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1600000059

第59章 文体女性的灿烂人生(1)

——灿烂星光下她们璀璨夺目,体坛上她们英姿飒爽

邓亚萍: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

说起邓亚萍,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她的乒乓球运动生涯中,共获得了大小125个冠军,其中有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她是名副其实的“乒乓皇后”,也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她创造了一个乒乓球史上的“邓亚萍时代”。退役后的她先后进入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先后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作为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她是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08年她是北京奥运会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后来她成为北京市团委副书记;2010年国庆后,北京市团委副书记邓亚萍调入人民日报社任人民搜索总裁,级别从副局升至正局。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忘年之交也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

(一)世界顶级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邓亚萍的父亲是一名体育教练,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5岁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1983年入河南省队。

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她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拍换成了铁拍。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手掌磨破,这些都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就连一旁负责训练的父亲,都时常心疼得直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著,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邓亚萍是夺取世界乒乓球冠军次数第三多的女选手,但她仅1.55米的身高,手脚粗短,当初看上去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笨鸟常飞终能冲霄汉,滴水勤流亦能见石穿”,因为个子矮,开始打乒乓球时很多人都认为她不可能取得好成绩,而邓亚萍就是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进入国家队后,她总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点,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点45分;别人训练到下午6点,她就练到6点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点,她总是会坚持练到11点多。为了训练,邓亚萍经常错过食堂吃饭的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两个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般地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地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要接球打球1万多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她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的身体很多部位都有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得厉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就是这些惊人举动,这样的不懈努力、勤奋好学才创造了邓亚萍后来的奇迹。

邓亚萍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42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乓球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乓球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就连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二)离开赛场走入职场的邓亚萍

1997年后,邓亚萍结束运动员生涯后开始了她的求学之路,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邓亚萍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获得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拥有18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邓亚萍在学生舞台上也站上了新的高度。在剑桥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种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当时在别人眼中看来最简单不过的事,邓亚萍却费尽心思后才把它们写出来。于是邓亚萍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经常学习到很晚才肯休息。有时,她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邓亚萍不断要求自己,做作业也要和完成训练课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她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让辅导老师和学友都深表叹服。

1998年2月,邓亚萍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读书,她在剑桥大学的语言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短短3个月的时间,邓亚萍坚持每天8点多从自己的住所赶往学校上课。下午3点半下课后,她还到学院的学习中心去学习、听磁带、练自己的口语,直到晚上8点学习中心关门后才赶回住所。回到住所,邓亚萍也从不浪费时间,她坚持和房东用英语交流,坚持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功课。

在她终于获得硕士学位后,邓亚萍又动身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长时间的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一动就疼得钻心。但是,疼痛并没有把邓亚萍征服,她咬紧牙关,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

2001年,作为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邓亚萍是北京申奥形象大使。作为申奥形象大使,邓亚萍为国家成功申请奥运会的主办权鞍前马后。国际奥委会规定,委员不可以到申办城市考察,这样对北京就很不利,因为很多人没有来过北京,不了解北京。邓亚萍说,运动员委员会的这十几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来过中国,波波夫最近一次来中国是1999年,还是去上海;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苏珊·奥尼尔,1987年到过上海;美国排球运动员鲍伯,也是1988年来过中国。那时的中国跟现在没法比,但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你们穿的衣服都是灰色的,楼房也是灰色的。”所以做他们的工作也挺费劲的,因为他们不了解现在的中国。不能请进来,只好走出去。

“我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这四五年,我与运动员委员会的同事们相处得很好,大家都当过运动员,又是年轻人,比较容易沟通。”邓亚萍说。她事先与在欧洲的委员们联系了一遍,询问他们是否有时间在他们住的城市碰面,然后按着预约的时间开始跑。到瑞典见一位冬季项目的哈萨克斯坦运动员,到卢森堡拜见卢森堡大公,到意大利见两个运动员委员。为了见美国的鲍伯,邓亚萍曾在三天里从北京到洛杉矶打了一个往返,在飞机上的时间比在美国停留的时间还长。两三天跑一个地方虽然很辛苦,但邓亚萍觉得很值,她向这些人介绍北京的现状,跟他们印象中的北京截然两样。她告诉他们:“我们的政府和人民都非常想举办一次奥运会,对运动员来讲,那肯定是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奥运会。”

