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4000000007

第7章 上卷(7)

如果对方不为所动不接我们的话茬、不回答我们的反问,就要改变方法。我们可以用言语的表象去感动对方,去迎合他的心意,去窥探他的真实感情,从而掌握它的意图。通过我们设置言辞物象、对方予以回应这样的多次反复,我们终可抓住对方言辞中的事物表象及其类推出的同类事物,也就可凭此把握对方意象的主流,心中就有底了。这样经过多次的重复与反复,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从对方的言辞中侦知的。圣人用这种方法去诱导、感化愚者或智者,任何情况都可以测得而没有疑惑。所以,自古那些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查对方的人,常能够变换手法用鬼神莫测的手段来获得实情。在手法的适当变换中打动了对方,就可以清清楚楚地查明对方的实情了;不能查明对方的实情,是因为从对方获得的言辞信息不明;获得的言辞信息不明,就不能明了对方的主导意图。(在这种情况下之,) 我们就必须变换手法使对方言辞中的象、比信息发生改变,而后顺着他变换的言辞去反诘他,让他回答,然后收集分析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想要听对方讲话,自己反而用沉默来逗引他;想让对方张口,自己反而三缄其口;想让对方情绪高涨以夸夸其谈,自己反而低调;想从对方那儿有所获取,自己就先要有所给予。想要让对方吐露情怀,就自己先设表象去引动他,设法让他讲话,彼此产生共鸣,让他引为知己而开情吐意。我们或者顺着他的这番话去探测他,或者顺着他的那番话去探测他;或者从他的话端顺势考察,或者从他的话尾逆推思索。所有这些,都是辨别真假、分析同异、分清真诚与虚伪的方法。对方的动作、言语、口气,都可以用此方法去考察;对方的一喜一怒,都可以用此方法见其端倪。这些方法,都是探测别人的既定准则,是考察别人的依据。要在反复探求中,去观察对方言辞中所寄托着的实情,就要用这些准则和依据。总之,我们要平心静气地去听取别人的言辞,去考察其言辞中涉及的事理,去考辨万物,去辨别事物性质。即使是从对方言辞里无关紧要的事件中,也可以侦知其中隐含的真情实意。(运用这些方法去探测别人)就好像深入到他内心一样,可以准确地估量出他的能力,猜测出他的本意。这种估量和猜测必然像“符应现象”那样不失其意,像塍蛇指示祸福那样准确无误,像后羿张弓射箭发那样百发百中。

【原典】

(四)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①。其司言也,若声之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铁,如舌之取燔骨②。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③。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④。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⑤ 。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⑥。

【注释】

①相知:指彼此双方互相了解。 比目之鱼:《尔雅·释地》有言:“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此处用来比喻人与人的相知如同比目鱼一样俩俩相随不可分。

