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7800000035

第35章 浙江文化(9)

以后更以齐备的祭田祭器、完备的学规章程、丰富的藏书而位居杭城四大书院之首,成为浙江省最高学府,学生遍及全省11个府,造就了无数人才。清代后期,书院屡修屡圮,终因地处僻处而生源骤减。为此,光绪十八年(1892年),浙江巡抚叶赫崧骏和布政使刘树堂筹款购屋,将书院迁至城东葵巷,更名为“敷文讲学之庐”。光绪二十八年改为安定中学堂。

2002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按明式旧制在原遗址上重建书院,再现了500年前的“名校”风采。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杭州读书,同窗三载就在万松书院,为书院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情怀。

【紫阳书院】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两浙都转盐运使高熊征及盐商汪鸣瑞等捐资建造,初名“紫阳别墅”,主要招收商人子弟。

书院位于杭州城内紫阳山南麓太庙巷,旁多名胜,“得一丘一壑之胜,山泉云脚时注于庭”。在那里俯视城市,可见万屋鳞次;远眺钱塘江,如在襟带之间,虽临闹市却别具幽趣。书院主要祭祀南宋理学家朱熹,采用《白鹿洞书院揭示》为学规。地处城区,交通方便,生徒众多。乾隆年间,书院学生多达300余人。当时因书院学生太多,经费完全靠安徽盐商捐赠已入不敷出,于是清政府多次拨给两浙盐务项下官款,资助书院膏火。咸丰十一年(1861年),院舍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年),布政使蒋益澧重建,更名为“紫阳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仁和县高等小学堂。其遗址为现杭州紫阳小学原址。

【瀛山书院】位于淳安县郭村乡东北之瀛山,始建于北宋。据明万历壬子《遂安县志》载:“瀛山书院,在县西北四十里。北宋熙宁年间,邑人詹安辟建于山之冈,凿方塘于麓,其孙仪之与朱晦翁往来论学于此。”瀛山,旧名银峰,北宋詹安在此构建双桂学堂,延师授业,詹氏子孙学风日盛。因该书院先后有24人考中进士,1人中状元,于是以“登瀛”之意,将银峰改名为瀛山,将双桂学堂改名为瀛山书院。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曾先后三次应詹安孙子、吏部侍郎詹仪之邀请,前来书院讲学。朱熹总结自己半生治学体会的着名诗篇《咏方塘》(《观书有感》)即源出于此。朱熹在讲学期间,经常漫步于方塘,见方塘虽小,却有源头活水,清澈如镜,深有感触,即吟咏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此,瀛山书院更加声名远播,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至,以至于后世有人称“瀛山一席与白鹿洞、鹅湖并成鼎足”之势。书院现已坍圮,仅存遗址,其中大观亭、得源亭尚存,均系民国十二年(1923年)重修。

【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利用杭州蒲场巷普慈寺创办求是书院,这是浙江省第一所新型高等学府,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一定地位。林启,字迪臣,福建侯官人。清同治甲子(1864年)中进士,担任过编修、陕西学政、杭州知府,后又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提出过“简文法以核实政、汰冗员以清仕途、崇风尚以挽士风、开利源以培民命”的政治主张,其最大政绩在于他兴办教育,开了杭州近代教育的先河。林启墓位于孤山北麓。求是书院占地颇广,闹中取静,环境幽雅。

寺大殿作书院办公室,殿后有东、西两斋,为学生教室和宿舍。书院以“振兴中华、御侮图强”为办学方针,注重实学,反对科举,在教授数、理、化等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国文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造就出浙江第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人才,如邵飘萍、陈独秀、许寿裳等。书院屡经更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称“浙江求是大学堂”,翌年改称“浙江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又改称“浙江高等学堂”,1914年停办,1920年复校,又几经更名,1928年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书院旧址位于现杭州市大学路浙江省中医学院内,仅存原普慈寺大殿,是晚清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纪念地。

