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8100000010

第10章 文化之光

越来越高的智商和生存生活技能使直立人在这个世界上混得愈发得意,凭借着较为先进的工具和团队作战,他们把大小野兽都赶得叽叽哇哇地到处跑,原本纵横野兽界的剑齿虎、狮豹等肉食动物已经基本上奈何不了人类,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比野兽还要野兽了。距今80万年左右,人类掌握了火的用法,这下更了不得,以懒惰和贪婪为本性的人类很快就掌握了火攻这种技术含量较低的捕猎手段,碰到难以搞定的大型动物,他们也懒得跟这些大家伙们罗嗦,一把火过去,要么把人家烧死,要么将它们赶到沼泽地或者其它易于猎杀的地方,动物们哪里见到过这个,跑都跑不及,灭亡效率迅速提高。

当然,火攻也大大破坏了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使他们不得不更加频繁地四处迁移,当时可能有人意识到了火攻的危害性,也可能有人找到了更加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植物,这才避免了世界大部分区域被他们烧成灰烬。

直立人很快就取代了他们的先辈----能人,并俨然成为这个世界的统治者,当时的世界,除了弱肉强食之外,没有其它任何法则,他们四处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对世界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当时的美洲、澳洲,还是独立的世外桃源,直立人虽然想去,却因为大海的阻隔而望洋兴叹,无奈,他们只好在非、亚、欧三个大陆上四处奔波觅食。

直立人的聪明使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觅食的工作,如何打发无聊的剩余时间成为他们所要面对的无聊问题,除了造人之外,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制作艺术品,并思考和钻研与生存休憩相关的技术问题,比如发明制造更加先进的工具、研究人工取火的法子、想办法抵御第四期冰期的严寒、努力搭建更加舒适的窝棚、营造更加安全而温暖的家、完善自己交流所用的语言、发明更加科学的计数方式以便于更好地分配食物、有的人还想出了围着篝火跳舞以抵御寒冷顺便打发时间,甚至还有人钻研起了记事的法子,绘画、摆石头、结草绳、刻符号..总之,不同智商的人们用着不同的方法来记录周围发生的事情。

地球自从260万年前进入第四纪之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不断,开始的时候,人们只能靠着迁移来躲避寒冷,可自从学会使用火之后,他们就不再那么惧怕寒冷了,生活范围广阔了许多。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们都进化出了厚实的皮毛,人类在那个时候也有可能皮毛旺盛,但是后来火的使用抑制了皮毛的生长。至于衣服,那应该是后来的事情,直立人即使有衣服,那也可能是腰间的一块兽皮。

现在的人们把距今260万年到1万年之前这段人类文明称作旧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囊括了晚期能人、直立人和智人三代人类,其中直立人是旧石器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和发扬者,从就地取材捡现成的工具到有意识地制造工具,人类本身也随着工具的进步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蜕变,人类的聪明才智使工具越来越高级,反之,在追求工具高级化的过程中,人类的智商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多多锻炼孩子动手、动脑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人类的迁移和有意识的交流使工具制造技术在区域内迅速传播,可是限于地理因素,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于是有着各自特色的文化区域和文化带逐渐形成。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类型与非洲大陆同一时代的奥杜韦文化文化类型很相像,所以,基本可以断定是非洲移民者将这一文化带入了中国大陆,那么,这就可以推测出,这段时期,在中国与非洲之间存在一条特征一致的文化带。从这以后一直到旧石器时代末期,在中国的不同区域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工具形态和技术上各具特色,促进文化形态差异化的主要原因是生存环境,打个比方说,有的地方有大象,人们就要制造出能够捕杀大象的工具;有的地方没有大象,只有湖泊和鱼,那么这里的人们就制造出捕鱼的工具。久而久之,不光是工具上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性也会随之改变,民族、民族习俗、区域独特文化就这么定了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洲文化与环地中海的欧洲文化保持了一致性,它们共同经历了奥杜韦文化和阿舍利文化,而中国则在奥杜韦文化之后基本上独立发展。随着工具的高级和生存技能的进步,人类越来越有信心,在非洲,人们向森林和干燥地区扩展,在欧亚,人们逐渐进军高纬度苦寒之地,这为今后世界上各个人种的独自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正当人类进步的时候,那些在人类嘴口下幸存下来的生物也在进化,骆驼、马、狼等等,都基本上成了现在的样子,那时候的狗、猫尚未出现,马匹还没有被人们当作牲口。昆虫、爬行动物的个头虽然比现在大,但是,相比之前还是小了不少。至于植物和海洋生物,基本上已经不再进化。很多大型哺乳动物,被人类直接或者间接地灭掉。

