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47100000012

第12章 厚而无形,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说话厚黑学主张,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才能在处世中玲珑八面,畅行无阻。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有不同的个性和脾气,有不同的爱好和忌讳。所以我们在说话时一定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才能游刃有余。只有善于权变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最会说话的人。如果心眼太实,千篇一律,那就是不识时务,不懂人情,岂能立足社会?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厚黑学》说:“逢着人说人话,逢着鬼说鬼话。”在待人处世中,说话足以左右人的意志,最高明的厚黑高手就是能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待人处世中,你只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人。

在日常生活中,“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人说不不同的话,随机应变,才能事事顺遂。有一则笑话,颇能说明“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重要性。某人擅长奉承,一天请客,客人到齐后,他挨个问人家是怎么来的。第一位说是坐出租车来的,他大拇指一竖:“潇洒,潇洒”第二位是个领导,说是亲自开车来的。他惊叹道:“时髦,时髦”第三位显得不好意思,说是骑自行车来的。他拍着人家的肩头连声称赞:“廉洁,廉洁”第四位没权也没势,自行车也丢了,说是走着来的。他也面露羡慕:“健康,健康”第五位见他捧技高超,想难一难他,说是爬着来的。他击掌叫好:“稳当,稳当”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捧腹大笑,但细思忖之下,一定能悟出厚黑说话之道的奥妙所在。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是一个职场人士,该如何对上司说话呢?其实,要想赢得上司的好感,你就必须时刻留意上司的兴趣、爱好,明白上司的意图,理解上司的心思,这样才能投其所好,把话说好,把话说对。然而,上司的意图往往捉摸不定,你必须下工夫掌握上司的心意,揣摩上司的心理,然后尽量迎合他,满足他的欲望,甚至还能抢先一步,将上司想说而未说的话先说了,想办而未办的事先办了,把上司乐得美滋滋。自然,上司的回报肯定也会是沉甸甸的。然而,在待人处世中,虽然许多人都知道顺着对方说好话的重要性,但真正能说好话的人却很少。如果你留心的话,肯定可以发现,与人交谈有时可能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形;而如果说话投缘,则会有“言逢知己千句少”的情况,给交际成功架起绚丽的彩虹。那么,在待人处世中,如何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呢?《厚黑学》认为,秘诀无非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换句话说,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俗话说,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待人处世也是如此,靠一张嘴可以行走天下。战国时期的苏秦原先就是以“连横策略”游说秦王的,失败之后才改以“合纵方略”游说六国。他就是典型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例子,难怪厚黑教主李宗吾将他列为一代厚黑之雄。你如果不具备这种本事,何以与人争长竞短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按照传统观念的理解,似乎有点“墙头草,随风倒”的感觉,也略显油嘴滑舌。然而在待人处世中,说好人鬼话不仅出于需要,而且大有必要,否则就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根本没有什么说服力可言。据说,南北朝时期有个叫公明仪的人,善于弹琴,有一天突发奇想,对牛弹起了优美动听的曲子,牛没有答理他,仍然忙着低头吃草。“对牛弹琴”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按照这个典故的原意,这里的牛指愚蠢之人,而李宗吾却认为,这里最愚蠢的应该是那个公明仪,丝毫不懂说好人鬼话的道理,自然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待人处世,要善于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看到对方喜欢什么就顺着他喜欢的话去说,顺着他喜欢的事去做;看到对方厌恶什么,忌讳什么,就要避开他忌讳的不说,避开他厌恶的事不做。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是他的知心人,便会把你视为知己,碰上事情就会多为你说话、替你出力。在待人处世中,你就会多了一个朋友、多了一条路。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说话。人们因职业、个性、阅历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兴趣和爱好自然也会有所不同。而且,有些人的兴趣、爱好还会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年轻时对垂钓感兴趣,而到了晚年,却爱好养花种草。而你若知道你的交际对象对某方面感兴趣,你与之打交道时如果先谈些与其兴趣有关的话题,对方就容易向你打开话匣子。

