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2700000015

第15章 道德之尺2

十一

历史感(即迅速察觉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或一个人赖以生活的估价等级体系的能力,也即“察觉本能”,察觉这些估价之间的关系,察觉这些估价的权威与作用力量的权威的关系)——我们欧洲人宣称这种历史感是我们所特有的,是在各阶级和各种族的民主式混合中,使欧洲陷入迷人而疯狂的半野蛮状态之后,降临到我们身上的。只是在19世纪,人们才承认这种能力是第六感官。由于这种混和,过去的每一种生活形式和方式,以及过去各种紧密相邻和互相重叠的文化,汇成了我们这些“现代灵魂”;我们的本能目前在各方面都在回溯,我们自己成了一种混乱:如前所述,最终精神会在其中觉察到自己的优势。借助肉体和欲望的半野蛮状态:我们可以暗中进入各个地方,进入高尚时代的人们从未进入过的地方。尤其是可以进入各种不完善的文明迷宫,进入至今地球上存在过的各种半野蛮状态。由于大部分人类文明都处于半野蛮状态,因而历史感几乎就是对一切的感觉和所有方面的本能,就是对一切的喜好和所有方面的口才。由此证明,这种历史感是一种卑鄙的感官。比如,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荷马:最令我们高兴的也许是知道如何欣赏荷马,而很有文化的人(例如17世纪的法国人,像圣一埃夫雷蒙,他责备荷马精神过于宽广,甚至像该世纪的伏尔泰最后回声)则不能这么容易地欣赏他——他们几乎不准自己欣赏他。他们的鉴赏力非常明确的肯定和否定,他们很容易产生憎恶,对一切陌生事物的犹豫和不愿接受,对令人不快的强烈好奇心,感到极端厌恶,以及每种自立自足的卓越文化都不愿承认自己有一种新的欲望,都不愿承认不满意自己的状况,不愿赞美陌生的事物。所有这一切决定了他们甚至不喜欢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只要这些东西不是他们的财产,或不能成为他们的猎物。对于这种人来说,最不可理解的,正是上述历史感及其屈服于一切的好奇心。莎士比亚的情形也是这样,他令人惊异地把西班牙人、摩尔人和撒克逊人的趣味综合在一起,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圈子内的古雅典人若见到此种情形,会气死的。可是我们却偏偏接受了这种随意的混合,这种对最为精巧之物、最为粗糙之物和最为矫揉造作之物的混合,这种暗自以充满信心和真心诚意的态度所作的混合:我们欣赏这种混合,将它视为专门为我们保留的精美艺术品,尽量不让自己受到那些包围着莎士比亚艺术和趣味的英国大众,那令人窒息的烟雾亲近和干扰,或许就像在那不勒斯南区奇亚扎那样,尽管这里的下水道臭味刺鼻,可我们仍自己走自己的路,并且所有的感官保持着警觉。作为具有“历史感”的人,我们有自己的美德,这是不容争辩的:我们不虚伪、不自利,谦逊、勇敢,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牺牲,很知道感恩,很有忍耐力,很殷勤。但尽管具有这一切美德,我们或许却不是很“有品味”。让我们最后承认,我们这些具有“历史感”的人最难理解、感受、体会和喜爱的,从根本上对它抱有成见,几乎对它采取敌对态度,我们历史感的巨大功用就在于,同高雅趣味形成必要的对照,至少是同很低级的趣味形成对照。我们只能在心中唤起微小而短暂的、蒙受天恩的幸福感觉和对人类生活的赞美,好像是零零散散地照耀着我们,是在一巨大力量自动停在无穷和无限之前的那些时刻,所遭遇的奇妙体验——是在突然停下和呆立,稳稳地、一动不动地站立在仍然颤抖的大地上,而感到一阵狂喜时的那些时刻和奇妙体验。成比例对我们而言是陌生的,我们实际上渴望的是无限,是浩瀚无垠。像骑在气喘吁吁向前奔跑的马上的人那样,我们面对无限放松了手中的缰绳——只有处于最危险的状态时,才感到幸福至极。

