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700000015

第15章 孔广森与庄述祖的经学(1)

孔广森与庄述祖的经学都是继续庄存与而来,但是,不同的经学思想决定他们两人对清代后来经学的影响大不相同。孔广森的经学思想基本上没有超越庄存与的《春秋》学,庄述祖的经学思想则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向西汉今文经学的转化。

§§§第一节孔广森的生平与著述

孔广森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承继庄存与的《春秋》学重《公羊》的倾向。较之庄存与的《春秋正辞》,这部著作从书名上更为接近汉代的《公羊》学。但是,从内容上看,《公羊春秋经传通义》的经学基本思想,仍停留在庄存与《春秋》学的水平上,甚至可以说有某种倒退。

孔广森(1752~1786),字众仲,又字约,号顨轩,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八代孙。他的祖父是衍圣公孔传铎,父亲孔继汾是孔传铎的第四子,字体仪,号止堂,以知识渊博,深通经学而著称。史载孔广森:“聪颖特达,尝受学戴震、姚鼐之门,经、史、小学,沉览妙解。”(《孔广森传》,《清史稿》卷四八一。)17岁时就举于乡,20岁时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年少入官,性淡泊,耽著述。”(同上。)遂告养归家。后因其父编写《孔氏家仪》一书,遭族人孔继戍告发,以篡改《大清会典》之罪充军,经孔广森借贷赎罪而得救。乾隆五十一年(1786),大母与父相继去世,孔广森居丧,因过分悲伤而逝世,时年35岁。

孔广森才华横溢,尽管英年早逝,却在诸多方面颇有建树。徐世昌的《清儒学案·顨轩学案》说他:“研经明算,声韵尤精,圣裔儒宗,旷代一遇。”姚鼐的《仪郑堂记》也说:“约博学,工为词章。天下方诵以为善,约顾不自足,作堂于其居,名之曰仪郑,自庶几于康成。”他的文词在当时为一些学者所推崇,如孙星衍在《仪郑堂骈俪文序》中说:“余在江淮间,友人汪容甫出顨轩骈体文相示,叹为绝手。”虽然孔广森自己表示对东汉的郑玄最为尊崇,其居还以“仪郑堂”为名,但是,江藩以为孔广森真正的成就并不在训诂文词,而在推研经义。所以,《汉学师承记》在讲孔广森时,竟全文收录孔广森的《戴氏遗书序》为主要内容,并说他“深于戴氏之学,故能义探其原”。

在短短的一生中,孔广森留下了《大戴记补注》十三卷、《礼学卮言》六卷、《经学卮言》六卷、《少广正负术内外篇》六卷、《骈俪文》三卷、《仪郑堂文集》二卷等著作,内容涉及文词、经学等诸多方面。(参见徐世昌:《清儒学案·顨轩学案》,江藩《汉学师承记》等。)其中最为清儒所称许的则是《公羊春秋经传通义》一书,如阮元在《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序》中就称其书“成一家之言”,而孔广森本人也以《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冀备一家之言”自许(孔广森:《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清经解·续清经解》第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在去世前夕,他以其书郑重地托付其弟,孔广廉说:“丙午冬,将返道山之前数夕,语广廉曰:余生平所述讵隶古人,《公羊》一编,差堪自信,藐孤成立,尚不知千秋之托,将在吾弟。”(同上。)可见,《公羊春秋经传通义》是孔广森经学的代表作。

§§§第二节经主义,史主事

孔广森对《春秋》的看法,与庄存与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他说:

昔我夫子有帝王之德,无帝王之位,又不得为帝王辅佐,乃思以其治天下之大法,损益六代礼乐文质之经制,发为文章,以垂后世。而见夫周纲解弛,鲁道凌迟,攻战相寻,彝伦或熄,以为虽有继周而王者,犹不能以三皇之象刑,二帝之干羽,议可坐而化也,必将因衰世之宜,定新国之典,宽于劝贤,而峻于治不肖,庶几风俗可渐更、仁义可渐明、政教可渐兴。乌乎托?托之《春秋》。(《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他说孔子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这是《公羊》学的孔子素王说。但孔广森承认孔子为素王与庄存与仅称孔子为至圣是不同的,故而在《春秋》一书的性质上,二人就有不同的看法。孔广森不像庄存与只说孔子著《春秋》是对先圣的继承,而更多的是强调孔子损益六代礼乐文质,其中有为继周之王所立的“新国之典”,其中包含着孔子的“新意”。所以,对《春秋》一书,孔广森着重的是探求其中所包含着的孔子“新意”,即“《春秋》托王义”(孔广森:《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〇,《I清经解·续清经解》第5册。),而不仅仅说是对先圣的继承。

