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9000000017

第17章

信念是什么?在那时信念就是他们的“结足绳”。战士们坚信,只要还有一个共产党员活着,先遣连就有希望。

1950年冬季,对于孤军进入藏北的先遣连来说,已经到了绝境。面对时时都在发生的人亡马毙,暂时还活着的人们,在他们的意识还没有丧失之前,仍然靠着那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靠着坚定的信念,在凝聚着一个钢铁的集体。战士们相信,只要连部火塘里的牛粪火一天不灭,只要那里还有共产党员的手在举起,就有一个坚强的堡垒在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尽管举起的手一次比一次少,但只要还有一个共产党员活着,先遣连就有希望,困难就能被克服。

这是1951年2月,先遣连最艰难的日子里。当党代表李狄三从病榻上坚强地举起手来时,先遣连党的队伍里又多了一位生命垂危的战士。曾自修从担架上缓缓举起手来,向党宣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坚持到底。不解放西藏,死不瞑目。”

紧接着先遣连所有共产党人举起手向党宣誓:“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坚持到底,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把红旗插到噶大克!”

誓词通过电波传到乌鲁木齐,王震将军激动得夜不成寐。推窗遥望昆仑,泪水湿襟,举手行礼向先遣连英雄致意。将军疾步奔到写字台前,挥笔拟电,向西北军区报告先遣连的决心,并为先遣连的英雄们请功。

是夜,李狄三僵卧在床头上,正在创作那首著名的《顽强歌》。第二天,先遣连所有的人都走出了地窝子,在太阳下活动身体,呼吸新鲜空气。那天,李狄三给大家讲了刘胡兰的故事,启发大家学习刘胡兰做坚强战士,为完成党的解放大业,加强体质锻炼。随后,他靠在一个土坡上,一句一句教唱了被战士们视为连歌的《顽强歌》。

进军藏北先遣连,

不怕苦来不怕难。

寒冬将尽阳春暖,

坚持会师在高原。

多出主意想办法,

鞋袜烂了兽皮扎。

衣服破得开了花

用条麻袋补住它。

赤胆忠心为人民,

越是艰苦越光荣。

红旗一杆插藏北,

春风万里度昆仑。

歌声在阳光下响起,歌声在雪山里回荡。先遣连唱着这支歌开始了危难中的“整军运动”。在“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越艰苦越坚定,一心一意为藏民”、“越困难越坚强,和困难斗争到底”的口号下,李狄三组织并主持了这次为期二十多天的“以干部党员为主的政治整训”运动。

动员那天,大雪弥漫,李狄三考虑到许多病号没法参加,就让彭清云通知各班排,全部坐在像四合院一样布局的地窝子门口听,他自己站在雪地里。大声说道:

“同志们,我们都来自受压迫的阶级,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和我们自己,都是在地主的皮鞭下长大的,多少代人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是毛主席、共产党解放了我们。今天我们扛枪当兵就是要彻底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给地主当过长工,苦大仇深,那时我们多么盼望解放,盼望翻身,盼望当家作主。今天我们解放了,可西藏还没有解放。几个月来同志们都亲眼看到了阿里的藏族同胞还在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我们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毛主席、党中央把解放西藏的任务交给了我们,西藏的农奴盼望我们早日解放他们。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彻底解放阿里,解放西藏,让受苦受难的奴隶翻身……现在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巴利祥子等同志还为此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只要有不怕苦、不怕死的信念,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次整军,就是要让每人都树立起不怕苦、不怕难,不为名,不图利,为西藏人民的彻底解放而奋斗到底,坚持到最后一口气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摘自左齐《李狄三》——作者注)。

室外,李狄三和连队的干部都集结在雪地上,披着满身冰雪,室内战士们烤着暖融融的火。

他们人人都在沉思,都在斗争。都在凝聚力量。

几天后,先遣连每个人的胸前都挂上了一块白布制成的三角形决心牌。把自己最坚强的决心写在上面,向党袒露出赤诚的胸襟。其中每人都有这样一条:“用决心牌换解放西藏证章。”

