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41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2009年岁尾,深圳明伦书院魏东林院长来蓉,聘余讲授《诗经》。共进午餐时,他顺便问道:“若用两天时间讲《史记》,您看应该如何讲?”我应声说:“讲‘楚汉风云录’。因为《史记》中包含着一部‘楚汉风云录’,男一号是刘邦,男二号是项羽,这也是一部建国大业,包含一表、三纪、六世家、十二列传。”因粗陈梗概云。东林闻之大喜,道:“请先讲《史记》。”明年初,讲稿既成,告之四川辞书出版社雷华社长,雷即召责编,当场拍板,纳入出版计划。

是为本书编著缘起。

新中国成立以来,坊间通行《史记》选本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是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是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前者为选注,后者加上集评,各录本纪、世家、列传名篇若干,而不录书、表。韩先生并著有《史记通论》,对《史记》名篇深析透辟,启人甚多。

本书与通行选本相比,可以说是一个特色选本。

其一,主题明确——“楚汉风云”,中国象棋的棋盘上有所谓“楚河汉界”,是其痕迹。而《史记》中相关篇章,正是全书最精彩、最具原创性的部分,大多出自第一手材料,不像战国以前的纪传之有所依傍。

其二,结构自足,多一篇不行,少一篇也不行。不像通行选本增加一篇、减少一篇都没有太大关系。而一表、三纪、六世家、十二列传,形成一个金字结构,加上两篇经济学文献及《太史公自序》,一共是二十五篇,包括《史记》的五大部类,字数接近全书的五分之一,亦可谓纤秾合度。

其三,便于入门。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1.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2.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3.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壸奥。

本书文选的注释基本依照四川辞书出版社《史记全本导读辞典》(1997年版,附录除外),地名或有变动者,则据以修订。原注释者署名于各文选篇末。

常言道: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其实,一部二十四史,自然是从《史记》说起——因为《史记》名列二十四史榜首,是最能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四十种要籍之一。然而,一部《史记》又该从何说起呢?

有人抱怨说,古代中国缺少文学巨著——抱怨者心里想的是长篇小说。其实,《史记》就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在《史记》里,包含着一部 “楚汉风云录”, 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可以作长篇小说看的。

从战国到汉朝建立的三百年间,尤其是楚汉相争的八年间,社会急剧变化,是一个英雄辈出、叱咤风云的时代。新兴的阶级和历史人物登上政治舞台,积极从事各种变革,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历史贡献,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同样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不多。生活,要生活在太平时代。而读史,则要读战争的历史——太平盛世的历史读起来没劲,尤其是人物传记没劲。在战争年代,人的精神面貌与太平时代多有自私计较、逸乐成风大不相同,更多地表现出胸怀全局、坦荡无私、敢作敢为、大智大勇、视死如归等高尚品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总而言之,乱世风云,沧海横流,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

人为什么要读史?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孟浩然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增广》则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鉴”即镜子,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和古人没有截然不同之处。这样说,你就知道毛泽东为什么嗜读二十四史了。读史的好处,就是做个明白人。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一条最为重要。此外,还有别的好处,如平视帝王将相,体会不一样的人生。如茶余酒后充作谈资,等等。

《史记》原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唐修《隋书》才正式著录为《史记》。以前的历史名著中,《尚书》是文献汇编,《春秋》是大事记,《左传》是编年史,《国语》《战国策》是国别史。《史记》则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开创了纪传体,是一部以人事为中心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五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第一篇为《五帝本纪》,所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古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缺少文字记载,仅有传说,而且说法不一,多为附会。依照古代不同的六种说法,大抵分为两个系列,一是伏羲、神农(以上二人四次被提到)加上女娲,或祝融,或燧人,一是天皇、地皇(以上二人两次被提到)加上人皇,或泰皇。或许伏羲即天皇,神农即地皇,女娲或祝融、燧人即人皇或泰皇,也未可知。总之,《史记》记五帝而不记三皇,是根据材料说话,实事求是。

《史记》的架构,由五个部分组成,作者在《报任少卿书》中说:“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太史公自序》中说:“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他的排序,与《史记》通行本的排序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不同,这或许是后人尊崇帝王的缘故所致,其实把“表”置于“本纪”之前的做法,似更科学。一、“表”即一览表,用表格的方式展示历史线索,使三千多年的史事易查便览,宋代史家郑樵有“《史记》一书,功在十表”之誉。二、“本纪”即帝王传,以帝王或帝王世系为纲,编年纂录历史大事。三、“书”是记录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典礼等方面的制度沿革的、分门别类的文化专史。四、“世家”是诸侯传,含先秦诸侯国和汉代分封的诸侯王和封侯的开国功臣,孔子、陈涉作为特例列入世家。五、“列传”是各种历史人物传记及少数民族专史。“列传叙事,古人所无,则自史迁始,而班史以后皆因之。”(赵翼)这个创举,部分地应该归功于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为杰出历史人物树碑立传的构想。