【蚕学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主张“蚕丝为浙特产,而蚕业之兴衰,关系国计民生至大”的杭州知府林启,创办了蚕学馆,以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蚕学馆创办之初,确立了“除微粒子病,制造佳种,精求饲育,改良土丝,传授学生,推广民间”的办学宗旨。作为我国创办的第一所纺织学校,蚕学馆揭开了我国近代丝绸纺织教育的帷幕,培养了杰出的民主战士、新闻事业家史量才,蚕丝教育家和革命家郑辟疆等一批优秀人才,被誉为“开全国蚕丝改良之先声”。1908年,蚕学馆办学10年,成绩卓着,被清廷御批改名为浙江高等蚕桑学堂。1914年学校的科技成果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后学校数度更名移址。1964年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5月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历经100多年,学校形成了“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蚕学馆旧址位于杭州西湖金沙港(现曲院风荷公园内)。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成立于1908年,初名“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更名“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当时“一师”校长经亨颐持“以人为本,与时共进”的办学方针,倡导学生自治,在教学上又有所改革,一时思想活跃,并创办《浙江新潮》杂志,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在1920年“一师风潮”后,学校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名列当时江浙“四大名中”。1951年更名为“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学”,为省重点中学。1988年恢复了1949年校名“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199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学校创立以来,吸引了诸多名家如陈叔通、沈钧儒、鲁迅、李叔同、夏硏尊、陈望道、马叙伦、朱自清、叶圣陶、蒋梦麟、崔东伯等任教于此,培养了俞秀松、施存统、徐志摩、郁达夫、丰子恺、潘天寿、曹聚仁、柔石、冯雪峰、金庸、刘吉、姜立夫、陈建功、徐匡迪、蒋筑英等大量优秀人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一师”旧址在旧贡院(现为杭州高级中学校址)。原占地8万平方米,共7进,砖木结构。后又增建筑,近年经改建,第一进仍保持“一”字形原样,唯原为歇山顶的两层楼房于1937年前后几经修建,保存下来的是红平瓦、钢混结构的建筑,墙面的粉层为水泥细石。明间为拱形大门,南北相通,呈通道,石板墁地。整座教学楼,北面为内廊,东西一字排列,计10间,每间北向辟门,出入廊间,对称整洁。学校至今保存有“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堂”石刻横额,立于大门西侧以资纪念。

【五峰书院】位于永康方岩寿山之麓。因方岩寿山有固厚、瀑布、桃花、覆釜、鸡鸣五峰而得名。南宋淳熙年间,朱熹、吕祖谦、陈亮、吕子阳等曾在固厚峰下石洞中读书讲学。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朱熹在此完成《大学章句集注》。洞中筑有讲台,台后洞壁有“兜率台”三字,系朱熹手笔。明正德年间应典、程文德、李东溪、程梓、卢可久等曾在此共倡王守仁“良知之学”,应典在天然石洞中构筑丽泽祠,祀朱熹、吕祖谦、陈亮等,俗称“三贤堂”。后知府陈受泉又命吕瑗创建正楼,定名“五峰书院”,奉祀王守仁,以应典、程梓、卢可久配祀。明末,邑人周佑德于丽泽祠西侧筑学易斋,祀郡贤何基、王柏、许谦、章懋、金履祥,并以后学李祺、杜子光、周荣配祀。每年秋季,四方学者聚集,读书讲学其中。五峰书院因洞造屋,久经沧桑,建筑十分牢固。现在人们习惯把方岩五峰景区内的重楼、丽泽祠、学易斋、五峰书院等岩洞建筑统称为“五峰书院”,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蕺山书院】蕺山位于绍兴老城区东北方。据《嘉泰会稽志》记载:

“《旧经》云:越王嗜蕺,采于此山,故名。”又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居于此山南麓,即现在的戒珠寺,故又称“王家山”。早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理学大师韩度曾在此结庐讲学。到了明代,韩度讲学处办起了蕺里书院。明崇祯四年(1631年),明末大儒刘宗周罢官归里,又在蕺里书院原址办“证人书院”,亲自讲学,被尊为“蕺山先生”,从学者200余人,成为“蕺山学派”的发端之地。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知府俞卿从优人处赎回书院房屋,重建书院,名为“蕺山书院”,内设“刘念台(刘宗周)先生讲堂”和“刘宗周祠”。此后书院持200余年不衰。其间,着名学者蒋士铨、全祖望、李慈铭等曾在书院任山长或主讲。清末,书院改为山阴县学堂,徐锡麟曾执教于此,范文澜、陈建功、许钦文等先后在此就读。书院旧址现在蕺山公园内,园内有卧佛殿、北天竺、蕺山书院、唐五代摩崖石刻、董其昌生祠题记等遗迹。

【西泠印社】位于西湖孤山西南侧,总面积5758平方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金石篆刻家叶舟、丁友仁、王福庵、吴石潜等人发起建立,并共推一代宗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艺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着名学术团体,现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印社建筑多建于晚清及民国时期,虽无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依山势而建,层层叠连,井然有序,33处园林建筑星罗棋布于孤山西南坡,可谓处处有文章,遍地皆学问,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闲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

【文澜阁】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25号浙江省博物馆内。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2平方米。文澜阁所在地原为清康熙行宫,雍正五年(1727年)改为圣因寺,乾隆十六年(1751年)分为二,复建行宫,乾隆四十九年为收藏《四库全书》建成文澜阁。清咸丰十年、十一年(1860、1861年)因太平军起义,部分建筑遭到损坏。光绪七年(1881年)重建,增建二宫门等。民国年间,在文澜阁西侧建图书馆馆舍,书与阁分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当时浙江省省立博物馆负责对文澜阁进行测量和维修。书阁室内三层,外观两层。阁前假山园池,池中植巨石,名“仙人峰”。阁东有御碑亭,阁西为游廊,四周围墙环绕,有垂花门可供出入。文澜阁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藏书建筑之一,也是十分典型的南方园林建筑。

