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19400000006

第6章 官政典制(2)

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有来往。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特向唐廷求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则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松赞干布治理这个地域广阔、民风剽悍古朴的国家。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嗣位为唐高宗。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上,至此已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努力推行改革及大论(吐蕃的宰相职)禄东赞的妥善谋划下,吐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能称霸西域,成为大唐王朝西方的有力屏障。

古代有没有消防队呢?

1023年,宋仁宗赵桢即位后,即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降旨在京厢军中挑选精干军士,组成队伍,建制为专事消防机构--军巡铺。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这些军士都经过严格训练,技精、艺高、胆大、责任心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消除火灾隐患。铺兵轮流更替,昼夜值班。发现火警,及时报告,并备有多种灭火器械,“诸如大小桶、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一应俱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军士便立即携带消防器械,奔赴失火地点进行扑救。

同时,铺兵还飞马报告失火地段的军政长官厢主,开封府尹及负责京都卫戍的马步军殿前三衙,“各领军级扑灭”。在扑救中,各支部队配合密切,纹丝不乱。故而“每遇火发扑救,须臾便灭”,“不劳百姓”。

由此看来,作为我国专职的消防部队,军巡铺创建之早、组织之严密、器械之众多、制度之完善,恐怕在世界消防史上也属史无前例。

古时的“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呢?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主要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八百里。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按唐政府官方规定,快马要求一天行一百八十里左右,再快些则要求日行三百里,最快的要求则为日驰五百里。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六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就达到每天五百里。

据载,南北朝的北周宣帝,在洛阳招摇过市,亲自乘御驿马,日行三百里。看来,唐朝的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五百里,那无疑用的马是御马级别,难怪如此神速。

清代的军机处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以后省去“办理”二字,遂简称为“军机处”了。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

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由皇帝从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大臣之任命,其名目为“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所谓“行走者”,即入值办事之意。军机大臣没有定额,军机处初设时为三人,以后增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至十一人。军机章京初无定额,至嘉庆初年,始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满、汉章京又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章京之任命,或称为“军机司员上行走”,或称为“军机章京上行走”。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两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奉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我国古代有贺年片吗?

贺年片在我国有千年的历史。汉朝时称为“名谒”、“名刺”,唐宋时称为“门状”,明清时又称为“红单”、“名帖”、“片子”。最早的贺年片不是用纸制作的,而是用木竹片削成的,因此称为“名刺”。

赵翼《孩余丛考》载:“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初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事物纪原》说:“汉初未有纸,书名于刺,削木竹为之。”

明朝天顺年间的贺年片是把一种印有梅花图样的笺纸裁成2寸宽、3寸长的“片子”,上面写着姓名和地址。农历正月初一,在朋友之间互相赠送。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就改用红色的硬纸片来制作了,还把贺年片装在当时很盛行的一种锦盒里,送给对方以示郑重。

古代的贺年片并不是一般人都爱用的,主要是一些高官、显贵、士大夫们采用。他们自诩清高,每逢新年来临,不肯自己出门拜年,就派人送贺年片。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说:“节席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明朝文征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间嫌简不嫌虚。”可见,古代的贺年片与现代的贺年片是有区别的。

我国最早的养老院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国最早的养老场所的雏形出现在奴隶制社会。据《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这里提到的“序”与“学”,就是夏殷时代养老的最初机构,也兼有教育下一代的职能。

时至周代,也注意到对老病残疾鳏寡孤独的照顾。《管子·人国篇》载的慈幼、恤孤、养老和问疾等事,显然包括了养老保健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南北朝时,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令将司州、洛阳两地贫病老者别坊居住,备有药物,给以衣食。梁武帝于公元521年,在京师设置孤独园,收养孤苦无依的老人。

到了唐代,养老院制度正式形成,在长安设有养病院又名悲田院,收养贫病无依的老年乞丐,政府派专人负责其事,并由佛教寺院具体管理。北宋初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立有东、西两个福田院,专门收养孤独有病的老年乞丐,供给口粮和零用钱。后来到宋英宗年间,又增设了南、北福田院,四个福田院共可容纳300多名老人。东南西北院是按京城的方位开设的,可能进院的人要根据住所方位来确定。

明代初期,诏令各府县设立养济院。清代康熙年间,政府在北京设立了普济堂,收养年老贫困的人,同时还要求全国其他地方政府仿效。

你了解我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吗?

我国古代的法律体系被称为中华法系。中华法系的法律,对于道德所希望的一切事情,都想用刑的力量去强制人民遵循,“出于礼则入于刑”。当道德范畴的内容随民生而变的时候,法律思想也随着道德思想而变,成为中华法系的生命所在。《大戴礼记·盛德》载:“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

战国时李悝集诸国法典所著《法经》六篇,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其内容主要是刑事法律。商鞅接受《法经》入相于秦,改法为律;汉代萧何又参照秦律作“九章律”;三国时期的魏国参酌汉律改定刑制作“新律十八篇”;大唐贞观年间撰成唐律十二篇,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其后,宋朝的刑统、元朝的典章、明代的大明律、清代的大清律,大同小异。中华法系中刑法与民法不分,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相混,直到清末筹备立宪变法,刑法才独立出来。

清宣统二年(1910年)十二月公布的《大清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刑法典,但因清政府的覆灭而未能施行,中华法系从此解体,而以大陆法系为蓝本的新刑法开始在中国施行。

古代的“受贿”与今天的“受贿”是一样的吗?