更新世是第四纪的第一个时代,其时间跨度与旧石器时代一致,在这一世,大熊猫、剑齿虎、剑齿象遍布中国东部和南部,它们与中国的原始人类生活在一起,那时候还没有啥子国宝的概念,人们对这些动物该杀杀、该吃吃,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笨笨的剑齿象,其次是不太具有危险性的大熊猫,庆幸的是,这些动物没有在原始中国人的杀伐之下灭绝,这可能是因为原始人在杀伐时保持了一定的理性,也可能是他们没有想出用那些狠毒的手法(比如火攻),更加可能的原因上面已经提到过,那就是找到了更能有效填饱肚子的植物,我们可是将其看作是早期的粮食作物。中国的剑齿虎、剑齿象在距今1。8万年左右才灭绝,而大熊猫则躲进了中国西南的深山老林,并慢慢走向衰败,造成这次动荡的原因,除了人类的捕杀之外,极可能还有可恶的冰川时期从中作梗。

直立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大概180万年的时间,他们所创造的旧石器文明虽然谈不上光辉灿烂,却为人类成为这个世界的霸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距今30万年左右的时候,很多地方的直立人都已经开始向智人进化,进化的过程有先有后,进化本身的必然性以及不同区域人种之间的交流使智人在短短十五万年左右的时间内迅速普及,也就是这段时期,相对原始的直立人则渐渐走向衰落。

智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已经相差无几,他们会打造更加精巧的石器、会制造复合工具、会为死者举行葬礼、会做简单的衣服、掌握了挖陷阱的窍门和高超的捕鱼技巧、初步掌握绘画和雕刻技术、氏族社会形态已经趋于成熟,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有人推测,早在4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80万年左右的时候,人们就已经用上了火,而到了40万年前才学会人工取火,也就是说,人类花了将近40万年的时间才琢磨出人工取火的方法来,这实在太漫长了,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有两个:要么就是我们对人类用火历史进程的了解严重不足,要么就是人类智慧进化很慢,只有等到智商突破了一个临界值之后,才能摸索出取火的技术,无论是火石打火,还是钻木取火,这些技术就是放在现代人的脑壳上,也需要相当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才能琢磨出来。

早期的智人分布于亚、欧、非三座大陆,当然,这是因为他们的先辈----直立人----只能在这三大陆上晃悠的缘故,尽管他们已经十分先进、聪明且能够轻松自如地应对生活,但是,他们只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25万年左右,在距今4万年前,各种早期智人基本消亡,消亡的原因,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早在15万年前,晚期智人(可以称之为前现代人)开始在非洲某支早期智人群落中酝酿,10万年前,晚期智人已经基本分化出来,紧接着,他们就开始跋山涉水,向其它大陆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他们与各地的土著居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人种不再纯粹,土著居民渐渐被这些较为先进的外来人口同化,不过,这批晚期智人先行者的运气不佳,它们刚走出非洲大陆不久,新一轮的冰河时期不期而至,这次冰期十分酷烈,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人们的食物极度匮乏,山洞如冰窖,经过长期的进化,人身上原本御寒的皮毛已经退化,只剩下辅助新陈代谢的汗毛,单薄而简陋的衣服在苦寒面前形同虚设,虽然能生火取暖可是依然难以抵得住饥寒交迫,于是,在冰雪肆虐了大约2。5万年后,世界大部分地方的直立人、各人种的混血儿、早晚期智人走到了灭绝边缘,在某些热带、亚热带地区可能还有幸存者,可那也已是凤毛麟角。