【天一阁】位于宁波市区月湖之西天一街。由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创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范钦(1505-1585),字尧卿,号东明,鄞县人,明着名藏书家。嘉靖十一年进士。知随州,升工部员外郎,出知袁州,累官兵部右侍郎。在任期间,留心典籍,兼收并蓄,告归后建天一阁藏书楼。广购海内异本,搜罗金石,刊布奇书,抄己所未有之书,多收经说、方志、典章及前辈诗文集之未经传世者,为浙东藏书家第一。书阁为硬山重楼,面阔进深各6间,前后有廊。楼前是“天一池”,引水入池,蓄以防火。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文光又绕池砌叠假山,筑亭架桥,栽花植竹,使之颇具江南私家园林风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诏修《四库全书》,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呈藏书638种,乾隆命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款式,兴造南北七阁,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自此闻名全国。1993年重修时把宁波孔庙的尊经阁迁来后院,并集中安置了宁波宋至清的碑刻,称“明州碑林”。天一阁现藏珍版善本达8万卷,以明代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稀珍。现所建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万平方米。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近年来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官宅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0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渊源。

2008年,被列入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玉海楼】位于瑞安城关道院前街,晚清着名学者孙衣言、孙诒让父子的私家藏书楼,创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坐北朝南,三面环河,前后两进,重檐硬山顶,左右回廊。初建时藏书八九万卷,现藏书3万多册,以多名家批校本、多瓯郡乡邦文献和孙氏父子手批手校本闻名于世。

西侧为百晋斋和孙诒让故居。故居前有三进,后有花园,建于1889年。建筑群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各单体间设有高大风火墙,集藏书楼功能、浙南优秀民居特点和私家园林风范于一体。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栅万古桥西。为我国近代最着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嘉业堂藏书楼建于1920年,因清帝溥仪御匾“钦若嘉业”而名。创办者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求恕居士,晚年自称嘉业老人,吴兴(今湖州市)南浔镇人,近代着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嘉业堂占地15万平方米,其中藏书楼占地1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955平方米。是一栋平面呈“回”字形的两层楼房,由两进厅和厢房组成,中央是天井,外设四周廊。藏书以明版为多,方志为珍,不乏海内外孤、珍本。小莲庄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成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光绪十四年在园内增建刘氏家庙。光绪二十五年在家庙西侧创立刘氏义庄。小莲庄西部为建筑,东部为园林。园林以池为中心,形成以山为主的内园和以水为主的外园。小莲庄的建筑是同时代、同类型中的上乘之作,从装修到陈设无不充满了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

【灵隐寺】亦名“云林禅寺”。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院之一。在杭州市西湖区西北灵隐山麓,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僧人慧理见飞来峰叹道:“此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五代吴越国时,曾两次扩建,当时有9楼、18阁、72殿,僧徒3000人,房屋1200余间,盛极一时。以后迭经兴衰,毁建多次,现存寺院系19世纪重建。1956年和1970年,曾两次大修。寺有东、西两山门,与天王殿并列,天王殿居中,两山门旁列。

殿内正中有弥勒佛坐像,弥勒背后有木雕韦驮立像,两像均置于精工雕镂的佛龛中。韦驮像传为宋代遗物。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坐像。殿后过园林登石砌月台,有大雄宝殿,与天王殿在同一中轴线上。殿高336米,高甍飞宇,琉璃瓦顶。正中有金装释迦牟尼像,高91米,庄严肃穆,结跏趺坐莲座上。像后有影壁,上齐殿顶。壁背面塑有观音立鳌鱼背上,前有善财童子,向观音做膜拜状,四周山岩云水之间,满缀鸟兽神怪。殿周沿壁环列“二十诸天”、“十三元觉”的金装像。殿左有联灯阁、大悲阁。大雄宝殿前有两座八角九层石塔,天王殿前有两座石经幢,均为五代吴越国末期遗物。寺前古木苍郁,荫天蔽日。冷泉流经处筑有春淙、壑雷、冷泉诸亭,清幽静谧。

同类推荐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 和生命拉钩

    和生命拉钩

    本书是多名作者著写的散文集,看似短小的作品引发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多一些思考,揭示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真与善的人性美。或励志,或启迪,把人生中的大道理浅浅讲来,使人们领悟更多,感悟更多,在平凡的生活中永不放弃对美的追求
  • (世界我知道)欧洲——波兰