十二

无论是享乐主义、悲观主义、功利主义,还是幸福论,所有这些思方式都是根据快乐和痛苦,即根据伴随情况和次要因素,来衡量事的价值,因而只是在表面讲得通的思维方式,是天真幼稚的,每意识到创造力量和艺术家良心的人,都会瞧不起它,对它表示蔑视,尽管并非没有同情。同情你!当然,这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同情;不是对社会“疾苦”的同情,不是对“社会”中病人和不幸者的同情,不是对躺在我们周围地上对身心有缺陷的人的同情,更不是对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与闹革命的奴隶阶级的同情,他们力图夺取权力,并把这称为“自由”。我们的同情是一种较为高尚的、目光较为远大的同情——我们看到了人如何使自己变矮小,我们有时以无法形容的痛苦心情,看待你的同情,有时抵制你的同情,有时认为你的一本正经比任何一种轻浮更加危险。如果可能的话(没有比“如果可能的话”这一说法更为愚蠢的了),你想要消除掉痛苦,那我们呢?实际上,我们似乎反而想要增加痛苦、想要使痛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你所理解的幸福——肯定不是一个目标,在我看来似乎是一种结局。此结局立即使人类显得荒唐可笑和可鄙,同时也就使人类的毁灭合乎需要!痛苦,巨大痛苦的磨练——你难道不知道正是这种磨练带来了人类至今的全部提升?遇到不幸时心灵的紧张会由此获得的力量,见到残垣断壁时心灵震颤,经历忍受、解释和利用不幸时,所迸发出的创造力和英勇精神,以及心灵所感受到的一切深刻、神秘、假相、精神、诡计或伟大——哪一样不是通过痛苦,不是通过巨大痛苦的磨练获得的?在人身上,被创造物和创造者结成了一体:在人身上不仅有物质、破布条、泥土、淤泥、愚蠢、混乱。而且还有创造者、雕塑家、铁锤的坚硬、旁观者的神奇和死亡。你懂得这种对比吗?你对“人身上被创造物的同情”,便是同情那些不得不被塑造、捣烂、锻冶拉长、烘烤、粹火和精炼的东西。同样,那些必然受苦和注定受苦的东西。而我们的同情——你难道不明白我们相反的同情对象是什么吗?既然它抵制你的同情,将你的同情说成是最糟糕的纵容和软弱无力,因而可以说是同情反对同情!但再重复一遍,还有比快乐、痛苦和同情更高级的问题。所有只讨论快乐、痛苦和同情的哲学体系都是天真幼稚的。

十三

我们这些不讲道德的人,与我们有关的这个世界,有恨和有爱的世界,由微妙的命令和微妙的服从组成的这个几乎看不见、听不见的世界;一个在各方面都“几乎”吹毛求疵、暗中使坏、刻薄苛刻,从而需要认真加以对待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不容笨拙的旁观者和常见的好奇心窥探!我们被织进了义务网和外衣中,无法摆脱义务——正是在这里,我们是“负有义务的人”!固然,我们偶尔可以戴着“镣铐”混在“刀剑”丛中跳舞;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咬牙切齿的,并对不可思议的艰苦命运很不耐烦。但若我们随心所欲,傻子和幽灵便会说:“你们是没有义务感的人。”——傻子和幽灵总与我们作对!