有个青年想向一位老中医求教针灸技巧,为了博得老中医的欢心,他在登门求教之前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他了解到老中医平时爱好书法,遂浏览了一些书法方面的书籍。起初,老中医对他态度冷淡,但当青年人发现老中医几案上放着书写好的字副时,便拿起字副边欣赏边说:“老先生这副墨宝写得雄劲挺拔,真是好书法啊”对老中医的书法予以赞赏,促使老中医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接着,青年人又说:“老先生,您这写的是唐代颜真卿所创的颜体吧?”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中医的谈话兴趣。果然,老中医的态度转变了,话也多了起来。接着,青年人对所谈话题故意挖掘,环环相扣,致使老中医精神大振,雅兴大发。终于,老中医欣然收下了这个“懂书法”的徒弟。

由此可见,在待人处世中,我们所面对的交际对象性格迥异,你不仅要比较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还要把握说话的分寸。

比如,某青年与一位名牌大学的老教授在火车上一路同行,青年人想借老教授的钢笔写字,便说:“喂,钢笔给我一下。”然而,老教授是位颇讲究礼仪修养的人,他见青年如此失礼,便把头扭向一边,没有理会这个青年。如果青年人知道把握了说话的分寸,把话换成:“请问老先生,把您的钢笔借我用一下行吗?”其结果可能就会截然相反。有位“未来的女婿”初次登岳父家门,发现这位女友家的茶杯、茶壶、碗碟等用具都是非常精致的青花瓷器,马上就判断出老爷子喜欢什么,他便称赞说:“这青花瓷器古朴典雅,精美极了。”就这一句话把“岳父”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马上有了共同的话题,谈得非常投机。

当然,也有的交际对象性格比较急躁、直率,讲话犹如拉风箱一样直来直去,同时,也不太计较别人的说话方式。所以,你在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就要开门见山,有话直说,千万不要兜圈子。有位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才生,在人才招聘会上,想让某公司经理招聘其为办公室秘书,青年人在经理面前作自我推销时说话拐弯抹角,半天也说不到点子上,高才生说:“经理,听说你们公司的环境相当不错。”经理点了点头。接着,高才生又说:“现在高学历的人才是越来越多了。”经理还是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而后,高才生又说:“经理,秘书一般要大学毕业,要比较能写吧?”高才生的话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还是未能道出自己的本意。

岂料,这位经理是个急性子,他喜欢说话办事干脆利落。正因为高才生未能摸透经理的性格,结果话未说完,经理便托词离去,高才生的求职也化成了泡影。

由此可见,要想根据别人的潜在心理说话,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就要时刻注意揣摩你的交际对象心里在想什么。如果你说的话与对方的心理相吻合,对方就乐于接受;反之,你说的话就会使对方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

另外,针对不同的身份,所选话题也应有所不同,即要选择与之身份、职业相近的话题。

比如,你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老农民,如果你把话题引向现代女性的美容上去,肯定是“驴唇不对马嘴”了。倘若你说:“大叔,今年的收成怎样啊?每亩地的小麦能收多少?”这样,就能激起老农与你谈话的共鸣点和兴奋点。要赢得别人的喜欢,就要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因此,在待人处世方面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遇到老人就一定要去谈他的小孙子、小孙女,在老人的心目中,他的小孙子是最可爱的。对一个集邮迷你不妨谈几枚好邮票,对一个足球迷谈他喜欢的球队如何取胜,球技如何高超,对注重养生之道者谈谈气功和太极拳,向一个成功者请教他的奋斗史和成功的经验,等等。

与人交谈时,如果能较好地运用上述的方式方法,就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就会使你大受欢迎!换句话说,只要你能够把脸皮磨厚,投其所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便一定能够成为待人处世中的高手。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话不看对象,不仅达不到处世的目的,往往还会伤害对方的面子。说话厚黑学主张,人在说话之前一定要了解对方的情况,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样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以下是厚而无形的说话厚黑之道的几个细节:

一、看对方的身份说话

例如,《世说新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人。魏明帝察觉之后,便派虎贲卫士去抓他。他的妻子赶出来告诫他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让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于哀告求饶。于是,当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处罚。”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倒都很称职,于是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许允提拔同乡,是根据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制的任官制度,不管此举妥不妥当,它都合乎皇帝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深知跟皇帝打交道,难以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于是叮嘱许允以“举尔所知”和用人称职之“理”,来抵消提拔同乡、结党营私之嫌。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来选择说话的绝好例子。

二、看对方的性格说话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如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那些安静、抑郁、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那些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

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谈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例如,《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率兵攻打南萌关的时候,诸葛亮对刘备说:“只有张飞、赵云二位将军,方可对敌马超。”刘备说:“子龙领兵在外回不来,翼德现在这里,可以急速派遣他去迎战。”诸葛亮说:“主公先别说,让我来激激他。”这时,张飞听说马超前来攻关,大叫着要请求出战。诸葛亮佯装没听见,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对敌。”张飞说:“军师为什么小瞧我我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诸葛亮说:“你在当阳拒水断桥,是因为曹操不知道虚实,若知虚实,你怎能安然无事?马超英勇无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桥六战,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丧了命,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也未必战胜他。”张飞说:“我今天就去,如战胜不了马超,甘当军令。”诸葛亮看“激将”法起作用了,便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肯立军令状,便可以为先锋”结果,张飞与马超在南萌关下酣战了一昼夜,斗了220多个回合,虽然未分胜负,却打掉了马超的锐气,后被诸葛亮施计说服而归顺刘备。

诸葛亮针对张飞脾气暴躁的性格,常常采用“激将法”来说服他。每当遇到重要战事,先说他担当不了此任,或说怕他贪杯酒后误事,激他立下军令状,增强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的斗志和勇气,扫除轻敌思想。

对于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诸葛亮对关羽则采取“推崇法”,如马超归顺刘备之后,关羽提出要与马超比武。为了避免二虎相斗,难避一伤,诸葛亮给关羽写了一封信:“我听说关将军想与马超比武别高下。依我看来,马超虽然英勇过人,但只能与翼德并驱争先,怎么能与美髯公相提并论呢?再说将军担当镇守荆州的重任,如果你离开了造成损失,罪过有多大啊”关羽看了信以后,笑着说还是孔明知道我的心啊。他将书信给宾客们传看,打消了比武的念头。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经精辟地总结出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的办法:“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上面两段话的意思是说,和聪明的人说话,须凭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须凭辨析能力;与地位高的人说话,态度要轩昂;与有钱的人说话,言辞要豪爽;与穷人说话,要动之以利;与地位低下的人说话,要谦逊有礼;与勇敢的人说话,不能稍显怯懦;与愚笨的人说话,可以锋芒毕露。与上司说话,须用奇特的事打动他;与下属说话,须用切身利益说服他。

进什么庙念什么经

俗话说,进什么庙念什么经。有的人吃软不吃硬,有的人吃硬不吃软。所以,对吃软的人要说软化,对吃硬的人要说硬话。所以,你在说话之前,要对各类人的特点进行一番了解,才能受到欢迎。以下是对付各类人的说话厚黑之道,详列在此以供参考。

一、对付死板者的厚黑说话术

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你所预期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听进去没有,你是否遇到过这种人?和这种人交谈,刚开始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安,但这实在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遇到这样情况,你就要花些时间,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来。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回答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好办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这一话题,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每一个人都有令他感到兴趣、关心的事儿,只要你稍一触及,他就会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此乃人之常情,故你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种人性心理。

