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1200000018

第18章 人文景观(1)

黄河是兰州独有的自然景观和城市亮点。千百年来,兰州人在黄河边担水、摆渡,在黄河边欣喜、愁叹,黄河始终没有离开兰州人的生命和生活。黄河,成为兰州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回顾历史,这里,曾产生过多少精美绝伦的文物珍品与绚丽多彩的历史飨宴。让我们坐着羊皮筏子,尽情领略金城风情的魅力;透过黄河水车,慢慢品味兰州历史的厚重。

1.悠久的自来水工程——黄河水车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水车外形奇特,历史悠久,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明嘉靖时,兰州进士段续官湖广参议时,将竹制筒车技术引进兰州,在黄河教场河(今南河道)段家湾(今省画院稍东)创制第一辆兰州水车,沿河农民纷纷仿制,至民国时,从湟水、大通河下游、黄河段兰州、宁夏都有水车,水车尽得黄河之利,倒挽河水,浇灌农田、果园、菜地,使干旱少雨的兰州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绿洲,苦瘠陇中的膏腴地区。

水车是用榆、柳、槐等硬杂木制成的。先用黄河石筑起两道名叫“龙墩”的石坝,坝四周打入柳木桩使其坚固而且耐冲刷,形成水车巷。“龙墩”中各砌入两根名叫“马口”的木柱。“马口”上安置驮梁,其上装置榆木车轴,车轴上安装车轮。车轮是水车的主体,其中心是轮轴,粗约三尺,轮轴周边安装辐条,一辐两根,辐条外端用一条条木板固定,形成一个大圆圈,成为“纲线”;向内用一条条称之为“蹬弓子”的木条,固定辐条,形成一个内圆圈。两圆圈之间装置刮水板和名叫“挽子”的长方形水斗。车轮大的直径有八九丈,小的四五丈。靠岸边栽树干为“莺架”,其上置承接水斗倒挽河水的“掌盘”。再栽一溜顶端分杈的树干,剐去树皮,取弯曲自然之势,架上木槽,将河水引入农田。水车的上游用卵石砌成一道石坝,呈扇形,加大水量,加快流速,把河水逼向水车巷,巷内掘有深坑,用石头镶砌,形成很大的冲击力,使上万斤重的庞大水车转动起来,提水灌田。一般一辆水车可灌溉七八百亩。

“兰州水车园”位于市内滨河路西段,东邻“黄河铁桥”,西邻“黄河母亲”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园,南近白云观,是滨河路旅游线上的重要一景。

水车园占地14588平方米,由带状绿地、泥沙冲积岛、柳荫滩地三部分组成。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

水车园再现了水车这种古老的水利机械,可以使中外游人一睹为快。

2.万里黄河第一漂——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属于革船的一种形式,“九曲黄河十八弯,筏子起身闯河关”,兰州羊皮筏子早在清康熙年间就有记载,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之后这项古老的手工艺一直传承不断。皮筏分牛皮筏和羊皮筏两种。是旧时甘、宁、青颇具地方特色的水上运输工具。其水手兰州人称之为“筏客子”,大体上是搞长途水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羊皮筏子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也有抱着充气羊皮袋顺黄河漂流,或渡河,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兰州盛夏的一道别致风景。

要制皮筏,首先要制皮袋。将牛羊屠宰后,去头及后肢,倒吊起来,从臀部向前囫囵将羊皮剥下来。将皮用水浸泡3至4天,然后在烈日下曝晒1天,去毛并清洗干净,灌入食盐、胡麻油及少许水,扎紧前肢、颈部及后部,置于日光下曝晒,至外皮油润变成红褐色即成皮袋。将皮袋留一前肢为吹气口,其余扎紧。待皮袋充满气后,绑缚在木排架上。木排架是用长7尺,直径2.5寸的木椽5根,每根两侧凿成约0.5寸的方孔20个,作纵轴框架。再用长4尺,直径1.5寸的木棍20根,分别插入纵框架孔内作为横向框架,并用绳索捆绑结实。羊皮筏是将13个充满气的皮袋,分前、中、后3列,前、后两列各4个,中列5个,用绳索绑缚于木排架下,每个皮筏重四五十斤。牛皮筏则一般不充气,用实物将皮胎填充满,运羊毛时皮胎内装满羊毛,每个皮胎可装塞羊毛物60公斤。无羊毛时,一般装填稻草等轻浮物。