十四

诚实,姑且承认它是我们,我们这些自由精神无法摆脱的美德。好吧,我们便以我们的倔强和爱培育它,不知疲倦地“完善”这种美德,因为只有这种美德能与世长存。愿它有一天像光彩夺目的、嘲弄人的蓝色黄昏那样,以其阴郁黯淡的严肃表情,扫视一下这个上了年纪的文明!然而,如果我们的诚实有一天感到了困乏,叹口气,伸伸四肢,发觉我们太辛苦了,想让诚实像招人喜爱的邪恶那样可爱一点、平易一点、柔和一点,那就让我们这些最近的禁欲者仍然辛苦下去吧,用我们身上仍有的魔鬼般倾向去帮助那种美德吧!我们对粗陋之物和未下定义之物感到厌恶,竭力禁止一切的意志,对冒险的喜爱,我们那敏锐而好挑剔的好奇心,那极难捉摸的、被掩盖着的、富于理智的追求权力和想要征服一切的意志(此种意志将在未来的所有领域贪婪地游荡)。让我们与我们的所有这些“魔鬼”一起去帮助我们的“上帝”吧!人们很可能会因此而误解和误会我们。这又有什么关系!他们会说:“他们的‘诚实’——那是他们的魔鬼般倾向,决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即使如此,这又有什么关系!即便他们说得对,难道至今所有的神就没有被重新洗礼而命名为魔鬼吗?说到底,我们对自己知道些什么呢?那引导我们想要被命名的精神,我们对它又知道些什么?内心到底有多少种精神?让我们这些自由精神谨防我们的诚实变为虚荣、装饰、夸示和局限性,以及愚蠢!每一种美德都很容易变为愚蠢,每一种愚蠢都很容易变为美德:他们用俄语说——让我们谨防因为过于诚实而变为圣人和招人讨厌的人!生活对我们来说不是已短了一百倍,太短暂而不能再使我们自己厌烦了吗?我们相信永生,以便……

十五

我希望得到人们的原谅,因为我发现,至今为止的一切道德哲学都是单调乏味的,都属于催眠器具。在我看来,“美德”更多地是被其鼓吹者的单调乏味,而不是被任何其他东西损害了;但与此同时,我不想忽视它们的一般有用性。最好是思考道德的人尽可能地少,因而最好是道德老是不会令人感兴趣!但我们不要害怕!目前的情况仍然和以前一样。欧洲没有人认为(或暴露出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用危险的、强词夺理的、诱人上圈套的方式,对道德作理论探究,没有人认为这种探究会带来灾难。比如,看一看不知疲倦的、不可避免的英国功利主义者吧,他们是多么沉重而令人尊敬地步向边沁的后尘,大踏步前进,正像边沁曾步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的后尘那样!没有新的思想,也未用较优雅一点的词语表达旧的思想,甚至未把前人发表的看法作适当的汇编。总而言之,是一种叫人无法忍受的文献,除非人们知道如何使它带有恶作剧的味道。实际上,英国人由来已久的恶习,即所谓言不由衷,道德上的虚伪,已经暗暗钻入了这些道德家的身子。这回是隐藏在科学精神这一新的形式之下。而且,他们还秘密地与良心作斗争,在用科学精神拙劣地修补道德时,以前的清教徒们自然要忍受良心的极度痛苦。(道德家不正是清教徒的反面吗?也就是说,道德家不正是思想家吗?思想家则把道德看作成问题的、值得加以考问的。总之,把道德看作是个问题。道德化不正是——不道德吗?)最后,他们都希望英国的道德被世人承认具有权威性,因为人类,或“一般效用”,或“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不!是英国的幸福,由此得到最大的改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相信,努力追求英国式的幸福(我指的是追求舒适和时髦,其最高级形式便是议员席位),就是踏上了享有美德的正道。实际上,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相信,如果说世上至今为止有美德的话,那么美德便存在于这种努力之中。这些受到良心驱使的、心情沉重的广大平民,没有一个知道,哪怕一丁点儿以下事实,即“一般福利”决不是人们所能理解的理想、目标或观念,而只是一种骗人的万应灵药。对某个人公平的事,对另一个人就可能是不公平。一种道德对所有人的要求,实际上会损害高等人。一句话,人与人之间是有道德与道德之间的等级差别。这些信奉功利主义的英国人是一种谦逊的、从根本上说平庸的人,因而如前所述,就他们是令人生厌的部分而言,人们对他们的用处不可能有很高的评价。人们甚至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以下诗句鼓励他们——

为你们这些名人欢呼吧,推着独轮车旋转,

“越长久——越好”,从而显示出,

脑袋和膝盖更加僵硬:

没有欢笑,从不开玩笑,

永远平庸,

决无天资,也没有机智!