二、对付狂傲者的厚黑说话术

有些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像这样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实在叫人看了生气,是最不受欢迎的典型。但是,当你不得不和他接触时,你要如何对付他?对付这一类型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啰唆,所谓“多说无益”。

因此,你要尽量小心,以免掉进他的圈套里。不要认为对方客气,你也礼尚往来地待他,其实,他多半是缺乏真心诚意的。你最好在不得罪对方的情况下,言辞尽可能“简省”。

三、对付寡言者的厚黑说话术

和不爱开口的人交谈,实在是非常吃力的;因为对方太过沉默,你就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更无从得知他对你是否有好感。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确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尽量避免迂回式的谈话,你不妨直接地问:“对于A和B两种办法,你认为哪种较好?是不是A方法好些呢?”

四、对付深藏者的厚黑说话术

我们周围存在许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或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双方进行交谈,其目的在于了解彼此情况,以使任务圆满达成。因此,要经常挖空心思去窥探对方的情报,期待对方露出他的“庐山真面目”来。但是,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只把自己预先准备好了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决断。人们多半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供出答案或提出判断时,他也故意装作不懂,或者故意言不及意地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伪装自己的手段罢了。

五、对付草率者的厚黑说话术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他常常在交涉进行到最高潮时,忽然做出决断,予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是性子太急,因此,有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决定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像这样的人,经常会“错误地领会别人的意图”,也就是说,由于他的“反应”太快,每每会对事物产生错觉和误解。其特征是: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作出决断。如此,虽使交涉进行较快,但草率作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招致意料不到的枝节发生。从事交涉,必须按部就班,倘若你遇到这种人,最好把谈话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同意,没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如此才不致发生错误,也可免除不必要的麻烦。

六、对付顽固者的厚黑说话术

顽强固执的人是最难应付的,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知坚持一己之见,死硬到底。跟这种顽固分子交谈,是最累人且又浪费时间的,结果往往徒劳无功。因此,在你和他交流的时候,千万要记住“适可而止”,否则,谈得越多、越久,心里越不痛快。对付这种人,你不妨及时抱定“早散”、“早脱身”的想法,随便敷衍他几句,不必耗时自讨没趣。

七、对付慢性子的厚黑说话术

对于行动比较缓慢的人,最需要耐心。与人交流时,可能也会经常碰到这种人,此时你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总是无法跟上你的进度,换句话说,他是很难达到你的预定计划的。所以,你最好按捺住性子,拿出耐心,尽可能地配合他的情况去做。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他可能话语明快、果断,只是与行动不相符合罢了。

八、对付自私者的厚黑说话术

这世上自私自利的人为数不少,无论你走到哪儿,总会遇到几个。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要他做些于自己无利的事,他是断不会考虑的。

当我们不得不与其接触、交谈时,只有暂时按捺住自己的厌恶之情,姑且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地与其交谈。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就会表示满意,如此,交谈就会很快获致成功了。

九、对付城府者的厚黑说话术

人的心态和感情,常常会透过脸部的表情显现出来,故在交际的时候,往往可供作判断情况的工具。然而,有些人却是毫无表情可言的。也就是说,他的喜怒是不形于色的,这种人一般城府很深。当你和这种人进行交流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特别留意他的眼睛和下巴。有人说:“眼睛是会说话的”。诚然,眼睛是灵魂之窗,“观其眸子,你自然可以知道对方的心思”。往往,你可以从对方的表情中,看出他对你所持的印象究竟如何?有时候,自己会过分紧张得连表情都很不自在,此时,你不妨看看对方的反应:是不加注意、无动于衷?还是已然觉察、面露质疑?留意他的眼神,你一定可以得到答案。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厚黑学中提到,自己在使用厚黑说话之道时,一定也要防备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平时你一定要留一点心机,没有必要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自己全盘拖出,以免被人算计。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活,不可全抛一片心。”在待人处世中,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把自己的老底交给对方。不论任何情况下,都要留下七分活,不必对人说出全部,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这么谨慎呢?老于世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话,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很不诚实,其实,这样做也有一定的好处。说话须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即使说三分真话,也都显得太多了。对方倘是陌生人,你也畅所欲言,图一时之快,对方的反应是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的吗?彼此关系浅薄,你没深没浅的说上一气,就会显得你这个人很唐突。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