但是,孔广森也并不否认《春秋》与列国史的联系。他认为《春秋》之名,就取自鲁史《春秋》:

《春秋》虽鲁史,圣人因而不革,必有新意焉。春者阳中,万物以生;秋者阴中,万物以成;善以春赏,恶以秋刑,故以是名经。(《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春秋》本为鲁史旧名,孔子沿袭其名,但却不是简单的因袭,而是含有生成赏罚的新意,所以才成为圣人之经。然而,他反对孔子仅采鲁史的说法,认为孔子著《春秋》不仅只采鲁史,还有对他国史的采用。如在论庄公二十三年“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时,孔广森就说:“俗儒辄以为旧史无日,《春秋》因之。《春秋》采列国之史,岂仅见鲁史,亦何憾于曹,而世世阙其卒日?”(《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三。)在解释僖公九年“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时,又说:“谨案《坊记》称《鲁春秋》记晋丧曰:杀其君之子奚齐及其君卓。盖不修《春秋》文如是,误以两事为一年之事。左氏,鲁之史官,故其传云: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亦误以为两弑为一年之事。经书卓子弑在下年,似据《晋乘》而改正之者也,此足明俗儒谓《春秋》但因鲁史者之妄陋。”(《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五。)他明确指出《春秋》仅采鲁史的看法是俗儒的“妄陋”之论,解释不了《春秋》的许多记载。只有承认《春秋》采列国史,才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些记载。

然而,《春秋》采列国史的因而不革,只是孔子著《春秋》的一个方面。孔子著《春秋》还有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对列国史的删改,对周代礼制的损益。孔广森说:“仲尼作经,大有所删改,岂专用旧史者乎?”(《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孔子的删改损益,是孔子著《春秋》更为重要的方面。正是有了删改损益,《春秋》才成为寄托有孔子新意的经典与后王的一王大法。孔广森说:

《春秋》之制者,君子所托新意,损益周制,以为后王法。(《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一。)

孔子寄托在《春秋》中的新意,孔广森统称为“义”。他认为《春秋》的特点是,“贵明义,不贵明事”(《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〇。),主张用事与义的不同来区分史与经的不同。孔广森说:

鲁之《春秋》,史也;君子修之,则经也。经主义,史主事;事故繁,义故文少而用广。(《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史书的《春秋》主要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而孔子修定的《春秋》则以“义”为主。叙事相对于言义,需要较多文词才能够表述清楚,所以,孔广森又以经文文字少、史书文字多来区分史与经的不同。但是,文字的多少只是派生出来的,义与事的不同才是经与史的根本区别。孔广森用义与事来区分经与史,与庄存与的用道与事来区分经与史,基本上是相同的,都体现了对《春秋》义理的重视。但是,孔广森讲《春秋》之义是“新意”,是孔子损益周制的结果,这与庄存与强调《春秋》仅仅是先圣的继承是不同的。以义与事区分经与史,强调《春秋》有新意,是孔广森整个《春秋》学的出发点。

孔广森认为《春秋》的新意,不仅包含所有后王的一切王法,而且也有权衡万事万物的准则。他说:“《春秋》记事,皆为后王示法……经变之制,非不包举。”(《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〇。)又说:“《春秋》权也,量物之轻重而为之衡者也。”(《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九。)他反对汉代《公羊》学以《春秋》仅仅是为汉王朝立法的说法,强调《春秋》是一切后王所必须遵循的万世法。同时,《春秋》的新意又具有无常的特点:“凡义无常,唯时所当。”(《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他十分赞同董仲舒的说法,以为“《春秋》无达辞,唯义所适”(《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六。),反对拘泥于《春秋》的文辞,主张以灵活的精神,根据“时”的不同等具体情形去体会圣人之义。他认为,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把握到《春秋》的新意。在这一点上,孔广森与董仲舒是相同的。

孔广森虽然主张用灵活的变的精神来探求《春秋》的新意,其根本仍在儒家经学的义。他所探求的《春秋》新意,其实不过是儒家经学的政治伦理原则。他说:

《春秋》有七缺:惠公妃匹不正,隐桓之祸生,是为夫之道缺;文姜淫而害夫,为妇之道缺;大夫无罪而致戳,为君之道缺;臣而害上,为臣之道缺;晋侯宋公杀妻世子,为父之道缺;商臣蔡般弑其君,为子之道缺;黩烝灾尝郊祀不修,而周公之礼缺。此君子所以惧,《春秋》所以作也。(《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

