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0900000013

第13章 7-Eleven的物流管理之路(3)

7-Eleven的物流管理模式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方式的变革。起初,7-Eleven并没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它的货物配送依靠批发商来完成。渐渐地,由于这种分散化的由各个批发商分别送货的方式无法再满足规模日渐扩大的7-Eleven便利商店的需要,7-Eleven开始和批发商及合作生产商构建统一的集约化的配送和进货系统。在这种系统之下,7-Eleven改变了以往由多家批发商分别向各个便利点送货的方式,改由一家在一定区域内的特定批发商统一管理该区域内的同类供应商,然后向7-Eleven统一配货,这种方式称为集约化配送。集约化配送有效地降低了批发商的数量,减少了配送环节,为7-Eleven节省了物流费用。

1976年9月,7-Eleven在东京地区率先建立了共同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代替了特定批发商,分别在不同的区域统一集货、统一配送。配送中心有一个计算机网络配送系统,分别与供应商及7-Eleven店铺相连,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看到商品的销售、在途和库存的信息。为了保证不断货,配送中心一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保留4天左右的库存,同时,7-Eleven总部每天10点钟之前都会通过计算机定期收到各个门店发送的订货数据、共同配送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发来的库存报告和商品需求报告,总部在上午10点-10点45分之间对这些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分类后分别向相应的生产厂商和批发商发出订货通知单,由其筹备所需商品。配送中心对这些报告进行分析,最后形成一张张向不同供应商发出的订单,由计算机网络传给供应商,而供应商则会在预定时间之内向中心派送货物。共同配送中心在12点到13点之间收到7-Eleven总部、生产厂商和批发商的商品明细表,按其进行调配和供货。

7-Eleven共同配送中心在收到所有商品之后,对各个店铺所需要的商品分别打包,等待发送。第二天一早,派送车就会从配送中心鱼贯而出,按照既定路线向自己区域内的店铺送货。整个配送过程就这样每天循环往复,为7-Eleven连锁店的顺利运行提供物流支持。

这些共同配送中心满足了7-Eleven频繁的送货次数、复杂的送货路线、小批量的订单、大量的上下搬运作业的要求。从日本直销配送公司在某市的一家为7-Eleven提供物流服务的共同配送中心那里我们可以详细了解这种共同配送中心的具体运作。

资源配备:35名搬运工和司机,12辆货车,2 000平方米的冷藏仓库。

配送范围:配送的商品为牛奶(需要从12家工厂进货),生鲜食品(需要从13家工厂进货),加工乳制品(需要从3家工厂进货),加工食品(具体进货厂商数量不固定);每天按照既定的12条送货路线进行两次配送,配送对象为某市内100多家7-Eleven门店。

具体流程:根据7-Eleven总部的指示,配送中心进行配货。对于一般商品,配送中心在下午1点半-2点半之间完成配货,下午2点半-5点将商品配送到7-Eleven门店。对于生鲜商品,每天要进行两次配送:第一次是在前一天下午进货,晚上8点-凌晨2点到3点之间分拣装车,凌晨3点发出,早上4点40分-8点之间完成送货;第二次是当天早上5点-8点进货,9点开始分拣装车,10点半到11点之间发出,下午2点半-3点完成送货后返回配送中心。整个送货单程距离为32-33公里。

在配送过程中,运货的卡车司机都携带有条形码的卡片,到达运货点后将卡放在商店的计算机上进行扫描。如果某位司机总是迟到,调度员就会考察其行走的路线,也许会增加其他的卡车以减轻其运载数量。这样7-Eleven的卡车运行甚至比日本的公共汽车更为准点。

同时,在每个送货车上都装有计算机,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总部能够随时提供送货路线和天气状况等信息给送货车,如果由于一辆车交通堵塞或其他原因造成不能按时送到货,总部会调度另一辆车去按时送到。

配送中心的另外一个优点还在于使7-Eleven从批发商手上夺回了配送的主动权,7-Eleven能随时掌握在途商品、库存货物等数据,对财务信息和供应商的其他信息也能握于股掌之中,对于一个零售企业来说,这些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7-Eleven便利商店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鲜活食品和快餐品的经营。为此,7-Eleven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分别实行各具差异的物流和配送管理,从而保障产品的鲜度,这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就是根据不同的温度建立不同的配送中心。

米饭共同配送中心(20 ℃管理):进行温暖型管理,主要商品有盒饭、烤面包、米饭、四饭团等;

微冷共同配送中心(5 ℃管理):主要商品有牛奶、乳制品、加工肉类、蔬菜(沙拉)等,对于这些商品,7-Eleven从1993年9月开始进行一日三次的配送制度;

冷冻共同配送中心(-20 ℃管理):主要商品有冰淇淋、冰块、冷冻食品等;