据说,这句话是老战士朱友臣第一个说出的。后来便成了一个连队、一个英雄集体的准则。这里摘录的就是朱友臣决心牌上当时写下的三句话:

解放西藏奋斗到最后一口气,

克服困难吃苦带头干到最后一刻,

用决心牌换解放西藏的光荣证章。

参谋周奎琪的决心牌更是别具一格。这位起义军官填了一首《如梦令,忆冬》的词:

春天风雪红沙,

高原凄凉寒煞:

严冬真难度,

先遣人在天涯,

困难何怕,

藏北高原安家。

这首词真实地反映了先遣连整军运动后,先遣英雄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守高原的精神风貌。

左齐将军说:“那时,摆在先遣连面前的路有两条:一则坐以待毙,等待冻死、饿死、困死;二则团结一心,奋起抗争,把困难踩在脚下。在绝境中求生。先遣连采取的当然是后者。”

李狄三这位经历过抗日烽火和延安反封锁运动的共产党人,把那些今天我们称之为“优良传统”的传统全部用了上去。

“以苦为荣,苦中求乐”就是当时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鼓舞着每个人的斗志,呼唤着一个群体的奋斗意识。“雪地秧歌舞”、“瞎子击鼓”等等娱乐活动。许多次都是在掩埋烈士之后举行的。

那期间,李狄三先后创作了《打柴小调》、《光荣小唱》、《顽强歌》和《克服困难》四首歌曲。至今这些歌子也未失传,仍传唱在昆仑山区和南部新疆的每个营区。

1951年的春节晚会,至今彭清云还记得。那天,刘守时去世了。他是大年三十的下午去世的。送葬回来大家都坐在地窝子里,谁也不说话,整个连队都笼罩在悲哀之中。李股长就让王万明把几天前他们扎的4只灯笼挂了起来。

悲痛中的人们,看到灯笼上映出的“解放藏北”、“春节愉快”、“革命到底”、“万事如意”时,先遣连复活了。

地里燃起了熊熊篝火。李狄三把所有的人都叫了出来,晚会的第一项就是祭奠死去的烈士,请他们一起回来过年。随后,根据他的提议,大家在哭声中,扭起了秧歌,唱起了《黄河大合唱》和《解放区的天》、《南泥湾》。他们在为死去的战士志哀,为活着的人们壮色。

晚会一直开到天亮。歌声感动了山原。感动了冰山。晨色中先遣连的官兵们在相互拜年,互祝美好的心愿。曹海林甩掉拐棍提议迎着升起的太阳全连列队,为祖国拜年。全连齐刷刷地列队在雪地里,面向遥远的北京,在陈信之的领诵下,齐声高呼: 祖国,新年好! 毛主席、朱总司令新年好! 全国各族人民新年好! 这是一种怎样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这是一支刚刚参加了葬礼的队伍,这是他们从心底发出的真切的祝愿。

那天,先遣连的人们还向远在昆仑山下久别的首长和战友发出一封贺电。请骑兵师首长转达他们向一兵团全体官兵的良好祝愿。据说骑兵师副政委田星伍在和田看到了这份电报后,激动地流着泪,接连骂了自己三声“混蛋”,深深自责自己为何在此之前,没想到给先遣连发一份贺电呢。他在电文的开头迅疾写下:此电速发喀什军区和新疆军区首长,全文转达先遣连同志们的良好祝愿。

据说,当天王震、郭鹏、王恩茂、左齐等将军都收到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正在和田组织救援先遣连的左齐将军,流着泪读完电文,用那只左手迅速复电先遣连,代表二军首长、机关,向先遣连全体官兵拜年。

“现在说起那时的艰难,也许很难有人相信了。”彭清云给我讲了若干年前,他在乌尔禾兵站任站长时,给战士们讲传统课,当他讲到当年先遣连在许多老战士去世前还坚持工作,拼着性命参加训练时,有位战士说:“站长,你是不是搞错了。把红军的事安到先遣连头上了。1950年全国都解放了,还会那么苦?”