司马迁所开创的这个体例,后世称为“纪传体”,班固修《汉书》继承了这个体例,以后就成为编纂正史的传统体例,故《史记》理所当然地成为正史之首。

《史记》的创作理念,司马迁自己概括为三句话: 一、“究天人之际”,就是探索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司马迁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唯心论表示怀疑,因为他看到太多的反例,从而认为天人的关系常常表现为天道不公。二、“通古今之变”,就是探索朝代兴衰成败的规律。先秦史书都是以政治史、起居注为中心的,司马迁却注意到了社会和经济,懂得不同阶层的人在人类活动中都发生着一定作用,自觉地有意识地总结、研究经济问题。这是司马迁的过人之处。司马迁认为“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在这一点上,倒有一点天人相通的意思,这也就是1945年黄炎培对毛泽东提到的那个“周期率”问题。三、“成一家之言”。就是重实录,继承古代良史“不虚美,不隐恶”的精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虽然是史官,虽然吃皇粮,但不代表官方立场。

《史记》中,战国以前的历史,材料来自前代的史书如《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而秦汉以下的历史,则是司马迁父子新撰。十表中,最重要的是《秦楚之际月表》,即楚汉风云一览表。这是十表中唯一的月表,因为这八年中风云变幻,信息量太大,年表装不下。在十二本纪中,最重要的是《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加上《吕太后本纪》,一共三篇。三十世家中,重要的有《陈涉世家》《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世家》,一共六篇。七十列传中,重要的有《张耳陈馀列传》《魏豹彭越列传》《黥布列传》《淮阴侯列传》《韩信卢绾列传》《田儋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张丞相列传》《郦生陆贾列传》《傅靳蒯成列传》《刘敬叔孙通列传》《季布栾布列传》,一共十二篇。

这一表、三纪、六世家、十二列传,共同展示和演绎出了秦楚、楚汉之际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另有一书一传,即《平准书》《货殖列传》关注社会经济活动,虽游离楚汉相争主题之外,亦在必读之列。此外,《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自传和《史记》全书总目提要,自然也在必读之列。综上一共是二十五篇,已接近于原著的五分之一。而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作者重要的自传材料,故作附录收入。

周啸天 2010年3月24日

同类推荐
  • 贤婿当道

    贤婿当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宅不平,万事皆休!
  • 清明上河话红尘

    清明上河话红尘

    宋都汴梁,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上河辖区,当时汴梁城最核心的水陆交通、商贸、文化及娱乐窗口。在这个青春的、充满活力的城市中,讲述了林元宏穿越千年回到北宋末年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与徽宗皇帝、蔡京、童贯等历史人物之间惊心动魄的故事。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一个人,一幅画,折射出北宋王朝的兴衰历程,记录了北宋末年的时代巨变……
  • 三国群枭传

    三国群枭传

    曹操俘虏了吕布之后刘备谗言杀死吕布,在这时陈灵说话了:“主公,还是别杀了,吕布张辽给你,貂蝉给我吧。”————曹操在官渡之战之后开展官员表彰大会,在开展之前他问了荀彧一个问题:“你说我应该先表扬谁?”“先表扬郭嘉和陈灵,但是主公切记:先谢郭嘉。”————赤壁之战之后败走华容道,曹操等人离开了关羽的伏击后他们又经历了一波伏击。诸葛明笑道:“我哥真是料事如神,看来曹操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了。”曹操还没说话,陈灵立马杀了过去:“主公,这妞你别跟我抢。”
  • 抗战之川军精锐

    抗战之川军精锐

    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其中64万多人阵亡。川军参战之数量\装备之简陋\牺牲之惨烈,均居全国之首。这是一支武器落后\训练很差\战力不强的军队,但它却也是一支作战勇猛\坚韧不屈\以死报国的军队。也许,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的装备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但如果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川军的战斗力,那么是否可以大幅减少川军那令人心酸的伤亡呢。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一支川军部队在某穿越者的带领之下,从一支“弱旅”逐渐打成抗战时期最强悍之“战场救火队”的故事。
  • 韩信:越强大的人,越懂得忍耐

