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9700000053

第53章 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4)

在秦朝二世的时候,赵高做丞相,他想篡位作乱,但恐怕其他大臣反对,就想了一个主意,测验他们一下。一天,他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我送给您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你弄错了,把鹿说成马了。”赵高就问大臣们:“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大臣们有的不作声,有的说是鹿,那些顺从、巴结赵高的,就说是马。后来赵高把不跟着自己说马的大臣,找借口处死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后来,人们使用“指鹿为马”这句话作为成语,比喻有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取而代之

项羽又叫项籍,他的先代都是楚国的名将,因为有战功而被楚王封在项城县,所以他们就姓项。

项羽少年时期,曾经去读书,结果读了一段时间,觉得没兴趣,又改去学剑术,结果也没有学成。他的叔父项梁为这件事情很恼火,骂他没有出息,可是项羽却说:“读书不过是记个名而已,剑术学得再好,也只能是一个人作战,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率领万人作战的本事!”项梁听了这话,心里挺高兴,就教给他兵法。

一天,秦始皇出巡到会稽,渡江塘江,项梁和项羽一块出来观看。项羽看见秦始皇的车驾浩浩荡荡、威仪非凡,便用手指着秦始皇,对项梁说:“我们可以代替他!”项梁听了这话,慌忙堵住他的嘴,说:“可不要胡说八道,这是要灭掉九族的大罪啊!”

从此,项梁心里特别喜爱项羽,以为他日后能够做成大事。项羽二十几岁以后,身体长得健壮、高大,力气过人,能把做饭用的大鼎举起来,当地的青年人都非常畏惧他。

不久,陈胜举兵起义反秦,项羽便跟项梁在会稽响应,杀了太守,领兵抗秦。后来,大破秦兵,杀了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取而代之”这只句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原意是夺取别人的地位而代替他,后来则用它表示拿这个取代那个,与原来的涵义已经不同了。

先发制人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一些地方官吏,也都乘机起兵反秦。

会稽郡有个长官,名叫殷通,他平时与项梁、项羽很好,他仰慕这叔侄二人名气。为了乘势争权,殷通将项梁、项羽请来,共商大事。

项梁说:“长江南北一带全都反起来了,这是推翻秦王朝的好时机啊!我听说,先动手就能制服别人,后动手就要被人家制服。”

殷通希望他们叔侄俩共同领兵起事,为自己效劳。可是,项梁野心很大,他不肯当殷通的下属。他觉得殷通无能,成不了大事,便暗示侄儿项羽杀了殷通。

殷通被杀,官府中的衙役见项羽勇猛,都不敢反抗,愿意服从他指挥。于是,项梁在吴中举兵,收编了郡下属县的兵丁,率领八千多人的部队,举起反秦大旗,向北方进军。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汉书·项籍传》,书中记载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成语“先发制人”即由此而来,原来是说战争中的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后来,则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

四面楚歌

秦朝末年,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战争。开始,西楚霸王项羽指挥作战很顺利,打下不少胜仗,因此非常骄横。后来汉军的韩信登台拜师,在九里山摆下战场,将楚军团团围困在垓下,也就是现在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

楚军受到汉军的重重包围,粮尽援绝,形势危急,因此项羽十分忧虑。一天深夜,他正在帐中考虑怎样突围,忽听四面八方传来阵阵楚国人的歌声。项羽大惊,忙问:“汉军把楚国都占领了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楚国人唱歌呢?”其实,他哪里知道,四面八方的楚歌并不是楚国人唱的,而是刘邦命令汉军的士兵们唱的。原来这是一个计策,因为楚军大多数都是楚地人,他们听到楚地民歌,就以为楚地都已失守了,于是思念起故乡,涣散了军心,就失去了作战能力。

汉军唱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到项羽帐中。项羽心乱如麻,十分焦急。当天晚上,项羽带领一支军马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赶。项羽逃到乌江边上,走投无路,拔剑自杀。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后来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句成语,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处境。

卷土重来

杜牧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他曾经写过一首题为“题乌江亭”的诗,诗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诗中说的是楚霸王项羽的故事。秦朝灭亡以后,楚汉相争,项羽被刘邦打败了,退到乌江。乌江的亭长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渡船,劝他赶紧过江。亭长说:“江东虽然小,只有千里地方,几十万人口,可是也足够容纳您的了,请您赶紧渡江,现在江边只我有船,一会儿,即使汉军赶到他们得不到船,也是无法追赶过江的!”

可是项羽不肯上船,他苦笑着说:“这是老天叫我死,我么能渡江而走呢?况且当初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现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是江东父兄可怜我、宽恕我,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就是他们嘴上不说,我心中也感到羞愧呀!”说罢,他将自己骑的千里马送给亭长,转身去与汉军短兵相战,独自杀死汉军几百人,自己身上也负伤十几处,最后自刎而死。

杜牧游历到这里,看到乌江上的亭子,想到项羽的死,还很为他惋惜:如果你当时跑到江东,也许会卷土重来呢!