我们现在法律所规定的“受贿罪”,在古代还要更仔细地区分为“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以及“受所监临赃”这样三个罪名,处罚的力度完全不一样。

“受财枉法”,是指主管官员收受了贿赂后违背法律做出决定。根据唐律,受财枉法的行为,按其受财的多少量刑,“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受财不枉法”,是指官员虽然接受当事人的钱财,但是在公务的处理上并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赃满一尺,杖九十;以上递加至满三十匹以上,处加役流(流放三千里,并在流放地服三年的苦役)。不枉法由于没有造成“枉法”的结果,所以量刑上比受财枉法要轻。最多只是“加役流”。

“受所监临赃”,是指官员收受自己部下及所管辖内百姓财物的行为,给予财产方并无具体要求事项,官员也没有违法处理公务。赃一尺笞四十,一匹加一等,八匹徒一年,八匹以上加一等,罪止赃五十匹流两千里。

古代立法者将受贿罪分为三类分别处置,是根据侵犯的客体的不同而依法治罪,更加公正严明。

古人是怎么打击造假行为的?

制假、造假、缺斤短两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自古有之。中国历代朝廷都颁布过一些法律来禁止商业欺诈。

同类推荐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天下蜀道

    天下蜀道

    道,蜀道,道载蜀道。缘,广元,缘结广元。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蜀道文化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工程!
  •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本书作者将禅宗思想引入历代富于禅意的诗文书画,从艺术文化视角来解说禅宗,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禅宗的艺术境界和理论,是一本禅宗艺术论。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九卿:最美时光

    九卿:最美时光

    第一次见面他就给她烙下了属于他的烙印,自那以后她处处躲他,他处处寻她,自此上演一场狼扑兔的游戏。她不喜欢他,从第一次见面后就讨厌他,可却没发现爱情的种子正在悄然发芽。(简介无能可一定要进来看看)
  • 那个理由

    那个理由

    给我那个理由,我自然会生活在那片阳光下。
  • 高冷总裁:走着瞧

    高冷总裁:走着瞧

    一时之间,他的眼底满是苦涩的笑容。如果那时候,他一心一意的对戚菲,说不定,现在得到幸福的,便是他?而身边这两个孩子,也该是属于他的。只是一切的事情,都只是如果罢了,若是人生真的能后悔,真的能改变,又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后悔呢?
  • 轮回天劫

    轮回天劫

    天启年间,神州世界暗潮涌动,风雨欲来。好食人肉的巫族蠢蠢欲动,大秦余孽似欲卷土重来。一个背负着巫族和秦国命运的少年,与整个世界为敌,探寻着,传说与历史的真相。
  • 你我终相见

    你我终相见

    她是娱乐圈有名的直性子,一条分手新闻让她登上娱乐头条,从此绯闻不断。他是活跃在大荧幕的高颜值小生,一部文艺片让他获奖无数,从此更加低调。当绯闻不断的她遇到实力低调的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他是我偶像,我们私下里几乎不怎么联系。”新闻发布会时她这么说。“她是很真实的一个姑娘,就是那种默默无闻帮你做很多事,但不告诉你那种。我们私下也有聊到这个话题。”出席活动时他这么评价她。“我们到底信谁的啊?”看完两只的采访,粉丝咆哮到。这是一个傻白甜的故事,这是一个治愈温暖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有七十亿人,我和你相遇的可能是七十亿分之一。世界这么大,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你我终相见。
  • 南下九万里

    南下九万里

    拂袖扬鞭荡轻尘,苦也乐兮我向南去九万里。
  • 武界超神修炼系统

    武界超神修炼系统

    苦逼的主角一路修仙,从武徒到世界的最高级,主宰整个武界,坐拥江山,怀抱美人
  • 灭世为尊

    灭世为尊

    灭世的奥义,是对于大道的继承和毁灭的基础,用灭世的奥义,来迎接毁灭的降临
  • 择天记之逍遥游

    择天记之逍遥游

    墨羽凡得到传承,进入“东土大陆”。一切从零开始,游荡世间“对了,我可能是个假/(咸)“神”(鱼)。”
  • 小森记

    小森记

    同样是被繁重的生活与工作所累,但是住在山里,心灵渐渐得平静起来,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种值得深思的奇迹,而每一刹那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是奇迹。我只是碰巧路过,克制得生活其间,记录山野四时微弱变化和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更高的自然生存法则。这是她的治愈系小森时光,也可以是触动读者心灵得安谧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