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1200000013

第13章 名胜古迹(2)

明建文元年(1399年),肃庄王朱楧从甘州(今张掖)移藩驻兰县后,看到阿干河西岸华林山下,“山环三面,有仙人舞袖之形”,认为“皋兰福地”,于是在此创建道观,因竣工于秋,观址又位于兰州城区之西,以五行论,便取西方“庚辛金”之意,遂命名日“金天观”。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重修,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毁于兵火,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甘肃巡抚许容依原有规模捐款重修,嘉庆十一年(1806年)甘肃督标中军副将刘管成再次重修,道光年年间(1821—1850年)增建阿公祠与三公祠。金天观历经明清两代修葺扩建,终成兰州地区最大的道教宫观。

金天观坐北朝南,由三组建筑构成。东为文昌宫、阿公祠、魁星阁、过厅、大门;中为九天门、雷祖殿、三清殿、玉皇殿、混元阁、回廊;西为华祖庙、三官殿、道姑庵等。山门面阔三间,此门原在九天门前,为金天观正南门;混元阁,也称老子殿,殿内塑老子像,手执如意,鹤发童颜,神态静穆殿。金天观里原有36株唐槐,称为“三十六部雷将”。现存唐槐3株、树龄120年以上的明清柏3株。最高的—株唐槐达20余米,胸径近3米。西有汉柏一株,虬枝屈曲盘旋,错落有致,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相传明肃庄王与金天观首任住持道教全真派真人孙碧云常在树下下围棋,故名棋盘柏。清初郭朝祚《金天观歌》云:“金天观里多乔木,黛色阴森无夏六。大者十围围不周,小者亦复如车毂。状若怒龙喷浊浪,又如山鬼相厮扑。”就形象地描述了汉柏、唐槐虬枝挺拔,干霄蔽日的景象。雷祖殿为雷坛之正殿。正殿供奉雷祖,左右分列十大雷神,院内设檄雷之坛,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侍立其下,庄严肃穆。殿北为元极殿,供奉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天皇上帝像,清代改此殿为三清殿。雷坛四周建蜿蜒幽曲的回廊,回廊东南部绘有描述雷祖率诸神击雷、闪电、刮风、行雨全过程的《雷祖出巡图》和《雷祖回宫图》,东廊北及西廊绘俗称《老子八十一化图》的《金阙玄元太上老君应化图》,讲述了老子自诞生到羽化成仙的传奇经历和讲道度人的传说故事。整幅壁画构图精美大气,着色雅致绚丽,是兰州地区不可多见的宣扬道教文化的明代壁画精品,惜毁于“文革”。院西南有明清碑刻十余通,著名的“碧血碑”就立于此,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部将贺锦攻占兰州,末代肃王朱识鋐被擒。肃王妃颜氏、赵氏、顾氏,嫔田氏、杨氏率宫人200余人奔上北城墙上的拂云楼,准备投黄河自尽。但追兵迫近,颜氏遂触碑而亡。其余妃嫔跳墙、自刎、上吊,全部殉难。当地人把肃王妃嫔的尸体收集起来,在园里掘了个大墓,全部埋葬。从此后,叠立在拂云楼上的肃王诗碑上颜妃洒血的地方,留下了—块碗大的血痕,每逢阴雨或天气变化,颜妃触碑而亡处仍有明显的血痕,寄托了人们对这位忠贞女子无尽的同情。左宗棠曾到此触景生情,题联云:“一抔黄土苍梧泪;百尺高楼碧血碑。”西北隅为题名“山字园”的后花园,园中牡丹,芳香四溢,名甲金城。

殿宇崇巍,松柏茂密,环境清雅的金天观自建成起就是官商百姓禳灾祈福的好去处,每逢雷祖圣诞法会,更是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如今的金天观已失去了往日烧香祈福、还愿卜卦的宗教原味,而变成了一处恬静散淡的听戏品茶的休闲乐园,演绎着一幅富有世俗色彩的城市生活画面,为这处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建筑群增添了更多的情趣。