另外,和人初次见面或才见过几次面,就算你觉得这个人不错,而你也喜欢他,也不该把你的心一下子就掏出来。厚黑学认为,对还不了解的人,无论说话或作为你都要有所保留。

不要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并不是教你做个虚伪奸诈的人,而是人性复杂,你如果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用心和他交往,那么就有可能受伤。把心掏出来,这代表你的真诚和热情,但见你把心掏出来,他也把心掏出来的人不大多,而且也有掏的是“假心”的人。若这种人又别有用心,刚好利用了你的弱点,好比薄情郎对痴情女一般,那么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会玩手段的人,更可以因此把你玩弄于股掌之中。也有一种人,你把心掏出来给他,他反而不会尊重你,把你看轻了,有些人就是有这种劣根性,你对他冷淡一些,他反而敬你又怕你,换句话说,对这种人就是吃硬不吃软。

另外,还有一种状况,你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如果对方是个谨慎的人,那么你反吓着了他,因为他怀疑你这么坦诚是另有目的,如果是这样,你不是弄巧成拙,也弄坏了有可能发展的情谊?因此,与其把心一下子掏出来,不如慢慢观察对方,有了了解之后再“交心”。你可以不虚伪,坦坦荡荡,但绝不可把感情放进去,要留些空间作为思考、缓冲。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待人处世中,即使一个最简单的事情你也得深思熟虑。所以你要养成习惯,在开口说话之前,你要尽量了解其他人的观点。

说话先要看准对象

同样一句话,你对甲说,甲喜欢听,你对乙说,乙可能不喜欢听。这时候对甲说,甲乐于接受,那个时候对甲说,甲觉得不耐烦。这除了表示甲乙两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也表示甲前后的心情不一样。所以厚黑学主张,人在说话的时候要结合人性特点,说话时要看对方,看时机,看场合。

历史上,因为说话不看场合和时机而使自己很被动的事例不少。有一天,李斯应约进宫,秦二世正与姬妾取乐,看见李斯进来,觉得很扫兴,而李斯却茫然无所知,直言进谏,秦二世只好当场敷衍一下。等李斯一退出,二世便开始发牢骚,指责李斯眼里没有自己,什么时候不好说,偏在这个时候来啰唆个没完没了!

可见你要向对方说话,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最适宜。对方正在工作紧张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焦急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盛怒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放浪形骸的时候,也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悲伤的时候,更不要去说话。只要有上述几种情形之一,你去说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办事的目的达不到,而且遭冷遇、受申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就该和失意的人谈。和失意的人谈你得意的事,你不但不知趣,简直是挖苦、讥讽他。和得意的人谈你失意的事,他至多与你作表面的应付,绝不会表示真实的同情。有时还可能引起误会,以为你是要请他帮助,他会预先防备,使你无法久谈。所以你要诉苦,应找同情形的人去诉,同病自会相怜,不但能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也可以缓解胸中不平之气。你要谈得意之事,应该向得意的人去谈,正可谓志同道合。有些人涵养功夫不够深厚,稍有得意的事情,便逢人就说且自鸣得意,结果招人骂你小人得志,笑你得志更猖狂,同时还会惹起别人的妒忌。

总而言之,你说话时先要看准对象,他是愿意和你说话的人吗?如果所遇非人,还是不说为好;这个时候,你是要说话的时候吗?如果时候不对,还是不说话的好。

说话的最高境界

厚黑之人与人交往,势必先要研究对方一番,察言观色也好,四处打听也好,目的是为了对症下药,看人说话。而有的人不能与对方顺利地交谈是因为他没有仔细研究对方,不懂得用适当的方式来交谈就急忙下结论,自以为“一眼看穿了别人”。这就像那些粗心的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不了解就开了药方,不仅药到病未除,反而还有害处。说话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是口若悬河,也非出口成章,而是让别人感到愉悦,或者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当然说说不仅仅是耍嘴皮子,最关键的是在行动与语言上都让人心悦诚服。