不过,非洲却又不少前现代人幸存了下来,如果要对当时的世界做一个人口普查,估计非洲人口能够占世界人口总量的90%左右。至于这些人是怎么幸存下来的,我们不甚清楚,也许他们找到了抵御寒冷以及在冰天雪地中觅食的方法,也许是非洲大陆的热带地区给了他们足够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条件,也许他们压根是一批幸运儿,总之,承蒙老天爷的眷顾,他们渡过了漫长而又艰苦卓绝的冰川期,7。5万年前,天气转暖,太阳开始暖融融地照耀大地,冰雪融化,冰川向两极退却,幸存的前现代人、个别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有人认为,在那个时候,直立人、早期智人是前现代人的食物,尤其是灾难来临之后,他们在前现代人的食谱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最终灭绝的原因之一,想想也是,当年咱们国家3年自然灾害就已经让人吃人了,更可况持续了2。5万年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大灾害?这么大的灾害,足以让人变成比禽兽还禽兽物种,在吃遍了其它食物之后,同类也就变成了食物,况且严格说来,直立人、早期智人还保留了一些“低级”动物的特征,他们与前现代人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同类,前现代人很可能也只是将他们视作笨笨的高级动物,在那个智商不足就要沦落为食物的年代里,直立人、早期智人甚至混血人不幸惨然成为前现代人的盘中餐,即便从咱们现代人的性情去推测,那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不到两万年的时间里,前现代人的足迹再一次遍布非、亚、欧三座大陆,那些早期的、较为落后的人类,不是被前现代人灭掉,就是被他们同化掉。距今6万年左右,前现代人到了东亚,然后再辗转向北进入我国,其中有一部分人在华夏大地上定居下来,成为今日炎黄子孙的祖先。再后来,又有一部分人跟随冰川的足迹向北迁移,从蒙古再到西伯利亚大陆,并在白令海峡通了路桥之后迁移到了美洲。

大概3000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才与印支大陆板块如期而遇,在第四纪海侵和海退运动中,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时断时连,所幸的是,这期间外界陆生动物没有迁移到澳大利亚,使其长时间保留了独立而独特的生态系统,距今5万年左右,情况发生了变化,人类,陆陆续续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沿陆桥迁入到澳大利亚,从而打破了这地方原有的生态平衡。

迁入的人类可能有少量的直立人,但是,这帮外来者的主要成员是前现代人,澳大利亚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令这帮人乐不思蜀,他们兴高采烈地定居下来,成为澳大利亚早期的土著人。这些土著人始终以狩猎和采集为主,他们擅长捕鱼,只捕杀小型动物,比如蜥蜴、鸟类、小袋鼠等,并且还采集野果、草籽、根茎、鸟蛋、贝壳、肉虫等作为食物,澳大利亚几亿年的食物储备养活这些人完全没有问题,人们不用再费尽心力去猎杀大型动物,因此,这里的大型动物算是躲过了一劫。

澳大利亚的邻居新西兰,大约1亿年前从大陆分离,成为漂流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边缘上的孤岛,它离大陆实在太远,令人类望洋莫及,由于新西兰基本上一直都是岛屿的命,所以,这地方一直都是鸟类的天堂,除了鸟类之外还有极个别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晃悠,比如大蜥蜴。可能是因为生存环境太好,很多鸟的飞行能力都逐渐退化,当然,有的鸟可能压根就没有进化出飞行能力。在这片陆地上,鸟类是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主要成员。不光动物们安逸舒适,原始植物在这片陆地上生活得也很自在,森林几乎占据了新西兰每寸土地。所有这些,都使新西兰成为比澳大利亚还要独特的世外桃源。

相比澳大利亚,美洲的大、中型哺乳动物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距今4万年到2万年之间,人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美洲移民潮,那时候去北美洲,不用申请绿卡,人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那种天地之间任我游的自由是现代人不能想象的。4万年前,亚洲东北部的生存空间已经十分狭小,人们早就开始眼馋美洲那块肥美的大陆,终于有一天,生活在白令海峡附近的人们发现,有一条陆桥向对面的大陆延伸过去,从美洲大陆那边还时不时地有动物过来,于是,有一群要么是被其它部族逼得走头无路的人、要么是十分勇敢喜欢冒险的人、要么是无聊时喜欢四处溜达的人按捺不住了,他们成群结队,向美洲大陆进发,就这样,他们拉开了美洲移民潮的序幕。

打那以后2万年间,白令海峡大陆桥时有时无,有时是海水结冰形成,有时是海退后陆地露出形成。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中国的人们拖家带口、长途跋涉、陆陆续续地走过这段陆桥进入美洲大陆。人类的到来给美洲大陆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人类带来的疾病使许多哺乳动物死亡,人类对生态链的破坏使许多动物失去了食物,人类的“闪电式捕杀”更是某些动物迅速走向灭亡,当然,美洲猛犸、剑齿虎等动物的灭亡也可能与冰期过后逐渐变暖的气候有关,但是,人类的推波助澜绝对不容忽视。时至今日,在人类刀口、牙齿、污染活动之下灭亡或行将灭亡的物种已经不计其数,由此就可以看出,我们人类活动对其它物种生存影响之巨。