(6)古玩名宇——城隍庙

兰州城隍庙位于兰州市张掖路。坐北向南,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

城隍庙创建于北宋,初名纪信庙,祀汉将纪信为兰州城隍。金代至明代历朝都有修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主体建筑毁于火,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1956年辟作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

现存建筑以清代为主体。府城隍庙建筑坐北朝南,南为“忠烈侯祠”牌坊,坊北为二层七楹的戏楼,大门两旁悬周汉撰书楹联,联文曰:“好大胆!敢来见我;快回头!莫去害人。”横额曰“你来了么?”进大门为享殿,左右两侧为钟鼓楼、山神庙、土地庙。享殿后边为正殿,两侧建陪殿、长廊。正殿供奉“冠皮弁,服赭袍”的城隍像,造像器宇轩昂,美轮美奂,俨然一幅阴间帝王的形象。造像上方悬挂清乾隆时陕西韩城状元王杰撰书的“默奠金汤”匾额,以褒扬城隍爷保佑兰州事事安康的功德。陪殿供奉兰州府六属城隍木主。东廊绘反映楚汉战争时期纪信在荥阳为救汉王刘邦而欺诳楚王项羽的壁画,主题鲜明,栩栩如生,以表彰纪信为救主而慨然捐躯的忠义之心;西廊绘反映经受地狱锉烧舂磨等诸种刑的惨烈场景,以警示世人要尊崇城隍,弃恶扬善,否则死后要备受地狱的折磨。正殿北边为寝宫,正中塑城隍夫妇坐像,像后设置有锦被、帷帐的炕,左右各立手执盆、巾、镜、梳等用品的侍女两名,营造了一幅世俗韵味十足的生活场景。寝宫两侧还建有眼光、广嗣、痘疹、圣母殿等建筑。

城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神,道教还把城隍敬为“剪恶除凶,保国安邦”之神。尽管城隍看不见摸不着,但千百年来,城隍是人们心目中一种不变的信仰,人们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城隍的身上,通过对城隍的颂扬,将“警世”和“乐世”、“畏神”融为一体,来表现对理想社会形态的向往。供奉城隍的隍庙,就其形制布局,是庄严肃穆的宗教场所,然而环绕隍庙以及周边地带,则往往是市民心目中最有趣味的游憩场所,演绎着最富有世俗色彩的城市生活画面:每月初一、十五,隍庙或大或小的供台上,总堆着各色供品,善男信女入庙烧香,禳灾祈福。在每年特定的几个时间里,如逢城隍神诞辰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则举行隆重的祀神大会,人们在拜祭城隍的同时举办庙会,是时城隍庙日夜演戏,商贾在城隍庙附近竞相设立店铺,土特产品、风味小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星相卜卦、测字算命、戏剧、杂耍、魔术等各色人物云集,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更为千年古庙增添了新的活力。

自1998年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兰州市总工会多方集资800多万元,重建修葺隍庙,并以崭新的面貌向社会开放,现在的隍庙殿堂巍峨、雕梁画栋、飞檐翘楚、气象森严。

现城隍庙交易市场拥有经营古玩的商户100多户,经营的种类有古玩、书画、瓷器、奇石、铜器、玉器、钱币、邮品、木器等近百个品种,每天游客络绎不绝,社会交易非常活跃。

充分体现了城隍庙这个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古文化气息。

(7)吕仙专祠——白云观

白云观,又称吕祖庙。兰州原有两处白云观,上观位于极寿山(崔家崖),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今已不存。现在人们所说的白云观,即指下观,在南滨河东路百里黄河风情线中端,雷坛河入黄河口东侧,由时任陕甘总督的瑚松额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倡议捐建。瑚松额上任的第二年,兰州乡绅纷纷请求为“吕翁”修建一座祠堂,以“栖仰”吕仙之“灵”。瑚松额延人选中了“城西北隅,大河之浒,辟地树宫”,即今白云观所在地。宫成,命名“白云观”,专事奉祀吕洞宾。

