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1200000047

第47章 人物春秋(4)

他积极筹办甘肃教育学会,同时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在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期间,他推行新制度,增开新学校,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甘肃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积极筹建甘肃省银行,为甘肃的发展扩充资本。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为劳苦大众排忧解难。

此外,水梓也是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其诗作《河西杂咏》,为后人研究河西的地貌和历史传承提供了宝贵资料。

(7)张维

张维(1890—1950)字维之,号鸿汀,甘肃康乐人。清末毕业于甘肃优级师范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拔贡,授学部书记官。

辛亥革命爆发后,张维回到兰州,创办具有进步思想的报刊《大河报》、《金城周报》和《政闻报》等,把启蒙思想播撒到故土。但政府以思想激进相继查封这些报纸。无奈中,他返回北京任第一届国会议院院长之职,但面对袁世凯的独裁专权,怒火中烧的张维辞官回乡教书。后历任甘肃督军公署秘书长、政务、财政和建设厅厅长、省参议会议长等要职。在官期间,张维除旧布新,大刀阔斧改革,气象一新。

张维留给后人最重要的是他的著作,他一生致力于地方志、历史和金石研究。博学多才、著作等身。如《陇右方志录》、《兰州古今注》、《元魏诸镇考》、《仇池国志》、《甘肃人物志》、《陇右著作录》、《甘肃青海土司志》、《陇右边事录》、《陇右民族录》、《陇右经学之传授》、《陇右财赋录》、《陇右轶闻录》、《陇右学艺录》、《陇右金石录》等。其中《陇右金石录》着力甚勤,考证精详,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地方专业史著作”,被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央研究院列入国际交换书籍。

(8)于右任

于右任(1879—1964)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虽出生陕西三原,但其母亲却是甘肃静宁人。因此他对甘肃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曾三次到过甘肃,两次莅临兰州,了解风土民情,参观名胜古迹,品尝地方风味小吃,并赋诗挥毫留下了众多墨宝。

1941年,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决定来陇上视察。先生10月2日至兰,游罢五泉山并观看市容后,即前往敦煌莫高窟参观。了解到莫高窟得不到重视与保护,不断遭到外人掠夺的状况后,他痛心疾首,并最终促成“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期间,他还一路把酒赋诗,留下了不少壮美的诗篇,如《敦煌纪事诗》中所写的:“立马沙山一泫然,执戈能否似当年;月牙泉上今夕月,独为愁人分外圆”,“敦煌文物散全球,画塑精奇美并收;同指残龛同赞赏,莫高窟下作中秋”。

于右任还到兴隆山游览,拜谒了成吉思汗灵柩,写有《天净沙》的小令,词云:“兴隆山畔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抒发作者期盼早日收复被日寇占领的祖国锦绣山河的殷切之情。此词的最后一句,曾得到过毛泽东的赞誉。在兰州时于右任还曾给时迁榆中的兰州师范和兰州农校师生作了题为《西北的牧羊儿》的讲话。

(9)顾颉刚

顾颉刚(1893—1980)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他曾两次到过甘肃,并与兰州结缘。

1937年9月至1938年9月,为了考察西北教育,顾颉刚初次来到甘肃。期间,他浏览了兰州的人物风土、名胜古迹等,留下深刻印象,其《西北考察日记》作了生动记载。

1937年9月29日顾颉刚抵达兰州。首先,他游览了黄河铁桥,写到自己初来乍到的观感:“足下黄流滚滚,皮筏去疾如矢,胸中为之开畅。河边多水车,藉风[水]力转动,可以灌高地;城中居民食水皆由水车从城头输进,亦奇观也。”并参观了兰州中学、师范学校、甘肃学院、省立民众教育馆。

自1937年11月8日至1938年1月3日,顾颉刚迁居兰州贤侯街(今贤后街)45号,作为办公地点。他被当时来兰州的省外留学生抗战团、省妇女慰劳会、青年抗战团、伊斯兰学会等团体聘请为顾问或指导员,又创办《老百姓旬刊》作抗战宣传。

顾颉刚在1948年担任兰州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教授期间,撰写了《〈国立兰州大学图书馆概况〉序》、《国立兰州大学积石堂碑记》及《国立兰州大学昆仑堂记》,文情并茂,足堪传诵。