如果你这会儿很闲,那就请打开世界地图,看看日本海,它像不像一个内陆湖?没错,在距今3000万年时它的确是一个内陆湖,那时候,中国东北、日本、朝鲜半岛、西伯利亚还连在一起,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大湖,这个湖就是日本海的前身。在距今2000万年左右的中新世,这个大湖继续扩张,逐渐形成了原始的日本及北方四岛岛弧,此后的岁月中,大湖的持续扩张使这些岛弧离亚欧大陆越来越远,在更新世末期,也就是距今几万年前的样子,这一系列岛弧从亚欧大陆分离,日本海形成。

10万年应该有人类去过日本,不过,那极可能是小规模的迁移,在日本并没有形成太大规模的族群。在距今2万年时,当时的通古斯人开始向日本岛迁移,随后,蒙古人、中国人都加入了迁徙的队伍,这些人共同形成了日本原住民----绳文人,随着外来人的不断迁入,绳文人与各渡来人混血成弥生人,日本大和民族也随之形成。

晚期智人的进化、发展与迁徙比其他任何一代人类都迅速且规模宏大,这很可能是智商较高的缘故,一个物种,一旦凭着自己的某项能耐在这个世界上混得风生水起,那么,它们的发展进步就会异常迅速,因为此时这世界上的所有东西似乎都是为它生存而准备的。恐龙靠着凶猛、牙齿和高大体型称霸侏罗纪末和白垩纪时期的世界,当时世上的一切都成为它们的食物;人类靠智慧称霸第四纪时期的世界,世上的一切也都成为人类的食物,但是,人类需要的东西要比恐龙多得多,所以,在动物们眼里,人类世界要被恐龙世界糟糕得多。

与人类一同进化的还有个别的哺乳动物,而其它的所有生物似乎都已经停止了进化,除了体型普遍变小之外,似乎它们已经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不想再进步了。

人们迁移到美洲大陆之后,又逐渐由北向南延伸自己的领地,不久,他们就穿过巴拿马地峡到了南美洲,并在安第斯山脚下定了居,并最终创造出独树一帜的丛林文化。至此,除了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洲都有了人类的足迹,人类,也开始真正称霸这个世界。

1。8万年左右,地球轨道发生了稍许的变化,这一变化使极低冰雪覆盖范围向低纬度地区扩张,在扩张的鼎盛时期,南极洲周围的海洋都结了冰,冰原甚至一度爬上了南美洲南端和新西兰;在北极周围,西伯利亚、格林兰岛、冰岛、北欧、北美北部等地被冰雪覆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升级了。

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主要标志是更加精致、更加高级、加工工艺更为复杂的磨制石器的出现,这表示人类有了更多无聊的时间,光有时间当然还不够,他们还有了更加聪明的大脑来思考如何打这么多无聊的时间,毋庸置疑,他们会在吃饭的家伙上倾注最多的心思,在制造工具时,他们不再单单追求生产力提升,还开始考虑起了工具使用的舒适度以及其艺术美感。于是,一批新的、纯手工打磨的石器就在这消磨无聊时间的过程中诞生了,不过,这些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人们为新石器时代总结了三个特征:一、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二、发明了陶器;三、出现了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这个自作聪明的总结无疑让“新石器时代”这一概念变得混乱,因为人们用陶器的时间要比用磨制石器的时间很可能要早很多,也就是说,陶器发明是新石器时代之前的事情,将它作为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未免有些牵强。我们知道,制作原始陶器的工艺并不比制作石器复杂,食物和水是人类生活中两项同等重要的事情,人们在思考制作食物获取工具的同时,肯定也思考过方便取水的工具。最早的取水工具可能是天然的石盆、树叶、天然的木勺等原生态工具,随着人们智商的提高,他们渐渐想到了用泥巴捏器皿的法子,泥巴捏的器皿在晒干之后就可以使用,但不够结实,随后,人们又发现用火烤干的器皿更加牢固耐用,于是原始的陶器就出现了。

