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1800000031

第31章 只有爱,才能拯救自己(3)

弗洛姆认为,自恋的、专制的和贪婪的妇女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可以是一个很疼爱孩子的母亲。但是当孩子处于同母亲分离的阶段时,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觉得给予比得到更幸福的妇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

对正在成长的孩子的爱,这种忘我无私的母爱也许是爱的最困难的形式。但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的爱是那么自然,所以往往给人一种容易做到的假象。正因为难以做到这点,所以只有那些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热爱丈夫,热爱其他孩子,热爱陌生人和人类的妇女才能成为真正爱孩子的母亲。

弗洛姆强调,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能力爱的妇女当她们的孩子幼小时,可以是一个很娇惯孩子的母亲,但永远成不了爱孩子的母亲。检验这一点的试金石是看一个母亲愿意不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后能不能继续爱孩子。

3.性爱:时光倒流中的两个人

弗洛姆认为,爱是人们为了克服孤独而走在一起的纽带,是结合愿望的满足。除了这个普遍的、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要求外,爱还有一个更具有生物性的要求,那就是男性和女性的结合,情人之间的爱。

这一两极结合的思想在下面的神话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男子和女子本是一体,但这一体被分为两部分。从那以后男性那部分就开始寻找丢掉了的女性那部分,为了重新和她结合成一体。在《圣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即夏娃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所造。这一神话的意义是一目了然的。

弗洛姆指出,性别上的差别迫使人们寻找一种特殊方式的结合,即同异性的结合。雌雄同体这两极也表现在每个男子和每个女子身上。正如在生理上人人都有异性的荷尔蒙,他们在心理上也都是双性的。他们都具有接受和插入,精神和肉体的天性。男子和女子只有在阴阳两极结合中才能找到内心的统一。男女身上不同的两极性是一切创造性的基础。

男女两极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力的基础。这一点很明显,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是生儿育女的基础,在生物学上便昭然若揭。从纯心理角度来看亦是如此,在男子和女子的爱情中,双方都获得新生。不过,不正常的同性恋,是无法实现两性的愉悦的,因此同性恋者永远不会摆脱孤独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

弗洛姆认为,阴阳两极的天然倾向,同样存在于自然界中;这不仅存在于动植物之中,也存在于两个基本作用的对立之中,即在接受和插入的不同倾向的两极中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大地和雨,河流和海,黑夜与白昼,黑暗和光明,物质和精神。伟大的伊斯兰教的诗人和神秘主义者鲁米非常优美地表述了这一点:

事实上寻求爱的人不会不被所爱之人所寻求。

如果爱情的明灯照亮了这颗心,它也必然会照亮那颗心。

如果对神的爱在你心中滋长,那神也会加爱于你。

一只手拍不响。神的圣明是命令,是他的决定让我们相爱。

天意使世界的每一部分同另一部分成双作对。

在圣人的眼里天空是男子,大地是女子:大地接受天空掉落之物。

大地如果缺少温暖,天空给予之;大地如果失去滋润,天空给予之。

天空的行踪犹如丈夫的足迹,丈夫为了妻子在寻找食物。

而大地则操持家务;她帮助生命的诞生,抚养她所生之物。

把大地和天空看作是赋有智慧的生命吧,因为它们的行为同智慧的生命完全一样。

如果它们不能从对方得到欢乐,它们怎么能紧紧相偎如一对恋人呢?

如果没有大地,花草树木又怎能生长?天空的水和温暖又能带来什么?

