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09600000023

第23章 求学:体操生涯

△一

姥爷把我送到体操房那天,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我记得体育场空旷无比,长了很多半人高的野草。

在荒凉的体育场中央,有一个六十年代建的主席台。以前,我也来过这儿,每次都是学校组织看批斗大会,或者是自己跟小朋友来看死刑犯的宣判大会。

我们自己带小板凳,密密麻麻地坐在主席台前,仰着小脑袋看台上那些戴着高帽子、挂着牌子的“牛鬼蛇神”。死刑犯的背上会背着一个高高的划了红叉的牌子。

据说,过去的犯人,就在体育场的主席台上直接枪决示众。所以每次来看审判,都会紧张害怕。可越是紧张害怕,越想看。也下过决心,再也不看了,不想晚上再做噩梦。

那时候的死刑犯怎么这么多呢?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三辆卡车开过来,每辆车上有三个犯人,全都五花大绑,身边还有两个公安押着。

第一辆车上,站在中间那个人,背着个红叉牌子,就是死刑犯了。我看他,虽不像书本上描写的英雄赴死前那般凛然,却也是面无惧色。而他旁边的两个犯人,却要被公安使劲儿架着胳膊,否则就站不住了。

我多么希望他能回头看我一眼,看我可怜巴巴的样子。

可他就是不回头,他可能也知道,回了头就去不了了。

那个死刑犯,带着那么几分不屑与傲然,扫视着马路两边围观的人,当看到我的时候,他的目光停在我的脸上,有那么几秒钟,我们俩对视着,我看到他竟微微地笑了一下。

天哪,完全是本能的反应,我赶紧把目光移开,待我再回头,已经看不到那个人了。他的目光和微笑,让我连续几天寝食不安,从此再不敢去看审判大会,也很少去体育场了。

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姥爷带着我,又来到荒凉的体育场。

主席台上空落落的。跑道边有人在踢球,有人在跑步,还有人练习跳高、跳远的。有裁判的哨声,还有文工团的歌声,特别响的是蝉鸣。

我对体育场充满了恐惧,对“练体操”这件事也充满了恐惧。我迟疑地迈着步子,跟在姥爷身后,姥爷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坚定地头也不回地往前走。我多么希望他能回头看我一眼,看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心一软,就不去体操房了。可他就是不回头。他可能也知道,回了头就去不了了。

体操房是一座高大的红砖建筑,门框窗框都是绿色的,窗玻璃几乎全没了。

在荒凉的体育场的一角,这座建筑像主席台一样的醒目。

体操房的隔壁,是文工团的宿舍。从那里传来了悠扬的歌声,我站在那儿听了一会儿,紧张的心一下子松弛了下来,仿佛在天堂里漫步,仿佛片刻飞离了尘世,无比轻松自在。

等我睁开眼睛时,姥爷已经不在我的视线里了。

△二

体操房里的动静,比外面还要热闹响亮。

运动员们上下翻飞,各类器械发出稀奇古怪的声音。教练一边指挥,一边大声吆喝,那情景很像现在的农贸市场。

我和姥爷站在地毯边上,我们俩都是第一次对体操有了活生生的印象。

那位史老师,笑嘻嘻地走到我们身边,虽然只隔着一米左右的距离,却依然嗓音洪亮:

“唐大爷,这就是你的外孙女?”

我吓得直往姥爷身后躲,姥爷却紧紧拉着我的手,满面笑容地把我推到史老师面前。

史老师捏捏我的肩膀,又把我的胳膊平举、上举了几下,边摆弄边问:“小鬼,几岁了?想不想学体操?”

“刚刚八岁,当然想练体操了。”

不待我回答,姥爷已经替我回答了。

那不是我的意思,姥爷,那是你的意思。

现在已经做了母亲的我,才能体会姥爷的心,也真的同情那会儿的我。

我又何尝不是经常强加给孩子很多他不想做的事情?让他学习,让他练琴,让他……总之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时间停滞了,一切声响都消失了。

被姥爷当花儿一样养到了八岁的我,在这个盛夏的下午,明媚的阳光中,知道了什么叫刻骨铭心。

有一天,他突然含着泪问我:“你什么时候想过我的感受?”

