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47900000012

第12章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4)

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为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条件作保证。从生产过程的运行来看,就是各种生产要素都采取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从生产的主观条件来看,雇佣劳动制度是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典型制度。从生产的客观条件来看,资本和土地在运行过程中也同样采取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形式。这两种生产要素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又产生了股份制度和资本主义农场制度。因此,从经济运行的层面上看,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就是在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下进行的。从经济制度层面上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各种制度(雇佣劳动制度、股份制度、农场制度)又都是以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条件的。

生产总过程的运行还包括分配环节。在一定的制度下进行的生产,又决定了生产出来的成果在相应的制度下进行分配。从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分配的对象是新创造的价值,即V+M部分。V是劳动力的价值,对资本来说是它的生产成本;M是超过生产成本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从资本运行的角度来看,劳动力是它进行生产时所必须购买的生产要素,其价值通常在进行生产之前就要支付这笔费用,因而是作为生产成本要在新价值中进行补偿,即在新创造的价值V+M中对V的扣除。因此,对资本来说,分配的对象实际上只是M部分,即剩余价值。劳动力在被购买时已经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买卖关系在生产之前就已经结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是从属于资本的,是受资本支配的。劳动力不能作为生产的主体占有生产的成果,所以也就没有权利参与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尽管剩余价值是由劳动力创造的,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只有资本能够占有剩余价值,从而有权对剩余价值进行分配。

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以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条件的,这种生产关系也就决定了对剩余价值的分配也是按照这一原则来进行的。具体说,资本所有权从平均利润中取得利息,资本使用权则从平均利润中取得企业利润。土地所有权从超额利润中取得地租,土地使用权则从超额利润中取得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另一部分企业利润。这样的分配关系又反过来实现了相应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以生产要素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运动为切入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运行制度特征,从制度层面揭示了生产总过程所反映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经济运行不同于小私有制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相分离的。如前面所分析的,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又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才能形成的。因此,首先要说明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什么途径创造了劳动力两权分离的制度条件。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就是要使劳动力的所有者不能成为自己劳动力的使用者,而必须要由别人来使用自己的劳动力。当然,这并非出于劳动者自己的本意,而是劳动者只能让别人来使用自己的劳动力才能实现自身劳动力的再生产。要形成劳动者不能使用自己的劳动力的制度条件,就必须不能让劳动者拥有进行生产的客观条件,即生产所必须拥有的物质资料条件。如果劳动者自己拥有了生产资料,就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这样,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就不会分离。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中要使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就首先要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

对劳动者的生产资料的剥夺,是通过摧毁小私有经济关系来实现的。小私有经济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同时拥有生产资料,这种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相统一的经济关系,使劳动者能够直接与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生产劳动。在这一关系下,就劳动者来说,他只是和自己发生关系,而不需要同其他人发生关系。当然,这也就不存在劳动力的买卖关系,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也就不会发生分离。所以,要使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关键是要使劳动者失去拥有的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是通过原始积累的方式来创造这一制度条件的。

原始积累就是资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对小生产者进行剥夺,使他们失去生产资料,从而沦为一个无产者。当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也就失去了自己进行生产的基本条件,就没有条件使用自己的劳动力来进行生产。对小私有者的生产资料进行剥夺以后,生产资料就开始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中,而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料的资产者并不能直接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是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来与之结合进行生产。这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形成了与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经济关系:劳动者因失去了生产资料而不能进行自己的劳动,他要能够进行劳动必须要依赖于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者;资产者拥有生产资料,但他无法自己使用这些生产资料,他必须要能够找到劳动者,才能使自己拥有的资本发生增值。劳动者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是劳动者,这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基本阶级,并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

要使劳动者不同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是劳动者这一基本经济关系能够稳定下来,资产阶级国家运用上层建筑的力量,用法的形式把这一关系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这就是用法律来规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以保证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对于劳动者来说,他失去生产资料以后,能够拥有的只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而劳动力的所有权也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护。这样,劳动者是以一个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是以一个自由的人出现在市场上并发生经济关系。由于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无法自己进行劳动,这当然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资料。这时,劳动者要维持生存,就不能不把唯一具有所有权的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进行交换,以能够得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除此以外,他别无选择。

资本主义通过原始积累的方式实现了对小私有者的剥夺,一方面使小私有者失去了生产资料,成为了无产者;另一方面,又使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了资产者。同时,用法律的形式把这样的基本关系固定下来,并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按照这一基本经济关系来进行运行。这就是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