所谓七缺是孔广森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描述。他认为孔子作《春秋》,正是为了矫正春秋时期君臣、夫妇、父子之道及其祭祀诸典礼的缺失,以存先圣的王道,所谓“《春秋》之作,存王道于将绝,垂治法于不朽”(《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二。)。因此,孔广森所谓孔子新意,不过就是对缺失的君臣、夫妇、父子之道的矫正,对周公之礼、文王之法的恢复,以接续熄灭的王道。故他说:“王迹熄矣,《春秋》乃以文王之法临之,而托其义。”(《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二。)在释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时,又以为王为文王,以《春秋》继文王,是孔子“制《春秋》之本义也”(《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可见,孔广森虽然认为《春秋》有对周礼的损益,寄托有孔子的新意,但是,这个新意仍然是以文王之法、周公之礼为宗,并不是无本之本。从这一意义上,孔广森的说法与庄存与的说法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孔广森虽然讲《春秋》有新意,有王义,但同庄存与一样,都没有接受《公羊》学以王鲁等微言为内容的孔子改制说。

尽管孔广森所说的《春秋》新意,与《公羊》学的孔子改制的微言有所不同,但是他在书中仍以探求圣人新意为归。所以,孔广森特别反对把圣人之经当作史书、用历史事实来论说《春秋》的做法。在他看来,俗儒以史解经的误说源自《左传》,《左传》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以史解经。故他多次批评《左传》以史解经的误诬,如释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就针对《左传》的时王之说,批评其“强据鲁史正月,正月号称为之时王,不亦诬乎?”(同上。)《左传》不仅以史解经,还往往滥用文词,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孔广森释僖公十九年夏“己酉,邾娄人执鄫子用之”条说:

谨案邾娄人自以女怨执鄫子,而托罪其后会,以说于宋耳,《左氏》岂不知季姬事实,乃归恶于宋襄,果尔,则《春秋》之舍宋而责邾娄,理不可通也,又托子鱼谏语。赵匡讥之曰:“凡左氏谬释经文,必广加文辞,欲以证实其事。”信哉!斯言!(《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五。)

无论《左传》怎样用繁文褥词来论证其说,孔广森都认为其根本不符合《春秋》之义,他说:

左氏初不受经于仲尼,不知薨不书葬之义,前汉诸儒不肯为《左氏》学者,为其是非缪于圣人也,故曰《左氏》不传《春秋》,此无疑矣。……丘明所以作传者,乃若自用其意说经,泛以旧章常例通之于史策,可以见成败耳,其褒贬之意,非丘明所尽也。故《春秋》所有义同文异者,皆没而不说。(《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

在他看来,左丘明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意见,采用史策的旧章常例来言说《春秋》,根本不知道《春秋》的褒贬诸义,而这正是《左传》对《春秋》文异词同不能予以正确解说的原因所在。所以,孔广森同意西汉今文经学家之说,认为《左传》不传《春秋》(刘歆在《移太常博士书》中提到经学博士皆持此说:“谓《左氏》不传《春秋》,岂不哀哉。”但是,汉代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传《春秋》的,《四库全书提要·左传提要》说:“刘向、刘歆、桓谭、班固皆以《春秋传》出左丘明,左丘明受经于孔子,魏晋以后诸儒更无异议,自唐赵匡始谓左氏非丘明。”),甚至指斥《左传》是“末世流俗之见”(《春秋》襄公三十年,“葬宋共姬”,孔广森曰:“宋伯姬之贞信,遭患难而不失其度,年逾闲居而不易其节,故能生致三国之媵,没动诸侯之哀,此《春秋》之所以为劝《广汉》、《行露》之意也。《左氏》顾诡托君子之言,讥其女而不妇,犹渐于末世流俗之见者与?”)。可是,孔广森在评论三传得失时,又认为《左传》对《春秋》之释有得有失,并不完全否定,而且还不止一次地取《左传》为说,这是孔广森《春秋》学的明显矛盾。

晋代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对《左传》之学的发展、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四库全书提要》于《春秋左传正义提要》中说:“杜注多强经以就传。”杜注《左传》较为忠实于本传,重在以史事解经。但孔广森以为,杜预的注不仅变乱古训,而且对后世危害极大。他说:

杜预始变乱贾服古训,以为经承旧史,史承赴告,苟如是因陋就简,整齐简牍云而,董狐、倚相之才,偏优为之,而又何贵乎圣人?大凡学者谓《春秋》事略,《左传》事详,经传必相待而行,此即大惑。文王系《易》,安知异日有为之作《十翼》者?周公次《诗》,安知异日有为之作《小序》者?必将待传而后显,则且等于扬雄之首赞,朱子之纲目,非自作而自解之不可也。圣人之所以为经,词以意立,意以词达,虽无三子之传,方且揭日月而不晦,永终古而不敝。(《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孔广森认为,圣人之经的新意已经通过《春秋》的文词表达清楚了,根本用不着三传,尤其用不着《左传》以史事说明就可以通行于万世万物。杜预注以史解经,是将圣人之经降到了史书的地位;同时,造成了《春秋》经义必须依靠《左传》史事才能得到说明的“大惑”,这是极其有害的。后来对《春秋》的许多误说,以至王安石的“断烂朝报”之说都源自杜预之说。孔广森举例说,《春秋》昭公三十一年,“冬,黑弓以滥来奔”,《公羊传》有“文何以无邾娄”之问,杜预认为这句话是鲁史阙文。但是,杜说却是根本错误的:

《春秋》口授。恐久而失实,故文虽无邾娄,师法自连邾娄读之,因以起义。杜预横谓是鲁史阙文,后世有为断烂朝报之说,预其罪首与。(《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〇。)

孔广森不仅批评杜预的以史解经,而且将杜预说成是危害《春秋》经义的罪魁祸首。对于东汉以后经学界于《左传》的通行,用史事来解说《春秋》成为《春秋》学的主流的情形,孔广森哀叹说:“世俗莫知求《春秋》之义,徒知求《春秋》之事,其视圣经竟似《左氏》记事之标目,名存而实亡矣。”(《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他著《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就是要纠正千余年来不知《春秋》之义,只求《春秋》之事、以史作经的失误,以恢复《春秋》经义的本来面目。

§§§第三节对历代《春秋》学的得失评判

重义不重事是孔广森对《春秋》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孔广森对历代的《春秋》学得失作出了自己的评判。阮元对孔广森的评判有一总体的说明:

曲阜圣裔孔顨轩先生思述祖志,则从事于《公羊春秋》者也。先生幼秉异资,长通绝学,凡汉晋以来之治《春秋》者不下数百家,靡不综览。尝谓《左氏》旧学湮于征南;《穀梁》本义汩于武子;王祖游谓何休志通《公羊》,往往为《公羊》疚病;其啖助、赵匡之徒又横生义例,无当于经;唯赵汸最为近正;何氏体大思精,然不无承讹率臆,于是旁通诸家,兼采《左》、《穀》,择善而从,撰《春秋公羊通义》十一卷《序》一卷。(阮元:《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序》,《清经解·续清经解》第5册。)

同类推荐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 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

    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决定了现实关系不仅成为写作的一种背景,而且成为写作的直接对象物。作者对报告对象的选择以及对其意蕴的阐释,无不受到特定的时代境遇的影响。社会特殊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制约着报告文学写作的走向,而报告文学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建构。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之间具有某种互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择取文化生态作为观照中国报告文学流变的一个优选视角。我试图做的是,将已成为历史的报告文学,置于历史的语境之中。在回到历史、触摸历史的过程中还原出报告文学存在的某种历史的本真面貌。
  •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是肖大庆捧给读者的又一部文学美文集。所收集的作品,都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文集共三部分,分散文卷、小说卷、书评卷。文章短小精悍,惜墨如金。尤其是小小说,捧给读者的更是一道脍炙人口的精神快餐。他的很多作品都在关注下层民众尤其是小人物的生存境遇,木瓜、钟老师、若伦、轿夫、的哥、导游阿兵、上访的陈能……众人各有特色的形象各有不同的命运,在细致的描述中,他们的艰涩与挣扎力透纸背。在写作手法上,善于“甩包袱”,画龙点睛的几笔就激活了小说中的人物,给他们注入灵魂。精巧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读起来让人犹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年轻岁月,如火的季节。可是却感受不到火的灸热。所有的华美和绚丽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又何必在乎太多,太阳依旧东升西落。让它成为关于那个火一样的季节的一份记忆吧。
  • 海韵

    海韵

    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海,热爱山水。在他的诗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透露着诗歌的灵气。大海更给予他创作的源泉,写海的诗思绪万千,哲理深邃,情感丰富。写爱情的诗灵动缠绵,别具一格。《海韵》是他的第一本诗集。诗集分:上辑,大海放歌,童年的记忆,中辑,放牧春光,故乡的思念,下辑,爱的旅程,山水寄情。
热门推荐
  • 青春苦乐谁愿铭记