我好久说不出话来。

是啊,孩子,我能说什么?三十多年前的姥爷又能说什么?我心疼你,可是社会的压力如何去抗衡?那会儿是上山下乡,现在是上学就业。人啊,面对未来,心里永远有着一份沉甸甸的压力。

就在我想要申辩的时候,史老师一把拉住我的胳膊,拖着我就往地毯中间走。走了几步,把我往地上一撂,把我的腿前后分开,尝试劈叉。从没练过功的我当然是劈不下去的,两条小腿只分开了一点点,屁股离地很高,像只被架起来的蛤蟆。

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巨痛从双腿传遍了全身——在我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身强力壮的史老师已经整个人站在了我的身上,两只大脚牢牢地压在我那两条瘦弱的小细腿上,我的屁股这下也牢牢地贴在地上了。

“啊!——”

我歇斯底里地喊了出来,比体操房里所有的声音都要响亮,响彻云空。

这位笑声能传出几百米的壮硕的史老师,抱着膀子,悠然地站在只有八岁的撕心裂肺的我身上,说:

“想练体操就得能吃苦,我给你数十下,一、二……”

如果世间还有时间?我觉得那会儿没有了,每一个数字之间之漫长,如同宇宙间的光年。什么声音都没了,体操房的喧闹,知了的鸣叫,远处的歌声、哨声……只留下了空气的声音,还有那越等越久才发出的数字。史老师的那双大脚还时不时地在我细嫩的小腿上颠两下,让我更像针刺一般。

什么叫心狠?我算领教了。

什么叫昏天黑地?我算体会了。

被姥爷当花儿一样养到了八岁的我,在这个盛夏的下午,明媚的阳光中,知道了什么叫铭心刻骨。

终于,史老师从我的身上跳了下来,这双腿已经不属于我。除了心在抖,泪在流,其他一切都不属于我了。

我不知道在地上趴了多久,让我的身体回到我的身上来,让我的感知回到我的心里。

这时候,我想起了姥爷,对了,我亲爱的姥爷呢?

在我最痛苦的时候他怎么没有冲上来呢?他怎么没把史老师从我身上拉下去,狠狠地捶她一拳呢?我泪眼婆娑地四下里看,几个门口,几个犄角旮旯,都找不到姥爷的身影。难道他走了?难道他扔下我走了?

姥爷的确是走了。

当史老师跳到我身上的时候,他受不了了,看不下去了,走了。

八十八岁的姥爷那一路是怎么走回去的?走了多久?是像史老师喊的数字一样长久吗?他一定跟我一样颤抖着心,流着泪,在几乎空白的意识中往回走。

他又坚定着心,不能回头,那上山下乡的路,让他不能回头。

△三

好不容易有了出路,看到了希望,没曾想,史老师意外受伤,伤势很重,不能再担任体操教练了。

刚来几天还没被正式接收到体操队伍里的我,面前那扇小小的后门被关上了。

市体校紧急从外地调来了一位新教练,新教练姓路,人长得很漂亮。

如果用现在奥运会体操比赛的运动员来做比喻,史老师应该是美国队的,而路老师更像是俄罗斯队或罗马尼亚队的。

路老师个子不高,体格也不粗壮,后背挺拔,头发总是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声音响亮,穿透力极强,但不苟言笑,跟史老师的风格截然不同。

没有了史老师,又不认识路老师,我就被搁在那儿了,一搁就搁了三年。

什么叫“搁”呢?

在这个业余体校的体操队里,我算是业余中的业余。

编制内的队员,穿着统一发放的体操服和体操鞋,我穿着自己的运动服和白球鞋;编制内的队员做动作时,有教练保护,我没有指导,也没有保护,自己在旁边模仿着教练的动作跟着练。

从我进了体操房,就一直是这么个状态,从来没改变过。我自己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也从来没想过去问问路教练,什么时候能把我转成正式队员?

姥爷一直鼓励我“好好练”,练好了,就可以转成正式队员了,就有体操服和体操鞋了,就可以去省体工队,不用上山下乡了。

别人练什么,我就在一边模仿着练。

摔了,爬起来,再练。

我的模仿能力,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吧,居然还能得到教练的表扬:

“你们看看人家小鬼,没人教都能练成这样!”

小鬼,成了我在体操房的代名词。

当我正练着高低杠,别的队员也要练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小鬼,一边儿练去!”

我赶紧下杠,站在一边看他们怎么做动作。

当我正模仿着教练,如醉如痴地练着自由体操的时候,突然听到教练大喊一声:

“小鬼,闪开!”