加工品共同配送中心、杂货共同配送中心(常温管理):主要商品有罐头、方便面、饮料、杂货等。

这样可以分门别类,做到对相应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商品进行快速的(just in time)配送。例如盒饭的配送,就选用能保持20℃的保温车运送。由于夏天和冬天气温差异大,所以,为了常年确保车内20 ℃的恒温,7-Eleven在车内配备了加温和冷却装置。再如冰淇淋等需要冷冻配送的商品,但在装货和卸货时,由于经常开关车门,使车内温度无法恒定保持在-20 ℃,为此,7-Eleven专门设计了一种两仓式的运输车,从而保证了冰淇淋的品质。

1985年3月,7-Eleven经过考察,在广岛地区选择与食品批发商松下铃木、明治屋和利伊米公司合作,通过共享物流设施,使用7-Eleven专用的配送车辆在当地开展共同配送,负责31家门店的商品配送。经过一段时间运行,证明了这种共同配送模式不仅适用于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同样也适用于地方市场,接着7-Eleven将这种共同配送中心体制推向全日本。

配送渠道。

随着店铺的扩大和商品的增多,7-Eleven的物流配送越来越复杂,配送时间和配送种类的细分势在必行。以台湾地区的7-Eleven为例,全台湾的物流配送就细分为出版物、常温食品、低温食品和鲜食食品四个类别的配送,各区域的配送中心需要根据不同商品的特征和需求量每天作出不同频率的配送,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度,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新鲜、即时、便利和不缺货是7-Eleven配送管理的最大特点,也是各家7-Eleven店铺的最大卖点。

和台湾地区的配送方式一样,日本7-Eleven也是根据食品的保存温度来建立配送体系的。日本7-Eleven对食品的分类是:冷冻型(-20℃),如冰淇淋等;微冷型(5℃),如牛奶、生菜等;恒温型,如罐头、饮料等;暖温型(20℃),如面包、饭食等。不同类型的食品会用不同的方法和设备配送,如各种保温车和冷藏车。由于冷藏车在上下货时经常开关门,容易引起车厢温度的变化和冷藏食品的变质,7-Eleven还专门用一种两仓式货运车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仓中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另一个仓,需冷藏的食品就始终能在需要的低温下配送了。

除了配送设备,不同食品对配送时间和频率也会有不同要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食品如冰淇淋,7-Eleven会绕过配送中心,由配送车早中晚三次直接从生产商门口拉到各个店铺。对于一般的商品,7-Eleven实行的是一日三次的配送制度,早上3点到7点配送前一天晚上生产的一般食品,早上8点到11点配送前一天晚上生产的特殊食品如牛奶,新鲜蔬菜也属于其中,下午3点到6点配送当天上午生产的食品,这样一日三次的配送频率在保证了商店不缺货的同时,也保证了食品的新鲜度。为了确保各店铺供货的万无一失,配送中心还有一个特别配送制度来和一日三次的配送相搭配。每个店铺都会随时碰到一些特殊情况造成缺货,这时只能向配送中心打电话告急,配送中心则会用安全库存对店铺紧急配送,如果安全库存也已告罄,中心就转而向供应商紧急要货,并且在第一时间送到缺货的店铺手中。

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系统。

7-Eleven的成功诀窍首推把供应链管理延伸到客户末梢的本领,“它收集的数据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目的就是要了解消费者心里面在想什么”。一位资深管理界人士曾这样评价。

7-Eleven之所以敢于增设这些新业务,是因为它做过大量来自客户的分析调查。事实上,有专家曾撰文对7-Eleven做过分析,其调查数据的运用之妙,关键就在于整个供应链的细致管理。

首先,7-Eleven拥有先进的IT系统。它的原则是,IT的设计必须跟随企业业务模式的改变而变化。一旦引入了新的业务模式,它就会毫不吝惜地摒弃原来的系统。

为此,7-Eleven的IT系统经过了5次的“革命”。最近一次发生在1999年,当时它花了500亿日元部署新的管理系统。新系统能借助卫星将云图、气象图等传递到店面,店面借此可提早知道明日的天气,制定新的销售商品。比如,通过卫星云图了解到明后两天日气温将上升3℃,店面就可以多放一些冰淇淋和矿泉水。

其次,7-Eleven搭建了智能化的分析管理。7-Eleven店面通常都不大,所以决定卖什么东西对它非常重要。7-Eleven知道,它收集的数据只有做预测分析,才能充分把握消费心理。有心人甚至会发现,两家相近的7-Eleven卖的东西都可能不一样,因为店面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客户不一样,消费需求不同,业务模式也就会相应调整。这多少体现了7-Eleven数据智能分析细致的威力。

