢喜地表态:一切听由义父、义母作主。

再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简直就是他朱家祖坟冒青烟,福禧从天降!史料称马氏相貌平平,唯为人贤淑而已。实在来说,相貌和品行对当时的朱元璋而言都不重要,他在乎的应当只有两点:其一,她是个模样还过得去的年轻女子;其二,她是元帅郭子兴的养女。有此两点,足矣!

为什么这样说呢?读者请看,朱元璋当时已经二十五岁,却从未近过女色的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刚从庙里走出来,身无分文,靠在造反队伍里当兵来混口饭吃。从常理来讲,像他这种条件,即使不打定光棍,也实在无法找到一个俊俏女子。因为那个时代,民间稍有姿色的女子大多都被蒙古人及地主大户霸占去了,普通人家的子弟都难以找到一个俊媳妇,逞论一穷二白的朱元璋?现在凭空得一黄花闺女,能慰长夜寂寞,哪里还会去挑三拣四?况且,马氏是郭元帅视同己出的养女,一旦成为他的府上娇客,无疑就是攀上了高枝,在乱世中有了依靠。这等好事,哪里去找?再者,马氏其实相貌尚可,她的所谓“不漂亮”,只是相对于后来宫中的嫔妃宫娥而言的。作为郭府千金,大家闺秀,一般民间小户的女子显然难以与之比肩。

鉴于上述理由,对于郭子兴夫妇作主的这桩亲事,朱元璋不仅当场痛快地答应下来,而且心中一直感恩戴德。在以后的战斗生活中,无论是面对复杂残酷的斗争局势,还是面对郭子兴及其血缘亲属的误解或排挤,朱元璋始终都以行动来诠释自己对郭家的忠信。当上皇帝后,他又追赠郭子兴为滁阳王,以此表达自己心中对这位岳父的感恩之情。

朱元璋与马氏成婚之后,他自己最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身份变了:以前,将士们都直呼他的名字“朱重八”,现在,人们改变了称呼,叫他“朱公子”;为了配得上自己的新身份,他为自己重新取了名字,叫做“朱元璋”,字“国瑞”。

另外,郭子兴对朱元璋也更加信任和放心,婚后不久,便让他独自带兵出外征伐,先后攻克定远、南宿、固镇等地。朱元璋先天性的聪敏及后天性的历炼,都在这些身体力行的战争中得到实践,为他日后成为卓越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投奔红巾军,尤其是迎娶马氏,乃是朱元璋人生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以后,穷途末路的朱元璋开始柳暗花明般地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康庄大道。从这个意义上讲,马氏乃朱元璋生命中的贵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以后的数十年间,无论朱元璋的地位变得如何尊贵,他都一直尊敬和爱惜自己的这位结发夫人。

同类推荐
  • 岳麓风云(上下)

    岳麓风云(上下)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 莎士比亚普希金

    莎士比亚普希金

    本书主要是对普希金和莎士比亚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地理学家(新课程百科知识)

    地理学家(新课程百科知识)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外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的传奇故事。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热门推荐
  • 王后恋爱纪

    王后恋爱纪

    牡丹胎包穿越,表示汉初很不错。信黄老,礼仪少,师父很威武;会武功,知历史,还有驯兽术,侯府二女哇咔咔。文雅内敛、勤政温柔的太子刘启;丰神俊逸、工于心计的世子刘贤;还有直爽好玩、亲密无间的表哥薄舒……各种师兄各种帅,各种才子各种情怀。不过……二货月老,乃是不是开玩笑?好男儿那么多,干嘛牵线给梁王,这厮命运悲催,谋反不成、郁郁而终。牡丹手指点一点:说好相约到白头,刘武,你想焗油不成?
  •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在书店打工的池翠爱上了一个神秘的男子肖泉,一夜之情使池翠有了孩子,肖泉却失踪了,她找到了肖泉的家,却发现早在一年以前肖泉就已经死了。池翠处于深深的恐惧中:与她有肌肤之亲的那个男人是一个早已死去了的幽灵!她腹中的孩子是幽灵之子!七年以后,单身母亲池翠带着儿子搬进了一栋破旧的住宅楼,第一天就在楼顶发现了一具尸体。同时,附近接二连三地出现孩子半夜失踪事件,每当有孩子神秘失踪,就会有人听到一阵毛骨悚然的笛声,传说中的鬼孩子也开始在黑夜里出没……这个城市的人们想起了五十多年前关于“夜半笛声”的可怕传说……乐团笛手苏醒曾经有过一支神秘的笛子,据说一旦吹响这支笛子就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降临灾难。这支珍藏的笛子却不翼而飞了……笛声又响起来了,恐怖弥漫在这个城市的上空。
  • 两岸无声久事成风