我立刻闪到一边,队员在教练的保护下,一阵风似的从我面前翻着小翻呼啸而过。

但是,教练表扬我了,虽然受到这些冷遇,都比不上教练的一句表扬。

突然间,我的信心大增,全国体操冠军蒋绍毅成了我的短期奋斗目标,世界体操冠军科马内奇成了我的偶像和长期奋斗目标。

在体操房里得不到赞誉和认可,只好去邻居和家人那里寻找,这就如同真正富有的人无需显示,自卑的人,反而要证明自己的强悍一样。

那会儿,流行一本小说,叫《新来的小石柱》。小石柱是贫下中农的孩子,从农村来到省队,立志要练好体操,完成“空中转体180度”的高难度动作。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其中还包括“阶级敌人”的迫害),终于实现了梦想。

于是,小石柱,也成了我的偶像。

今天想来,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局面:一个八岁的孩子,被“上山下乡”的运动逼迫着,来到体操房,穿着洗旧的棉毛衣裤和发黄的白球鞋,每天在角落里模仿别人的动作,自学自练。摔疼了,在地上趴一会儿,爬起来再练;胳膊扭着了,自己揉一揉,缓过劲儿再练;心里怀揣着“世界体操冠军”的梦想,却不知,那梦想比天上的星星还要遥远。

姥爷在满是花卉盆景的小院里,奇迹般地给我竖起了一个高高的单杠,所有来家里的人都要从单杠下走过,而姥爷也会美滋滋地坐在他的藤椅里,看着我在杠子上翻来翻去。

有时候,我还会跑到外面宽敞的巷子里去翻跟头,给邻居们表演,让他们知道我学了些什么。

邻居们纷纷前来围观,赞不绝口:“小文丽,这个叫什么?”

“侧手翻。”

“这个呢?”

“拉拉提。”

“拉拉提是什么?”

“就是侧空翻。”

“小文丽不得了啊!”

“要当体操冠军喽!”

在一片赞誉声中,我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越翻越来劲儿。

晚上,当“裴多菲俱乐部”的叔叔大大们,聊时政聊累了,或者“隔墙有耳”需要调剂一下气氛的时候,就轮到我出场了。两个个子大的叔叔,就把姥爷准备好的一根又粗又长的竹竿子扛在肩膀上,嗓音洪亮的良顺叔叔充当解说员,每日例行的“现场直播”开始。

“现在入场的是,我们中国最优秀的体操队员小文丽,她要给我们展示她最拿手的单杠项目,好,队员已经准备好了,比赛马上开始,看,她多么轻盈地翻身上杠啊,大家鼓掌!”

大家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姥爷靠在小床上,那是他的老位置,抽着烟袋,眯缝着眼睛,笑嘻嘻地看着我,满心欢喜,满眼得意。

良顺叔叔更是意气风发:“单腿翻一个,单腿翻两个,单腿翻三个!”

那会儿,我只学会了单腿翻,别的动作都还不会呢。

“运动员翻身下杠,刨去最高分10分和最低分9.5分,小文丽的最后得分是9.9分!”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我们是这样娱乐的,我是这样逗着大人们开心的,我们是这样打发着我们的日子的。

后来,筹拍电影的时候,我又回到了体操房,问了当年那批“正式队员”中学得最好的,现任体操队教练的素华:“小时候你练完体操回家,会不会给家人和邻居表演?”她说:“从来没有过。”

为什么我却表演得不亦乐乎呢?

是不是生怕别人不知道我在学体操,生怕没有大家的认可?这种认可,在体操房我是得不到的,只好去家人和邻居那里寻找。而优秀的素华,已无需向别人证明什么了,她知道自己是最棒的。

这就如同真正富有的人,无需显示,自卑的人,反要证明自己的强悍一样。

△四

在我一个人练了一年多以后的一个下午,体操房里来了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她妈妈手里拿着一大卷宣传纸,在跟路教练交谈着什么。

她站在妈妈身边,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那情景,让我想起了一年多以前的自己。当她看到我的时候,目光停住了,好像是诧异于我的打扮跟大家的不同。

正当我们俩互相打量的时候,突然,我听到路教练那尖利的声音:

“小鬼!你过来一下,小鬼!”