②司言:司同“伺”,窥探、掌握对方的言辞。 见:同“现”,出现。 取:吸取。 燔骨:烤烂的骨头肉。燔,烧,烤。

微:微少,细微,不见形色。 疾:迅速,敏捷。

③圆:此指圆活的方法。 方:此指一定的规矩。

④牧:考察。 事用不巧:指忘记了上边说的“圆以导之”。 忘情:不合实际情况。 失道:抓不住本质。

⑤审:此指审察别人的准则。 策:决策,计划。 门:门径,要害,关键。

⑥天神:天神无形无容,难测难知,这里指达到了神鬼莫测、了无痕迹的最高境界。

【译文】

因此,若要了解外界的人或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了解自己开始。先有了自知之明,然后才可以去了解别人。这样,我们了解别人,就像比目鱼相并而行那样一丝不差;我们窥探别人的言辞,就像声音与回响那样应声而得;别人自己现出形意,就像光和影子那样光一亮影子就出现。用这种方法去探查别人的言辞,就会像磁石吸取铁针那样可以不失厘毫地掌握到他的真情实意,又像舌头舔取烤烂了的骨头肉那样可以轻易地一探即得。即使我们发出很少的信息量,对方也会很快地向我们敞开情怀。这种探查人的方法,就像由阴转阳、又由阳转阴,由圆变方、又由方变圆一样,应用随心,变化自如。也就是说当对方形迹未显时,我们要用圆通灵活的手法去引导他;当对方形迹已显时,我们又用一定的准则去应对他。进退左右等一切行动都可以用这种规则去掌握。如此一来,我们必须自己先定下主意,预先制定一些考察人的准则,否则我们就不能正确地去支配他人。但是,我们在使用此法时又不可忘记了其圆活的另一面,否则就会不合乎实际情况,违背客观规律,丧失真谛。总之,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按照预先制定的考察别人的准则去考察其决策、计划,就会无形无容,让对方摸不透、抓不着我们的门路,而觉得我们像天神那样已经达到难测难知的至高境界。

【以史为鉴】

诸葛亮投石激浪

从反应篇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不少具体的游说技巧,除了“以静制动”、“欲擒故纵”、“打草惊蛇”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技巧之外,还有一招被广泛运用的,那就是“投石激浪”。何谓“投石激浪”?其实就是要求游说者先向对方道出一点试探性的言辞,刺激对方开金口,然后对对方的言辞、应对加以分析,并据此制定出能够降服对方的游说方案。相当于“投石问路”,只是更注重在“激”字上下功夫。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志在夺取江南。而此时的孙权对是战是和还在举棋不定。经过诸葛亮的一番游说,终于奋起抵抗曹兵,引发了名垂千古的“赤壁之战”。

当时,孙权踌躇万分,他深知“兵乃国之大事”,便听从母亲吴太夫人的指示,遵照哥哥孙策“遇到难以决断的大事时,内政方面的问题垂询宰相张昭,外交方面的问题垂询将军周瑜”的遗言,叫来周瑜共议国事。

周瑜乃吴军大都督,手握吴国军事大权。来此游说的诸葛亮明白,要想说服孙权奋起联合抗曹,必须先说服周瑜。可是当时诸葛亮还不是太了解周瑜的为人及个性,于是,诸葛亮决定试投“一石”。

不久时机就来到了,诸葛亮在吴国重臣鲁肃的陪同下拜见周瑜。周瑜听完鲁肃对军情的报告之后,当即说了一句“应该向曹军投降”。周瑜之所以这么说,其实也是在向诸葛亮“投石问路”。诸葛亮立即表示赞成,不过却又故意很惊讶地说道:“主战的鲁肃将军竟然不了解天下大势!”这时鲁肃就愤怒地说:“你破坏了和约!”诸葛亮泰然自若地继续说道:“吴国其实有一种投降方案,可以免遭任何损失,那就是献给曹操两名美女。如此一来,曹操的百万大军就自然会无条件地撤退了。”诸葛亮随即朗诵了一篇赋:“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多金凤。揽‘二乔’出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府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10 洛神赋)

诸葛亮接着解释道:“这是《铜雀台赋》中的一节,此赋为曹操的三子曹植所作。早年,当曹操在漳河之畔兴建豪华的铜雀台时,曹植特地作此赋来赞美这一代盛事。全赋的大意是说:‘天子即位之后,在漳河畔景盛之地建金殿玉楼,极尽庭园之美,藏江东名花大乔、小乔于此为乐。’如今曹操之所以统率百万雄师觊觎江东之地,实际上无非是为了要得到大乔、小乔这两位绝代佳人。就吴国而言,牺牲大乔、小乔区区两位美人,无异于大树上掉下两片树叶而已。所以委实不如将大乔、小乔直接送往曹营,所有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根本不必再使将军劳神。”

周瑜一听,勃然大怒,把酒杯一掷就站起来骂道:“曹操这老贼未免欺人太甚!”原来大乔是孙策的遗孀,而小乔正是周瑜的夫人。

第二天早晨,周瑜就在文武百官上朝之前向孙权献策,并且自信果断地催促孙权说:“只要主公授臣精兵数千攻打夏口,臣必可在一战之下大破曹军。”