皮筏使用时,皮袋面向下,排架面向上,载客或运货时,须使筏上重量操持平衡。筏工坐皮筏前端,执桨看水势向前划拨。皮筏在洪水期时,平均每小时约行10公里,每日可行100公里;枯水期时,平均每小时行六七公里,每日行65~70公里。短途行筏时,客、货到达目的地后,筏客子将筏子背回;长途行筏时,将筏子拆散,皮袋放气或取出填装物,晾干后扎好,雇骡马、骆驼驮回或挑回。

随着陆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牛皮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黄河沿岸所漂浮的羊皮筏子仅为供游客观光游览之用。

3.陇上都江堰——引大入秦工程

引大入秦工程是为解决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由甘肃省水利部门自1976年至1995年勘测设计,并建造的将流经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秦王川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简称为“引大入秦工程”。“引大入秦工程”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水渠线长,费用殊巨,被赞颂为“陇上都江堰”,在诸多方面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建设中的先进水平。可谓亘古未有,今古之奇观。

引大入秦工程自20世纪60年代就由甘肃省水电设计院勘测设计。

1976年起开始动工修建,至1981年因资金短缺而一度缓建,198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又决定重新上马,并成立了由省长牵头的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采用国内外公开招标形式建设,是一项由铁道部建设总公司第15、16、18、20局,甘肃省水电工程局、平凉地区水电工程局及日本国(株)熊谷组、意大利C.M.C公司及澳大利亚等联合大会战的成功典范。

至1995年建成通水,工程总投资达22.69亿元,其中引进世界银行贷款1.23亿美元,国家投资1.1亿元,其余由地方自筹解决。

引大入秦工程西起天祝县天堂寺西侧的大通水旁,东至永登县秦王川,地跨甘青两省的四地市县区。工程由总干渠、干渠和支渠组成,全长884.3公里,相当于京航大运河的49.29%。沿途以隧洞群为主要特点,有隧洞77座,渡槽38座,倒虹吸3座,隧洞总长达110公里,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地下运河”。总干渠从天堂寺到永登县的香炉山。全长87公里,其中隧道33座,总长75.14公里,渡槽9座,倒虹吸两座。总干渠在香炉山设总分闸,将水分流至东一干渠、东二干渠及45条支渠流入灌区。

干渠以上工程中,1公里以上的隧洞31座,是中外罕见的人工地下长河。全长15.723公里的总干渠盘道岭隧洞,是世界第七、我国第一的长隧洞,在引水隧洞目前仍居世界第一,并在施工中解决了一些世界性的难题。

总干渠从天祝县境内的天堂寺渠首引水,全长87公里,设计引水量32立方米/秒,加大引水量36立方米/秒。总干渠有隧洞33座,总长75公里,另有干渠两条,东一干渠全长50公里,东二干全长54公里,还有45条支渠,总长约为675公里。引大入秦工程总工程量2740万立方米,全部工程于1997年完成。

引大入秦工程每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规划灌溉面积86万亩。可以解决秦王川地区28.3万农民脱贫致富,并安排其他贫困地区自愿移民8万人,年均农林牧业总产值可达3.84亿元。从根本上解决了永登、皋兰两县22个乡(镇)28.3万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对改善灌溉渠的气候,建设兰州的卫星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大入秦工程堪称华夏第一渠。天堂寺前,一道飞虹增日丽;秦王川中,千倾绿浪竞风流。引大入秦工程已成为重要的游览参观景点。沿线旅游资源有:距引大渠首枢纽仅5公里的青海互助北山林场森林公园、渠首天堂寺、朱岔峡本康小麦积、吐鲁沟隧洞、天王沟森林区、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寺、鲁土司衙门、先明峡水磨沟倒虹吸管道、东大寺、大砂沟渡槽。引大入秦的建成通水,对秦王川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发展举足轻重,在相继建成了西槽玫瑰园、鸵鸟繁殖基地、中川林场等许多农业观光项目,还有许多拟建中的度假村、消闲避暑的别墅等,将成为兰州市近郊永登县新的旅游区。