另外,7-Eleven还下大本钱建立了快速的物流体系。

对于7-Eleven来说,成本不是管理上的考虑重点,最困难的是反应速度,为了快速反应,7-Eleven甚至可以更换5套IT系统。

分销渠道。

为每个门店有效率地供应商品是配送环节的重要职责。首先要从批发商或直接从制造商那里购进各种商品,然后按需求配送到每个门店。配送中心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

为了保证有效率地供应商品,7-Eleven不得不对旧有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在这种体系下,零售商要经营一系列商品,就不得不和许多不同的批发商打交道,每个批发商都要单独用卡车向零售商送货,送货效率极低,而且送货时间不确定。

日本7-Eleven在整合及重组分销渠道上进行了改革。在新的分销系统下,一个受委托的批发商被指定负责不同制造商的产品。此外,7-Eleven通过和批发商、制造商签署销售协议,能够开发有效率的分销渠道与所有门店连接。

批发商是配送中心的管理者,任务是为便利商店的门店送货。而日本7-Eleven本身并没有在配送中心上投资,即使他们成为了分销渠道的核心。批发商自筹资金建设配送中心,然后在日本7-Eleven的指导下进行管理。通过这种协议,日本7-Eleven无需承受任何沉重的投资负担,就能为其门店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分销系统。为了与日本7-Eleven合作,许多批发商也有意在配送中心上进行必要的投资;作为回报,批发商得以进入一个广阔的市场。

日本7-Eleven重组了批发商与零售商,改变了原有的分销渠道,由此,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使各种各样的商品库存量适当、保管良好,并有效率地配送到所有的连锁门店。

日本7-Eleven的大众食品协同组合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盒饭在7-Eleven是一个销售量很大,容易形成经营特色的产品,初期的联合体就是围绕着盒饭的开发体制、销售体制和物流体制展开的,其中日本7-Eleven公司不参与直接生产,只领导和主持产品开发,参与合作的中、小生产商按照要求进行盒饭开发生产,并与日本7-Eleven公司形成产销同盟。

这一产品同盟1979年由10家日餐和西餐生产厂组成,1991年第一家副食品加工场加入,到1996年6月,已拥有55个公司、116个加工场。7-Eleven的盒饭从协同组合的厂家进货,工厂的专业化加工程度非常高,为了保证鲜度要求,7-Eleven实行在线订货,一日三次门店配送服务。

日本7-Eleven公司通过POS系统的销售数据对产品试销等阶段情况进行分析,以动态分析结果及时向厂家反馈顾客和市场信息,并对厂家的开发和生产进行指导。

联合体的成功运作使其工作范围也在不断延展,直接涉及生产加工领域,包括生产商的生产品种、生产构成、合作厂商情况、设备状况、生产能力;同时还触及到新产品开发和品种规划、原材料采购、物料产品配送、制定卫生和质量标准,甚至包括技术开发方面的问题等,并对生产环境(清洁、照明、换气、空调等)、技术(各作业环节)和库存管理等实行ABC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追加生产体制,即7-Eleven公司的订货部分采用订货制,部分采取随时追加的生产体制,商家和厂家保持着高度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弹性。

特许加盟连锁同样也是很具有竞争力的分销方式,它解决了传统中小零售商和厂商的烦恼。举例来说,一般卫生纸进货时都是30个一包,但一些店可能一天只能卖掉一个,进货过多就会为小店库存带来很大的压力,7-Eleven把50家店或100家店集中起来一起进货,一家只进5个或6个,这样就解决了小店的库存问题。另外,对厂商来说,如果跟一家一家小店单独交易,他们也会担心信誉问题,因为这样的小店随时有可能关门。有大规模的订货和支付系统,对厂商来说也是有利的,交易的效率大大提高。

一日三次的配送制度对门店业绩提升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个小事例看出。柏崎大和町店成立于1987年,刚开始几年业绩并无明显成长,直到1992年4月换新店长,虽社会经济、商圈环境无特别变化,但该店业绩却大幅成长了20%。

新店长从POS资料发现,虽然米饭类商品平均出售数量几乎一致,但从售出时间段得知,有些在早上便销售一空,之后其他品项才开始缓慢销出。这就表示:前项商品在那时便开始缺货,而后项可能是顾客不得已的选择。所以,若能增加前项订货量,一定还能继续创造业绩。

因此,新店长增加了前项商品的订货量,经过这种调整之后,前项商品销量迅速增加。同时,新店长也慎重减少后项进货需求,并仔细观察每项单品的销售轨迹,并随时调整订货要求。果然,该门店米饭类部门业绩短期内迅速成长了四成。