十六

在近来这些以人道引以自豪的时代,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恐惧,存在着大量对恐惧的迷信,存在着对“残忍的野兽”的大量恐惧。抑制这种恐惧,便是这些较为人道时代的自豪所在——以致连明显的事实,似乎也争得了几个世纪的同意。很久以来,一直没有人提及,因为提及这些事实,似乎会帮助已被杀死的野兽起死回生。我听凭这样的事实逃走,或许在拿某种东西冒险;那就让其他人再捉住它,给它喝大量“虔诚感情的牛奶”,使它在以前的角落安静地躺下来,被人遗忘掉。人们应重新了解残忍,睁开自己的眼睛;人们最终应学会不耐烦,以使一些厚颜无耻的严重错误——例如古代和现代哲学家,使人们对悲剧产生错误的看法——不再能趾高气扬地到处游荡。我们说它是“高等文化”的每一样东西,其基础都是对残忍的精神化和强化,这就是我的论点。“野兽”根本没有被杀死,它还活着,还在健壮地成长,只不过被改变了外形。构成悲剧痛苦的欢乐的东西,就是残忍。在所谓悲剧式同情中欣然起作用的东西,在每一崇高之物,甚至是形而上学最为崇高和最为细腻的震颤中,欣然起作用的东西,只是从掺和在一起的残忍成分中才获得了它甜蜜的感觉。古罗马人在竞技场中所享受到的,基督教徒在对十字架的迷恋所享受到的,西班牙人见到柴捆和火刑柱时或观看斗牛时所享受到的,当今自愿受苦受难的日本人,向往流血革命的巴黎郊区工人,耐着性子看完《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演出瓦格纳音乐的爱好者。所有这些人所享受到的,是女巫喀尔克的“残忍”这副灵丹妙药。当然,我们在此处必须完全抛弃以往大错特错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教导人们,残忍只是产生于见到其他人受苦。其实,从自己遭受的痛苦中,从致使自己遭受痛苦中,也会获得极大的享受。只要人们心甘情愿地进行宗教意义上的自我否定,像腓尼基人和禁欲主义者那样进行自我残伤,或者一般地禁绝酒色,禁欲和追悔,只要人们像清教徒那样一阵阵地悔罪,剖析良心和像帕斯卡尔那样献祭理智,人们在内心中就受到了残忍的引诱和逼迫,一种危险的自己对自己的残忍。最后,甚至可以说,追求知识的人也是残忍大师和残忍的崇拜者,因为他迫使自己违背自己的意向,常常是违背自己内心的希望。想予以肯定,表示喜欢和爱慕时,却说“不”。的确,每当人们想从本质上深刻理解某一事物时,便是对精神上根本意志的违背,便会对它造成有意的伤害,因为精神出于本能瞄准的是肤浅的外表和表面的事物——甚至追求知识的每一渴求,都有些许残忍。