引大入秦工程的许多气势雄伟壮观的建筑,都是在永登县连城—河桥旅游开发区、城关旅游开发区内。兰州市永登县委、县政府对这一特色资源开发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和发展目标。力争使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旅游业发展的后劲。

4.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

雕塑由甘肃著名的女雕塑家何鄂创作,完成于1986年,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整座雕塑由四块浅红色花岗岩组成,线条粗犷、刀法流畅,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以庄重慈祥的中国母亲为主体,南向侧卧的母亲与起伏的河水相依托。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长发覆肩下合于水,左手揽子,右手抚水,左脚平舒出裙微露;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附于母腹,作戏水状,显得顽皮可爱。人物刻画生动、饱满、凝重。构图简洁,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

整座雕塑被安置于一浅绿色矩形花岗岩石基上。石基下部,为环绕石基的带状花池,种植常青灌木篱。雕塑前面另立一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于1984年8月所立“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碑。雕塑周边,是用小石板铺地的半圆形广场,广场周围安放坐椅,供游人休息。雕塑广场及周边绿地中还有一些歌颂黄河母亲的石碑。

5.兰州的“外滩”——黄河风情线

兰州人利用黄河改善城市风貌,增加城市景色由来已久。

在唐代,就在黄河边建楼阁以利观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诗《题金城临河驿楼》、高适诗《金城北楼》就是描写唐代兰州黄河景观的诗篇。到了明代,随着肃王迁兰,沿黄河南岸建起了莲荡池、节园、凝煕园,并在濒临黄河处建拂云楼,观赏黄河景色。这些园林经过不断修缮,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年间。新中国建立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就开辟了长达5400余米,配有宽12~18米沿河带状花园的滨河风致路,奠定了建设黄河风情线的基础。之后,1982年、1992年分期完成了滨河中路、滨河西路共计10500余米的道路和路侧绿地。为了开发黄河兰州段丰富的景观价值,挖掘辉煌灿烂的黄河文化,把兰州建设成名符其实的黄河之都,2000年,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大规模建设黄河风情线工程,并将此项工程作为兰州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来安排,坚持总体统一规划,分段分年度建设,市政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生态保护与污水治理齐头并进,建成一段,开放使用一段的原则,将黄河风情线建设工程定位为浓缩黄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甘肃民族文化的生态文化景观工程。

而今,西至黄河西沙大桥,东至黄河雁盐大桥,全长近百里的风情线基本建成,并且还在向城东桑园峡延伸。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雕塑鳞次栉比,被誉为“绿色旅游长廊”,现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欣赏黄河风情,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在旅游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古韵;也可乘坐橡皮艇或游艇在黄河上漂流。当外地游客逛完黄河风情线,总是啧啧称赞道“黄河风情线,兰州的外滩”。

作为兰州的城市景观轴线,黄河风情线不但提升了兰州这座城市的环境景观品位,而且提升了文化精神品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文脉的挖掘和延伸,可以看到城市生态的修复和改善,可以看到城市现代园林的实践和作品。因为黄河风情线,兰州这座城市才堪称真正的“黄河之都”。

“绿色希望”群雕——在黄河母亲雕塑向东二百米处,有一具有现代象征性艺术风格雕塑群,这就是绿色希望群雕。该雕塑建于1987年,作者王志刚、王铁城,环境设计邓延复。雕塑位于下沉式广场中央的圆形花坛中,为三尊高低不一的白色大理石圆锥体及体身突出的石块组成,雕塑洁白无瑕、高耸挺拔,象征绿化陇原,生机勃勃的长青之树,三株大树,又象征三木成“森”之意。花坛外围为铺装广场,铺装广场外围又是环形绿带,绿带之外为围绕环形广场的浮雕墙,浮雕内容有绿化祖国、健康身体、河清海晏、欢歌笑语等内容。

“丝绸古道”——黄河城关大桥南端广场,矗立一座花岗岩巨型石雕,名为“丝绸古道”。雕塑作者朱孝学。雕塑由一驼三人组成,驼肥壮高大,背负箱笼、绸缎,前肢屈伏,后肢伸张作起立状,昂首欲鸣;驼之上座一人,络腮胡,身披斗篷,右手遮眉,欲挡风沙而望前路;前一人络腮胡,头裹唐巾,弓步奋力向前,紧握驼缰,引驼前行;后一人无髭须,头裹唐巾,上身后转,紧顶驼身,右手举于鼻际,作呼唤后来状。雕塑下部基石凿为凹凸状,象征戈壁。整座雕塑给人十分紧张的气氛,说明当时汉唐使者在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中开辟丝绸之路,致力对外交往的胸襟和努力。

