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0200000008

第8章 表演创作中的“欲望”(1)

西方哲学界把欲望界定为:欲望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心理学中认为:欲望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它是生命信息所产生的需求骚动。生之需求本能为欲,求之实现为望,欲望即为求得生之需求本能的实现。这里所说的生命的本能并不单单指生理的欲望,它包括物质欲望与精神欲望两大类。总的来说,欲望就是一切生命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人的一切社会行为活动,都是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的,舞台上亦是如此,一切行动的目的都源于初始的“渴求”,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对行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推动力。《汉语大词典》中指出:“欲望是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迫切要求。”这与前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曾经提到的“行动的欲求,即内心对行动的迫切要求”这一概念不谋而合。能否这样说,促使行动积极的主要因素和内在动力就是行动的动机或欲望。从表演艺术角度看,运用欲望这种具有诱惑力的字眼可以使演员在组织行动的过程中,寻找到更为感性、生动且具极强真实感的行动目的。

一、“欲望”的具体内容

在表演艺术中,演员的创作是一种特殊的操作流程,要求演员从自我出发,利用有魔力的假定去进行创作。演员以自己活生生的躯体去扮演剧作家已经规定好的角色,从“我”转变为角色,角色中又不能失掉“我”。在这里所谈到的表演创作中的欲望,是从演员与角色两个方面进行解析的,它涵盖了演员的意志、行动的动机、角色的情感需求等等诸多方面。

(1)演员的创作欲望

演员的创作欲望即创作的冲动,是演员进行表演创作这一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艺术概论》指出:创作欲望是促使艺术家去进行创作的心理驱力,是一种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的情绪,而且是经过净化或升华的情绪。

首先,当演员在进行创作时,常常被剧作中的某些人物、事件或情感强烈地吸引和深深地感动,于是产生了一种要把他所感受到的东西品表现出来的欲望,这就形成了最初的创作欲望,即创作冲动。《艺术概论》中指出:“创作冲动,是联结艺术观察阶段和艺术构思阶段的纽结,是构思活动的触发点。”这也是演员在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后,对人物进行创作的触发点。任何一个感人的艺术形象的诞生,必然是从强烈的创作冲动与激情开始的。同时演员创作的欲望不仅是完成创作的巨大动力,而且他还赋予了形象以鲜活的生命。有了创作欲望,我们难以抑制的情感的激流就会在心中涌动,有了情感的参与,角色形象便会生动鲜活。

其次,演员进行表演创作的行为本身也必然具备内在的驱动力。心理学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因个体的需要而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为了某种外在结果而进行活动的动机。我们将演员创作欲望的动机归纳为内外两种。所谓内是指演员因为对角色产生了兴趣而想去创作的欲望;外是指因为演员想获得观众或社会的认可、或某种社会目的而想去创作角色的欲望。它不单单是演员构思人物形象的触发点,还是演员进行表演创作的推动力,是具体创作过程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好的关键。它使演员能够积极地投入到体验生活、搜集素材的工作当中,帮助演员在创作中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并驱使演员为了完成角色的欲望,不断变换创作手段,将他体验到的欲望与情感更加完美地表达出来。

于是之老师在创作“程疯子”这一形象时说过:“我爱我这角色,他把我带到生我长我的地方,那些人我都似曾相识。我不断想起许多故人往事。在创作角色的过程中,这种经历使我觉得可贵。我过去的杂院生活,除了让我热爱角色,同时也加给我一种责任:我觉得要替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诉苦。在排练中,无论我遇到多少困难与障碍,我都乐于接受。因为这种责任感成为我创作过程中最好的推动力量。”再现底层人民的生活这一创作欲望推动于是之老师创作“程疯子”这一角色,并帮助他度过创作中一个又一个难关。可见,创作欲望是演员进行持续、深入创作的驱动力。

(2)角色的欲望

角色的欲望,即角色情感的欲求,是角色一系列行动的内在动机,因此它是演员在进行角色创作时重要的内心依据。

斯坦尼的理论体系中强调:“舞台上需要行动,行动——这就是舞台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这里的行动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生动的有机行为过程,是心理行动、语言行动、形体行动的总和,它要具备三个要素即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其中“做什么”是任务,“怎么做”是手段和适应,“为什么做”是目的、动机,也是角色行动的内心依据和欲望。