过去一般业者总认为深夜没什么业绩可作。但从POS得知,该时段的夜猫族来客相当喜爱米饭及面包类产品,因此该项常在此时缺货。如此加以改进后,果然又让业绩向上提升。

分门别类的物流管理方式。

7-Eleven分门别类法物流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点心共同配送。

日本7-Eleven的点心除了北海道地区以外,从1974年5月起,都是确定由同一家点心批发商--高山株式会社供应。

开始,高山株式会社把位于东京荒川区的大约330平方米的闲置仓库作为为7-Eleven提供物流服务的配送中心。接着,随着7-Eleven的扩张,高山株式会社1976年在东京用贺地区、1977年在千叶的八千代地区和盇玉的大宫地区设立了专为7-Eleven提供物流服务的配送中心。到1991年,专用物流中心数量则提高到22个,其中4个是独立的物流中心。

我们可以从最有代表性的关东地区的一处配送中心来考察7-Eleven与高山株式会社的共同配送中心运作流程。

同类推荐
  • 这样激励员工,才能带好团队

    这样激励员工,才能带好团队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针对各个层次、各种需求的员工,提出了一系列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法,为管理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供解决方案。是一本新手创业者、中高适层管理者、管理咨询人员必备的管理指南。
  • 最牛投资客

    最牛投资客

    为什么研究温州的图书不胜枚举,但迄今为止,依然没出现第二个“温州”、第二群“温州人”冈为真正的财富密码,依然掌握在温州人手中。
  • 赚钱要学温州人

    赚钱要学温州人

    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先觉:股市赚钱的菩提

    先觉:股市赚钱的菩提

    简单的东西最实用,普通的东西最价值,自然的东西最伟大。快感,是人类生命行为的驱动力。一切按明文办,是最文明的社会。平衡,是永恒的善良。菩堤,因简约而顿悟。
热门推荐
  • 相遇是种错误

    相遇是种错误

    “苏沐沐,离开他,跟我在一起,好吗?”“苏沐沐你变了。““苏沐沐,你别装了。”“苏沐沐你不要脸。”“呵。到现在,我到底哪错了?“
  • 九天遨翔录

    九天遨翔录

    冥冥之中,经历成为累赘,感情化为虚无。九天之下,命运的交织,时间的扭曲,苦不堪言,痛入心扉,既然不可以重来,那就化为利剑,为我披荆斩棘。
  • 微型时代

    微型时代

    这是微型机器人的时代,每个人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出色的机械师。你想要什么样的机械呢?大型机械?小型机械?还是微型机械?
  • 创造力就是生产力:小企业主商业管理指南

    创造力就是生产力:小企业主商业管理指南

    本书专为创业者而写,包含一系列时间管理技巧,意在帮助每一个向往自由的聪明人发家致富。如果你既有满腔才华,又希望告别朝九晚五的生活,然而却担心不会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不知道离职之后该如何挣钱,那么这本书恰好能帮助你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 网游之开局就无敌

    网游之开局就无敌

    《堕阳》开服十天前,一位少年重生到《堕阳》变成一位领主BOSS弑天魔龙。变成了一位野外BOSS怎么办?野怪一定要被玩家杀吗?我夏天第一个不服!没有家就占领别人的家,成为了一个无敌boss的存在就是爽歪歪。
  • 邪龙道

    邪龙道

    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一颗邪心,一双血手,你若谓我邪,我只云你痴破开尘障,扫清雾霭,得一身逍遥,换一世清净三千世界,万丈红尘,奋邪龙之力,跳出这藩篱恩恩怨怨,缠缠痴痴,行当头棒喝,震碎这牵扯吾之一世,吾这一生,吾所行所为,只求‘直指本心’而已
  • 我用时间打败你

    我用时间打败你

    离期末考试还有一天的时间,来不及复习,没关系,进入岁月碑,一天就变成半年,随便玩都能成为第一;别人用几十年才有一点点进步,没关系,进入岁月碑里几个月就相当于别人修炼好几十年,修为突飞猛进,把敌人直接弄傻;什么,这么年轻就是中医大师?白发苍苍的中医大师服了,疑难杂症在主角手里很快就被解决。谁让主角拥有能把一晚上变成半年时间的岁月碑呢。我不是天才,但可以用时间把你们通通击败……
  • 现实种子

    现实种子

    生活是美好的,那就让大家看看它的美好之处在哪?
  • 四荒往事

    四荒往事

    混沌初开,四海八荒中妖兽横行。杨修是一个有着凄惨的身世的平凡小人物,被师父杨季时从妖兽口中救下来后,拜入玄门,刻苦修习射术,成为门派风云人物。年轻的他以为除尽天下凶兽,百姓就不会再受欺凌,可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愿你历尽千帆,归来还是少年。”(此书以《山海经》的异兽为背景)
  • 狩妖之魔

    狩妖之魔

    这是一个平凡无比的城市。但是却又充斥着由人们种种负面情绪而产生的妖怪。还有着更高一层的神魔。销声匿迹足足千万年的魔族。终于,开始苏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