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3100000084

第84章 历法节令——懂一点天文知识,增一些生活智慧(1)

★什么是历法

历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

历法是关于时间的计算方法的科学,是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直接与天体运行周期相关。比如,2010年1月2日,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九,唐朝从公元618年到907年共统治了290年等等,这些时间都是通过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比例计算出来的。然而,准确地计算时间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太阳、地球、月亮这三个天体运转周期的比例都不是整数,通常说的一年12个月或360日,只是一个概数。实际上,一个回归年为365.2422日,一个朔望月为29.5306日,它们既不是月的整数倍,也不是日的整数倍。所以,历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别。

人们为了使用和计算方便,使年、月、日的周期能够相互配合起来,并且都能用整数进位,人为规定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数日,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因此,历法是计算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周期的比例的学问,是以这三个天体的运转比例为研究对象的。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这种比例关系,就是不同的历法。

日常使用的日历,对每一天的“日期”都有极为详细的规定,这实际上就是历法在生活中最直观的表达形式。

年、月、日是历法的三大要素。历法中的年、月、日,在理论上应当近似等于天然的时间单位——回归年、朔望月、真太阳日。

任何一种具体的历法,首先必须明确规定起始点,即开始计算的年代,称为“纪元”;规定一年的开端,称为“岁首”。此外,还要规定每年所含的日数,如何划分月份,每月有多少天等等,这需要长期连续的天文观测作为知识基础。

历史上各地存在过千差万别的历法,但基本原理不外乎三种。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和阴阳历。三种历法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公历”实际上是一种太阳历。

★什么是阳历

阳历全称太阳历,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通用的历法,所以又叫“公历”。

阳历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所出现的规律制定的。它把地球绕太阳一圈所用的时间,定为一个回归年。回归年是太阳历的基本周期,这个周期起始定为365日,后来经过精密计算确定为365日5小时48分48秒,约合365.2422日。

太阳历最早形成于古埃及。4000年前,古埃及人根据天狼星的出现和尼罗河泛滥的日期规律,计算出一年是365天,分12个月,每月30天,多余的5天为年终节日,这就是古埃及的太阳历,也是西方最早的太阳历。

近两千年以来,古埃及的太阳历经过两次修订,才形成当今世界广泛应用的阳历。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的儒略·凯撒大帝主持修改历法,他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基础,修改后实施四年一闰,这个历法后人称为“儒略历”“凯撒历”。第二次是在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组织人员修改历法,这次修改的历法称“格列历”。格列历规定每400年减去3个闰年,也就是当今世界通用的阳历。

阳历有月大月小之分,每年12个月的月天数不规则,月大31天,月小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除2月有平年闰年之分外,每年各月的天数都有一定数目。7月以前,单月是31天,双月30天;8月以后,双月是31天,单月30天。为了记忆方便,人们编了一首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

四六九冬三十天,唯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准在二月加。

★什么是阴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4200年前就有阴历的叫法,它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朔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望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一个朔望月的天数是29天12小时44分2.8秒,约合29.5306天。

阴历一年12个月,单月是大月共30天,双月是小月共29天,全年共354天,12个朔望月总计354.367天,二者一年相差0.367天。如果不调整,40年后,朔望日期就会发生颠倒。所以阴历需要安排“闰年”,办法是每30年给规定的11年中的每年最后一月加1天,阴历经过这样调整以后,每30年和月亮绕地球的步调只差16.8分了。

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速度不均匀,为保持朔日必在阴历每月初一,也要进行调整,因此有时出现一连两个阴历大月或一连两个阴历小月的情况。

民间通常把“农历”称为“阴历”,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什么是回归年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全年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又称“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称为“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什么是历月

月亮绕地球一周,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又称为“历月”。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看不到月亮的时候,称为“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月亮又恢复成满月形状,称为“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称为“朔望月”。

★什么是太阳日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日。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日,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称为“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