北宋的王安石也写过一首《乌江亭》诗,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与杜牧相反,他认为项羽一败涂地,肯定不能卷土重来了。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的乌江镇。亭,是秦汉时期乡以下的行政单位。

想一想: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记载于《史记·项羽本纪》。“卷土重来”原意是失败后图恢复。现在多用它形容反动势力的反扑。

约法三章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占领了都城咸阳。刘邦进入城内,看见宫殿雄伟壮丽,就想住进去享受一番。大将樊哙和谋臣张良都劝他不要贪图享乐,失去民心,误了大事。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宫室、宝库,退兵灞上。

为一严明法纪,安定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宣布废除秦二世时的严刑苛法,实行新法令。刘邦和大家约定三条法律:第一条,任意杀人要判死刑;第二条,伤害人家的要办罪;第三条,对抢劫偷盗的人也要惩罚。这就是历史上的“约法三章”。

同时,刘邦还派人到各乡、各县宣传约法三章。老百姓非常拥护,非常欢喜,从此刘邦的声望更高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成语“约法三章”即由此而来。它原指约定法律三条,后来则指约好或规定几点,大家共同遵守。“约”,就是约定;“章”,这里指条款。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开始,刘邦没有项羽力量强大,因此把咸阳让给了项羽。项羽占据咸阳后,自封为“西楚霸王”。他怕刘邦占据关中,不好对付,就把刘邦封到巴蜀和汉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陕西南部和湖北一带,去做汉王。刘邦因为当时的力量抵不过项羽,只好接受项羽的分封,领兵退到南郑去。

路上,刘邦的谋士张良,向刘邦献计说:“项羽现在对您很不放心,您就索性把走过来的几百里栈道,一齐烧毁。这样项羽就会误认为您不打算出来了,对您就不会防备了。”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

刘邦把力量积聚起来以后,就拜韩信为大将,准备出兵入关。韩信为了迷惑敌人,只派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样子。把守关中的项羽部将章邯,得知消息后,毫不在意,反而讥笑刘邦说:“当初烧了栈道,结果妨碍了自己出兵。现在只派几百人去修复,何年何月才能修好!”然而,韩信在派人修栈道的时,却暗中率领汉军主力抄小路迅速进到陈仓,即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县东部,趁陈仓守将不防备,攻占了陈仓城。章邯得知陈仓失守,这才慌忙领兵前去抵抗,可是已经太晚了,章邯吃了败仗,走投无路,拔剑自杀了。接着刘邦的军队再次攻入咸阳,占领了关中。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和《史记·淮阴侯列传》。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句成语,用来比喻表面上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成的窄路。“渡”,这里指进兵。

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二十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即现在的河北省井陉关,准备迎战。

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

“韩信这次领兵前来,一路上打了许多胜仗,他乘胜而来,其锋不可挡。但是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士兵吃不饱,战马也缺乏草料。我们井陉地方的山路很窄,车马很难通过,汉军走不上一百里路,他们的随军粮草必然落在后面。因此,我倒有个主意,派三万兵从小路截断他的粮车。你再把沟挖得深些、墙垒得高高的,坚守营寨,不与他们交战。这样一来,他们前不得战,后不得退,用不了十天,我们就可以捉住韩信。”

李左车虽然说得条条在理,可是陈余是一个书呆子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说:“我读过不少兵法,兵书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它,兵力比敌人大一倍,就可以和他对阵。现在汉军号称几十万人,其实不过几千人,况且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我们的兵力超过汉军许多倍,难道还不能把他们消灭掉吗?如果今天避而不战,别人会讥笑我胆小。”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意见。

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计策,十分高兴,就把兵马驻扎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到了后半夜,韩信派一万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陈余等人见韩信兵马沿河布阵,都哈哈大笑,说:“韩信空有虚名!背水作战,不留退路,这是自己找死!”

天亮后,韩信带领后队兵马,打出帅旗,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对岸阵地退去。陈余不知是计,指挥赵军拼命追击。

这时,韩信埋伏的两千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杀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子,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追到汉军背靠河水的阵地后,汉军后退无路,个个背水拚命死战,赵军久战不能获胜,士气开始低落,忽然又发现背后自己的营垒都插上汉军的红旗,军心顿时大乱,纷纷溃逃。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陈余被杀,赵王歇被活捉。

想一想: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背水一战”的成语,用来比喻没有其他选择,只有一决死战。成语“拔帜易帜”也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易”是换的意思,后来人们用这句成语比喻取而代之。

多多益善

韩信是汉王刘邦的大将,他领兵打下了不少胜仗。后来因为有人告发他谋反,刘邦将他擒住,带到洛阳。不久刘邦赦了他的罪,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遭遇这样的变故,心情非常忧郁,经常称病不去朝见刘邦。可是刘邦时常找他闲谈,谈论各位大将的才能如何,有一次,刘邦问韩信说:

“你看我能够领多少兵指挥作战略?”