早在2。9万年左右,生活在捷克下维斯特尼采境内的原始人就已经可以烧制出精致的裸露女性雕像,由此我们可以推算,人类开始制陶的时间应该不晚于3。5万年前,并且,制陶技术有可能是早期智人遗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活在欧洲、西亚、中亚地区早期智人中的一支----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一直扛到2万年前才灭亡,而捷克的原始人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看作是他们的后代,很有可能正是他们把制陶技术传给了捷克原始人,并由后者将其发扬光大,2。9万左右,生活在这圪塔的一位人类早期的艺术家,为了赞美母系社会的优越性,将其母性崇拜的情感通过陶艺作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新石器时代开始之后,人们生活安逸舒适多了,有一部分聪明人不再满足于在狩猎、采集、捕鱼这些行业混日子,他们思量着要变被动为主动,不再老老实实仰着脸等候上天恩赐食物,他们要自己栽培食物、养殖动物,于是,在距今至少1。2万年时,人类开始尝试种植果树,喜欢思考和善于学习的人类把采集过来的果实埋入地下,并惊喜地看着它们发出芽来,第一次的尝试虽然不一定成功,却迈出了人类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大步,又过了2000年左右,人类种植的植物已经有很多种,在地中海东海岸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一线,人类农业和畜牧业进入萌芽期,大麦、小麦、扁豆和豌豆等植物有幸被那里的人们选中,而绵羊、山羊也有幸被人们敢入圈中,之所以会选择它们,是因为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过程中,人们已经摸清了它们的习性和脾气。在有了收成之后,人们坚定了走这两条路的信念,大面积的种植和大规模的养殖渐渐普及开来,相关的技术也开始向其它区域传播。在距今9000年之时,那里的人们已经学会了给农作物灌溉。

生活在中国大陆上的人类在2万年前也已经开始烧制陶器,那时候,生活在江西仙人洞的人们很可能已经用上了陶罐,喝水盛饭老方便了。大概1。3万年前,中国人进入了新时期时代,并迅速发展,在距今1万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已经吃上了自家种植的大米,水稻种植从此打这块地头兴起。新的技术迅速在大江南北传播,并在各地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我们无从考证谁是地球上第一个养宠物的人,可是必须知道,这个人有意无意地在寻常生活中干了一件对后人生活影响甚巨的伟大事情。话说,那是在新石器时代开始不久,也就是距今1。5亿年之时,那时候,人与狼经常干仗,干仗的因由无非是你吃我来我吃你、争夺食物和地盘,在干仗过程中,人类深刻领会了狼的聪明伶俐,一天,人们抓到一群狼,大家像往常一样开了个会,将这批猎物分了,大狼很惨,肉被吃、皮被穿,有人异想天开,把其中狼仔子养了起来,狼与人一样,是群体性动物,一来二去,这些人与狼之间就有了感情,经过几代驯养,狼身上的野性被渐渐除去,从此,人类的好朋友----狗----终于从狼的群落中分化开来,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狗应当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此时的狗狗应该是人类狩猎的帮手而不仅仅是宠物;1。4亿年左右,人类就开始“葬狗”,这说明,当时狗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成为家庭成员的一分子,不仅如此,在那时人类部落的战争中,狗很可能作为“战士”参加过战斗。

猪进入人们生活的时间应该是9000年前,当然,野猪成为人们盘中餐的时间更早,那时东南亚的人们心血来潮,将捕获来的、吃不完剩下了的野猪圈养了起来,一则这的确是保障野猪肉质鲜美的好方法,二则随吃随宰,方便,哪知一发不可收拾,野猪养殖迅速时兴,渐渐的野猪也变成了性情温和的家猪。距今7500年左右,养猪技术从东南亚传入中国,一举解决了中国人吃猪肉的问题,当时的中国,制陶业已经相当发达,甚至出现了慢轮修口沿的技术,长江流域也已经进入了灌溉农业阶段,6000年前,很可能已经有中国人驯化出了家马。

那时候,地中海岸的西亚和东亚的中国是亚、欧、非大陆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向四周程辐射状传播,离地中海区域较近的北非和欧洲东南部都较早学到了西亚的种、养植技术,成为世界上较早的农业中心,其中,非洲还为世界贡献出了高粱和毛驴。西亚这些技术的传播比较广,中亚、印度、东南亚都受到了西亚技术的影响,在不久之后,中亚人将牛驯服。限于地理因素,中国的农业技术传播范围就不是那么大了,其主要覆盖地区是东亚和东南亚。几乎是同样的时代,中南美洲的农业也逐渐兴起,他们主要种植玉米、豆类和南瓜,后来他们还培育出了马铃薯、红薯、棉花、南瓜、西葫芦、辣椒等多种作物,并驯化出了驼羊。