    青春苦乐谁愿铭记

    青春是他们最美的样子。笑得美,哭得美,爱得美,想得美。林开心重回故高中与昔日的朋友们重逢,同最要好的任性闺蜜汪安心再次携手共度校园时光。校园还是一如既往的表象,他们如常学习,如常感受生活。却发现时光的河流从不停歇,很多事正潜移默化着。在校园这个平淡而简单的小社会中,少年们的心思总是纤细而敏感。林开心:你写给我的信,我没有一直收存,信纸上的黑色笔墨,快忘记了。汪安心:我这个人翻脸快,心更狠。任他(她)是谁,都比不过我。严帅:喜欢我的人几条街都排不完,从来都是这样。陆一凡:见到她,就想对她好。相冲:和你招手说再见我就已经很开心了。彭畅:我的微笑可以给所有人,但我只喜欢你。何奕龙:任何时候我们都是死党。江娜:开心就好。......
  • 阳魂玄焰

    阳魂玄焰

    母亲生下他就被杀死,而他也被赶出家族他该何去何从。废物?收徒弟,创宗门,打天下。让我们来创建太平世界吧。属于兄弟们的世界。属于我的世界。
  • 我真是正经修仙者

    我真是正经修仙者

    本小说的风格为,轻松,搞笑,和装逼……如果喜欢的话,点一下收藏,点一下推荐。如果不喜欢的话,点一下推荐,点一下收藏……作者更文时间不定,作者学习时,不跟文。作者泡妞时,不跟文。作者打游戏时,不跟文。你问我什么时候更……看我心情啦……偷偷说一句,票票越多,作者就越高兴……
  • 只属于你的小青梅

    只属于你的小青梅

    “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的”易云琛捏着洛念初的脸说道。某人像受了欺负的小媳妇缓缓说道“我们之间什么时候有约定了?”“很好,我会让你想起的!!!”入学第一天,就被欺负了。“你是谁,为什么会从易云琛的车上下来。”“我是他妹妹呀。”妹妹,什么时候易云琛有妹妹了,白苏疑惑的。认为这丫头是在骗自己,便给了她一耳光。“以后就麻烦你这个妹妹离我家云琛远一点。”说完白苏就带着自己的小姐妹离开了。洛念初一脸蒙的站在原地,刚刚是发生了什么?她捂着自己那肿起来的那半张脸,也离开了,准备去教务处报道了。
  • 五1班里的那些事

    五1班里的那些事

    这个长篇连载小说用来记录我们五一班的点点滴滴,有趣的事情我都会记录下来的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上灵天

    无上灵天

    龙崎大陆,一个以武为尊的斗气大陆,以万物之灵为力的世界墨枫,一个备受冷落无法修习斗气的先天失败者。一次偶遇,得觅神秘老师的青睐,天赐灵体,黑阶气法。令人艳羡的御灵之力,天赋奇高的五位择灵,诡异神秘的北极之心,且看他如何成就千古灵天。附等级:见习,末土,黄石,白银,紫金,黑玉,青冥,云灵,玄谷,混沌,无上,天道武技等级:白红橙黄绿青蓝紫黑魔兽等级:无阶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六阶七阶八阶圣阶神阶灵等级:化灵兽灵魂灵器灵天灵界灵丹等级:青赤紫玉灵宝还虚
  • 少女与霓裳

    少女与霓裳

    实力派新锐作者,资深编辑、记者简洁。短篇随笔首度成集,28个成长过程的必经之事,从入学到毕业,从入职到裸辞,从“剪短发的少女”到“第一支口红的心事”,从“当你说要以写作为生”到“离职创伤综合征”,这些女孩们都面临过的问题,都是属于你的失败与伟大。
  • 如果秋天会说话

    如果秋天会说话

    云端上的你,遥不可及。一个关于蜗牛般爱情的故事。迷糊的书生和花一样的姑娘在阳光灿烂的秋日里相遇了。夏边延问:“花里面住着妖精吗?”秋晗:“肯定有呀,我就是花里的妖精啊!”夏边延:“……别开玩笑,我是在讨论一个很认真的问题。”秋晗:“不骗你,我真的是妖精!”“为什么呢?”“要不然世界多么无趣啊,就像此生无法遇到你。”
  • 千城夜之寒

    千城夜之寒

    “刹”字,以利刃斩杀猎兽之人。异兽愈来愈少,自然便创造“千刹”,强大的自然之力掌握在手,生死只在瞬间,少女能否保护异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