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47900000047

第47章 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革的效率分析(7)

其二,把法规制度作为利润分享制度的依据,规范了对利润索取的行为。要顺利实现由利润独享到利润分享的转变,关键是要确立一个合理的分享原则。没有一个规范的原则,利润分享行为必然会发生扭曲。利润留成制度、承包制利润分配制度的缺陷,就在于没有一个规范的分享原则。由此造成制度成本的提高抵消了制度效率。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利润分享原则是以法规和章程为依据的,这有效地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确定利润分享比例的变动性而导致的成本增加,从而大大节省了这一制度的成本,提高了制度效率。

现代企业制度的利润分享制度具有的上述两方面的优点说明,这一制度比其他两种利润分享制度具有更高的制度效率,因而是至今为止较为理想的一种利润分享制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不存在自身的不足,已有实践已经显示出了这一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这就是如何加强对经营者利润索取权的规范。

利润在所有者之间分享的制度,虽然强化了所有者对利润的索取权,但经营者的索取权被排斥了,这会造成经营者与所有者在对利润索取权上的不平衡心态。在现代企业中,通常所有者只是单纯的所有者,经营者也只是纯粹的经营者。从企业来看,所有者是在企业之外,经营者是在企业之内,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实际上控制企业的是经营者。因此,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经营者具有一部分对利润的索取权,分享一部分利润来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努力程度,是目前对提高利润分享制度效率提出的基本思路。具体有两种做法:一是对经营者采取年薪制。这是把经营者收入与企业实现利润挂钩的一种制度,实质是使经营者能从企业实现利润的变动中取得相应比例的收入。二是使经营者占有企业一定比例的股票,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通过赋予经营者对利润的索取权分享企业利润,以提高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的关切度。

这两种制度都比较有效地提高了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弥补了原有利润分享制度中缺少经营者利益的不足,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制度效率。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从利润分配制度变革的实践效果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的基本结论:

第一,利润分享制度的效率要高于独享制度。现代企业的一大特点是所有者与经营者是分离的,不像古典企业制度中两者是合一的。并且,所有者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就势必会在企业中形成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多元的产权关系。要处理好这些关系,保证各方面的权益得到切实的实现,最终是落实在对利润的索取权上。多元主体共同具有对利润的索取权,必然形成对利润的分享制度。因此,利润分享制度是与现代企业的权益关系的特征相符合的,这也就决定了利润分享制度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

第二,以产权为依据的利润分享制度的成本要低于由主观因素决定的利润分享制度。确定利润分享的比例是要花费成本的,这种成本的大小基本上与分配的规范性成反比。分配的变动性成分越大,其花费的成本也就越大,承包制的利润分享制度最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变动性大意味着各经济主体可以通过改变分享比例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促使大家在这方面花费更多的投入,从而增加了并不能增加净产出的成本。相反,规范的、变动性小的分享制度,则大大减少了在这方面的成本消耗,使这一制度能有效地节省成本。

第三,赋予经营者一定利润索取权的利润分享制度的效率要高于排斥经营者利润索取权的利润分享制度。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变革在是否给予经营者利润索取权方面走过了一个反复。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利润统收统支的制度中,利润是由所有者独享的。以后的改革,从利润分配的变化来看,主要是由独享制转变为分享制,而分享主要是由所有者与经营者分享。在以产权关系为依据的利润分享制度中,当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以后,单纯的经营者又失去了对利润的分享权。但实践证明,给予经营者一定的利润分享权的制度具有更高的制度效率。这种对利润由单纯所有者分享制度的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在发展过程中的辨证的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发展,正是实现向更高效率的利润分享制度演进。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实践证明,经营者具有的利润分享权不是过去那种纯粹以经营者的身份所具有的利润分享权,而是以经营者兼有所有者的身份具有的利润分享权。从这一意义上说,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完全重叠由一个主体承担,这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也不可能具有高的制度效率。但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完全分离,把经营者完全排斥在对利润的分享之外,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已有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使经营者同时也成为所有者,赋予经营者一定的利润索取权,这样的利润分享制度是具有较高制度效率的。所以,这一制度应该是国有企业利润分享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基本方向。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无论在产权制度、经营制度还是在分配制度上都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巨大突破和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也有了正确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始终遵循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原则,即我们建立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既符合社会主义的方向,又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时,也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的特色。这是使这一现代企业制度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则。任何违背和否定这一原则的主张和观点,都不能在中国建立起具有高效率的企业制度。关于这一点,下面还将从理论上展开分析。