    韩信:越强大的人,越懂得忍耐

    忍耐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越挫越强的精神力量!面对屠夫的羞辱,韩信淡定钻裆,不因冲动断送前程;面对项羽的冷落,韩信审时度势,韬光养晦研习兵法;面对陈馀的轻蔑,韩信一笑置之,背水一战威震天下。翻开本书,看韩信如何在一次次忍耐中越忍越强,三年灭七国,打下半壁江山!马云、克洛菲勒、稻盛和夫、柳传志都强烈推崇的忍耐力!一本讲透“兵仙”韩信谋略与智慧的通俗全传!韩信是中国历史上“兵家四圣”之一!他一生从无败绩,张良赞他可独当一面,萧何称他国士无双。从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到垓下围灭项羽,他用短短三年踏平七国,为大汉打下半壁江山!然而,在他的光辉战绩背后,却忍受了无数屈辱、白眼。他年少时穷困落魄,甚至吃不上一顿饱饭;他屡屡被乡邻欺辱,甚至曾被逼钻屠夫裤裆;他从军数年不得重用,先是给项羽当门卫,又去给刘邦看粮草,甚至差一点被当作逃兵砍头。他二十多年活在嘲讽之下,被龙且公然笑为“胯夫”,戳他“胯下之辱”的痛。但是,韩信用强大的忍耐力度过了人生一个个低谷期,留下了一个个堪称兵法教科书典范的战例,成为了名垂千古的“兵仙”。翻开本书,看韩信如何在一次次忍耐中越忍越强,三年灭七国,打下半壁江山!
热门推荐
  • 目迷五色

    目迷五色

    11岁因车祸而失去父母亲的易一朵性格孤僻,在中学认识了曾经父母为救的尹氏的女儿,两人暑假搬到了复杂和充满谜团的六合小区,事件一二连三的发生,一件比一件离奇,易氏家的死及六合小区的重重谜团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故事的背后又是怎么样的答案--------------------------------------换笔名写与书了,笔名:作命面具
  • 死战天下

    死战天下

    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剑客。他只是一个疯狂的武痴。他为了一本秘籍,能够屠杀别人全家。他为了突破瓶颈,可以自杀式的挑战各路高手。他视红尘私情为毒物。他看恩义忠仁为笑谈。他便是一个为武成痴,以痴入魔的人。一代宗师,一代魔头,一代名宿泰斗。他就是赫连刃。ps:主角狠辣属性,卫道士请绕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土地婆婆升职记

    土地婆婆升职记

    木小唯本来只是想某一条出路,哪知道被人针对,一不小心就卷入了新一轮的仙妖大战,明明她只是一个小角色,最后却非让她变成了神来之笔,嗷~
  • 今天又没离婚

    今天又没离婚

    盛白桃从古代穿越到七十年代,与重生回来的蒋肃达成共识,假结婚。一直坚持离婚的蒋肃一次次拒绝白桃的示好,没想到人家转战高考去了,自己该怎么追回来呢?
  •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姜珝穿越战国末年,机缘巧合下被李牧收做弟子,上了赵国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从一个小小军官做起,成长为一方军阀,苟到秦二世而亡,挥军南下与项羽刘邦一争天下。双开一本书《脑洞中的神奇宝贝》,喜欢精灵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人体怪象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 再造长生

    再造长生

    大道尽毁,天道破碎,世界崩塌,诸仙尽灭,世间此后再无长生不死!玉京王李煜偶然间得到天道碎片“命运之门”,从此便可穿越于无尽时空夺取诸天造化!李煜重建运朝体系,以一国之气运、一国之风水、一国之功德、一国之气数、一国之财力聚集成一点微薄之力挑动一线天机变化!且看朕李煜如何重铸仙道,重铸长生不死!
  • 余情予灭

    余情予灭

    鬼神,生来就是保护苍生的,出现一个国家便会有一个专门的鬼神去守护,然而鬼神爱上了人类就将引起灾难,关于两个世界的纷扰,两代的情爱,你本不该打扰却不愿离去,我本该舍弃却不愿放手。不该的爱情注定会让活下来的招到苦难,这是鬼神的惩罚,然而总有那么些人执拗,不肯妥协。
  • 带上科学技术去异世界

    带上科学技术去异世界

    转世重生的他来到了魔法世界。面对四方的威胁,他要利用科学对抗魔法。究竟是空中战机更强,还是翱翔天际的飞龙;是身披重甲的骑兵厉害,还是手持现代武器的士兵;是古代攻城巨兽更坚硬,还是全副武装的陆战坦克。魔法与科学的对撞就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