在表演创作过程中,演员要紧紧抓住角色的欲望,培养充足的心理依据再去行动。但是,有时会因为已经了解了剧作或情节的结果而忽略心理过程。由于这个原因,演员失去了对“假定”未知的探求,不再寻找角色的欲望而只是机械地完成“做什么”,不再依从角色的心理行动而只是简单地模拟堆砌日常的行为,这样的“行动”只能是毫无意义、枯燥无味的匠艺。其外部的所谓逼真并不能掩盖角色精神生活的苍白空洞。因此,要想塑造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就必须恢复生活中行动的有机过程,创造在角色欲望驱使下的行动。

二、表演艺术中“欲望”的特性

在表演艺术创作中“欲望”这个词是经常被提及的,即使不是用欲望这个字眼来说明,也都是一些与此相类似的词汇。在表演创作中强调利用“欲望说”则更具有行动性和情感性,更能直接刺激演员创造生动的、具有感染力的行动。

(1)行动性

北京电影学院齐士龙教授在《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中也提出:“行动三要素中的为什么做是角色的动机和欲望”这一观点,欲望这个字眼更加具有行动性和诱惑力。

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专著中:就提出了“行动的欲求”这一概念,即内心对动作的迫切要求,更加佐证了上面的观点。同时他还强调表演艺术中的欲望是“激发想象的良好刺激物,即使这动作暂时还没有做出来,在当时还是一种未获解决的欲求。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激起了这个欲求,而且不仅在心理上,还在形体上感觉到了这种欲求。它会使我们的虚构(想象)得以固定”,“演员在形体上感觉到他想做的事,它很难抑制住自己内在的动作的欲求,想把内心生活体现出来,……接着就产生动作本身”。可见,行动的欲求不仅可以激发演员的想象,也是产生有机行动的必经阶段。

(2)情感性

行动与情感是建构戏剧人物形象的两大支柱,如果说行动是骨架,那么情感就是血肉。没有了行动,人物形象就没有说服力。失去了情感,人物形象就没有生命力。

齐士龙教授在《电影表演心理研究》中指出:“行动是在意志的支配下实现其目的性的。在生活中我们的意志的动力来自于情感。”从中我们可以推导出,行动是在情感的参与下实现其目的性的。演员有了行动的目的,并不是说他就可以创造出鲜活的行动,只有在情感温热下的行动目的才是行动的前提。所以在表演艺术中要想人物的行动既真实又生动,角色的欲望就要是由由衷的情感发动由衷的意志而产生的行动目的。

表演艺术中的行动,不是生活中普通一般的行动,而是精炼的、具有戏剧性的、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行动。所以行动的目的也不是一种泛泛的目的,而应该是一种欲望,一种带有强烈情感的欲望。比如喝水,不单单是口渴而喝水,而可能是在沙漠中迷路,再不喝水就要干喝而死的喝水,这里的欲望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行动目的,而是带有强烈求生的情感的欲望,有了这样的欲望,演员才能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行动。由此可见,表演艺术中的欲望,尤其是角色的欲望,是带有情感性的行动动机。只有带有情感性的欲望才是行动的前提。

同类推荐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酒文化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酒文化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酒的起源;酒的酿造;评酒品酒;酒政酒制;酒礼酒俗;酒与文化。
  • 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演讲力

    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演讲力

    校长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很多,但不论对哪一项工诈,校长的角色决定着校长更多的是从事各项工作的决策。校长决策属于校长管理的范畴,而校长决策水平则直接体现校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左右学校的前途与命运。由此可见,校长决策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学校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校长决策尤其是校长的科学决策就显得极为重要。校长科学的、正确的决策能保证学校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错误的决策会让学校蒙遭损失、停滞不前乃至失败。
  •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教程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教程

    徐明等编著的《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教程》就是以社会主义性伦理道德为主线,根据民族地区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发育、性卫生保健、人类性心理发展以及有关性文化、性道德、性法制等方面知识的系统教育,旨在指导大学生的生活行为,最终达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另外,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师范、新闻类专业的大学生)认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掌握性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基本原则,使之将来能自觉地、有效地担负起向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重任。本教材也可作为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及家长培训的教材。
  • 如何成为金牌公共营养师