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就是建立在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基础上的。具体是通过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来实现的。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作为自己劳动力所有权的拥有者,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但他始终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和使用其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劳动者作为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当作商品出卖的是一定时期的劳动力的使用权,并且是不断地出卖这种劳动力的使用权,而要能够不断地出卖,前提条件是始终对自己的劳动力拥有所有权。所以,就劳动者来说,他具有的只是劳动力的所有权。他必须把劳动力的使用权不断地出卖才能使自己劳动力的再生产能够顺利地实现。对于资产者来说,他作为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要能够进行生产,只需要购买劳动力的使用权就行了。这是因为,资产者购买劳动力的目的在于使用劳动,使之与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而且,需要多少就购买多少,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购买。因而资产者不需要去购买劳动力的所有权,即不需要去购买劳动者本人。因为有没有劳动力的所有权,并不影响生产的进行,只要能够得到劳动力的使用权,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支配劳动就够了。

这样,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制度,也就在根本上决定了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一方面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为了生存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必须把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作为商品出卖,使自己的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始终处于相分离的状态;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生产,必须购买劳动力的使用权。从而劳动力的所有者形成了劳动力使用权的供给,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形成了劳动力使用权的需求。正是对劳动力使用权的这种买卖,使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关系。

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关系,也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一个基本条件。因为雇佣劳动制度就其实质来看,就是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其内容是对劳动力使用权的购买。正是因为资本购买了劳动力的使用权,并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了劳动力,才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运行制度是以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条件的。

2.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统一的,资本的所有者也就是资本的实际使用者。这种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属于同一主体的典型形式是个人企业主。即个人既是企业资本的所有者,又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掌握着资本的使用权。资本主义的个人企业与小私有经济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在小私有经济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使用权也是统一于同一个主体的,但它的特征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而在资本主义个人企业中,虽然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属于同一个主体这一点是与小私有经济相同的。但是,它的特征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地提高,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统一于同一个主体的个人资本的形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资本也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社会资本的出现相伴随的就是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又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资本运行的一个基本制度。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条件。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是以社会资本的形成为前提的,而社会资本的形成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导致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根本原因。

首先,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惊人地扩大了,原来由个别资本建立起来的企业已经不能适应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要求。这就要求资本突破个别资本的局限,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这时,一个企业不再是由个别资本来组成,而是由众多的个别资本来组成,从而企业就不再是个别资本的企业,而是必须成为社会资本的企业。因为企业只有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才能满足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要求。同样,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当企业采取社会资本形式的时候,资本的所有权是由众多的个人掌握的,但资本的使用权却不能由众多的个人来掌握。这就客观上要求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使资本的所有者成为单纯的所有者,把资本的使用权交给不是资本的所有者来掌握,以保证在现实中资本能够顺利地运行。所以,当资本采取社会资本形式时,也就形成了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其次,企业制度的变化为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创造了条件。在企业制度处于个人企业的时期,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还不具备基本的条件。为了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企业制度也发展到了公司企业的阶段,尤其是股份制的出现,使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具备了现实条件。在企业制度采取股份制的条件下,企业资本的所有者是由众多的股东构成的,他们作为投资者只是单纯的所有者,而并不是资本的实际使用者,资本的使用权是由专业的经理人员掌握的。因此,股份制企业的出现,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也就成为企业资本运行的一种基本形式。

马克思在揭示了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又对信用制度在促使这一分离过程中的作用做了深入的分析。

马克思指出:“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因此,即使后者所得的股息包括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也就是包括全部利润(因为经理的薪金只是,或者应该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这种劳动的价格,同任何别种劳动的价格一样,是在劳动市场上调节的),这全部利润仍然只是在利息的形式上,即作为资本所有权的报酬获得的。而这个资本所有权这样一来现在就同现实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完全分离,正像这种职能在经理身上同资本所有权完全分离一样。”

马克思把信用制度看作是促使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由于信用制度的发展,使一些人能够获得支配别人资本的权利,而资本的所有者也能够把自己资本的使用权让渡给别人来支配。从而使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同时通过信用关系来实现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可以说,信用制度越发达,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或者说,信用制度越发达,就能够为单个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化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后天有多远?

    后天有多远?

