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6800000040

第40章 文房四宝

文房即书房。“文房四宝”是旧时对书房中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笔,又称“毛锥子”、“龙须友”、“毛颖君”等,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基本工具。

中国毛笔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古今注》记载,笔是由秦代人蒙恬发明的,其实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毛笔的雏形。从殷墟陶纹残片以及甲骨文上的朱色、墨色字迹推断,当时已经开始把毛笔作为书写工具了。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古墓出土了笔套配备完整的战国时代的毛笔,这说明毛笔在当时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笔的名称各国却不尽相同:秦国称“笔”,吴国称“不律”,楚国称“聿”,燕国称“弗”。秦统一全国之后,“笔”的名称也就确定下来。蒙恬所作的工作也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国毛笔的长处,经过进一步加工,使它更加完善。毛笔也在此后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制作工艺愈加精良,品种也逐渐繁多。据说东晋时的书法家王羲之还曾经写过“求笔帖”,向当时制作毛笔的名家求笔。

文房四宝毛笔的种类很多,概括地说,大致可以分为“柔毫”、“硬毫”和“兼毫”三种。柔毫选取羊毛为主要制作原料,故又称羊毫。羊毫柔软而无弹性,柔韧圆润,写出的字丰满而有变化,画出的花和叶,饱满而有风韵。硬毫主要选用野兔毛和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作而成,习惯上也称为狼毫、鼠毫。它比较容易上手且富有弹性,落笔锋芒较为外露,笔墨干湿分明,写出的字干脆利落,分外精神,还比较适宜作山水画。兼毫采用羊毛和其他兽毛制作而成,柔而健,具有软硬适中的特点,是介于柔毫与硬毫之间的中性笔。用途也比较广泛,书法与绘画中运用都非常得当,但需要一定的功底和技巧,所以不适宜初学者选用。

毛笔中的上品要数发源于我国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的湖笔和产于安徽省宣城地区泾县的宣笔。湖笔因产地原属湖州府而得名,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在元代时,有一位名叫冯应科的笔工,他所制作的笔,与赵孟發的字、钱舜举的画,同被人们誉为“湖州三绝”。宣笔的历史也很久远,当代书法家林散之曾这样称赞说:“人人都爱湖州笔,岂料泾城笔亦佳;秋水入池花入坐,斜笺小草兴无加;新制几枝初试手,尖圆齐健足堪夸;谁谓今人不如古?蒙恬自是后生家。”

墨是书法绘画的用品,可分为三类,即“松烟墨”、“油烟墨”和“油松墨”。松烟墨是采用松木烧烟,然后再加入胶和香料制作而成,墨色深重,但是缺乏光泽;油烟墨是采用桐油或菜油烧烟为主要原料,再掺入胶和香料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油松墨是由松烟和油烟混合而成。作画时大多用的是油烟墨,书法时油烟墨与油松墨皆可,因为它们不仅墨色黑、有光泽,而且质地较为细腻。辨别墨的品质优劣,首先要看质地是否细腻;次看墨色,尤以黝黑而发紫光者为上;再看所含胶质轻重,以不涩笔,不泥砚为其标准;最后听研磨或者叩击听研磨或者叩击的声音,以其清脆细腻为准则。

墨在我国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述古书法纂》记载,早在周代周宣王时已经有正式的墨了。到了东汉时期还出现了较大的制墨作坊,而且宫中也设置了掌管纸、墨、笔和封泥的官员。三国时代,长安韦诞(仲将)以善于制墨而著称,被人们誉为“仲将之墨,一点如漆”。到了唐代,制墨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在选料上更加精益求精,在造型上也更加讲究,出现了“剑脊龙纹圆饼”、“双脊鲤鱼”、“乌玉块”等。南唐时奚超、奚廷圭父子被李后主(李煜)册封为墨官,并赐给他们“国姓”李氏。从此之后,“李墨”便驰名于天下。宋代宣和年间,李墨的产地歙州改名为徽州,“李墨”之名也就随之更名为“徽墨”。

宣纸

中国书画所用的纸以宣纸为主。宣纸的品类繁多,按性能用途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三种。生宣吸水性能较强,适合写意花卉、写意山水和书法创作。把生宣经过上明矾、骨胶、洒金、洒云母、涂色等处理,改变其性能,它就成为了熟宣。熟宣吸水性弱,适合画工笔山水和工笔花鸟。半生熟宣也是由生宣刷以薄粥汤,并调入大量清水后生成,吸水性能适中,适合兼工带写的画法,也可用于书法。按照原料来分,宣纸还可分为皮料、绵料、黄料;按照尺幅规格划分,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一丈及丈二等,还有狭长达数丈的手卷,短的称为横披,一尺左右的称为册页,扇面装裱成册页后叫做扇册。