(10)邓宝珊

邓宝珊(1894—1968)原名瑜,字宝珊,甘肃天水人,著名爱国人士。

邓宝珊1909年应征入伍,次年在新疆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参加了新疆伊犁起义,后反动派大力逮捕革命党人,他潜回东北,后辗转到天水。

面对袁世凯的独断专权、践踏民主的恶劣行径,邓宝珊参加了讨袁运动。后来,他参加冯玉祥领导的革命军,在军中,他为人谦和,智谋过人,深得将士喜爱。他深知共产党一心为民,因此在任国民党军将领时,他仍衷心拥护共产党,反对宁汉合流。

抗日战争期间,邓宝珊积极拥护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正确主张,在晋、冀、鲁奔走呼吁各方面团结抗日。

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行为,他深为不满。西安事变发生后,他仍以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事变的圆满解决,这对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关键作用。

平津战役时期,邓宝珊高瞻远瞩,以人民利益为重,斡旋于我军和北平傅作义之间,最后以傅作义全权代表的身份,同我军签订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为保卫北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宝珊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省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仍为甘肃的发展贡献力量。

1968年11月27日,邓宝珊病逝于北京,享年74岁。

(11)张心一

张心一(1897—1992)原名张继忠,生于兰州,原籍甘肃永靖。1922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我国近代农业统计与土地利用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先行者之一。

1929年,张心一担任农业统计科长,他在23个省、600多个县内聘请了1700多名小学教员、农耕工作人员等完全尽义务的农情报告员,从而建立起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有系统、较科学的农业统计系统。他还利用这些资料对一些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写成了专题论文,如《中国人口的估计》,首次估计当时中国人口为四亿五千万人,得到了社会公认。

1940年,张心一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创建了水利、林牧公司等企业,兴修了湟惠渠等水利工程。他选择在黄河北徐家山挖水平沟植树,蓄水保墒,成为甘肃省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奠基人。他从美国引进了草木樨等牧草良种和白兰瓜种,广为种植。在厅长任内,为甘肃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员。

1949年后张心一出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计划局农业计划处处长、农业部水土利用局副局长。先后写成《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生产》、《西北黄土高原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等著作,提出改善西北生态环境的诸多观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12)邓春兰

邓春兰(1898—1982),女,字友梅,甘肃循化(今青海循化)人。中国近代第一位力倡解除大学女禁、实行男女同校的发起者和实践者,是“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一位杰出战士。

经过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民主、平等思想渐渐深入人心。1919年3月,北大校长蔡元培在一次演讲中呼吁男女受教育机会平等,邓春兰看罢此文,备受鼓舞。她决心上书蔡元培,希望大学能够解除女禁。然而因蔡元培辞职并未得到回应。

不久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要来甘肃招考女生,邓春兰毅然报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1919年7月25日,她和其他五名被录取的女生一起离开兰州,赴京求学。

邓春兰为得到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她再次呼吁男女同校。

北京各大报纸转载邓的文章,蔡元培看后深为打动,公开向外界宣称女生可报考北大。功夫不负有心人,邓春兰等八位女生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被北大录取,男女同校的愿望终于成真。

1923年,邓春兰北京大学毕业,任教于兰州女子师范,声誉卓著。1949年,任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省政协委员等职,1982年6月9日病逝。

(13)江隆基

江隆基(1905—1966)又名泮庵,字盘安,陕西省西乡县人。曾留学日本,德国,有较高学历,一直从事于教育事业,是杰出的教育家。

江隆基在中学时代即投身于革命斗争,他曾参加过抗议“九国公约”的游行示威和抵制日货等一系列爱国活动。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在校期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留学日本。1931年留学德国。曾任旅欧华侨反帝同盟书记。1936年回国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参加革命活动,两次被捕,曾参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任陕北公学副教务长、华北联合大学教务长、延安大学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副厅长。

新中国成立后,江隆基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等职务。1959年1月,他到兰州大学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在他的身教重于言教的带动下,全校形成了尊师爱生、勤奋好学的良好校风和学风,从而使兰大成为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

“文革”期间,江隆基受到冲击,1966年6月25日含恨自杀。1978年4月,党中央为其平反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14)杨静仁

杨静仁(1918—2001)甘肃省兰州市人,回族。青年时代,他就追求进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央民族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60年9月,杨静仁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党委第一书记、军区政委,西北局书记处书记。