诸葛亮哪能不明白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乃是为了铲平对手、统一天下,而绝非打江南名花大乔、小乔的主意?至于《铜雀台赋》原文里说:“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螮练。”本指东西有玉龙、金凤两台,而接之以为桥。诸葛亮却故意将“桥”改为“乔”字、将“西”改为“南”字、将“连”字改为“揽”字。而下句则全改了,遂轻轻牵扯到“二乔”身上去,也可谓善改文章、会做文章了。

诸葛亮不愧为三国时代首屈一指的辩士。一句话就激得吴国的周大都督火冒三丈、七窍生烟。《三国演义》里这样描述道:“周瑜谓孔明曰:‘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愤激之情,如在目前。本来赤壁这一场鏖战,应是诸葛亮代表刘备求助于孙权、周瑜的,但诸葛亮只是略施鬼谷子的“投石激浪”术,就轻巧巧地使得孙权、周瑜反过来求助于刘备、诸葛亮了,不可不谓是深得鬼谷子反应术其中的三昧!

魏国虚与实取之

在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七国时而合纵,时而连横,混战不休。

这年,秦国联合赵国攻打魏国,并许诺:胜利之后,将把魏之邺城作为谢礼送给赵国。魏王怕受到赵、秦两国的东西夹击,十分惊慌,连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芒卯分析道:“秦赵原本不和,今日联合,不过是为了利益,想瓜分我国,各讨好处。他们都各有各的算盘,只要略施权术,他们的联盟就会瓦解。”并献上一计。魏王同意了他的计谋,派遣张倚依计去游说赵王。

张倚见了赵王,说:“邺城这地方,照目前的形势看,我们是保不住了。大王与秦国联合攻打我国,无非为争夺土地。为了避免战争伤亡,我们大王有意把邺城献给大王,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赵王听后自然十分高兴,但又怕魏国是在玩弄花招,便问道:“两军还未交战,魏王就主动献地,这到底是何缘故?”

张倚解释说:“两军交战,兵凶战危。大军一过,荆棘遍地。战争之后,必有荒年。尸骨遍地,百姓遭殃。我们大王慈悲为怀,不愿生灵涂炭,故有此举。”

赵王闻言点头,又问道:“那么魏王对我有什么要求吗?”

张倚说:“这个自然。我们是来谈判,并不是来投降的。赵魏两国曾多次结盟,称得上友邦。与其任土地沦落于夷狄秦国之手,不如交给朋友管理。同时也希望大王从友邦之间的相互利益出发,与秦断交,和我国恢复友邦关系,我们即刻奉上邺城作为报答。如若不允,我国只有全民动员、拼死一战了。请大王仔细考虑,多加斟酌。”

赵王思索了一番,答复道:“容我好好考虑一下,明天定然给你答复。”

张倚走后,赵王找来大臣们商议。相国说:“与秦联合攻魏,胜利了也不过就得到一个邺城。现在不用动手就可以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呢?再说,秦本虎狼之国,其目的绝非仅仅灭掉一个魏国,一旦攻灭魏国,其势力将更为强大,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我们赵国了。不如就此答应魏国,让他们在两边抵御强秦,这才是长久之计。”大家都觉得此言很有道理。于是,赵王答应了魏国,宣布与秦断交。

秦王一听大怒,赶忙撤兵,并积极谋划报赵背盟之仇。赵王见秦撤兵,忙欢天喜地地派兵前去接管邺城,岂料正碰上芒卯在边境陈兵相候。赵将迎上前去说明来意,芒卯一听大怒:“我们的土地,为什么平白无故地送人?”赵将连忙解释说这是张倚当初早就许诺下的。芒卯仍在发脾气:“张倚是什么东西!我们大王亲口答应过此事吗?我只接到大王让我镇守此地的命令,而没接到交出此地的命令。你想硬夺,先问问我的将士们是否同意。”赵将一见魏军列阵以待,明显是有备而来,自料不是他们的对手,忙回国报告赵王。赵王一听上了当,恼羞成怒,准备发兵攻魏。可这时却传来消息,说秦为报背盟之仇,正游说魏王联合攻赵。赵王闻听大惊,忙割了五座城池给魏,以收买魏国与自己联合抗秦。