十七

若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人们便不会理解我在这里所说的“精神上的根本意志”,那就让我作一点解释吧。那个通常被称作“精神”的专横傲慢的东西,想要在内部和外部都成为主人,想要感觉到自己是主人;它有一追求简化的多样化意志,是一股有约束力的、有驯服力的、专横傲慢的、实质上力图统治一切的意志。在这里,它的需要和机能,与生理学家认为一切活着、成长和繁殖的东西,所具有的需要和机能一样。精神占用异体成分的能力,表现在将新事物同化于旧事物、简化复杂事物、视而不见或否认绝对矛盾的事物,这样一种强烈倾向中。同样,它还随意重新强调、突出和伪造异体成分中,“外部世界”各部分中的各个特征和各个方面。因此,其目的便是把新“经验”、各种各样的新事物纳入旧的排列中。总之,就是成长,或者较为严格地说,其目的是感觉到成长,感觉到能力的增强。这种意志还有一种显然相反的精神上的冲动可供利用,一种突然对无知、对关上门、关上窗子的偏爱,一种内心对这对那的否定,一种对接近的禁止,一种对许多可认识事物的戒备态度,默默无闻,对离群索居的满足,对无知的接受和赞同。若采用比喻的说法,就是根据它的占有能力,“消化能力”程度所需要的一切(实际上,“精神”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类似于胃)。在这方面,精神还有种偶尔表现出来的习性,那就是听凭自己受骗(或许会淘气地觉得事情不是这样,但却听凭被看作这样),喜欢不确定和模糊不清,极为喜爱随心所欲的、异乎寻常的狭隘,喜爱离自己特别近的东西,特别显眼的东西,喜爱被放大的、被缩小的、畸形的、被美化的东西。总之,喜爱强力的所有这些随心所欲的表现形式。最后,在这方面,精神还肆无忌惮地欺骗其他精神,在其他精神面前掩藏自己的真实看法——这是对创造力、塑造力和变化力的不断挤压和滥用。精神由此而欣赏它诡计多端和多种多样的伪装,还欣赏由此而获得的安全感。正是依靠它多变的手法,精神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和隐藏!与这种喜欢表面事物,喜欢简化、伪装、喜欢覆盖物,喜欢外表的倾向相反,还有知识分子崇高倾向在起作用,就是坚持深刻地、多方面地、透彻地看待事物;这可以看作知识分子是良心和趣味的一种残忍,每一英勇无畏的思想者都会承认自己身上有这种残忍,只要他已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使自己的眼睛变得敏锐而冷酷无情,足以进行反思,并已习惯于严厉地惩罚和尖刻的词语。他会说:“我的精神倾向中有某种残忍的东西。”以此谨让道德高尚者与和蔼可亲者尽力劝说。实际上,如果我们这些自由精神,我们这些很自由的精神所谈论的、低声议论的和赞美的,不是我们的残忍,而或许是我们的“过分诚实”,那听起来会好听一些,或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会得到这样的死后荣誉!与此同时,因为到那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决不应该用这种辞藻华丽的、天花乱坠的道德废话包装自己,我们以前的全部行为已使我们厌恶这种趣味和这种趣味的泛滥。它们是些漂亮的、闪光的、铿锵有力的、喜庆的字眼,例如:诚实、热爱真理、热爱智慧、为知识献身、诚实者的大无畏精神。在这些字眼中有某种东西使人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但我们这些隐士和土拨鼠,很久以前在我们良知的深处便已深信,辞藻的这种值得尊敬的炫耀,也属于人类潜意识中虚荣的陈旧而虚假的装饰、便宜而俗艳的服装和金粉,并深信即使在这种讨人喜欢的颜色和重新涂的油漆之下,也必能再次辨认出自然的人。总之,把人还原为自然状态,明了至今乱涂乱画在自然的人这一永恒的观念之上。有许多徒劳而不真实的解释和次要意义,使人从今以后站立在人的面前,就好像他受过科学训练后变得冷酷,而站立在其他形式的自然面前那样。两眼像俄狄浦斯那样无所畏惧,双耳像尤利西斯那样紧紧塞住,对旧形而上学的捕鸟者发出的引诱声充耳不闻,这些捕鸟者已在太长的时间内向他发出哨声:“你拥有的更多!你的地位更高!你的出身不同!”——这可能是一项古怪而愚蠢的任务,但谁又能否认这是一项任务!我们为何情愿从事这项任务?或换一种方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干嘛非得了解这些事情?每个人都会向我们提出这一问题。我们一再受到追问,我们也千百遍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是未曾找到,也无法找到较好的答案……