一、了解对方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对接受他人意见的方式和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是性格急躁的人,还是性格稳重的人;是自负又胸无点墨的人,还是有真才实学又很谦虚的人。在接受说说的方式上是不同的。掌握了对方的性格,就可以按照他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交谈。

二、了解对方的长处

一个人的长处就是他比较熟悉、比较了解、比较易理解的领域。如有人对部队生活熟悉,有人对农村生活熟悉,有人擅长于文艺,有人擅长于语言,有人擅长于交际,有人擅长于计算等。在交谈的时候,要从对方的长处入手。第一,能和他谈到一起去;第二,在他所擅长的领域,谈论起来他容易理解,便容易接近他;第三,能将他的长处作为接近他的一个有利条件,如一个伶牙俐齿、善于交际的人,在分配他做销售工作时可以说:“你在这方面比别人具有难得的才能,这是发挥你潜能的一个最好机会。”这样交谈既有理有据,又能表明领导对他的信任,还能引起他对新工作的兴趣。

三、了解对方的兴趣

有人喜欢绘画,有人喜欢音乐,还有人喜欢下棋、养鸟、集邮、书法、写作等,人人都喜欢从事和谈论其最感兴趣的事物。从这里入手,打开他的“话匣子”,再与他进行交谈,便较容易地达到沟通的目的。

四、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

一个人坚持一种想法,绝不是无缘无故的,他必定有自己的理由,而且他讲的道理一般都符合国家政策、集体利益或人之常情。但这常常不是他的真实想法,他的真实想法怕拿出来被人瞧不起或被误解,难以启齿。如果领导者能真正了解他的“苦衷”,就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五、了解对方当时的情绪

一般说,影响对方情绪的因素有:一是谈话前对方因其他事所造成的心绪仍在起作用;二是谈话当时对方的注意力正集中在哪里;三是对方的看法和态度。所以,在开始沟通之前,要想方设法了解对方当时的思想动态和情绪,这对沟通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凡此种种,你都要悉心研究,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说话方式,从而成功地接近对方。

同类推荐
  • 人性的弱点全集

    人性的弱点全集

    人性的弱点有十种:自卑、失控、没有斗志、缺乏韧劲、不喜交际、遇事犹豫、不善应变、目标不定、逞强心理、受阻心态。我们不准备一一去解释它们各自的特点,因为从本书中就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我们只想说明的是弱点并不可怕,不能改变弱点才是最可怕的。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本书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本书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正确请示高效执行

    正确请示高效执行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你是责任上推、困难上交?还是寻求方法、拿出方案?结果至上,行胜于言。在企业中,领导不应该是忙的代名词,更不应该是救火队员,而应该是搭班子、带队伍、指方向的舵手。善于请示、勤于执行的员工最让企业放心、省心、舒心。请示问题可以,但不能事事、时时请示;执行任务很好,但要以最好的状态给出最好的结果。这是一部帮助员工培养自动自发工作精神、为企业降低运行成本的培训读本!
  • 女人征服世界的秘密

    女人征服世界的秘密

    女人可以不会办事,甚至可以不会赚钱,但是一定要会说话,女人会说话,就会有人替你办事,就会有人替你赚钱。一个会说话的女人,无论身在何处,身在哪个行业,都能让周围的人围着她转,即使她不是领导,但会说话的女人能让身边的人为她做任何事情,哪怕明知道你所说的是“假话”,是“客套话”,只要说的恰当,就有人愿意为你赴汤蹈火,为你奉献一切……男人要靠双手、靠智慧、靠关系和其他一切能依靠的东西来获得想要的一切,而女人只要有一张会说话的嘴,就能翘着二郎腿享受这世界上一切的美好!所以聪明的女人只要练好嘴上功夫就足够了,而愚蠢的女人则像男人一样去征服世界……
  • 卡耐基成功说服经典