宣纸的产生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是生产宣纸的极盛时期,以出产于安徽省宣城地区的为最佳。

明·文房之宝砚,俗称砚台、砚池等。好的砚石以石质坚润细腻为上,如此磨出的墨才能浓且润。在砚的众多品类中,以产于广东肇庆端溪的端砚为最佳,能“下墨”,也能“发墨”。所谓能“下墨”,指的是砚质不滑且出墨快,磨出的墨汁均匀细腻、无杂质;所谓能“发墨”,指的是砚质不粗糙,墨于砚台中随笔旋转而不损毫。除端砚外,安徽歙县出产的歙砚,以及山东出产的鲁砚和甘肃出产的洮砚都较为著名。

砚的原型为西安半坡原始公社遗址出土的石砚磨器。到了汉代,砚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有石砚、陶砚和漆砚,造型也极为生动。唐代的砚,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歙砚和端砚,研究砚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如《砚史》、《砚谱》、《砚录》、《砚林拾遗》等。

端砚

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中的四种文具,它们在中国的书画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独特功能又彼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古时文人墨客挥毫创作的必备工具。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东晋时代人,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迁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做过秘书郎、征西长史、临川太守、江州刺史、护军将军、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幼年时经父亲指点笔法,又从卫夫人学书,后来“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王羲之·鹅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遂师法张芝、钟繇等,并吸收民间书法,开始在各种书体中深下苦功。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由隶书到楷书的过渡时期。这时楷书已经形成,但是笔体还比较粗放,草书、行书亦是如此。王羲之遗留下来的书迹有章草、今草、楷书、行书等四种,虽然王羲之所致力研究的是钟繇的楷书和张芝的草书,但是他没有做纯粹的模拟,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加以新的变化发展,形成自己妍美流便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新的书法体貌。

草书的出现是在先前的金文发展到石鼓文后,这时产生的草篆是草书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西汉末期到东汉初期之间,又出现了章草,即带有隶书波磔的草书。从章草发展到今草,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而王羲之则以自己独特的书法创作完成了这一转变,充分体现出他的书法中尚“意”的美学原则,使今草从此之后逐渐走上了成熟。著名的《十七帖》便是草书的典范之作,因以“十七”两字为起首而得名。由于王羲之的原作现已一件无存,流传下来的《十七帖》为唐太宗收集王羲之以草书体写的信札,历代刻本而成。全帖字字独立,无任何连带之笔,又前后顾盼,上下呼应,点墨间,似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气韵流动于其中,素有“一笔书”之称。其用笔方折有力,布局严谨疏爽,体态婉转而多边,表现出笔方势圆的古典之美。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王羲之的行书也更加集中体现了他的书法的妍美特色和革新精神以及审美理想,为后人所称道。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便是这一书体的典范之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卓等41位文人雅士相聚于山阴兰亭,畅谈人生,饮酒赋诗,其间有人推举他为诗集作序文。面对良辰美景,盛情乐事,又仰观俯察,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变迁,不禁游目骋怀,思潮泉涌,“书用茧蚕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为”,一挥而就写下了千古杰作《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全篇324字,28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中锋用笔,以侧锋交替,轻重适宜,字距分布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整体布局采取纵有行、横无列、行款紧凑,首尾呼应的方式,参差多变又浑然一体。重复之字,必若重构,全篇20个“之”字极尽变化,无一相同,且运用自如,集中体现了笔与意、形与神、刚与柔古典中和的审美典范。据说《兰亭序》原作传至其七代孙智永,遗付辩才和尚,后被唐太宗设计从辩才处得来,秘藏于宫中,并随其葬于昭陵。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等人的摹本。

王羲之·长风帖王羲之流传下来的摹本的其他代表作还有《姨母帖》、《初月帖》、《孔侍中帖》、《奉橘帖》、《远宦帖》、《寒切帖》、《上虞帖》、《知庾丹阳帖》、《王略帖》、《黄庭帖》、《乐毅帖》、《怀仁集圣教序》以及《吴文碑》等数百种。唐太宗曾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王羲之传论》)唐代张怀瓘也说:“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书断》)这里的“中庸”,表现在书法上就是具有中和之气的古典美。

王羲之的书法为历代书法家及爱好者所崇尚,成为书法艺术创造的典范,他本人也被人们誉为“书圣”。

(孙爱迪)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小军师

    三国之小军师

    韩飞,字子聪。辅佐刘备在汉末乱世中挣扎求生,收拢各方贤臣猛将,最终一统汉天下。世人赞他算无遗策,识人无双。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它并非这个时代的人,实乃一个爱玩三国游戏的穿越众而已。强烈推荐《甄帅向往的生活》
  • 竹叶纪