“去莫斯科之前,北京奥申委已经把各方面工作都做得非常充分细致,我只是做了其中的一点点工作而已,很多人已经忙了两年多,没有节假日,非常辛苦。像何振梁先生、国际羽联主席吕圣荣等,他们要做得工作更多。”

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刹那,邓亚萍又哭了。“北京赢了,比我自己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这是她当运动员以来的第三次哭泣。第一次是1992年在巴塞罗那,第二次是1996年在亚特兰大,她在获得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落下了激动的泪水。

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之后,邓亚萍与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2006年,邓亚萍生下一子,取名林瀚铭。

2009年4月16日,邓亚萍正式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当天在团北京市委全体大会上宣读了对邓亚萍的任命。2010年,邓亚萍正式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三)萨马兰奇与邓亚萍之间的忘年交

当年,萨马兰奇年近8旬,邓亚萍27岁,是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谱写了体育运动史上的一段佳话。

萨马兰奇从1980年开始执掌奥委会,人称萨翁。萨翁喜欢邓亚萍那种大刀阔斧快速凶猛的打法,那种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顽强作风。萨翁曾亲自对邓亚萍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打法,快速凶猛,看起来够味。”总之,在邓亚萍身上充分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萨翁亲自为1995年出版的《邓亚萍》一书作序,称赞邓亚萍是“世界杰出的年轻运动员之一”。“她非凡的成绩,是其艰苦努力与天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尊重奥林匹克伦理观相结合的结果。”他相信:“邓亚萍小姐的成就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的女子体育运动。”

萨马兰奇年轻时就喜爱乒乓球运动,曾经获得过西班牙的全国混合双打冠军,他说:“我对乒乓球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积极主张将它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乒乓球能列入奥运会项目,萨马兰奇功不可没。

在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邓亚萍以她那快速、干脆的发球抢攻,变化多端的线路和落点,打得汉城奥运会女单亚军李芬姬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仅仅只花了45分钟就以3∶0的比分结束了战斗,18岁的邓亚萍第一次登上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的宝座。邓亚萍的高超球技赢得了萨马兰奇的喜爱。他决定亲自为女子单打冠军颁奖,这是他作为奥委会主席第一次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颁奖。这也是萨马兰奇与邓亚萍的第一次交往。

1991年9月,邓亚萍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萨马兰奇杯”比赛,捧得桂冠后,作为一名运动员,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邀请到国际奥委会总部——洛桑去做客,这在以前从未有过,中国运动员邓亚萍第一个获此殊荣。邓亚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她觉得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所有中国运动员的光荣。

1991年11月25日,紧张的世界杯团体赛结束后,邓亚萍赴洛桑参加萨马兰奇举行的晚宴。中午用餐时,餐馆的华侨老板热情地教她一句西班牙卡塔兰方言的问候语:“BonDias!”邓亚萍反复练习后学会了这句话。邓亚萍一见萨翁,就向他道了一声:“BonDias!”萨马兰奇立即把邓亚萍拥进怀里,亲亲她的脸颊,他没有想到这位东方女孩竟会用他家乡的方言问候他。

晚宴上,萨翁详细询问了邓亚萍的各种情况,从比赛到训练,从学习到爱好,都一一问及。当得知邓亚萍5岁就开始练球时,萨翁问:“那时你有多高?打起球来一定很困难吧?”邓亚萍说:“我的头刚超过球台,得把手举起来打。”萨翁的秘书玛尔塔小姐立刻模仿儿童举手在头顶上挥拍打球的动作,把全桌的人都逗乐了。邓亚萍一边点头一边说:“太像了,就是这个样子!”