★认识月相

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称为月相。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在太阳光照射下,总是一面亮一面暗,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所以,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这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正对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着地球的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月球每日从月出到月落大约为半天,即月球有半天挂在天空。月球在地平线之上时,并不一定能见到月相,若月亮和太阳同在天空,则月光淹没在阳光之中,见不到月相。正午月出,子夜月落,但能见到月相的时间只是从黄昏到子夜这段时间,即上半晚。子夜月出,正午月落,但能见到月相的时间只是从子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即下半晚。

★国际日界线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据说,19世纪在俄国伊尔库次克附近一个小镇上,一个邮政官于9月1日早上7点钟给芝加哥邮局拍了一份电报,可回电却说“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这让人简直莫名其妙,9月里拍的电报,怎么会在8月里收到的呢?类似这样的误会那时几乎天天发生。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在已经改称为国际日界线)。

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国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国际日界线是一日开始和终了的界线,因此,它所通过的东西12时区就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时区。在这个时区里,时间都一致,而日期却不同,仅一线之隔,东西竟相差一天,西边要比东边早一天。居住在日界线西边楚克茨克半岛上的人,是全世界迎接新年最早的人,而居住在这条线东边的、仅一水之隔的美国阿拉斯加人,却要等待一昼夜之后才能过新年。

★什么是时区

1884年,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即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以东、西经180°为界。

当上海太阳升起时,居住新加坡的人要再过半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升起。而远在英国伦敦的居民则还在睡梦中,要再过8小时才能见到太阳。

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各自采用当地的时间,对于日常生活、交通等会带来许多的不便和困难。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间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南到北,划成一个个区域,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

实际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1个省份划在一起。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

在世界区域版图上可见,我国共跨越了5个时区。中原时区。以东经120°为中央子午线;陇蜀时区。以东经105°为中央子午线;新藏时区。以东经90°为中央子午线;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为中央子午线;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为中央子午线。

★什么是区时

区时是一种按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每当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就是中午12点钟。但不同地方看到太阳当头照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上海已是中午12点时,莫斯科的居民还要经过5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当头照;而澳大利亚的悉尼人早已是下午2点钟了。所以如果各地方都使用当地的时间标准,将会给行政管理、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等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天文学家就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划一个区域,这样一共有2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而相邻区域的区时则相差1个小时。

当人们向东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快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快几个小时。相反,当人们向西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慢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慢几个小时。在飞机场等交通中心,常将世界各大城市所对应的区时用图表示出来,以方便旅客。

不同时区的时间计算方法是。“同减异加,东加西减。”“同”指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两时区相减,例如东8区和东5区都在东时区,则8—5=3。“异”则相反。

★我国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

我国采用东8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北京时间是我国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地方的时间,而是东经120°,也就是距离北京以东约340千米处的地方时间。北京时间是我国行政管理、生产、交通运输等工作的时间计量标准。因为北京离120°经线很近,而且是我国的首都,所以很自然的以东经120°地方的时间定为我国的标准时间,即“北京时间”。

★闰年闰月的计算法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同类推荐
  • 快乐生活有绝招

    快乐生活有绝招

    本书内容丰富详尽,新颖实用,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查阅方便,内容包括食品选购、加工烹饪、贮存保鲜、饮食禁忌、衣装选购、洗涤保养等。
  • 你不可不知的低碳生活方式

    你不可不知的低碳生活方式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你真的了解“低碳”吗?——关于“低碳”的前世今生、吃出环保也吃出健康——从今天开始选用低碳食品、花销更少,环境更好——购物狂不妨一试“低碳”购物等。
  • 环保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环保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里的东西是否越积越多,丢弃觉得可惜,堆放在那又没什么实用?那我们来试试将这些东西变废为宝,制作成您需要的物品!本书给你提供了家庭清洁,平日生活中节约金钱的小窍门。帮您构建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 船舶自救互救指南

    船舶自救互救指南

    本书是根据四川省开展船舶自救互救工作的实践而总结编写,从乡镇如何建立船舶自救互救机制、船舶遭遇险情或事故时如何开展自救以及如何施救遇险或事故船舶等三方面入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船舶自救互救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介绍了我省近年来船舶自救互救的典型案例。本书可作为乡镇开展基层水上应急工作的指导性书籍,也可作为船员培训和水上应急培训的业务书籍,本书同时也是一本水上交通安全知识、乘客安全出行常识的宣传性书籍。
  • 实用生活小窍门2000例