同类推荐
  •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宁夏文化产业研究报告:2007~2012

    宁夏文化产业研究报告:2007~2012

    《宁夏文化产业研究报告(2007-2012)》主要内容包括:2011年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前行在历史发展节点上的宁夏文化产业;宁夏文化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跨入历史拐点;推动文化生产力成长为宁夏跨越式发展的硬实力;宁夏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之思考;2010年宁夏文化产业统计报告;2008年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统计报告等。
  • 中卫年鉴(2014)

    中卫年鉴(2014)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妖孽王爷:爱妃求宠幸

    妖孽王爷:爱妃求宠幸

    转眼魂穿成为南宁国将军府傻子千金,当T大高才生魂穿在将军府傻子千金身上惊艳重生,再睁眼那一双桃花杏眼,迷尽了多少英雄豪杰。只是她的一切好运都在遇上那个看似嫡仙实则腹黑如妖般的男子面前化为了泡影。情景一:云莲歌手指远处仙境中站立的嫡仙美男,嘴角微勾强势的说了句:"这个男人我要了。"翌日,街头巷尾民间传闻。皇上最疼爱如嫡仙般的十八皇子被南宁国傻子千金给抢了。
  • 神话塑造

    神话塑造

    苏和死了,猝死在了公司。苏和活了,灵魂寄托石壁。接受了原始部落的信仰,成为其供奉之图腾,苏和就必须要让这濒临灭绝的部落在这大荒世界生存下去。但要生存下去的前提,则是自身强大。PS:双穿,幕后黑手流作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良归故里

    良归故里

    父母的意外离去,让她一夜成长。骄傲如荼蘼花般,长成了孤傲将军。她永远不会忘记父母临终前的嘱咐:照顾好自己。喜欢的人放手喜欢,不喜欢的人,切莫纠缠。所以嬴鸿我该放弃你吗?公子翁一个杀伐果断、冷血无情、权势滔天的人。只有在吴七君面前才会鲜活。嬴鸿受到吴七君的一次次冷漠最后问:吴七君,是不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都不值得珍惜?她扪心自问原来他也是她,命中唯一的温暖,放弃整个世界也不可以受到一次伤害的温暖!原来在很久很久之前,他和她就已经认定了彼此。周更(怕了怕了)
  • 千年之万界降临

    千年之万界降临

    有人甘愿为了爱情压住境界千年,千年不飞升上界,千年不曾流血,可是一切就在这时发生了变化,一个震惊世界的变化,就因为他的流血死了许多人,就因为他的血本是末法时代的现在灵气爆发,万界降临,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群:1101838706(来Q群,一起讨论情节)
  • 微日记

    微日记

    善良的女孩,是他眼里最美好的花。丑女与优秀帅哥之间的距离就像太阳与蚂蚁的距离,天地之别。可是在那段青葱岁月里,他们之间有过最美好的交集。
  • 萧城的云

    萧城的云

    云落了,化作了雨,哭泣着。萧城没有云,是因为在萧城,可以避开雨的忧伤,不用哭泣。
  • CHA英雄

    CHA英雄

    21xx年,蓝星异象频发,这一切的一切最终是外星未知文明的侵入,这颗美丽的星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如何对抗?
  • 星球监察使

    星球监察使

    山村的孤儿在地里劳作时被域界至宝星辰塔吸入。从此走上修炼征伐之路,为了维护域界和平,大战各路妖魔鬼怪,识破各种阴谋诡计,痛斩吃里扒外的副域主。荡平星域诸多星寇。和平仁爱一生,关爱和平,关爱弱小,忌恶如仇,让兴风作浪无恶不作者闻风丧胆。让柔弱贫庸者心有所主,身有所依!这是一个监察使当行之职责!
  • 超强异能者

    超强异能者

    被命运选中的你会选择什么,左轩选择坦然接受,作为被命运选择的左轩,拥有了与世界抗衡的实力,不仅如此,随着实力的增强,发现了一系列不为人知的东西,一切尽在(超强异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