席间,邓亚萍得知萨翁年轻时也是乒乓球运动员时,就把自己的一块备用球拍送给了萨翁,还向萨翁赠送了一对健身球。萨翁回送给邓亚萍一套介绍国际奥委会的纪念品和一盒瑞士产的巧克力。

第二天,邓亚萍和翻译刘北剑在玛尔塔小姐的陪同下,参观了奥林匹克博物馆和奥委会总部。邓亚萍看到五环旗和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玛尔塔小姐告诉她,这是专门为中国客人而升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客人都能享受到这个礼遇,这种高规格的礼遇使邓亚萍感到无比自豪。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邓亚萍先是同乔红合作夺得女双金牌,后又夺得女单冠军。萨翁履约第三次为邓亚萍挂上闪闪发光的金牌,含着笑说:“再次邀请你到洛桑来做客!和你的教练一起来!”

1995年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邓亚萍和乔红打出了威风,最后夺得了冠军。萨翁高兴地为邓亚萍和乔红挂上了金牌,这是萨翁第四次为邓亚萍颁奖。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决赛结束后,萨翁为蝉联奥运会冠军的邓亚萍第五次颁奖,他紧紧握住邓亚萍的手,并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邓亚萍的脸颊。这动人的场面令人感慨万千,一个运动员能得到萨马兰奇一次颁奖机会已属十分荣幸了,而邓亚萍获得这样的殊荣竟达五次,可见邓亚萍在萨翁心中的分量。

玛丽亚·凯莉:流行音乐界的海豚音天后

玛丽亚·凯莉是美国非常著名的流行音乐歌手,她因为自己辉煌的音乐史纪录而常常被称为乐坛天后。人们熟知她,也是因为她拥有一副无与伦比的嗓音。玛丽亚是众所皆知的最高音歌手,在一次演唱美国国歌时,唱出了G7#。另有记录她在一场颁奖晚会上手打拍子唱出了六个八度的音阶,她是一位擅用海豚音的歌手。玛利亚·凯莉以其宽广的音域和优异的演唱技巧闻名于世,无数歌手以成功翻唱和凌驾她的歌曲来检验并证明自己的唱功,她同时也是各国歌唱选秀比赛参赛选手最经常被模仿的偶像之一。

凯莉以其五个八度的宽广音域和招牌式的“海豚音”唱法使其可媲美花腔女高音,她同时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的世界上最高音的歌手。关于她的音域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舆论普遍认为她的音域为五个八度,但也有一些媒体认为她可以横跨七到八个八度。2003年,美国音乐电视频道和《音乐》杂志评选世界上22位拥有最伟大嗓音的歌手,凯莉荣列该榜榜首。在2005年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频道采访时她表示并不清楚自己的音域究竟为五个八度或更高,因为那要取决于她表演前晚的睡眠情况。

同类推荐
  • 一生的资本

    一生的资本

    《一生的资本》提供了使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变成第一种人的全部秘诀,也是真正的成功之道。正如当代成功大师威特利所说:“时至今日,马登的这《一生的资本》依然闪烁着催人奋进的火花。读他的书犹如欣赏文学名作一般。”拿破仑·希尔评价道:“这《一生的资本》教给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的人生都潜藏着伟大的机遇,我们每个人都应靠自己去发现并利用这种天赐良机,这是我们每个人学到的人生一课。”马登的作品是美国崛起时期无数人实现“美国梦”的催化剂。他将富兰克林的人生价值——节俭、自控、勤奋、诚实,与爱默生的成功标准——自我依赖、洞察世事和寻求真理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功哲学。
  • 给你的生活减减肥

    给你的生活减减肥

    人生之所以会痛苦,完全是因为我们一味追求拥有,而不懂得适时放手。就像我们买了新房,便开始疯狂地购物。哪一天,这个房子被堆成一个凌乱而拥挤的杂货铺,我们才觉得有些压抑,于是想扔些东西出去,结果拿起这个时,觉得它或许有些纪念意义,要留下,提起那个时,想到以后就再也不会有它了,还是留下吧。最后,你没有扔下任何东西,而那些新的仍在不断涌进,直到这个房子再也没有你下脚的地方。
  • 女人有钱真幸福

    女人有钱真幸福

    每个女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就是畅快的活着。而心态决定了口袋,口袋里的自由,决定了女人的幸福和脸上的笑容,财富就是一把通向幸福的金钥匙,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财富,就很难与幸福结缘。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如果女人没有钱会面对的种种心酸和无奈,文中我们的笔触可能会显得有些苛刻,但是,这些犀利的语言足以让每一个女人一次深刻的反思,让女人瞬间觉醒,让女人更现实,让女人更理智,让女人更富有,让女人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 激励你一生的演讲词