第二,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始终遵循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即这一企业制度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从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的基本特征来看,都是对传统企业制度的否定。实践证明,传统的企业制度是低效率的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格格不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之点就在于,这一制度能够使企业真正地成为一个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能够使企业真正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因此,在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任何背离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做法都只能是导致低效率。

三、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

中国的产权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经济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这是因为:

其一,中国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必须要解决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由于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产权结构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因此,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产权改革,否则是不能有效地解决好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的,即只有把改革深入到产权领域,才能有效地推进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

其二,对产权的改革必然会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将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整个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呈现出一系列过去所没有的新特点。从这一意义上说,产权改革涉及的并不只是产权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关系的问题。但是,产权(所有制)改革所引起的经济关系的变革必须是以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1.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问题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些学者在强调对国有经济必须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时,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要改变国有的性质,实行全面的私有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国有经济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于怎样来实行私有化提出了具体的方案。我认为,这些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因而决不能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所要遵循的原则。

例如,有学者认为:提出反对私有化,维护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让国有企业参与市场平等竞争,这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非议。因为在理论上有两种“私有化”:一是大家平分,这实际上是社会化;二是为少数人所瓜分。在中国的现实危险是第二种私有化。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按照这一观点,只有少数人瓜分国有资产才是私有化,大家平分国有资产则不是私有化,而是实际上的社会化。在这里,先不说是否通过大家对国有资产的平分才能实现资产的社会化,仅就通过大家平分国有资产来改革国有企业,并以此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基础这一点来说,是既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也不符合我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

首先,大家平分国有资产,在实际上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大家”究竟是指哪些人是不明确的。是全民,还是国有企业的职工,还是包括退休人员和未来的职工;是按企业的国有资产分,还是按全社会的国有资产分,等等。事实上,无论怎样分,都不可能得到大家平分,分的结果必然不是平分。因此,提出这种不具有可操纵性的“资产社会化”方案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撇开大家平分国有资产的不现实性,就“平分”的本意来说,就是把原有的国有企业资产转化为每个人所有的资产,它与少数人瓜分国有资产的区别只是在于“平分”,而在变国有为私有这一点上,两者并无本质的差异。即不论是“平分”还是“不平分”,其结果都是国有资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资产归个人所有,国有企业也就不存在了。大家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要搞好国有企业,而“平分”的结果却是消灭国有企业,这就根本谈不上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了。况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每个人平分得到的资产在市场上流动、交易,必然会发生重新组合,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平分得到的资产最终会向一部分人手中集中。于是,平均占有资产的初始状况,也就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逐渐向少数人占有资产演化。因此,反对私有化,就是反对把国有资产私化为个人资产,包括少数人瓜分和“大家平分”。

因此,在中国的产权改革中必须要把握好的问题是,既要通过改革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公有制经济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对公有制的改革又不能改变其基本性质,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要做到这两点,中国的产权改革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在总体上坚持国有企业的性质,如果是否定了国有的性质,也就谈不上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2.关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改革问题

中国进行所有制结构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否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这是一个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必须把握好以下两点。

第一,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能把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否定社会主义性质等同起来。

首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社会经济中的所有制成分不可能是单一的和纯粹的。那种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只有发展公有制经济才是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观点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因此,要改变单一公有制的结构,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就是说,在当前我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的性质。实际上,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单一的,我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的发展还不成熟、不完善,光靠公有制经济是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所有需要的。这样,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使它们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发展本身的客观要求,所以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从这一意义上来认识我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就不会把当前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看作是否定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要把握好度,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首先,必须保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具有量的优势。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相统一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使公有制经济在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相比较中具有量的优势。这是保证社会主义性质的一条基本界限。如果在社会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不具有了量的优势,那么,社会主义的性质也将发生变化。当然,这种量的优势并不一定是绝对量的优势,也可以是相对量的优势。因此,我们进行所有制结构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并不能得出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一定是发展得越多越好的结论,而是要在确保公有制经济在量上占优势的前提下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其次,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性质,除了要使公有制经济在量上保持优势以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这就要求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把国有经济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并在这些行业和领域中占据支配地位。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也能得到有效地保证。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所有制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是为了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更好地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会改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但是,在所有制改革中必须要保证公有制经济在量上的优势,并要不断地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同类推荐
  • 戴尔营销

    戴尔营销

    本书对戴尔公司的独特经营模式定制化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介绍了戴尔企业文化、直销、客户战略、大规模定制与零库存等。
  • 物业冲突解析

    物业冲突解析

    物业管理是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后,在中国房地产快速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物业管理在中国大地上一出现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围绕着物业管理的各种矛盾也快速增长,业主与物业公司由于各方面原因产生的冲突也在不断增加。这种冲突不仅对微观的物业管理带来破坏作用,也给宏观的社会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本书通过三峡诸多相当于中原商周遗址的发现,为认识早期巴文化提供了物证,多处与盐业有关的遗址的发掘,解读了巴人与盐的关系;为“巴盐”与“盐巴”,提供了物证。
  • 秦始皇:跌倒在细节面前的高管