    实用生活小窍门2000例

    购买的食物应该如何储存?衣饰应该如何搭配才能够看起来大方得体?应该如何制订理财计划?遇到意外伤害应该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家居应如何巧妙布置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本书应对生活中繁杂琐碎的难题,全方位为您提供经过实践验证的宝贵经验技巧,本书帮助您快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给您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方便,是您居家必备的得力助手。
热门推荐
  • 云岛谍中情

    云岛谍中情

    故事发生在二百零三年后的2222年。这一年的2月22日22时22分22秒,全球海平面骤然升高,给地球带来重大公共危机。各海洋国家纷纷采取应对之策,在合作的同时,又充满着海洋权益的争夺和科技、军事、情报上的较量。中国是海洋大国,为应对海平面上升,实施了庞大的“海长城”计划。整个故事视野宽阔,场面宏大,别具一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恶魔小姐

    我,恶魔小姐

    她只有一颗心,红宝石般坚硬的心。十岁那年起,就注定了她只能作为天煞孤星的身份,隔代的遗传降临到她的身上,半男不女的生活谁想要?!重新回国后的她本想再建霸业,可是历程并不顺利,A市距离太远,根本调不来兵,多年来锦衣玉食的生活使她几乎忘记训练的辛苦,重新崛起谈何容易。她的成长历程中,父母被杀,朋友竟是宿敌,伙伴们为保护她而死,到头来只剩她一魔,这一切虽不止一魔所谓,但打垮她的,几乎毁了她这个王的,却只有一魔——黑桑,她曾经最信任的公爵。
  • 三世惊情

    三世惊情

    这是一个意识流的故事,如若遇到雷同,我想,您可能是在梦中……迎来到《三世惊情》的绝对虚拟世界中……
  • 龙纹术士

    龙纹术士

    一个少年炼金术士的奋斗历史,一头腹黑书魂的全程教唆。这是一个火药方兴未艾,妖兽与怪物依旧横行的辽阔世界,在这里,由于各种原因,人类并没有掌握纯粹意义上的“魔法”,而是研究出所谓“炼金术”。这是化学反应和人类灵魂之力所结合,发展出的一种“类魔法科技”。传说,炼金术士们掌握了这个世界的真谛,是最接近于“诸神”的人。毫无天赋的普通少年唐南,在激活了一本脾气古怪的残缺宝典后,开始为自己的炼金术士梦想而奋斗与杀戮。炼金大师文森先生说,质能必须守恒,你只要遵守这个法则,你就无所不能!
  • 我的留念回意

    我的留念回意

    我对我现在的生活一点也不满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发现时空穿越之门,我决定回到我的初中时代改变我的生活,但没想到却产生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越来越可怕的事件和匪夷所思让我不断怀疑自己……
  • 穿越网王之殿下你别跑

    穿越网王之殿下你别跑

    她是恶魔化身,撒旦之女。强压迹部、打飞桦地;她是天使化身,天神之女。勇闯火海、救吻手冢;她狂的人神共愤、强的惊天动地、谁说她是恶魔?谁说她是天使?她明明就是————她乃冰帝潮流人物。狂追跑车、狂奔男厕——谁?敢当面嘲笑,谁?敢背后胡言蜚语。丫丫的她打的他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她立志为纯洁“淑女”,在贤、贞、善、静、喜的维持了一个小时之后——成功的嘴角抽筋、手脚发麻、口吐白沫最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奇妙,复仇之路

    奇妙,复仇之路

    他刚出生就被仇人屠杀满门,父亲临死前将他藏下,后被一传奇老者救下,他在复仇路上屡遭挫折,学习了传世奇功,一步步走上复仇之路……
  • 泪

    擦干眼泪,再哭泣,这样就不会被爱情折磨的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