白云观建筑群坐南朝北,由层层递进的一进三个院落组成,规模恢宏,气势非凡,隔黄河与北岸的汉唐名关金城关遥相呼应。沿中轴线由北至南建山门、戏楼、望河楼、钟鼓楼、前殿、中殿、后殿,周围建回廊。东西两侧建云水堂、八仙阁、潇洒轩、鹤鹿亭、聚仙亭、群仙楼、未仙轩、四照亭、迎仙桥等,院内绿荫婆娑,殿堂辉煌,曲栏亭阁点缀其间,道教氛围浓郁。山门为砖砌牌坊,硬山重檐,下开三个气势雄伟的拱形观门,中门门楣置砖雕“升云得路”匾,宣扬道教羽化成仙的教义。牌坊下檐悬邓宝珊将军书写的蓝底金字“白云观”匾,笔力雄健,醒目庄重。砖砌牌坊后壁向院内延伸,巧妙地构建了一座的二层戏楼。戏楼平面呈凸字形,为四柱亭式木质结构,卷棚歇山顶,琉璃盖瓦,直通顶梁的木板将前后台分隔,形成了准时前台后厅的猎物格局,整座戏楼用材规整,结构精巧,高大巍峨,为兰州市区内仅存的一座古代戏楼。吕祖殿内供奉八洞神仙纯阳真君吕洞宾,塑像形神兼备,淋漓尽致地彰显了道家仙风道骨的洒脱风范,营造了道教文化空灵虚幻的神仙境界。

白云观作为兰州最大的道教教场和为省、市道教协会所在地,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尤其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前来抽签问卜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在了却善男信女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中,日复一日地传承着道教文化。

(8)屏藩王府——明肃王府

在高楼林立的兰州市区中心的中央广场北面,有一处花木掩映中的壮丽的仿古建筑,这就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它的前身是明代的肃王府、清代的陕甘总督府、民国甘肃省政府。明肃王府建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迄今610年,历经清、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是甘肃最高行政权力机构所在地。600多年来它经历了无数风云往事,见证了兰州的铁马鼙鼓、衰落兴盛,沧海桑田。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改组国家中枢机构的同时,大封诸子为王,让他们“控要害,以分制海内”,达到镇抚边民,抵御侵扰,“屏藩王室”的作用。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将其十四子朱楧封为汉王。朱楧善骑射,能诗文,谋勇兼资,朱元璋曾称其为秀才。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肃王。

二十八年(1395年),就藩于甘州(今张掖市)。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朱楧由于“甘、肃兵变不常”,请求内迁,获建文帝(即明惠帝)批准,遂率甘州中护卫及肃府官员移藩兰县。建文帝派曹国公李景隆到选兰县衙门为肃王府,加以扩展,王府东至今会馆巷,西至今通渭路,南至今张掖路,北至今滨河路。

朱元璋规定王府的规模:王城高2丈9尺,正殿台基高6尺9寸。整个王府周长3里,坐北朝南。

正南为三座仪门,进中仪门为棂星门,棂星门之北有端礼门,左右有廊,有过门二,分在端礼门内的东、西侧。端礼门之北为承运门,承运门之北是承运殿。再北便是存心殿。存心殿之北为王宫,王宫之北为花园,最北为被北城墙。城墙顶上建有拂云楼。为歇山顶二层木阁楼,通柱造结构,各层均明柱回廊,楼西原立石碑两通,其中一通刻有肃王草书七律一首。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部将贺锦攻入肃王府,焚毁宫殿,处死肃王朱识鋐,其妃颜氏率幕府宫人200余人想由北苑奔赴北城,投河殉难。因追兵跟踪而至,来不及投河,颜氏即碰此碑而亡,其余200多人全都殉难。据说每逢天阴下雨,这通碑就有斑斑血迹隐约出现,故称之为“碧血碑”。此碑现存工人文化宫南部。