    两岸无声久事成风

    我叫玖拭,姓徐,念起来,便叫徐玖拭。妈妈告诉我,当初起这个名字,不是让别人来祸害我的,而是让我来祸害别人的。我又姓安,却又姓徐,我更希望姓徐,只是因为这样,我不用顶着一个姐姐的头衔,被他当做一个借口。毕竟,我还没有去祸害你呢。
  • 暗卫大哥求带飞

    暗卫大哥求带飞

    战功赫赫的安平王中年得女,乐呵呵的胡子都翘起来。郑重其事地对自己的三个儿子说道:“作为哥哥,一切要以小妹为主啊!”三个哥哥同时点头:“好的父亲!”大哥:来人呐,把我的那把上好宝剑送给我妹妹!二哥:来人呐,把我的那把上好匕首送给我妹妹!三哥:舞刀弄剑,还有没有个女孩子样了!来人呐,把我的那个上好暗卫送给我妹妹!小妹:暗卫大哥,你真是暗卫吗?暗卫和煦一笑:当然是。傲娇任性郡主VS温柔腹黑暗卫究竟谁是谁的劫?谁又是谁的归宿?
  • 末世之审判血神

    末世之审判血神

    弱肉强食,便是这残酷的世界的生存法则。想在这样的世界生活下来,你唯一能做的,便是把自己变强。在这个世界中,你几乎没有任何人能依靠,不要想着把自己的后背交托给别人。否则,得到的,可能只会是背叛和毁灭。末世已至,丧尸遍野,绝望求生…… 第一本书《暄与狼》发步在起点中文网,现已停更。
  • 拘留

    拘留

    帝豪集团老板孙俊在林河市只手遮天,“狠辣刑警”苏岩一直想对其予以抓捕,却苦无证据。苏岩另辟蹊径,自请调岗经侦,寻找蛛丝马迹。一起看似普通的贵金属走私案,终于将孙俊牵扯进来。苏岩兴奋异常,展开密集侦查,但种种证据都显示孙俊实属无辜。孙俊真如百姓所言守法奉公?逻辑严密的推测为何全指向了错处?不信邪的苏岩屡战屡败,直至身陷囹圄……金钱在前,欲望将人性赤裸裸地展现殆尽,微妙的人际关系经过抽丝剥茧,日益清晰,只是,越接近真相,越接近绝望……
  • 恶魔校草,别过来

    恶魔校草,别过来

    好像木有人在看文,此作有点玻璃心,删了删啦,白白各位。
  • 黄泉路上之今生前世

    黄泉路上之今生前世

    打破‘黄泉路上无客栈’的古语,今生前世客栈屹立黄泉之畔三百年,精怪人形故事出人意料,失忆老板娘和莲子君的情爱在诡异事中成型:“‘愛’的心已经腐烂,你被沉潭而死,为何还不愿意醒来……”“据说老板娘是自缢界的翘楚,舌头伸缩自如,不招蚊蝇……”“被红鸟翱翔于天,其实只是为了来看你一眼……”“念浅,爱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感情是不能理性看待的!”“我的小昭华,我自然分得清楚你和他,相似的皮相也无法掩饰你们的不同!”************灵异小故事里的大言情,最萌两百年年龄差姐弟恋,1v1、女强男不弱,细水长流感情慢文,请喜欢的亲亲多多支持,不喜的亲亲请轻拍!
  • 盘龙之夺源再生

    盘龙之夺源再生

    黑洞事件,再生盘龙。主神是否是神的巅峰,大圆满又是否是玄奥融合的顶点。穿越在天地初开的不久,主神刚刚归位,却有神灵发出不甘的咆哮,掀起新的壮阔波澜。盘龙的史诗画卷即将张开,这是不逊色于任何宇宙的赞歌。
  • 系统坑我当导演

    系统坑我当导演

    孟新看着眼前的系统,泪流满面,孟新一脸祈求“系统,我想花点钱看小说!”系统冷冷道“不行,你的钱我替你保管了,不能乱花钱,还有我让你去当导演你就快去,不然没钱吃饭。”孟新咬牙切齿的说“我去,系统,你给我等着!”被系统逼着当导演的孟新一头扎进了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