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6600000003

第3章 质疑(2)

学生会提问题,善于筛选问题,是学生多思善疑的过程,是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过程,这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处理好这一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地得到解决。

随着问题的解决,不仅学生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他们还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会学,勤问,善思考,能解疑,富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学语文的“质疑九法”

在学习英语、学习理化,甚至在学习史地时,都有不少疑问,可恰恰在学习语文时,提不出几个问题。看来这里还是有一个方法的问题,方法对头了,就善于发现问题;方法不对头,也自然就提不出问题了。

那么,学习语文学会从以下九种途径对课文进行质疑:

方法一,从课题上质疑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文眼、灵魂。抓住课题分析思考,就能提出问题。如《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争气”两字是全文的文眼所在。即在“争气”上下工夫,可提问:

(1)谁“争气”?

(2)为什么“争气”?

(3)怎样“争气”?

(4)“争气”说明了什么?

又如《旅行家树》一课,当你看到这个有趣的题目时,会想到什么?善于质疑的同学回答: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想问,旅行家与树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取名为旅行家树?我想知道旅行家树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旅行家树,它究竟是哪些品质……

方法二,从依据上质疑也就是知道结果,要找出其依据是什么。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可引导学生质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教科书的珍贵?

方法三,从文章的中心词语或中心线索质疑文章的中心词是全文的核心,它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全文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如《海底世界》一课,“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中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词是中心词。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它质疑:

(1)为什么说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课文是怎样描写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又如《草船借箭》一课,“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中的“神机妙算”就是文章的中心词。可引导学生在“神机妙算”上质疑:

(1)诸葛亮敢用草船借箭,他预先神机妙算算到了什么?

(2)为保证借箭成功,他还算到了什么?

(3)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再如《苦柚》一课,在学习课文时,即可依据中心线索提出下面的问题:

(1)伯父为什么要买小姑娘的柚子?

(2)伯父为什么会激动地说:“我买10个。”

(3)伯父为什么把小姑娘的一筐柚子全买下?

(4)伯父所说的“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也会变甜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伯父意味深长的话是什么意思?

方法四,从课文的重点句段上质疑重点句子和重点段对表现中心、突出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在仙台》一课中的“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食宿操心。”抓住这句话可质疑:

(1)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写“我”受到的优待?

(2)为什么又说学习生活艰苦?

(3)这是一种怎样的优待?

方法五,从句子的有关表达形式质疑即比较是这样写好还是那样写好?为什么?如《荷花》一课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的“冒”为什么不用“长、钻”?又如《蝙蝠和雷达》中,为什么课文中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

方法六,从课文的标点符号质疑如《鸟的天堂》一课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里,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后面一个没有加引号?

方法七,从文章的结果质疑。

即找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如《五彩池》一课,为什么五彩池的水能呈现那么多的颜色?又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里为什么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半个多小时却像千斤巨石一般,没挪动一寸地方?

方法八,从课文前后之间的关系质疑如《跳水》一课,课文一开始就介绍“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这句话和后面孩子跳水得救有什么联系?

方法九,提出对课文的不同看法,甚至是修改意见至于质疑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

上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提问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

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上学时,常常是举手发问和第一个要求回答问题的人。他提问题,不是漫无目的或信口开河,而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才举手。有些问题,连老师都难以作答。他回答问题,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比较有把握时才要求试答。

实践证明,优等生总是有许多问题问老师,而你却总觉得没什么问题可问,提不出什么问题来。我们在学习时,要善于开动脑筋,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质疑、解疑中长进。一般来说,解疑有以下四个途径:

一是在上课开始时向老师提问。这通常是提问的最好时机,因为这些问题已被仔细考虑过了。措词准确地提出有关前次讲课或者阅读作业中的问题,常常很快就能得到解答。此外,你感到困难的内容一般班上的其他学生也同样会感到困难,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能要求你们对此进行讨论。但不要问类似“如何做这道题?”这样的问题,如此提问能使你得到习题答案,但对你的理解没有什么帮助。好的问题应当是“我解这道题的方法对吗?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这样提问会使你得到有用的信息——使你能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是打断讲课。如有需要,可以用提问来打断讲课,不要为此而感到害羞。特别是当一些问题模糊难解的时候,使讲课放慢速度或者停顿一下对整堂课来说是有益的。但也不能过多地打断老师的讲课,要确信你的问题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三是课间休息向教师提问。要记住一件事:在你请求帮助之前必须先独立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做过(或者试过)布置的作业中的难题。教师与学生的个人接触只能补充你自己的工作,学习的主要部分必须由你独立完成。