神在男子和女子身上播种传宗接代保存世界的愿望,神也在生命的每一部分播种要求同另一部分结合的愿望。

白昼和黑夜表面看来是敌人,但它们却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因为相爱就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事业。

没有黑夜,人的生命就一无所得,以至于白天也无物可给。

4.自爱不是“罪”

人们把爱别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也是能够接受的,但却普遍地认为爱别人是一种美德,而爱自己却是一桩罪恶。人们认为不可能像爱自己那样爱别人,因此自爱就是利己。在西方的思想中这个观点是由来已久的了。

加尔文把自爱看作是一种“瘟疫”,弗洛伊德尽管用精神病学词汇来谈自爱,但他的观点同加尔文是相通的。对他来说自爱就是自恋,就是把里比多用到自己身上。自恋是人发展的早期阶段,那些又倒退到这一阶段的人就不会有爱的能力,这些人发展到顶点就会疯狂。

弗洛伊德认为,爱情是性欲的显现,里比多不是作为爱情使用到其他人身上,就是作为自爱使用到自己身上。因此爱别人和自爱是相互排斥的,这方多了那方就少了。如果说自爱是一种恶习,那么由此就可以得出忘我就是一种美德的结论了。

弗洛姆指出,在我们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利己和自爱以前,我们必须分析一下自爱和爱别人是相互排斥的这一错误的逻辑结论。如果把他人当作人来爱是美德,而不是罪恶的话,那么爱自己也应该是美德,因为我也是一个人,有关人的一切概念都与我有关。因此上述原则本身就是矛盾的。《圣经》中“爱他人如同爱己”的说法说明了对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爱自己,理解自己同尊重、爱和谅解别人是不可分割的。爱我同爱另一个生命是紧密相连的。

这里我们就触及到了使我们得出这些结论的一些心理上的先决条件。概括如下:我们的感情和态度的对象不仅是其他人,也包括我们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同对我们自己的态度互不矛盾,而是平行存在。

从这一点出发来解答我们的问题,就意味着爱别人和爱我们自己不是两者择一,恰恰相反: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原则上爱自己和爱别人是不可分的。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弗洛姆认为,爱另外一个人这一事实,就是爱的力量的具体体现。在爱中包含的原则上的肯定是针对所爱之人,而这个人又体现了人类以及人性。对一个人的爱包括了对所有这样的人的爱。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的家庭而却不爱其他人,从根本上说,这是缺乏爱的能力的表现。对人类的爱是对一个特定的人的爱的先决条件,尽管对人类的爱从其产生来看是通过对某些特定的人的爱发展起来的。

从中可以得出我自己也是我的爱的对象,同他人没有区别的结论。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

弗洛姆为此假设,爱自己和爱他人平行存在,那我们如何来解释显然是排斥一切关心他人的利己呢?利己者只对自己感兴趣,一切为我所用,他们体会不到“给予”的愉快,而只想获得。周围的一切,凡是能从中取利的,他们才感兴趣。利己者眼里只有自己,总是按照对自己是否有利的标准来判断一切人和一切事物,他们原则上没有爱的能力。这一结论难道不正好证明了对自己的关心和对别人的关心只能两者择一吗?是不是应该把利己和自爱看作是一回事才正确呢?

但如果这么认为就完全错了,这一错误在自爱这个问题上已经导致许多不正确的结论。利己和自爱绝不是一回事,实际上是互为矛盾的。利己的人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失望。

弗洛姆认为,在必要时这个不幸和胆怯的人会通过各种其他的满足来弥补他失去的幸福。他看上去似乎非常关心自己,实际上只是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充自己缺乏爱的能力。弗洛伊德认为利己者就是自恋者,他们把对别人的爱用到自己身上。利己者没有爱别人的能力这是对的,但他们也同样没有能力爱自己。

对于自爱的这种观点,弗洛姆引用中世纪教士埃克哈特的一段话作为总结,认为它最精辟地总结了关于自爱的思想。他说:

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爱己。你若对一个人的爱少于爱己,如果你不是爱所有的人如同爱己,如果你不是在一个人身上爱所有的人——因为这个人就是上帝和人。一个既爱自己又爱他人如同爱己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值得这样评价的人。