就这样,魏先以虚假的“与”诱骗赵国,不但从赵国那里“取”到了不与秦国合兵攻魏的结果,接着还“取”到了五座城池。而是否能成功地运用这“欲取反与术”,关键在于你智慧是否高超,判断是否准确,计谋是否巧妙周密。看似“与”而实不“与”或少“与”,反而终有所“取”,是此计的题中之义。

薛公巧计得先知

战国时期,薛公曾担任齐国的相国。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闭日沉思。

原来不久前王妃亡故了,最近要册立新王妃,薛公一心想知道君主属意的到底是谁,于是久久苦思,天天在心里念叨:我一定要尽快打探清楚,赶在齐王自己说出来之前主动推荐。一旦自己推荐的女子正是齐王属意的那个的话,那么今后自己的进言就更容易被采纳了,高官厚禄自然是不用说了,同时也自然博得了新王妃的感谢与欢心,如此一来前程不可估量啊!但是,万一作了与齐王预想不同的推荐,那就要坏事了,不但推荐会被驳回,而且自己今后的建议也不会受到重视,新的王妃当然也会表示冷淡,自己的处境可就不妙了。

(11 簪花仕女图)

可是,在众多的爱姬中,齐王究竟最喜欢谁呢?现在后宫有十名爱姬,她们当中谁会成为王妃呢?自古贤明之主,是不在臣下面前暴露自己的私好的,否则做臣子的就很容易根据其喜好曲意逢迎。因此,齐王在众人面前对十名爱姬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让那些喜欢拍马屁的人找不到可乘之机。

突然有一天,薛公眼睛一亮,叫来了自己的侍臣,吩咐道:

“快!准备十组玉珥,记得其中一组要特别漂亮。”所谓玉珥就是用宝玉制成的耳饰。待手下将东西准备好以后,他马上将这十组玉珥献给了齐王。

第二天,薛公入宫拜见齐王,他抬头略加察看,发现那组最美的玉珥戴在其中某一位爱姬的耳朵上。这下毋庸置疑,,齐王最宠爱就是她了。

获得这个情况以后,他就郑重地向齐王进言,请求册封那位爱妃为新的王妃,并说她如何才貌双全、品德高尚,是母仪天下的最好人选,他的推荐正中齐王的心意,当然,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所谓“言有象,事有比”,“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薛公巧送玉珥为“饵”,终于“钓”出了齐王的真实意愿,顺理成章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晏子欲擒故纵进忠言

《鬼谷子·反应第二》中论述到了“欲擒故纵”这一思想,将之化为谋略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言辩等诸多领域,它是一种以暂时的让步来等待、谋取更有效的进攻的高明策略。

而在三十六计中,“欲擒故纵”为第十六计,其原文大意为:追击敌人过紧,就要遭到它的反扑;让它逃走,就可以削弱敌人的气势。因此,追击敌人时,要跟随其后但不要过于逼迫它,借此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等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时,再加以捕捉,这样就可以避免流血了。待敌人心理上完全失败而信服于我方时,胜利的曙光就会到来。

需要注意的是,当“欲擒故纵”被运用于言辩时,“纵”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擒”。故“纵者,非放之也;随之,则稍松也。”纵敌,是为了“松敌”、“惑敌”、“骄敌”、“诱敌”,使之麻痹大意,耗尽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因此,在运用此谋略之前,就要充分考虑到“擒”的问题,倘若“擒”不住,那无异于放虎归山,将反受其害。