四是向其他同学提问。与其他同学讨论可以有很大的帮助。

在质疑这个问题上,要重视预习这个环节。

一般说来,预习时即应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无疑处求疑,易错处求疑。比如,对《白杨》一课,当学到“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是表白着自己的心”这个关键句时,不妨根据这个句子试着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到新疆工作?”“为什么爸爸要带我们去新疆?”“爸爸为什么要介绍白杨树?”等一系列颇有质量的问题。

在质疑这个问题上,还要重视答疑这个环节,最好是将自己(也可把别人提的好问题纳入)提的问题分类,看哪些是查查工具书即可解决,哪些需要问老师,而老师又是依据什么来解决你的问题的……这样慢慢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有一个提高。

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学”和“疑”是治学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两个阶段,积学而生“疑”,“疑”是获得真知的先导。看书有了疑问,自然要想得到正确的解释,这就促使你多看书,下工夫去钻研。一个问题弄清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你的眼光就会变得越来越敏锐,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怀疑,才有创新。如看书发现不了问题,研究也就无从谈起。读书发现了问题,下一步怎么办呢?下一步就是考证工作的开始,那就是立假说。

以前,胡适有两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我们学习很有指导意义。“大胆假设”,是说读书要有怀疑精神。对旧说有怀疑,就想立新说,立新说就要有一个假设。

在中世纪的欧洲,几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球(包括太阳)都围绕地球转。

出生于富商家庭的哥白尼,从小就和身为教堂主教的舅舅一起生活,并在教会学校读书。因此他很熟悉神学理论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哥白尼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天文和数学。他掌握了很多天文知识,学会使用各种天文仪器。

一次,他和玩伴们坐船游玩,惊奇地发现坐在船上看陆地时,陆地在不断地移动。这种现象让他对“地球中心说”产生了疑问,他想:“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会不会像船和陆地一样呢?地球在运动,太阳是静止的,只不过人类在地球上感觉是太阳在运动而已呢!”回到学校后,他对各种天文现象数据进行多次计算,发现神学的天文理论有很多不足,甚至相互矛盾。哥白尼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专门研究天文,为创立“太阳中心说”不懈地努力。他自己制作了天文仪器,选择了一座高楼的顶层作为天文台进行观察。经过长期的观测、计算和反复的验证,最终证明了“太阳中心说”理论,并写成了《天体运行论》一书。

尽管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推迟了30多年,但还是遭到了教会的强烈阻挠。但真理永远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以其严密的论证,无可辩驳的事实,确立了它在自然科学史上的地位,带动了科学的跨越性发展。

哥白尼在宗教势力的禁锢中提出“太阳中心说”,直接反对宗教僧侣的“地球中心说”。这是天文学上从来未有的大革命,这个假设可以说是最大胆的了。当然,假设不妨大胆,关键还在于“小心求证”。“太阳中心说”是哥白尼和他以后的科学家们用越来越多的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的,是千真万确的,这就是小心求证。没有确凿的证明,假设就成为空想。

同类推荐
  • 唤醒你心底的力量:成就光辉人生的十种心声

    唤醒你心底的力量:成就光辉人生的十种心声

    唤醒信心,人生将不再飘渺;唤醒爱心,身体将不再冰冷;唤醒耐心,成功将不再止步;唤醒专心,精力将不再分散;唤醒诚心,品质将不再迷失;唤醒虚心,性格将不再倔强;唤醒真心,世界将不再模糊;唤醒宽容心,人生将不再狭窄;唤醒竞争心,胜利将不再遥远;唤醒服从心,信任将不再困难……让我们一同来唤醒我们心底的力量,发掘那成就我们光辉人生的心声吧!
  • 你满意你的工资吗

    你满意你的工资吗

    为什么我面试老是被拒绝呢?为什么领导总对我不满意?为什么我的绩效达不了标?为什么我辛苦加班却没有加班费?为什么我得病却报不了医药费?为什么无缘无故要辞退我?……面对千变万化的职场,面对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你该怎么办?别着急,让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来为你解疑答惑,活用制度、妙用方法,保护自己、驰骋职场!
  • 有点儿闲钱就能发财的创富模式

    有点儿闲钱就能发财的创富模式

    经商其实就是经营人脉,经营头脑,通晓时势与政策,洞悉由人性决定的规则甚至是潜规则。30个立体化创富故事的精彩演绎,让国学经典指导生意。本书让你在提高创业心理素质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在深层次理解财富的基础上,建立性价比最高的投资理念,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财之道。
  • 藏拙的智慧