十八

学识会改变我们,他的功用正像不仅仅起“保存”作用的营养那样——生理学家明了这一点。但在我们灵魂的深处,完全“在下面”,确有某种顽冥的东西,某种坚如磐石的命运,对预先确定和选定的问题,预先给出的判定和回答。对于每一基本问题,说出的都是这样一句不可改变的话:“我就是如此。”比如,思想者无法重新了解男人和女人,而只能更全面地了解男人和女人。他内心最终所能了解的只是关于他们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我们偶尔发现问题的某些答案,会成为我们的坚强信念:或许它们此后便被称作“信仰”。然而,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在这些信仰中便只能看到自知之明的足迹,只能看到标示出我们自己就是问题的路标。或更正确地说,只能看到我们所包含的巨大愚蠢,我们在精神上的命运,在我们身上的,完全“在下面”的顽冥之物。在对我自己作了这番慷慨的恭维之后,我或许能说一些有关“当今妇女”的实话,只希望大家从一开始就明白,我说的绝对是实话。

十九

女人希望独立,于是就开始向男人说明有关“当今妇女”的事情——这是全面丑化欧洲的最严重的事态发展之一。这种带有女人气的科学性,想要自我暴露的笨拙尝试,究竟要展现些什么东西给人们啊!女人暗中是那么爱卖弄学问,那么浅薄,那么爱摆小学校长的架子,那么气量狭小而又自以为是,那么放纵和轻率。只要仔细看一看女人对孩子的一言一行,便会了然!实际上,这一切至今只是由于惧怕男人才得到了最好的抑制和控制。假如她开始从根本上和原则上丢掉她那些显示魅力、玩耍嬉戏、驱走忧愁、减轻痛苦和从容不迫的智慧及艺术,假如她忘记了自己渴望得到好东西的细腻天性,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女人的嗓音已被提高,经圣·阿里斯托芬的手?有人感到害怕的是,女人极其明确地以威胁语调说出了女人从男人那里总的需要什么。女人因此声称自己是科学的,这难道不是最俗气的吗?至今为止,幸好启蒙一直是男人的事情,男人的天赋——因而我们仍然“在自己人之间”;最后,看一下女人所写的有关女人的全部东西。我们很可能会十分怀疑女人是否真的想要了解自己,是否能够了解自己。如果女人不是想由此为自己得到新的装饰物那么她为何想使人们怕?或许她想由此获得控制权。但女人不想了解事情真相——女人关心事情真相有何用?从一开始,事情真相就最令女人感到陌生,最令女人反感,也对女人最富有敌意。女人了不起的本领是造假,关心的主要是外表和漂亮。让我们承认,我们男人尊重和喜爱的正是女人的这种本能和本领。我们任务艰巨,为调剂身心喜欢寻找这样的人为伴,在她们身边,在她们的扫视之下,与她们纤巧的愚蠢相对照,我们的严肃认真、一本正经、博大精深也像是一种愚蠢。最后,我要问的是:女人是否认为女人的思想深刻,或是否认为女人心中有一杆公平秤?至今最瞧不起女人的是女人自己,而根本不是我们。这难道不是事实吗?我们男人所希望的是,女人不要为了再教育男人而损害自己的名誉了;教会发布命令说:女人莫谈神学,这正是男人对女人的关心和照顾。拿破仑曾告诫极为高雅的法国女作家斯塔夫人:女人莫谈政治!这也是对女人好。在我看来,谁要是对当今的女人大声疾呼:女人莫谈女人!那他便是女人的真正朋友。

二十

当女人提及法国革命者罗兰夫人、斯塔夫人或者法国女小说家乔治·桑,似乎由此证明了有利于“当今妇女”的什么东西时,其实是暴露了本能的堕落,以及低级的趣味。在男人看来,这三个女人是滑稽可笑的——仅此而已!恰好是不利于妇女解放和自主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最好反证。

同类推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范畴篇

    范畴篇

    在《范畴篇》里,亚里士多德首先使用了范畴这个术语的,他规定出十个范畴,作为基本概念,它们是:实体、数量、关系、性质、活动、遭受、姿态、时间、地点、状态。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前面四个范畴,特别是性质,尤为重要。
  •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本书选摘了亚瑟·叔本华著作里最具有哲理性、最发人深思的语段,《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 我的《论语》