“十年动乱”中,我们贻误了对青年一代进行中国革命历史的教育,战士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可笑。但是,直到后来某师曾对一个年度的新兵进行中国革命史知识摸底,有个连参加84人,可谁能想到在“西藏是何时解放的”填空题里,来自6个省区的34名战士填出同一个答案:“1949年10月1日。”

当组织测试的师政治部干事,问他们为何选择这个答案时,战士们告诉那位干事:“1949年10月1日,全国解放,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所以西藏也是那天解放的。”

那位干事无言以对,苦笑着给当时的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同志写了一封长信。建议在中学中开展中国革命战争史教育,让下一代的人也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南、西北、西藏、沿海和朝鲜战场上,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付出了生命。

这封信的最后一句话是:“让历史告诉我们的子孙,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不只是一次长征,也不是以毛主席宣布新中国的成立而告结束的。”

历史毕竟有着真实的记录。先遣连在那个极端困难的冬季,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冬季练兵。以应付可能遭到的袭击。全连始终保持着战斗队的作风。即使在全连只剩下29位同志没有患病的情况下,战士们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他们忍着饥饿,冒着严寒,拖着病体,保证了“只要还有一口气,枪就不能离身,训练就不能停止”。弹药不足,训练器材没有,他们就用野牛蹄子充当手榴弹练投掷,瞄准没有靶子,就用羊皮充当,患病的同志练不成刺杀,就卧在雪地里练习射击。后来连里严格要求伤员静养,下令停止重病员的训练,许多重病员爬到连部请求允许他们只练射击。赵玉海去世前三天,还哭着请求参加训练。他对彭清云说:“副连长,让我参加训练吧,万一有情况,我不能冲锋,不能投弹,可只要你们把我背进战壕里,我就可以打枪啊。不让我训练,到时候我打不准敌人,不是浪费了子弹吗?”就是这样,他每天都参加射击训练。全连有几十位这样带病坚持训练的战士。赵玉海停止呼吸时,手还扣着扳机。

锡伯族战士西阿林全身浮肿了,双眼睁不开,他软缠硬磨要参加射击训练,彭清云不批,他爬着去找李狄三。李狄三说,这是党支部的决议,你要好好执行。

阿林却说:“党的话我听,可这种决议我保留意见,不敢执行。如果不让我参加训练,我就绝食,反正你们都把我当成废物,我不连累你们了。”

面对这样的战士,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他们的请求呢?

第二天,战友们把西阿林架到了射击场。但是他双眼肿成一条缝,睁不开,急得想出了一个绝招,用火柴棒将右眼撑开练瞄准。就这样撑着眼皮练了半个月,比武那天,他五发五中,羊皮靶子中央打出了一朵梅花。

然而,就是在那天夜里,西阿林却永远离开了自己心爱的钢枪。他是锡伯族人民的优秀儿女,他是18世纪中叶西迁伊犁河谷的锡伯族人的后裔。他没忘记自己民族屯垦戍边的光荣历史,他用22岁的年轻生命,代表一个民族为西藏人民的解放献上了一份厚礼。他那“棒撬双眼射梅花”的壮举,就像他家乡的乌孙山一样,几十年来一直被察布查尔的乡亲们传颂,就连“文革”中修纂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县志》上,锡伯人民也为西阿林写上了骄傲的一笔。

从此,西阿林的名字和那条被锡伯人视为圣渠的“察布查尔”一样永远溶进各民族人民屯垦戍边的光荣历史中。

同类推荐
  •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人生真谛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孤帆独航绕地球