1978年3月,杨静仁担任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1980年9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民族和政法工作。在他主持下,国家民委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语言文字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最快、民族关系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1982年,杨静仁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兼国家民委主任。1983年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负责主持党和国家的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他提出把统一战线和改革开放相结合,大力开展海外统战工作,使我国的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出现了新局面。1986年后,又连续当选为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静仁一生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为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类推荐
  •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本书为身残志不残的作家梅芷的最新散文集,记述五十年前作者处于年少时期的人们的各种生活和作者的少年时代,其中是对各种童年生活细节的精致记述,涉及亲情、友情以及各类趣味横生的童真小事,题材怀旧,文字温馨,展示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与始终贯穿的坚强乐观精神。
  •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提问+解释+知识拓展”的形式,用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力求晓畅易懂、准确生动,并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可读性,以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要。
  •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这就是团结的魔力。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是形成民族自强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美好风尚,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内涵实质的崇高的境界情操。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大家庭

    56个民族56朵花,中国是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族,本书共分为9个章节,分别从语言、文化等多方面来展现民族的团结与亲密。
热门推荐
  • 三国红妆

    三国红妆

    她是战国谋士,也是硝烟知己。以兵法智谋为主,爱情为辅的三国。带智商穿越,行军打仗,能人异士,奇谋诡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凡生活指南

    超凡生活指南

    一位无敌于世的大佬对着面前瑟瑟发抖的虚空大魔王发出了困扰他很长时间的疑问:“为什么总是打扰我的平静生活”?
  • 洛戮传

    洛戮传

    作为天境神族五大世家之首寞蓝一族的神子,寞蓝立行因族规踏入半年历练,去建立一股仅属于自己的势力,不料,中途被奸计所害。跳入山崖,却又遇到一名对自己一生中影响最大的她。为情,为义,为道,在今后的路上,寞蓝立行会如何选择,又将迎来什么样的结局呢?
  • 评鉴中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评鉴中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本书的目的在于对评鉴中心测评的当前发展水平进行一个最新的总结,而这些评鉴中心测评无论在公共的还是私人的组织中都正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本书中,我尝试着向三个目标努力:描述、分析和给出解决方案。在每一个章节中,我们都对评鉴中心近期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同时还给出了评估这些应用的研究结果。接着,我们对一些颇受争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涉及了评鉴中心测评的各个环节,如需要测评的个人特征、使用的演练的类型、结果观测和整合的方法等。在每一章的开头,我们列出了两个以上的关键内容,接着我们将讨论不同的组织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各种解决方法的不同效力。
  • 你是我明目张胆的默许

    你是我明目张胆的默许

    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许姑娘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顾默白
  • 末世空间升级记

    末世空间升级记

    【本文一对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些才是开始而已......安云阴差阳错获得异界空间,却被告知末世即将来临第一件事就是做好打算,保护好亲人——结果父母变异了接下来走一步算一步,带着弟妹活下去——结果画风跑偏了安云怒掐金手指:白莲,绿茶,人渣···是不是你吸引来的?金手指(小声哔哔):怎么来的你没点数?珍爱生命,远离某人某人:哦?你说我金手指(义正言辞):我吸引来的,我的错!
  • 重生九零养娃式崛起

    重生九零养娃式崛起

    【年代+爽文+萌宝】前世的苏叶,年纪轻轻,丈夫死了,儿子被卖,面对一群豺狼虎豹的亲戚们,把她啃的连渣儿都不剩。最后,死于车祸。一朝重生九零年,她虐渣渣,斗极品,开公司,混得风生水起。极品亲戚想分一杯羹?上来就给你一大嘴巴子。还敢提?一棍子给你打趴。从此,苏叶凶名在外,村子里的狗见了她都会绕道走……她朝着人生巅峰一路奋斗,只是,没想到那个男人居然会突然出现……
  • 凤花盛放之时

    凤花盛放之时

    林阁一位出身贫寒的冷落村庄男子,因一次偶遇,竟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走向修仙大道,成为一方雄豪。。。。。。
  • 六道轮回系统

    六道轮回系统

    一个神级道士,他死转世到一个地球的宅男身上,一次机遇让他获得了轮回系统,回到之前那个世界,应为他前世能力的原因,有很多人都要找他,一个在地球上生活几十年的宅男他将掀起一次浩大的风波
  • 花落朝歌

    花落朝歌

    许你一片十里梨花,让你独自一揽芳华……只愿……人若还是初相见,漫天飞沙落落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