    如何成为金牌公共营养师

    我国拥有13亿人,从事营养工作的专业人员却不足3000人,平均每43万人才能“摊”上1名专业营养师。而在日本,平均每330人就可以享受1名营养师提供专业的营养咨询服务。按照每300人配备1名营养师的现行比例推算,我国营养师行业有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称,中国现在非常缺乏营养师,因此,中国将加强政策支持,快速制定相应的法规,强制要求集体供餐单位和医院配备营养师。根据《中国营养发展纲要》,今后只有医生和营养师才有资格推荐保健食品。同时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每个社区都会配备营养师对居民进行健康干预。专家预测,公共营养师将成为最抢手的人才。
  • 边城及其他(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边城及其他(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沈从文,20世纪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的文学创作一直是个谜:没有新式的留洋背景,也没有传统的学家渊源,而且行伍出身,却能凭借其独特的生活体验为人们创造出一部部经典著作。即使在今天,沈从文先生的许多作品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热门推荐
  • 绝世狂枭

    绝世狂枭

    一个普通青年,出师后将会遇到什么事情呢?官二代......富二代...哼哼!!!!
  • 这个漫画系统不太冷

    这个漫画系统不太冷

    陈禾来到平行位面,发现自己竟然拥有漫画声望系统,不成为漫画达人还得受到惩罚!?当他画完《灌篮高手》,观众:教练,我想学打篮球!当他画完《火影忍者》,观众:我尼玛,这个忍者有这么厉害!?当陈禾剽画了无数作品后……看到系统的要求,陈禾:系统,你饶了我吧,漫威宇宙你想让我画到入棺吗?
  • 重生之待我青丝绾正时

    重生之待我青丝绾正时

    2014年,对在莫斯科经商的林绾儿来说,真的是流年不利。年初回国结婚时,发现相恋八年的男友成为了别人的新郎。而生意上,又因诸多的外来因素影响,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境地。随后她又在前往外城市的路上遭遇了不测。当她重新醒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自己居然重生在2009年。多了五年前瞻性优势的林绾儿,重新站在了自己创业的起点,既然是重生,我的人生我作主。回味曾经错过的美好人生,她格外珍惜眼前的时机,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在努力赚钱的同时,也学会了尽情地享受人生。最后她在成为一名成功女商人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
  • 踏雪寻道人

    踏雪寻道人

    正是因为经历过,才会选择用最残忍的手段守护
  • 妖都守门人

    妖都守门人

    自人妖决战以来,天道崩塌,灵气匮乏,妖都酆城成了妖族最后的净土。最后一个妖都守门人,一直默默守护着这个地方,避免大妖现世,祸乱人间。
  • 无敌战灵

    无敌战灵

    这是一个战灵的世界。强大的肉身终会腐朽,逆天的神魂也难逃轮回,唯有不灭的战灵方能亘古长存。少年秦天起于微末却啸傲于九天,一柄古伞撑起三千大世界,力撼九霄神魔,纵横诸天万古……铁象战灵摧山毁岳横推八荒六合!灵犀战灵算天知命掌控天势地运!天鬼战灵慧深似海断天索命逆转轮回……
  • 橙子味的宇

    橙子味的宇

    两人不是青梅竹马,可一切都是蓄谋已久两人用青春见证了对方的爱。他霸气护妻,好男人!
  • 异次元穿越记异能大陆

    异次元穿越记异能大陆

    在异世重生,经历血腥的洗礼慢慢成长为一个强者!拥有一颗强者之心,犯我者必死!待我屠尽天下人,只为他日破家仇!
  • 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智商、情商、财商一个不能少。主体的素质,就是主体的结构与功能。结构有序、平衡的层次高、功能强,就是素质高,否则就是素质低。所以,一个人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全面发展。人类是个复杂的动物,既可以“人穷志短”,也可以“人穷志不穷”;既可以“富贵不能淫”,也可以“饱暖思淫欲”。智商、情商、财商三者只有有机统一、和谐统一,才能发挥出最佳功能。智商离不开情商。人人皆可为尧舜,关键是要有成尧舜的愿望。理想固然不等于现实,但没有理想则肯定没有现实。只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再加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必将有志者事竞成。情商教育的核心,是从小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