    竹叶纪

    (本故事纯属虚构)本故事讲述了在一个贵贱有别的时代,一个4岁京都贵族子弟叶备,虽生为贵族却完全没有贵族子弟的孤高与傲慢,善良而聪明的他在整个朝堂政局变动时亲眼目睹亲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而不能做任何事情,为了生存下去,他背负伤痛与寂寞隐姓埋名16年,一步一步查出真像,并复仇的故事,与此同时改变了整个国家的……
  • 武圣战记

    武圣战记

    混在三国,化身武圣、霸道、狡猾、皮厚、面黑、他暴打于毒,和左髭丈八称兄道弟,做起了廖化、周仓的小弟。
  • 三国处处开外挂

    三国处处开外挂

    貂蝉主动求收留,蔡琰说非我不嫁,大小乔总想逆推我!许褚是我弟弟,典韦拜我为主,赵云说要跟着我一骑闯天崖!吕布后悔碰到我,刘备见到我就跑,曹操总是嚷嚷着大佬!大佬!带带我!许定摸摸下吧:“外挂太多了也是一种烦恼呀,你们闹哪样,能让我正经的打回江山吗!”
  • 热血大秦

    热血大秦

    现代特种兵秦风穿越到了乱世争霸的秦国,并且鬼使神差的救了秦王嬴政,成了秦国的大功臣!什么,立了大功,还要加官进爵?不不不,秦风光棍的拒绝,做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根本不适合他这个懒人,他只想利用现代人的才能做做生意,顺便娶他个三妻四妾暖暖床,白天赚钱赚到手抽筋,晚上睡觉睡到自然醒。可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乱世,站在风口浪尖的他注定是难以置身事外的!既然如此,便血流千万里,仗马统山河!以我大秦之名,杀他个五洲震荡。一切精彩尽在《热血大秦》,本书原名,铁血柔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回神话

    梦回神话

    一朝所爱终身所唯。一次深山游景让木倾意外穿越成为木府嫡小姐,在这个异世界中,木倾意外的遇见了他和他,和他们一起经历了各种磨难,木倾也在这些当中正确的认清自己心中所属,而一场灭门大祸降临木府一夜之间无一生还。当她发现杀害她家人的却是自己的所爱之人,她的心破碎了……她只想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一夜之间的变化,她要报复所有人,她也要报复背叛她的人,她要让他们今生今世都生不如死……当她被仇恨包围的太累甚至喘不过气的时候,她却认清了所有的事情,令她坦然的去面对。这时候她才发现原本属于她的……也已经不属于她了……那个给她承诺的他已经离得很远了,模糊了她的眼睛……她要去抓住。他和她何去何从……
  • 蜜宠哑妈咪

    蜜宠哑妈咪

    她是不受宠的哑巴千金,他是耀眼的金贵公子爷。她坎坷十三年,直到遇见了他,才知道什么叫幸福。然而一场大火,让她容貌尽毁。再回来时,她改名易姓,成为国际知名小提琴家。归来,是复仇还是为了他的执着守候!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我在女学混日子

    我在女学混日子

    一个半路出家非典型世家的土著民在穿越女影响下的世界生活的故事。“听说了吗,吏部尚书居然有后了,听说有一女自幼身体不好,在外调养,今日才入京”“听说了吗,太后下旨创办女学,选各项优异者入校,由长公主担任院长呢。”“听说了吗,据传闻各府为了这名额大打出手,你可知昨日这陈府和池府为哪位千金武艺更高大打出手。”“听说了吗,皇上下令太学、岳学、女学三校进行比试。”自此,女学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坊间的巨大反响,也给这个世界女子带来了不同的色彩。
  • 九命猫妃:冷王的逆宠

    九命猫妃:冷王的逆宠

    懦弱的丑女穿越后重生,退小三,斗权贵,惩奸佞,抛弃废柴前身,一朝红斑褪去,竟是绝色红颜?面有红斑,丑似无盐的叶韵壹背上对大燕国六王爷“始乱终弃”的罪名逃婚。却在逃婚的途中,与隐藏了真实身份的六王爷几经生死后,倾心相许。然而当他们渐渐情根深种的时候,身世之迷浮出水面,他们又将怎样面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王殿之龙王传说

    龙王殿之龙王传说

    生而为王,不可一世。龙王殿,世上最神秘而古老的组织。
  • 风剑传奇

    风剑传奇

    德赛亚的风,亘古不息的风呐,愿你吹向英雄的故乡,带着英雄的故事,告诉每一个德赛亚人,英雄的传奇。。。
  • 斗罗之枪出如龙

    斗罗之枪出如龙

    三国赵云后人一次意外身亡后魂穿斗罗位面,幸得贵人收养,走上传奇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