同类推荐
  •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老子在2500年以前写下的《道德经》和今天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而日益受到重视的“系统思考”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思考有关“系统思考”的永恒的智慧,并在我们试图解决未来的许多难题面临诸多挑战时,指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理念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的状况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当我们对于我们个体及人类这个物种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以后,我们又能如何改变或改善。
  • 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

    本书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 尼采的幸福哲学

    尼采的幸福哲学

    这是一本能够引导读者开心、幸福生活的读物。作者在研习尼采思想的基础上,从改变自己、丢掉坏情绪、寻找爱、享受当下、正确交友、懂得舍弃等八个方面总结出了尼采在“经营幸福人生”上的精髓和感悟,给生活中常感到浮躁、压力巨大、不快乐的人们以指导。本书可以引导我们改变自己的心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卸下压力和负担……从而让喜悦永驻心间,活出自己的精彩,拥有幸福的人生。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一书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
热门推荐
  • 追忆你的微微笑

    追忆你的微微笑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对别人那么的心软,而对自己都是那么狠。我不想知道,我只想跟着我的感觉走......有些事我都会忘记,但我不会忘记苍石,青苔,少女,古筝......
  • 花有清香月有惊寒

    花有清香月有惊寒

    闻说古老神祇二公子美如冠玉,绝世无双,并且不好女色,只爱隐居山林,炼制丹药。可最近,二公子却频频外出,他是出去寻妻的,他那位才十九岁的娇妻又离家出走了,原因不详。看见二公子突然出现,几乎所有人都惊得不敢作声了,只有杜月白撇嘴问道:“你怎么来了?”二公子:“我不来,你走得出这里吗?”杜月白:“你管我走不走得出,你不是对我不屑一顾的吗?”二公子:“我何时对你不屑一顾了?”杜月白腹诽:还不承认?每天都当我透明,不存在!杜月白搁下狠话:“我们离婚吧。”二公子:“为何?”杜月白:“反正我们之间也没发生过什么,干脆离了算了。”二公子:“言下之意,发生过什么就不离了?”杜月白沉默不语。二公子二话不说,将她领回去了。请关注现言新作《为你穿越时光》,谢谢!
  • 晴天之初心

    晴天之初心

    一个是武学宗师的关门弟子,一个是豪门世家的千金小姐。碰撞在一起的是爱情,是守护,是永恒;一个惩治罪恶,一个助人扬善;只愿彼此守护,同伴同行。
  • 因为有你,所以我在这里

    因为有你,所以我在这里

    两年前,他把她遗失了,这个一向风度翩翩的俊美少年第一次为了一个人落魄;两年后,他将她找回,只是,她早已没有这个人的记忆了,没关系,他可以追回来,只是…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好了…但她终究不是他心里的那个人,他一直都知道的,明白的,却仍是深陷其中。直到最后,他亲手把自己的梦打破了,世间再无一个她。
  • 从未想到的结局

    从未想到的结局

    短篇故事,一天完结时常更新,三天必出一本。
  • 灿想守护你

    灿想守护你

    最后我们都很干脆,你没有挽留,我没有回头,就这样消失在彼此的世界
  • 诸天疯僧

    诸天疯僧

    (这是一本同人文,写的可能会有一些杂,第一个世界是死神,DC,希腊神话,西游。 没看过主线也没有关系,反正我没按原著写。 ps:不是疯子,是行事疯狂,行为乖张,逗比系统,逗比主角。)最初……他是一只金色的蝉,吸收天地精魄,与天地共生。“我且问你,你可是与天同寿,生生不息,世世不灭……”青衫,发丝随风乱舞,冷面直视远处那尊庞大的存在。突而梵音四起,云雾缭绕,万千莲花绽放:“这天地,有一金色神蝉,幻化成人,企图普度众生,每每轮回西行,达此处,食其血肉,烹煮其骨,可延寿万载……”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者无道

    王者无道

    被宗族舍弃、被放逐到异界、丹田被废,只因心中的那个爱人,一路寻求恢复丹田之法、寻求回归之路,劈妖斩魔,重回属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