    (世界我知道)欧洲——波兰

    本书内容包括:山河湖海话波兰;美丽富饶的国土;江山如此多娇;欧洲“天府之国”;波兰两宗宝——煤与琥珀;这边风光独好;大海的明眸:海眼;欧洲野牛的乐园;女巫山——圣十字国家公园等。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决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丽,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应该是,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也缺不得爱心。
  • 选美地球排行榜

    选美地球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全球最美的8大山峰排行榜、全球最美的6大河流排行榜、全球最美的7大湖泊排行榜、全球最美的8大海岸排行榜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牡丹傲且娇

    牡丹傲且娇

    公主娘,将军爹,太后日日宠着,庆德郡主在皇城里可以说是横行霸道,千娇百宠。直到在巷口遇到那一身青色直裰的翩翩公子,清冷谦逊,傲骨嶙嶙。若不捡起那一块温润圆玉,若没有那一次回眸,这朵高岭之花,又怎会染上牡丹的艳香。予人玫瑰这事儿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这话我只说一次,你若回绝你我便是两清,否则莫再用圣人那套训人,我可是最不讲理的”“好”只有一个字,也不知是谁红了耳根子
  • 海贼之武侠系统

    海贼之武侠系统

    鹰眼:我是世界第一大剑豪卡文默默使出独孤九剑凯多:我是世界最强生物卡文默默捡起金刚不坏神功大妈、黑胡子、明哥、战国、赤犬……都要对路飞下手,卡文说慢来慢来,船长我来帮你。主角穿越东海商业家族,开启武侠系统,和路飞一行去往onepiece
  • 心从未变

    心从未变

    没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努力是最好的选择,爱情诚可贵,不畏莫须有的言语攻击,放弃本该属于自己的美好
  • 重生之冷王讨得复仇妻

    重生之冷王讨得复仇妻

    她——丞相府嫡女,为他杀人放火,下毒陷害,可有朝一日,换来的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结果。背负天下骂名,在骂声中沉入水底,“好不甘心,我好不甘心呐!”他——绝情冰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看着她死后却后悔至极,可又有何用,事已成定局。“夺得天下又如何,终究夺不到她的心!”宁冰倾,“死过伤过痛过撕心裂肺过,既然都走过,我还怕什么!!我定让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梅花海棠

    梅花海棠

    从灭国到复国,一场十年的战争!从无情到动心,一段无言的柔情!从娇弱到坚毅,一生历练的光阴!从臣服到主宰,一个辉煌的进程!别家姑娘手中是刺绣的针线,她手中是杀人的利剑。曾想寻访爱情,也想施舍仁慈,亦想像其她女子那样柴米油盐与风花雪月。但是往金銮殿上一站,皇冠加身,长剑在手,执掌天下权柄,一切都显得那样遥不可及!
  • 异界之狂霸天地

    异界之狂霸天地

    不为无敌天下,只求守护自己的亲朋,不求群芳在侧,只愿忠诚心中的唯一,世道轮回,天地变迁,当一切愿望沦为空谈之际,顾允只得逆天而行。复仇?守卫?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相信你的存在

    我相信你的存在

    被现实洗礼了一番的一梦,在万般绝望下想起了儿时爷爷的一番话“一梦,你跟跟其他人不一样,你拥有别人没有的魔法,会在18岁生日之后得到你想要的一切,只要你在你的愿望后说出你的名字,万物生灵都会帮助你实现的”一梦想着想着便哭泣了起来,“爷爷现在不在了,他这番话还能做数吗?”于是一梦哭着不经意间许了一个愿那就让我回到儿时吧,至少那时还有爷爷,拾一梦。顷刻间一梦感觉眼前一片黑,等她醒来的时候,爷爷真的已经在身旁了...就这样一梦遇到了好多奇妙的事...也遇到了他..可是他也不是凡人他们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一梦,像是做了一场梦又感觉到某个时刻有人曾来过.看了看周围的一切,一切都没变只是心跳的特别快眼泪也掉了下来.....于是一梦开始了漫长的寻找————“我相信你的存在,你一定在我的身边偷偷看着我吧”
  • 银汤匙

    银汤匙

    “我”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把儿时常用的银汤匙,它像一台时光穿梭机,带“我”回忆起整个少年时代。“我”想起了一直照顾“我”的温柔的阿姨,想起邻居家那个像人偶一样漂亮的女孩儿,想起学校里耐心教导我的老师,想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欢乐时光……就这样,“我”怀恋起旧时光里浅淡的喜悦和浓烈的柔情。《银汤匙》是日本作家中勘助的半自传体小说。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通过体弱少年的成长故事,将旧岁风物、家庭温情、童年故事、青梅竹马、学校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现每个人都有过的成长中的不安与感动。这是一部蕴含东方美学的儿童小说,“温暖、欣喜、童趣、诗意、透彻”中记述着那些美好却容易消逝的瞬间以及在那些瞬间里出现的,令人怀念的人和事。感动了几代人的日本儿童文学经典,却也是我们的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