    当今世界,气候危机、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三重危机叠加出现,三重危机的核心是能源,为了走出这三重危机的阴影,人们寄希望于低碳能源的新能源,希望通过它“毕其功于一役”,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没有一种能源形式能够替代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那么,在三重危机之下,我们不禁要问:后天有多远?后天之后,我们又该去向何方?本书所讨论的正是这三种危机之间的深层次的相互关系。
  • 经济热点面对面

    经济热点面对面

    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经受了这些打击和考验,中国的经济会大幅下滑吗;通货膨胀率还会上升吗;中国的石油安全吗;中国的粮食安全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起死回生吗;中央政府会怎么办;宏观政策会走向哪里?这些原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这一年都成了老百姓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作为“时代见证”系列丛书之一,《逆袭之路》通过对近两年来知名企业的市场表现进行分类,一类是在创意年代把握机会为消费者带来惊喜表现,在这场过山车的运动中成功的攀上更高位置;另一类是盛极而衰期待华丽转身的代表,他们更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这一场运动是重上高峰还是荡到低谷。本书不是一般的企业案例书,它通过财经记者的专业分析,让读者看到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战略特点,从中可以找到自已的判断分析。
  • 35岁前要活学活用的经济学通识

    35岁前要活学活用的经济学通识

    在现实中,我们的生活时刻被经济的影子所萦绕,无论做什么都充满着经济的味道。经常关注各大门户网站的人,很容易就会总结出目前中国的热点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没有一个不与经济学密切相关,也没有一个不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心者也许还会注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与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就业市场风云变幻,当初的热门专业早已“降温”,年轻人求职很难不受此影响;房市前景未明,房价似乎按兵不动,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房才合适……
  • 佃农理论(英语原著)

    佃农理论(英语原著)

    《佃农理论》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博士论文,其英语原版于1969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张五常这本论文集主要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以往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奠定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雕刻人生

    雕刻人生

    两个怪异的人,上帝解救了一个,另一个呢?没错,他们在不该相爱的时空相遇之后,注定彼此纠缠在彼此的时空里面不可自拔......
  • 锦衣晚临溪

    锦衣晚临溪

    人人都说锦衣卫横行霸道,狠辣无情。可唐晚晚半分不惧,还非要想方设法接近那位冷面指挥使大人。晚晚说:“大人冷漠、傲娇,甚至不解风情,可在晚晚心里,大人就是这世上最好的人。”“大人为正,东厂为邪。”“大人,我心悦你呀。”他曾以为,此生锦袍加身,独行黑暗。却不料,有人卸尽红妆,生死相随。纵是百炼钢,终为绕指柔。
  • 前妻,原谅我

    前妻,原谅我

    当她全心全意的爱着他的时候,得到的是痛苦,当她和初恋情人在火灾里,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初恋情人。当她被初恋情人陷害时,初恋情人总是没错,而她却要承受他的怒吼。终有一天,她带着他的种愤然离开,等她在回来,身旁多了个小奶包。某不要脸的男人:你长本事了,带着我的种逃跑,罚你和小奶宝永永远远不许离开我。
  • 仙泣:江湖无悔

    仙泣:江湖无悔

    白衣胜雪,一剑焚心。你终究还是骗了我吗?可是就在我要握住你的时候你又为何离去?“倾音!等等我不好吗?”“你?是谁?说啊!你究竟是谁!你不是他!”
  • 巫合天机不可窥

    巫合天机不可窥

    祝萧遵照师傅遗命下山入世,结识了百里镗、流离等人未曾想,自下山起便已经入局,所遇、所见均在局中。离奇的案件,幕后真凶,不时的刺探几人不可告人之秘密,究竟谁能窥探天机?谁又是这天下真正的主人?
  • 踏六道轮回而歌

    踏六道轮回而歌

    人之所以追逐,是因为害怕失去,于是人们会用各种手段来争取不再失去,但往往得到的,终究成浮云一片。我自背剑执扇而行,踏破人世间这永无止境的追逐,将这污浊,一杯饮下。
  • 萌学园之牺牲

    萌学园之牺牲

    本文接萌学园6复活之战。暗黑大帝的复活已经告一段落,而新的劫难正在到来,暗黑之子已然重临,萌骑士能否重写奇迹……(本人写作特点:该死的人一定会死,不该死的人也不一定活着!)
  • 远岸

    远岸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小女子勇闯修行世界的心酸历程。一次魂穿,引出的是两对兄妹间一段扑朔迷离、感人肺腑的爱恨情仇。浮生上古,人类热衷修行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追求不朽于亘古还是只为了分辨出自己的本心?天域初开,万物得以修行。被分裂成两个极端的世界最终能否回归大同?人性的善恶美丑在浣世之灾面前又能否得以升华和统一?请跟随本书,一起揭开浮生浣世暮的秘密;请用心感受下,这或许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并借此找回初始美好的梦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