    我的《论语》

    我没有资格写这本书,但我喜欢枟论语枠。我平时喜欢翻一翻枟论语枠,翻着翻着便动笔写一写,不知不觉之中,便有了眼前这本书。枟论语枠是中国人的枟论语枠,每个读枟论语枠的人心中会有自己的枟论语枠。眼前这本书就是我心目中的枟论语枠。希望您能拥有它,并且时常翻一翻,形成自己心中的枟论语枠。是为序。
热门推荐
  • 丛林基地再生

    丛林基地再生

    阳楽身为一个宅男在危机中穿越到了丛林世界,在这个以种族战争为主题的世界中,阳楽会靠着基地系统攀登高峰吗,基地系统的由来又是怎么的呢?ps:谢谢柒椿封面设计ps2:请大家支持正版来创世看书。(新人写书不容易啊~~)
  • 不负曦年

    不负曦年

    只要是她到过的地方必定会引起一场混乱,因为她是贼,且从未失手过,只因无意间撞上他,反被偷走了心,他,冰冷高贵,居高临下,却唯独让她走进了自己的心,一次次的误会,一次次的伤害,让她伤痕累累。
  • 莲花三戒

    莲花三戒

    主角武小怂是一名典型的屌丝青年,在无意中扶起一个摔倒的老大爷之后,竟然发现大爷竟然是神仙!不靠谱儿的神仙大爷给了武小怂三枚神奇的戒指,这三枚戒指分别有着不同的神奇作用。从此,武小怂凭借这三枚神奇的戒指不但实现了从屌丝到英雄的完美逆袭,而且还能降魔捉妖,调鬼遣神!但是,这三枚戒指除了给武小怂带来无穷好处之外,危险也随之而来!这三枚戒指到底是什么来历?又为什么偏偏会落的到武小怂手上呢?是机缘?是巧合?还是……
  • 嫁给憨憨老公

    嫁给憨憨老公

    夏临妍被偏心的爷爷,叫回家里替自己的堂妹代嫁,嫁给智商只有九岁的沈司南。在威逼利诱之下,夏临妍正式嫁入沈家,与自己的傻子老公开始了同居生活。“老婆,这个好玩,我要玩这个。”“我要吃这个。”“不行,这个不能玩,也不能吃。”“那好吧,你只能吃一点点。”若说起婚姻,那夏临妍没有头绪,说起哄孩子,那还真能吐槽。而那个被贴上傻子标签的男人,在某些看不见的角落,扬起了嘴角。
  • 终极一班之为爱而来

    终极一班之为爱而来

    主人公汪凌羽,本是二十一世纪一个普通人,却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了终极世界,而凌清是他二十一世纪的女朋友,两人非常相爱,因为一次机遇也来到了终极一班,看两人如何在终极世界闯荡。我把书名改了,不过封面是一开始设计好的,无法改了,大家不要介意啊。
  • 叠影之迷踪

    叠影之迷踪

    原来是打算写他来了请闭眼的第二季,兔兔写着写着发觉方向竟然已经变了,是自己独立的内容了,于是索性就改成自己的系列好了...
  • 盖世尸王

    盖世尸王

    马义被咬了,心头一热把新婚的小嫂子给救回家了,变成了丧尸的马义怎么样才能让小嫂子接受自己,面对不断冒出来的新奇物种,是战还是逃!
  • 狩猎星云

    狩猎星云

    星际时代,人类在星空四处征战,门阀林立。他挂着废柴的身体,身怀神秘种子,如何屹立星空而不倒。
  • 开局占他一座城

    开局占他一座城

    主角:叶阳金手指:无限重来身份:弱国招募的临时兵修为:锻体一阶开局任务:占稳一座城!限时:一天!!!限制:威慑邻国,令其不敢窥探!!!!!本书无限重来流开山作无敌文本书又名《我能无限重来》
  • 迷失空间

    迷失空间

    这是那里?我怎么会回到北宋时期,在这里,没有电灯,没有空调,我将会如何的生存?《迷失空间》续集已出,欢迎收看《前缘今生》Q号:6709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