“你不过可以指挥十万兵马!”韩信说。

“那么你可以领多少兵呢?”刘邦又问韩信,韩信毫不客气地答道:

“你问我吗?对于我来说,那是越多越好啊!”

刘邦听了他的话,禁不住笑了,说:

“既然你那么能干,为何反被我擒住?”

韩信争辩说:“这是两回事呀,你不能带兵,却善于用将啊,这是我被你擒住的缘故,况且,你的成功是老天授给你的,并不是人力所能及的呀!”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多多益善”这句成语是从这里来的。“益”是“更加”的意思,“多多益善”就是越多越好。

汗马功劳

刘邦打败了项羽以后,夺取了天下,文武百官们都论功封赏。大臣们拼命争功,争来争去,一年也没有结果。刘邦以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他为侯,这时大臣们都起来反对,说:“我们亲自参战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攻城夺地,各有战功,可是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反倒功劳居我们之上,何也?”

刘邦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群臣答道:“知道。”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刘邦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捕野兽的是猎狗,而发现野兽踪迹的、向猎狗指示野兽在那儿的是人。你们能得到走兽的,功劳像狗一样,而萧何发现兽迹、指示目标,功劳像猎人一样。”听了刘邦的话谁也不敢再发议论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成语“汗马功劳”就是由“汗马之劳”转化来的,“汗马”,指古代将士骑马作战马累得出汗,比喻征战的劳苦。后来人们则用“汗马功劳”比喻在战争中立下功劳,有时指在工作中作出贡献。

汗流浃背

西汉时期,汉文帝当上皇帝以后,陈平认为周勃在诛灭吕氏势力上有功,应该让他作丞相,汉文帝同意了,命周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陈平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汉文帝想了一下国家的事情,就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判决多少案件?”

周勃抱歉地说:“我不知道。”

汉文帝又问:“全国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钱粮有多少?”

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把脊背都湿透了,还是回答不出。汉文帝又问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有主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狱;问钱粮的事,有内史。”

“各种事情都有主管的,那么丞相负责什么呢?”汉文帝又问陈平。陈平爽快地回答:“宰相者,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任其职焉。”

汉文帝对陈平的回答十分满意。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己不如陈平,就称病辞去右丞相的官职。后来陈平一个人作了许多年的丞相。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汗流浃背”是从“汗出沾背”深化出来的,原来的意思是形容惭愧和恐惧,现在则通常用它形容浑身淌汗,汗湿透了脊背。“浃”读jia音,湿透的意思。

门可罗雀

在汉朝文帝的时候,有个当廷尉官职的人,名叫翟公,他掌管着刑罚的职权,因为他有权有势,人们都来拜见他,常常是宾客盈门。等他被免职以后,谁也不来看他了,他家的门前冷冷清清简直可以张网逮雀儿啦。后来翟公又恢复了官职,许多人又想去拜访他,他十分感慨,便写了几句话帖在大门上: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他用这些话嘲讽那些趋炎附势的人。

想一想:“门可罗雀”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汲郑列传》。人们就从中引出“出门罗雀”这句成语,用以形容来人很少,门前冷冷清清。有时也写作“门庭冷落”。

一发千钧

西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赋。开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乘就劝阻他说:

“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上边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垂在无底的深渊,这种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这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在上边断了,那是接不上的;如果坠入深渊也就再也取不出来了。所以我谋反汉朝,就像这缕头发一样的危险啊!”

枚乘的忠告,没有得到刘濞的采纳,他只好离开吴国,去梁国作梁孝王的门客。

同类推荐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 外国历史故事

    外国历史故事

    一个故事之所以人尽皆 知,是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 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 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 美的旋律。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 的文学殿堂。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 ,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主编的《外国历史 故事》精选的世界历史故事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 过重大的影响。这些故事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平实 流畅,相信你在轻松阅读之余,既丰富了世界历史知 识,又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阅读已经被认定为人一生最重要的素养。阅读素养高的人,不仅求职的能力、转换行业的能力强,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讲,也更容易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本书选取了中外经典童话,这些童话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相信有了这本书,孩子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会隐身的海草

    会隐身的海草

    《会隐身的海草》是以童话的形式讲述科学知识的一部科普童话,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以及独特性于一身。这里有“海马探长”和“飞鱼刑警”精彩绝伦的探案,这里有“虾兵蟹将”家族的鲜明特点,这里有海洋哺乳动物美人鱼的独特魅力,这里还有“花仙子”们的神秘芳香!这一顿丰富的科普大餐,等待你来享用!
  • 童年