肃府王宫的东北面为宫苑,统称“凝熙园”,是肃王和妃嫔游息之所。园中承运门之右即为肃王宗庙。书堂、碑亭俱在承运门内东。园内“垒石为山,因泉为池,山下洞壑幽远,逶迤数里”,亭台水榭,树木葱郁,北滨黄河,景色优美。据《重修皋兰县志》载:“凝熙园,俗名山子石,在城内东北隅,方广里许,明肃藩置。”园中蓄水成湖,垒石堆山,兰州方言称假山为“山子”,故名“山子石”。石山中有洞穴,洞穴中塑有众多神像,形象生动,端庄可观。园内还建有雷祖殿、玉皇阁、斗母宫、栖云桥等寺观庙宇,并建各式亭台楼榭。这些建筑或耸立于繁花茂木之中,或点缀于湖泊假山之旁,高堂广厦,幽径洞府,风景幽雅。

清康熙五年(1660年)在废墟上建为甘肃抚署,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改为总督府。方广二里,中为大堂,堂前东西为文武官厅、为文武巡捕厅,后为二堂,堂东为大书房、为集益轩,又后为三堂,最后为内宅、为花园,大堂南为仪门。门外为立中居正坊,坊东为土地祠,坊西为集房,南为大门,又南为辕门。

辕门为3楹牌坊:正中牌坊较高大,题额“宪纲文武”;东西两牌坊稍低,东曰“节制三秦”,西曰“怀柔西域”。辕门内外各树2根旗杆。最高的旗杆高达14丈胸径3尺余,顶径8寸,悬挂大旗,上书陕甘总督官衔。

民国建立后,先后改为甘肃省都督署、将军署、督军署、甘肃省政府。府内建筑基本保持原貌。抗日战争时期,大堂改为中山堂,其楹联为“惟公揭平等自由独立解放之旗,唤起四百兆同胞,有如春风来临,瞻仰遗容思报国;此地乃金城王塞古杰时贤所在,继承五千年历史,好挟黄河东下,誓除倭寇出重洋”。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人民政府进驻,其后花园(即中山东园)由中共兰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进驻。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原古城墙、拂云楼、望河楼等建筑都被拆除。现在保存的只有省人民政府大门和中山堂。大门和中山堂经过几次修缮,尤其是近几年的修缮,更加金碧辉煌。大门为五架梁双坡悬山顶结构,小式做法,五开间,面阔18米,进深5米,琉璃筒瓦屋面,饰雕花正脊一条,垂脊四条,脊端饰“正吻”、“垂兽”,垂兽前饰“走兽”七件,“仙人”一件。明、次间前檐明柱,金柱安装三樘六扇全板大门,前檐饰“雀替”、“荷叶隔架墩”等木雕装饰,并饰“一字枋心”青绿云子彩画。中山堂为七架梁双坡悬山顶套前厅四檩卷棚顶结构,正殿七间,前厅五间,面阔25米,进深8米,琉璃瓦屋面,饰雕花正脊一条,弓脊二条,垂脊四条,各脊端均饰吻、兽。木构件绘青绿云子彩画。

肃王府的迁兰,促进了兰州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促进了兰州经济的较快发展,促进了兰州士人群体的形成和地域文化的兴盛,而且,使兰州特有的民情风俗开始形成并传承至今。

(9)兰州“十三陵”——明肃王墓

在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北侧的平顶峰南麓,有一处北靠平顶峰,南临苑川河,南北长约300米,东西长约3000米,依山就势,选址考究,枕山面野,排列井然的古墓群。这处气势宏伟,头枕峰峦,脚踩玉带,“次第排列,望若山岭”的墓群,就是被称为“兰州十三陵”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肃王墓群。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巩固其政权,实行“封建诸王之制”,将诸子分封各地为藩王。其四子朱楧,起初被封为汉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封为肃王。先驻平凉,后就藩甘州(今张掖),建文元年(1399)移藩兰州,兰州从此开始了沿袭九世十一王,长达248年的肃藩王统治时期。朱楧就藩兰州后,效法历代帝王及早为自己修筑陵寝的惯例,于永乐初年(1403年)就率领下属官员、侍从及风水先生等前往金县(今榆中)勘察墓地。