    孤帆独航绕地球

    本书为作者亲历的第一位个人单独驾驶帆船成功环游地球的英雄壮举的生动记述。
  •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生命中没有恒久不变的风景,只要我们的心朝着阳光的方向,那么每个清晨,当你睁开眼的瞬间,每一缕透进窗户的阳光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阅读美文、感受生命,让心灵在美文的浸润中沉静,也让心灵在自然的世界里释放,更让青春在阳光的舞动下飞扬。
  •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不知不觉,几十年的岁月,倏忽而逝,回眸间,我们生命的沙滩上那深深浅浅的足迹,和不经意被岁月的潮水丢在岸边的珠贝,让人感慨和流连。作者希望用文字去捡拾这些记忆与拥有,让心灵袒露,让感受葳蕤,让生命中一些细碎斑斓的美丽呈现。时光无情,带走了青春,时光有情,回馈以美好。《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收入短文75篇,有心灵的感悟,安静的思考,如梦的尘缘,纷扰的尘事……《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分成了五辑,记录了作者王玉洁多年真诚的生活与思考。
  • 我在朱家角等你

    我在朱家角等你

    《我在朱家角等你》是视障人士沈文伟的文学作品集,是他多年笔耕不辍汗水凝聚的成果,题材包含小说、散文、随笔、收藏鉴赏等,其中许多故事围绕朱家角或某个小镇展开,体现了水乡的风土人情,既温情又引发人深思。
热门推荐
  • 滇游日记

    滇游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拾剑问道

    拾剑问道

    世间有太多苦难,世人只道是天道不公而岁月流转,轮回更替终会有人想问一问这天道为何不公?
  •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历史故事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历史故事

    读书不仅让孩子得到趣味,得到成长,成为一个读书人。在浮躁的环境中,也更加可以让人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家园更为丰富。同时,当他把读书当成单纯的享受,对他的性格养成和接受方式的训练大有裨益。一个阅读的孩子,思维上比较理性,比较善于主动思维,同时阅读也丝毫不会妨碍他接受新媒介。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老婆是白富美

    我的老婆是白富美

    新书《篮坛李指导》!一朝梦醒,李南重回1996年,这一次,他选择走不一样的人生路。.
  • 神龙接引使

    神龙接引使

    在这个世界上有异能者,有魔法师、有忍者……但在华复却还有一种人,他们不被世人所熟知,他们以龙之传脉者自居,古时称龙武,现时称为天圣师。这个名字不为外人所熟所,这样一群自称天圣师的人仿佛凭空出现在超凡者势力的目光下,让平静已久的超凡界,如同投入一颗深水炸弹。华夏与世界超凡势力的关系一下子紧张起来,超凡界的秩序即将被打破……
  • 校花之懦弱书生

    校花之懦弱书生

    一个双人格的人出现在这个修真的地球,能闯出怎么样的一番什么样的世界,美女未婚妻,萝莉妹,御姐?各种倒贴谁能博取欢心?敬请收看校花之懦弱书生。
  • 快穿之普度众生

    快穿之普度众生

    一个拯救与被拯救的故事,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 世子爷的麻辣小厨娘

    世子爷的麻辣小厨娘

    不就是用一碗粥救了他一命吗?她真的不要他以身相许的答谢!可这个不可一世的世子爷耳朵有问题,不但不听劝,反而变本加厉。第一次世子爷的求亲是这样的:“小厨娘,看你救了本世子一命,本世子就勉为其难地娶你当小妾吧。”月良辰非常嫌弃地看着小辣椒一身粗布麻衣的打扮,眼睛长在头顶上,高傲无比道。“小妾?”小辣椒直接拔出插在腰间的菜刀,一刀劈过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生之吾戏殇

    三生之吾戏殇

    暴力狂另类色女林权洁癖狂冷淡女林言腹黑女各种萌哒哒外加奇葩在一个地方汇聚了太多感情竟有些舍不得。那时的我们、好像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