    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作者以童年时的生活为素材,描写了俄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表现了这一时期俄罗斯劳动人民的生活艰辛困苦。也描写了人们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追求。
热门推荐
  • 给你一颗糖夫君不要闹

    给你一颗糖夫君不要闹

    传闻中的鲁二公子,喜怒无常、骄奢淫逸、心狠手辣、容貌丑陋,其实么——梅霏捋捋鲁二的头发:“乖,小美人,不闹就给糖吃哈。”鲁二翻了个大白眼,却没有立马掐死那个满嘴糖衣炮弹、只看外表不重内在的肤浅女子。论如何将一只小狼狗驯服成一只小奶狗,且听慢——慢——道来......
  • 诸葛大力的合法老公

    诸葛大力的合法老公

    开局就被诸葛大力拉去民政局结婚。诸葛大力表示:我得好好调教一下这个不听话的老公。司马胤表示:老婆你随意就好。
  • 花开有时

    花开有时

    洛宇:“我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是不被祝福的。”彦滦:“从今以后,你不再是一个人,我会陪着你。”杜辰晓:“为什么父亲连一个微笑都那么吝啬,我已经很努力了。”
  • 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史学博士范湖湖平静的学术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凶杀案和爱情打破。怪诞的伙伴、飘忽的恋人、魔幻大都市里的种种遭遇,或可笑或悲凉,构成了范湖湖这个不同寻常的奇幻夏天。终有一日,唐代人范鹄走入他的视野。这位曾远渡阿拉伯的年轻商人的一生,仿佛一面镜子,戏弄了范湖湖的生活。神秘诱惑的异国风情,艳丽妩媚的柘枝舞伎,繁荣的列国都城,金戈铁马的大唐西域……历史如一匹野马,从范湖湖的心里呼啸而过。研究唐史的年轻学者,漫游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不知自己是梦是醒,是唐代商人还是现代学者。今人的一个夏天,唐人的一生一世。
  • 想飞的男二号

    想飞的男二号

    爱情漫漫路,何处是归途?送给:曾经暗恋过的正在暗恋的即将暗恋的男孩,女孩
  • 奥特抽奖升级系统

    奥特抽奖升级系统

    大家,新的书友群已经开启,群号:852560520欢迎骚扰我哦!
  • 徐徐诱之

    徐徐诱之

    想做你的牙齿,我难受的时候,有你疼。我起先是你的病人,后来成为你的学生,最后,做了你的太太。我的最初和最终,都将有你,贯穿始终。高冷腹黑牙医VS蠢萌牙科实习生的甜蜜恋爱!
  • 穷人奋斗

    穷人奋斗

    一农村小伙子因为父母的离异而从小生活在黑暗中,他恨透了父亲,恨透了母亲,然而黑暗中还有着那么一点曙光再照耀着他,让他知道这世界需要的是什么。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也不知道爱所谓几何的他,在社会混迹了几年后。渐渐的懂得生活的无奈,生活的坚强,生活的快乐。再经历了一次离别痛苦后才坚定自己心中的曙光,为了情义拼了命,为了她而奋斗,更是为了拥有一个完美的家。
  • 默了得一生孤鹜

    默了得一生孤鹜

    文呢,就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这是生活中的一些感悟,或是突然记起的某个场景、某个人、某件事,亦或是这辈子都无法放下的心劫。也许你看见了它但不喜欢,请稍微耐心的看一下。更新的话,随机更新。当我人生的回忆。谢谢~
  • 平宙乱穿

    平宙乱穿

    相对来说安素瑶也算是自由的,她所在的素瑶工作室是她一个人说了算,她若想休息,自然也没人敢有意见。是啊,谁还能有意见呢?工作室一共就她一个人,室长兼员工都是她。只是,这个自以为是傲视万物的室长,很多事情都不按常理出牌,画个插图还要看心情,做个logo还要选日子。这期间,她出书、开调酒居等没少折腾,但都是入不敷出。和正常人类一样需要穿衣吃饭的她,最后还是做回了虽然饿不死但绝对撑不着的设计师。或许,是她固执的以为自己能给这个世界留点什么,又或许是想恬不知耻的显摆显摆,再或许是想折腾出点她来过的痕迹吧。如果,当初没有因为爱情而放弃事业,或许…她今天的生活又是另一番景象吧。还好,知道后悔也没用的她并没有哭天抢地的喊后悔,顶多会说一句“时不予我。”李聃:“丧并忙碌着,竟然还能死皮赖脸的活得那么励志,这种不怕开水烫的精神也是突破天际了。”凉凉:“想吃的时候不能委屈胃,想喝的时候不能委屈心,想整的时候心疼钱,女人就是不能委屈自己。”鱼七:“你找个好人将就着嫁了吧,反正我不将就!”李明智:“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