民间传说,朱楧先选就今榆中新营东侧的山坡修建陵寝,快修好时,朱楧听说陵寝上面的山岔叫温家岔,因忌“朱瘟”之讳,便停止修建,选定平顶峰南麓这片头枕峰峦,脚踩玉带的风水宝地。

同类推荐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文明中最具价值和最被关注的未解之谜,同时结合科学文献及考古、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将科普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将谜团背后隐藏的疑点翔实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开阔视野,更准确地认识我们这个世界。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烽火岁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烽火岁月

    该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的烽火岁月。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她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懂日本人的作者,《菊与刀》这本书被公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热门推荐
  • 医原

    医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古第一绿叶

    千古第一绿叶

    穷?是的,高阳是真的穷,一辈子不能有外财,身负九蟒吞凤之命格,一身的财运、气运都会被吞掉。富?是的,高阳是真的富,既然自己不能有钱,那就帮老婆赚钱。老婆,咱能不能不聊钱,聊聊诗词书画也好嘛。弱?高阳是真的弱,逆天改命前,他只能练习点拳脚功夫,随便一个宗派的外门弟子都可以把他收拾掉。强?高阳是真的强,三世记忆于一身,咱不能修炼还不能培养出一群心腹高手吗?瞎子师傅被咱培养成道门天尊,文武双全的老婆被咱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身边那个笨手笨脚的小侍女居然是天下第一杀手。高阳说,“我真的很穷,但我真的能打死你哦。”且看贰怪新书,高智商玄幻爽文《穷鬼仙妻》。
  • 流年伤不伤

    流年伤不伤

    一条项链夺走了她最心爱的人的生命,带着他们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她遇到了一个男生,朦朦胧胧的感觉,正当他们坠入爱河的时候,男生发现原来女生还爱着原来的他。“原来你一直在玩弄我。”这个项链好像被施了魔法,又一次沉痛打击了她,她哭泣的对上天祈祷,“我没有玩弄你,你是我的空气,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老天爷会网开一面让她的幸福回来吗?
  • 狂其一生不言败

    狂其一生不言败

    天有不公,别人选择隐忍,而我是选择换一个天!沈浩翻开第七页黑皮书,看着上面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露出腼腆的笑容:“再挥霍几百万彩晶应该就能兑换这套上古卷轴了。”
  • 霸道总裁之宝贝有我在

    霸道总裁之宝贝有我在

    她,冷艳迷人高傲,人人都说她是女王,女王般的家世,女王般的面容,但谁又知道她女王面具后的脆弱……他,冷酷无情独裁,是名副其实的爵爷,虽是所有女人的追随的对象,心里却早已住着一个人……当重逢时他依旧是冷酷无情的爵爷,她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她……
  • 重生后我成了锦鲤女王

    重生后我成了锦鲤女王

    夏满月重生后,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叫“锦鲤运”的金手指。随便救个人,竟然是隐世的“国医圣手”。随便买张彩票,竟然中了“头等奖”。随便试个镜,竟然摘了“影后桂冠”。随便参加个考试,竟然得了“全校第一名”。祁星沉重生后,决定把“夏满月”宠上天。宠到除了他以外,再也没有男人敢娶她。
  • 古括

    古括

    大学生卢格在一次偶然的考古研究中意外穿越到了古时候,遇见了逝去的女友,但精通历史的他竟不知这是何年何月,在爱情的驱使下,他并未找回去的路,而是对顾思雨展开猛烈的追求,殊不知在他的影响下,一个时代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 末世之超级移动基地

    末世之超级移动基地

    忽然降临的生化危机打破了世界的平静,人类艰难生存,主角机缘巧合建立超级基地,自给自足成为人类最安全的避难所。
  • 钻石男的独家俏老婆

    钻石男的独家俏老婆

    一夜,林语雪被自己的父亲下了迷药,被送入杜炎彬的床,吃干抹净之后杜炎彬给了林语雪一个耳光,冷若冰霜:到底有什么阴谋?”一个月后,林语雪怀孕了,杜炎彬带着鄙咦的眼神,冷嘲热讽,一把将林语雪推倒在床,:“你父亲已经将你一百万卖给我了,你没有权利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