    卡耐基成功说服经典

    卡耐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语族都有卡耐基的译著,他也因而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大畅销书作家”。本书将卡耐基的好口才的说服技巧公布天下,只等你来参阅。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望超脱

    无望超脱

    世界恢弘,超脱之道世代探索、于死亡中探索,于堕落中超脱
  • 我的夫君叫尊上

    我的夫君叫尊上

    21世纪普通小职员,七夕魂穿越古代。收获爱情的故事。美男哥哥怒道:“阿照,你长本事了是吧!都来逛醉梦楼了嗯?”抱着美男哥哥大腿的阿照:“我不敢了,我下次不来了嘤嘤……”美男哥哥:“嗯?下次?。”阿照冷汗:“没有下次,我发四,我发四。”美男哥哥:“下不为例”
  • 海贼之亡者意识

    海贼之亡者意识

    一个被称为夜羽的地球上意外被选中获得了一个系统,这股力量带给他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也带来了欲望的贪婪,妄想获得不属于地球的力量满足自己的需求,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来获取,背叛就像在伤口上撒盐,不甘与怨恨的他被系统残留了一丝意识(灵魂/记忆),当他死后才发现这个系统把所有宿主的意识都搜集起来,而他也开始明白了,渴望求生再度复活,一切准备就绪当他机关算尽成功复活后却发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独占这个身体了,变强成了唯一的途径,必须变的更强,但命运却依旧和他开着玩笑,一次次的借助其它意识的力量,是否会迷失自我,在这无数的意识中能否脱颖而出?唯一值得兴幸的是情报的拥有但这还远远不够……
  • 我的人设震惊世界

    我的人设震惊世界

    新书【影帝是她的男友粉】已发布,请小可爱们移驾关注!【食用指南】无CP/非常规女强/狗血苏爽/慢反穿系统:宿主继续作天作地迟早要完!权姝:要你何用,弃之!全息世纪:这是一个画风清奇的最强bug变身成为最强战队队长的狗血故事。玄灵大陆:被迫成为契约召唤兽后,苟着苟着就成了魔法复苏流的老祖宗?
  • 犯浑的年纪

    犯浑的年纪

    “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想做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决定的!”“哼!没有天生的坏蛋,不是吗?““我是在关心你啊!你难道不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吗?““我知道,所以,我现在做的就是防止别人成为我这样的人!”……
  • 独宠野蛮娇妻

    独宠野蛮娇妻

    重生后的莫小白就想努力赚钱然后过着逍遥自在的小日子,结果一时激动见义勇为一把。自此以后逍遥自在的小日子就一去不复返喽!莫小白:我不就是没把握好救你的角度,角度有点偏差,结果把你弄河里去了嘛!达奚:你那角度是有点偏差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墨庄漫录

    墨庄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在路上

    我在路上

    此书描写的是清末至民国北京一家著名瓷器窑坊万家三代的传奇故事。它以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深刻揭示了世道无常、人生苦短、悲欢离合。官场恩怨、情场爱恨、商场输赢。“宅门”史,展一幅波澜壮阔动荡社会生活画卷,父母子孙、妻妾丫妓、至爱亲朋,正处于大篇幅修改中,望读者们敬请体谅
  • 宰相你别跑

    宰相你别跑

    “你为什么老是跟着我?”白衣男子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女子,奇怪的问道。“因为我喜欢你”“还是不要了,我才不想娶你呢?”男子听后不住的摇头。“谁要嫁你呢?”女子不懈的看了他一眼。“那你说这干嘛?”“我要娶你”男子刚听完果断决定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