人们在养狗、猪、马、猫、羊、鸡、鸭、鹅等动物之前,肯定试着养殖过其它动物,比如狮、虎、豹、犀牛之类,可是这帮家伙一则吃得多,二则发起性子来治不住,于是,在试养了很多次之后,人们只好作罢,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能力的确难以高攀这些家伙,不过,如今不同了,狮、虎、豹已经成为中东的土豪们宠物,相信不久的将来,聪明的人类肯定会开发出小型狮、小型虎、小型象等新的宠物种类,因为,大自然已经阻止不了人类为所欲为了。

制陶、种植、养殖、石器制作等行业的兴起,不但大大提高了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质量,并最终使原先四处漂泊的人类走向安定。人们开始尝试着建造房屋,告别山洞和窝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聚落不断扩大,原始的村庄也随之落成,就在这些村落中,物品交易行为迅速流行,开始时,大家只是下意识地拿物品同别人交换自己紧缺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专业从事交换的人出现了,他们不再自己从事捕猎和生产,而仅仅通过交换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生活物资,这些人是第一批有商业头脑的人,那时候的人大都还比较朴实,对物品的价值还没有什么概念,只要自己需要,他们宁愿拿两张熊皮为自己的老婆换一副牙齿项链,因此,这些领先懂得了惟利是图的原始商人,就像狼入了羊群,他们财富迅速积累,每月吃肉的顿数大大高于寻常人家,随着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社会阶层逐渐走向分化,那些商人和原始部落首领们则成了贵族。

社会分化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关键一步,在此之前,人们的活动还仅仅处于文化定义的范畴,他们缔造、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化,随后,又在这些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所有文明仅仅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冰山一角,就像我们所看到的生物仅仅是整个地球生物群落中的九牛一毛一样,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曾经有无数的文明消失无踪,即便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文明,也已经被岁月之水冲刷得面目全非,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够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好奇心,千方百计去探寻那些神秘的文明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

同类推荐
  • 大宋往事录

    大宋往事录

    六个现代人回到宋代,六种不同的追求,六种不同的人性挣扎,六种不同的命运。赵时:我只要我的亲人平平安安!许凌云:我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韩雪儿:我要画遍天下美景!韦勇:我要看遍天下美人!张教授:我要历史随我扭转!岳教授:我只愿安稳度日!历史是否可以扭转?在纸醉金迷的开封府,是随波逐流?还是保持本心?他们的愿望能否实现?
  • 创世狼烟

    创世狼烟

    无子之父纵横捭阖,无父之子所向披靡;蹉跎岁月修身修心,阴谋阳策勾心斗角;儿女情长刻骨蚀心,出手狠辣百转柔肠;苦中之苦福中之福,意料之中出乎之外;狼性仁心交织涤荡,敌友难测挥戈相伤;简襄风流父子情仇,勠力同心天下三分;创世华章史海铭存!
  • 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下)

    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下)

    前氏族社会时期是指从有人类到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生产水平低下,生产工具也很简单、粗糙,原始人们依靠群体的力量向大自然索取现成的食物。如植物的果实、块根以及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以后慢慢也猎取较大的动物。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每个人都必须从事劳动生产,才能取得生存所必需的起码的生活物品,所以每个儿童自幼就要向年长一代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当成年男女一起出动进行采集和捕捉动物时,儿童们则跟随老年人在驻地负责驱逐和看管小动物,在附近地区采集植物。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便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与技能,把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少年儿童。同时也告诉儿童们群体生活的习惯、行为准则等。前氏族时期教育的特点是所有的儿童都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接受教育。
  • 唐末五代乱纷