    藏拙的智慧

    本书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善于藏拙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因张扬和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使读者在欣赏生动精彩范例的同时,体会到藏拙的智慧。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正确认识自我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正确认识自我

    对青少年来说,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将对自己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自我意识是人类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全面认识,它是人类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带着系统当猎人

    带着系统当猎人

    穿到全职猎人中,攻略奇犽的故事。第一次写,如有不好的地方,请多担待(????ω????)
  • 同和里

    同和里

    近一两年来,《繁花》的热销重新引起读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往生活的兴趣。长篇小说《同和里》是《繁花》之后又一部写上海的优秀之作。不同于《繁花》的风情摇曳,《同和里》的特点是用极其幽默而富有上海特色的语言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生机勃勃、笑泪交错的平民生活。虽然写的都是弄堂里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无不令人难忘。小说选择了以一个九岁男孩“大耳朵”的视角去观照那个特殊的年代,芸芸众生的情感冷暖、人性袒露的高尚与卑下尽在一个孩子眼中,注定了这是一部天真之书,但同时也是洞察时代与人性的深刻之作。王承志,上海人,祖籍浙江上虞。少时在弄堂里被归为捣蛋鬼一类,成年后渐渐学会装文雅。当过十年钳工,其间时不时混迹于文艺小分队;此后便开始漫长的编辑生涯。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童心未泯。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及纪实作品,《同和里》为其第一部长篇小说。王承志,上海人,祖籍浙江上虞。少时在弄堂里被归为捣蛋鬼一类,成年后渐渐学会装文雅。当过十年钳工,其间时不时混迹于文艺小分队;此后便开始漫长的编辑生涯。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童心未泯。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及纪实作品,《同和里》为其第一部长篇小说。
  • 花嫁娃娃错姻缘

    花嫁娃娃错姻缘

    呃?灵魂互换?天!她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和她的昊哥哥待在同一个城市里而已,不用玩得这么刺激吧?被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身体里……也不完全是坏事啦!有了这个新身份,似乎可以靠近他了。嗯……既然已经靠近了,那么,她可不可以再贪心一些?因为,她想要,更靠近一点……
  • 命运之我是谁

    命运之我是谁

    选择就像是人位于一个岔路口.走哪条路都要靠他自己的决策.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命运选择了安利瑞,把他带到了一个充满天使、恶魔、神、堕落者的世界,他需要拯救世界?还是毁灭世界?不!他需要抉择!(PS:故事人物关系与原联盟人物关系基本保持不变,除个别皮肤化人物加入意外,比如夜鸦)
  • 璧之魇

    璧之魇

    爱欲权欲纠缠,相爱亦需相防。或是青梅竹马,或曾称兄道弟,风波之中,尽成无父之人,命局、情场亦因此重布。劫后,他投身战火,倾庙堂只为一雪先主恨,战火中看清人心险恶,方知世上靠得住的唯有权力。睿智和强悍为他赢得遥望已久的情爱,可这之后呢?彼此身在局中,疑云障眼,怨隙自生,却终躲不开宿命的捉弄而羁绊一生。也许厌鄙一个人,只因在此人身上看到了可厌的自己,那么,爱上一个迥然相异之人,就可换得一个善终吗?
  • 新爱豆是十八线

    新爱豆是十八线

    大家都去搞顶流吧,十八线糊星留给我们好了!
  • 竹林空月圆

    竹林空月圆

    7年了,你回来了。7年了,你还好吗?熟悉的……陌生人?
  • exo触及你的温柔

    exo触及你的温柔

    我的世界我自己也可以掌握的很好。不用你们左右
  • 霍格沃兹环游记

    霍格沃兹环游记

    “四杀?!别打蛋,亚索你想干什么?不,我的蛋!五杀啊!啊啊啊!”“呸,你个0-11-0的托儿索,抢我五杀……”“垃圾游戏,毁我青春!”
  • 嫡女掌乾坤

    嫡女掌乾坤

    第一次见面,他救了她,但她却拒绝了他提出来的条件;第二次,他抱着她,道:“成为我的人,做我的正妃,你的行动能更加的自由”商昭宜看着自己眼前的男人,再三犹豫之后,点了点头道:“我答应”商昭宜的小丫鬟思儿听见之后,在心里对着九皇子翻了一个白眼,她算是看出来了,九皇子,压根儿就是一匹狼啊!她替自家小姐不禁担忧。事过,商昭宜看着这满目疮痍,她讽刺道:“原来,一切都是我一厢情愿”这是一本我费尽心力写的书,无论如何,请点进来看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