同类推荐
  • 跟大师学知识:乱世狂儒自风流——辜鸿铭

    跟大师学知识:乱世狂儒自风流——辜鸿铭

    本书主要通过介绍辜鸿铭的人、文章、神、事等方面来告诉我们乱世狂儒的知识。
  • 舍得:经营人生的智慧

    舍得:经营人生的智慧

    人生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得”是本事,“舍”是学问,正如一位高僧所说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关于舍得,佛家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而在现代人眼里“舍”就是放下,“得”就是成果。其实,懂得舍与得的智慧和尺度,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我们需要通过“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体现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断力。这种政治判断力只有在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谈中才可能诞生。因为“只有在我们彼此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所谈论的世界才会从所有侧面总呈现出来,具备客观性和可见性”。一旦从传统的禁锢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理由对政治重新抱有审慎的乐观与期待:政治不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而恰恰是人类自由的应许之地。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热门推荐
  • 山庄旧事龙岗

    山庄旧事龙岗

    我心中最向往的景,是暮色中的夕阳。在我心中永远不变,永远美丽动人的山庄。那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地方。那暮色下的山庄,一个人的山庄?...
  • 神州帝神

    神州帝神

    十零岁的主人公,在一次大赛中违反规则,结果被家人知道后强迫出去修炼旅行,在孤独旅行的途中意外听到自己家乡被毁灭,家人与父母从此失去联系,悲痛的主人公为了拯救被毁灭的家乡和救回父母,从此踏上地狱般的修行,一路上结识无数英雄好汉和红颜知己,从此以后修炼不在孤单,究竟主人公能不能拯救被灭亡的家乡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春风沉醉的晚上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春风沉醉的晚上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无人不死

    无人不死

    天武云家,世代将门,武魂皆兵。然而大变陡至,云家之主因丢军二十万被押天牢,少主流亡天下,遭受追杀致死。然而,野外林中,一个一身鲜血的青年睁开双眼。此时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索爱(大女人系列)

    索爱(大女人系列)

    她这一生什么都是成功的,唯独面对爱情,面对他的时候她显得那么渺小。在爱神的面前,人类只是他的玩偶,任他玩弄摆放却又无法反抗。她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那个男人真的值得她爱吗?可是爱上了又怎么能轻易不爱呢。特别是当他为了她动起拳头,在人群中为她咧嘴微笑的时候,她就无法不去动心。
  • 云巅如纱

    云巅如纱

    “缘体分殊昔,尽日凭幽几。世人那得逢,间断白云峰。”这是他送她的生日礼物的贺卡。刚开始他对她有些误会,这场豪门爱恋的结果竟是......
  • 独木何成林

    独木何成林

    一夜间家族只剩下她孤身一人,一个人一把剑杀遍天下人,嗜血成性,可唯一没有对他动手。
  • 女人与自然:她内在的呼号

    女人与自然:她内在的呼号

    自从我写《女人与自然:她内在的呼号》之后,20年过去了。如果对照时间的进化尺度,比如从最初有生命的细胞变成树、动物或人所需要的时间,那20年的岁月似乎就只能算是一段很短很短的光景。然而本书却是在这些年间一场日益加重的危机之中写成的。那时,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生命悬浮在一种脆弱的平衡之上,即使是最短的时刻也承载着一种巨大的压力。
  • 次元乐园

    次元乐园

    “这是什么?”众人看着陈雨手上的东西,感到了迷茫,“哦,只是一枚炸弹。”从最平静的语气里说出最无辜的话。
  • 学院傲女谁敢追

    学院傲女谁敢追

    曾经的宠儿,现在被厌恶的恶魔,被视为弃子的少女又背负了多少伤痛。她懂什么是爱吗!他的爱又算是什么,面对迟钝空白的她,他又会如何表现,埋藏在心底的火苗是越烧越旺,还是让他就此熄灭!爱她就等于接受一切?是逃离还是选择承受。万众瞩目的女神,她想要的很简单,但这是简单的爱情又是谁能给的!他对她的喜爱,她一直知道,但是理智的永远占上风的人却不知道这场来得突然的爱,究竟是阴谋还是那简单的爱。对她说只是在意她不在乎其他,她会相信吗?青梅又竹马,遥远的爱、一见钟情,只是对你。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兄妹。两对情侣交织成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