    激励你一生的演讲词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演讲词,在领略演讲词的精彩语言和严谨思维的同时,体会演讲者所阐述的人生与社会哲理,了解历史和文化这不仅可以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增加知识储备,获得艺术熏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完美,而且可以培养好的口才,提高演讲技巧,为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
  •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哲理是从点滴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只有用心去洞悉,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成功与成长的价值。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
热门推荐
  • 其实这样挺好

    其实这样挺好

    这一场青春的约会,竹灵爽约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活泼,生动,唯有他,很难得看到他对谁笑,但是今天,对她笑了。单就这一笑,误了竹灵“终身”
  • 三国杀传奇:追爱天价娇妻

    三国杀传奇:追爱天价娇妻

    过关斩将、灭尽天下反贼、收集三千后宫,一朝被毒死,沦为最底层虚拟战士。从头再来,她,将传承千年的医武知识用到战斗中,成为璀璨虚拟战斗之星,问鼎天梯,成为当今世界通关的第一人!虚拟身份一朝揭开,曾经对她不屑一顾的男人,天天缠着她索爱贪欢,势要与她生一堆三国宝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臭小子,滚过来

    臭小子,滚过来

    余辰开学典礼上的初次亮相,就被台下的许沫沫无情打上“暴力男”标签而她第一次跟他通话,也被他毫不犹豫的称呼为“蠢女人”“该死的暴力男!你居然会接受她的表白,我到底哪里比不上她了!不就头发比我长嘛!你这没眼光的混蛋!”醉醺醺的她在他背上咆哮。“对不起,我不能伤害她,哪怕我喜欢的是你。”终于明白自己心意的他只能苦涩的回答。
  • 御天之诀:异世狂妃倾天下

    御天之诀:异世狂妃倾天下

    21世纪的杀手王牌小傲娇莫倾言在一次精心安排的阴谋下不幸葬身,却在一个修武异世的废柴嫡女与她同名的废柴身上重生,从此开始了艰苦的异世修仙之路~
  • 剑名天怒

    剑名天怒

    那剑身上刻着十个小字。凭栏观雨落,倚楼听天怒。他确实是个翩若惊鸿的公子。十八岁时才名便已传遍天下,身具六脉,绝世天资。他师父叫新野服,西楚大名鼎鼎的帝师。他本是心地良善的无缺公子,可爱上了她,便有了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那便负了如来吧。他说负了如来,却没能真的负了如来。他叫叶惊鸿。他是,天命!喂,你真的是天命吗?曾几何时,那个如阳光般明媚聪慧的少女仰头望着他明亮双眼笑着说道。他说,不,我是叶惊鸿。
  • 陪你一起去修仙

    陪你一起去修仙

    我本无意修仙,奈何有意于你。三千大道,千丝万缕,抓住一缕便绝不放手。你的道,我与你偕行。你的路,我一路陪伴。看尽世间冷暖,尝过生死离别。是轮回还是永生?
  • 重生之影后今天又上热搜了吗

    重生之影后今天又上热搜了吗

    宋允初,娱乐圈影后,蒋少勋,商界大佬,论谁也不会把两人联系到一块。大家都知道宋允初有喜欢的人,但是都以为是宋祁,没人往蒋少勋那猜,当两人晒出结婚证时,热搜又又又被她承包了。宋允初:咳咳咳,我们低调点。蒋少勋:没人让你看。女主重生,重生前并不认识男主,可男主却是喜欢她的。
  • 在青春的天空

    在青春的天空

    高一篇是还没正式练习写作之前的产物,发完之后就开始发后续的,中间有一年的时间在练习,应该不会太糟糕
  • 大将孙膑传奇

    大将孙膑传奇

    孙膑相传为鲁庄公与孔家后代,战国人,师从鬼谷子门下,修习兵法,与庞涓毕业后为魏国齐国争霸结仇,在涓牛谷大战,一仗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