    秦始皇:跌倒在细节面前的高管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赢政内求治,外拓边,大手一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当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创建了开天辟地、震古烁今的煌煌伟业,于是英雄豪迈,意气风发。
  • 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新模式

    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新模式

    在金融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宣讲了很多年,但像包头市商业银行那样,真正能把客户服务做好的中小城商行却并不多。确实,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是对原有金融服务的发展,在某些环节甚至是彻底地颠覆。这确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们中小城商行需要变革体制、调整人员、转变观念但是,中小城商行要生存就一定要改革服务模式。没有新的服务模式,中小城商行的广大客户就会流失,中小城商行最终就要死亡
热门推荐
  • 呆萌宠妻丫头快点跑

    呆萌宠妻丫头快点跑

    他们四个原本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兄弟。可,兄弟反目却只因为一个女子。当她知道自己的叫了多年的哥哥不是自己的亲生哥哥。并且是爱着自己的人。自己的“哥哥”对着自己表白,自己脑子一片空白。既害怕又恐惧倾恬恬忽然好后悔自己回国。因为失去了一个很爱自己的哥哥。还好上天眷恋她。失去了一个哥哥,却来了一个把她宠上天的男朋友欢迎各位读者入坑~
  • 西游之锦鲤奔波儿灞

    西游之锦鲤奔波儿灞

    没错!就是那个奔波儿灞!融合了灞波儿奔的妖丹,变成了一条锦鲤,自带大运触发技能!仅需倒霉三次,便可触发一次大运!我奔波儿灞要逆袭了吗?本书又名《我怎么才能倒霉?》《这条锦鲤有点莽》《奔波儿灞也太好运了吧》《太上仙尊奔波儿灞》
  • 西湖烟雨

    西湖烟雨

    本书主要讲述了杭州两大家族集团的家长及其子女两辈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和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离奇爱情故事。
  • 重书山海

    重书山海

    是天灾亦是人祸,他虽已死,但却寄魂于奇书。重生为神人异兽,投身山海之中的他,却只能一次又一次体验生死之困,一次又一次怀疑人心......
  • 魅影随形

    魅影随形

    7月15的鬼节,一个大雨瓢泼的夜,一条幽深萧条的小巷。李悦晴在充满诡异气息的老房子下避雨,却鬼魅般的遇上了一个陌生的红衣女人。似鬼非人的红衣女人神秘莫测的引导悦晴去一个叫“晴幽苑”的地方,让悦晴此后噩梦连连,一直被那个红衣魅影所纠缠!离奇的遭遇,神秘的女子,诡异的故事,错综的谜团!真相,究竟是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天纪传

    傲天纪传

    人物传记,精彩的片段,辉煌过,落寞过,孤独过,完美过,至今吾终成大道,
  • 重生之哥哥你只能是我的

    重生之哥哥你只能是我的

    他受尽伤害,不料上天又给他一次机会。“哥,今天我和小淇去玩了”“嗯嗯,哥哥们的小白最听话了”小淇默默抬眼看向那‘听话’的可爱弟弟,掏出手机:“喂,120吗?这里有混混受伤了,需要急救”没错,这就是一个可怜男孩子重生遇到两个哥哥的‘正常向’小说。(我会告诉你有肉嘛片段1:杨士淇在门外经过不小心听到里面传来了吵闹声,像是要打起来了。“小白!再嚣张小心大哥我干死你!”“我才不怕你!有本事你当着二哥面来干死我啊混蛋!”“好啊!如你所愿!”“喂!你干嘛啊!放手啊,二哥,你,干什么也,唔嗯…唔…啊…混蛋…嗯…唔…”后面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不对了…
  • 半妖游

    半妖游

    冥冥之中,人与人相遇,总会相互融入对方的生命,生出些新的东西,世间将这些东西称作感情。本是简单的一次出游,却让几人丢失了性命,那位肇事的老妖重新赋予了几人生命,让几人变为了特殊的半妖。灵魂被附着在动物身上也就罢了,还能变为人形,可将她变为他却又是出于何用意?一段不平凡的妖生就此展开了……
  • 凡人修仙大系统

    凡人修仙大系统

    普通高中生李凡被雷劈中后,意外获得修仙系统。法术、灵器、功法应有尽有,走上凡人修仙之路。至此,他的人生不再平凡。美女校花、性感老师、妩媚少妇形形色色的女人走进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