    唐末五代乱纷

    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地方的统治开始衰落。经过黄巢起义,大唐已经名存实亡。割据力利开始各自为政,带来的后果就是战乱,战乱让中华大地再度狼烟四起。公元907年,统治中国279年的大唐王朝宣布终结。他辉煌的光彩夺目,他衰落的体无完肤。正应了那句古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是更好的大治,合是最好的融合。唐末朱温开五代,这个时代成为了天下英雄施展抱负的丰沃土壤。这个时代道德沦丧、人设崩塌、毫无思想信念、更无国家情操、这就是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相互吞并。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摇晃大王旗。这样的纷争以老百姓的血泪为代价,铸就他们的英雄梦。黄巢咏菊天下乱,朱温篡唐五代源。生子当如李亚子,沙陀四代中原立。后唐庄明霸业兴,部将借北创后晋。面北固安儿皇帝,幽燕之州尽胡地。契丹南下晋室乱,太原拖起后汉朝。雀儿废汉列太祖,后周霸业寄柴荣。五代雄主定江山,天不随愿英年逝。陈桥驿上披黄袍,先南后北开大宋。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这个过程是曲折的,更是残酷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和平的不易。真爱和平所以回忆那段残酷的岁月,且行且珍惜。
  • 喻浮生

    喻浮生

    我们人的脑袋就如同一个大房子。里面有着无数的房间。房间里装着世界上的所有真理。我们现如今探究出来的书本及理论只是这其中一部分房间的钥匙。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无尽的宝藏,所有人都充满着无尽的可能。而我只不过是脑袋摔了一下之后,莫名的打开了其中一部分房间。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否?
热门推荐
  • 成功之路——当代女性求职择业

    成功之路——当代女性求职择业

    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女性来说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严峻的现实,当代女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就业?本书为你说明。
  • 网游之爱上不可能

    网游之爱上不可能

    从小青梅竹马的二人,她一直喜欢着他,后来知道心心念念的他却是一个gay,伤心又难过的女主燃起斗志要帮他幸福,踏上了帮gay掰弯直男的旅途却有意外之获
  • 盛夏七月

    盛夏七月

    那一年,十三岁的她,在电视上看到了十五岁的他,她发誓,长大了一定去追他!她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了A市的重点大学,并且认识了几个有趣的室友,从此展开了女追男的疯狂模式!但是有一天她发现光芒万丈的他身边早就有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另一半,她该何去何从?苏心:喜欢你的人好多,刚好不差我一个。陈子桐:喜欢我的人很多,我只想要你一个。
  • 剑荡青玄

    剑荡青玄

    父母双亡的苏子拓尝尽人情淡薄,愤而出走。路遇被歹徒围攻的少女仗义相助,机缘之下,从此踏上了修仙之旅。一把破烂木剑竟是绝世神器,从此与剑灵所化美女朝夕相伴。阴谋,暗算,仇恨。修仙之途荆棘重重。秉持长生的执念,唯有强者,才能在这青玄门立足!
  • 死亡追溯

    死亡追溯

    我曾经作为一家黑白照相馆的摄影师,经历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一间普通的黑白照相馆中,我经历了灵魂漩涡,继而牵扯出了世间四大奇门……一个来历古怪的年轻人,带着我一起经历鹰鸣涧的蛇树,蓬莱的沙殿,以及昆仑的不死神树……最后发现,这些事情与我的身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结果发现我竟然是……
  • 仙灵圣尊

    仙灵圣尊

    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天际流火叩响大地之门,岁月星辰刻画沧桑年轮。命运短暂犹若露珠消散,人们在奔波中探寻答案。林晨为给父亲治病,远走他乡,寻山遍野,却意外打开了修罗之门,不幸卷入修罗和众仙之战,从而开启了一个逆天强者的崛起征程。
  • 十二路剑诀

    十二路剑诀

    江湖风,江湖雨,江湖处处是风雨,江湖像张泼墨画,有山有水,飞禽走兽,却非黑即白。
  • 你是我心中向往的一座城

    你是我心中向往的一座城

    一座城,有它的色彩,有它的韵味。两颗孤单的心,在这座城市相遇,擦出火花,但不及一场大雨,将其扑灭。城市有它的美,爱情也有它涅槃重生的方式,方式不一样,产生的唯美也就不一样。你是我心中的一座城,在这座城里,有如花一般的你。让我向往,发誓誓死永相随
  • 系统给我穿个乖乖

    系统给我穿个乖乖

    英年早逝本应投胎却错过了时机,成为无所事事的游魂,可阴差阳错要替一个名叫“我很甜”的系统修复还原位面剧情,走上戏精之路才能回到人间。
  • 墨爷心尖宝

    墨爷心尖宝

    “呼,终于逃出来了”黎允儿感叹着,来到了她的小姐妹身边,享受着这浓浓的校园生活,但她姐妹也是有着不一样的经历,等待着她们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