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她是在叫我,因为教练几乎从来就没有叫过我。等她“小鬼,小鬼”地接连喊了几声,大家都朝我看过来的时候,我才一下子反应过来,赶紧从地毯上爬起来,向她们跑过去。

一个八岁的孩子,怀揣着“世界体操冠军”的梦想,却不知,那梦想比天上的星星还要遥远。

路教练和颜悦色地把这个胖乎乎的小女孩推到我的跟前说:

“她叫马燕,以后,你们俩一起练吧。”

这个叫马燕的小女孩,从此成了我的伙伴儿。

在这个偌大的体操房里,我终于有了一个跟我同样境遇的人,终于有一个可以一起练体操,一起说话的人了。真是如获至宝呀。

我像个小妈妈一样地,照顾着她,保护着她。

我们不仅练体操在一起,平时也舍不得分开。因为两家离得不远,她几乎“长”在了我们家。

清晨,天还没有亮,她就跑来敲我们家的窗户,叫我起来晨练。我们俩穿过伸手不见五指的巷子,穿过还亮着路灯的马路,认认真真地,毫不敷衍地向体育场跑去。

放学后,我们相会在体操房,煞有介事地一起换衣服,一起做准备活动。

我就是马燕的教练,虽然我练得也不怎么样,但毕竟比她早来了一年多,所以体操房里每天的路数和训练程序,我都逐一耐心地教给她,那些我自学的动作和技巧,也都毫无保留地与她分享。

她很听我这个小教练的话,这个在孩子眼中无比高大的体操房里,我们是对方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训练结束后,我们也学着其他队员的样子,相互帮对方做放松。原来没人帮我做的事情,现在都有了,都正规化了。我也把我伟大的梦想传递给了马燕,我们俩要共同向着“科马内奇”进军。

有一天,马燕换上了一件她姥姥用花布给她做的“体操服”。花布没有弹性,她又有些胖,看起来就像个小花球,很是滑稽可爱。

虽然不正规,也比我的棉毛衣棉毛裤强些。我又成了唯一一个没有体操服的人了。

回到家,我就缠着姥爷,让他也帮我缝一件体操服。姥爷坐在那儿想了半天,好像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便带着我上街了。

那个时候,体操服、体操鞋都是体校统一发的,商店里不卖,所以我以为姥爷也想上街买一块花布,帮我做体操服。

我们来到市里唯一的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正如我所说的那样,根本没有体操服和体操鞋卖,只有墙上挂着的几件游泳衣。

“怎么样?”

姥爷问我。

“什么?”

我不解地看着姥爷。

“游泳衣啊!”

姥爷指着其中一件蓝色的小号游泳衣。

“干吗?我又不会游泳。”

“当体操服来穿嘛,除了没袖子,其他都一样。”

我真服了姥爷,从此我便穿上了游泳衣练体操,我跟小马燕,一个小花球,一个游泳衣,成了体操房的一景。

△五

训练结束后,我和马燕一起,学着其他队员的样子,在地毯上相互做放松。

路教练一边走来走去地喊口令,一边纠正着队员的动作。她走到我们身边的时候,看到马燕帮我放松的动作不正确,就在我的腿上踩了踩,给她做示范。

我幸福地被路教练踩着,真有劲儿,真舒服。

路教练边教马燕,边对我说:

“你这个小鬼,将来要长成大个子的。”

那天,真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路教练不仅帮我做了放松,她还说,我将来要长大个子。长大个子多好啊,这不是在夸奖我吗?

长大以后,我才明白,路教练其实是在暗示我,你就别再练体操了,练体操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你是大个子。其他运动项目可能需要大个子,而恰恰体操运动员需要小个子。

傻大姐一般的我,高兴得拉起马燕一路跑回家,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姥爷。姥爷听了也很高兴,他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长大个子,亭亭玉立,多好啊!谁又知道练体操是什么规矩呀。

姥爷看到了教练的表扬带给我的喜悦和兴奋,很想趁热打铁做点什么。正好那天,爸爸托人从新疆带回来几个哈密瓜。姥爷自己只留了一个,其他几个都切成一小牙一小牙的,分给周围的邻居,让大家尝个新鲜。

我是那个负责运送哈密瓜的人。

吴大姑、小脚张奶奶、姚大娘、李大娘……分着分着,瓜就没了。

从李大娘家回来,姥爷拎着一个小篮子,站在院子里等我,篮子里还是两牙哈密瓜。他把篮子递给我说:

“给你们路教练送去,让她好好教你,你就能成体操冠军了。”

那时我还不懂贿赂、送礼这些成人世界的游戏,但“拍马屁”是知道的,这是孩子之间的语言。

在学校里,有很多同学都拍班长的马屁。一下课,班长就被他们前呼后拥着,有的递给她香蕉,有的递给她糖,她接了谁的东西,就仿佛对谁格外宠幸一样,送东西的人就会高兴得不得了,直摇尾巴。看到他们那副样子,我总是想起哈巴狗。

所以,在学校里,我成了一个孤芳自赏的没人搭理的人。

难道现在,我也要成为一只这样的哈巴狗吗?为了博得教练的欢心,我要如此降低我的人格吗?

从家到体育场,这条路,是如此漫长,我的两条腿,如同千斤重。

我记得,路过文工团宿舍的时候,看到一群漂亮的大哥哥大姐姐,说说笑笑地从里面走出来。他们真是漂亮啊!阳光照着他们年轻的充满朝气的脸庞,快活的心情让他们忍不住想歌唱。

突然,门动了一下,屋里传来说话的声音。

我来不及多想,拔腿就跑,直跑到一个没人的墙角,才停了下来。

那一天,我的“科马内奇”梦消失了。

我久久地看着她们的背影,向主席台后面的排练厅方向走去,那是我心之向往的地方,这么美好的事物和我眼下要做的这么丑陋的事情摆在了一起,我拔腿便跑到了体操房后面的荒草萋萋的一条小河沟旁。

这条小河是以前我和姥爷经常一起来捞鱼虫的地方,红色的鱼虫,绿色的浮萍,相映在夕阳中煞是美丽。可我此时却无心去欣赏这自然的美景,只想着下面该怎么办。

夕阳渐渐地落下去了,我看到队员们陆陆续续地从体操房里出来,路教练也出来了。她跟另外两个男教练一起,向体校宿舍方向走去。渐渐地,他们也消失在黑暗中了。

一直等到了天完全黑下来,我才离开小河沟,提着篮子,沿着路教练走过的路,向体校宿舍走去。

门卫拦住了我。“找谁?”

“体操房的路教练。”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体操队的队员。”

“那排的中间一家就是,路教练刚回来。”

我第一眼就认出了路教练的家,是因为她家门上贴着跟马燕家一样的,卫生防疫站的宣传画。马燕的妈妈是卫生防疫站的检验员。

我走到门口,听到路教练跟她儿子说话的声音。她的儿子我是见过的,经常在体操房里玩,很有优越感地跟着妈妈走来走去。

我一面听着屋里的动静,一面观察周围有没有人注意到我,同时还想着,该怎样才能把哈密瓜交给教练。

突然,门动了一下,然后,路教练儿子的声音已经在门口了,说时迟,那时快,我连想都没来及想,拔腿就跑。

门在我身后被打开了,就听见路教练儿子说:

“干什么的?”

我跑出大院,跑出了体育场,跑过好几条街道,直跑到上气不接下气,在一个没人的墙角,停了下来。

我蹲在地上,过了好半天,才把气儿喘匀乎。看看那个被我提了一下午的篮子,两块哈密瓜还躺在那儿。

我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人,就把哈密瓜倒在墙角,提着空篮子走了。

这一天,我的“科马内奇”梦消失了。

△六

从那以后,我对练体操就再也没有以往的热情了,只是为了让姥爷高兴才去练。“冠军”的梦想,已经不是我的梦想,而只是姥爷一个人的梦想了。

我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跟马燕一起去游泳,有时带她去小河沟捞鱼虫,有时在文工团排练厅外的台阶上,扒着窗户,看哥哥姐姐们排练节目。

另一个不想回体操房的原因,是怕见到路教练。

虽然那天路教练并没有看到我,但她的儿子打开门后,可是看到我了。他会不会告诉妈妈?路教练会不会问我为什么去她家?去干什么?那我该怎么回答?

好不容易克服了心理压力,再去体操房的时候,发现其实自己的种种猜测都是多余的,压根儿没有人多看我一眼。

爸爸说:你以后,不要再去体操房了。

突然,我的内心感到无比快乐,就像鸟儿放飞天空,就像囚徒重获自由。

在那段有一搭无一搭地练体操的日子里,爸爸从新疆调回来了。出于好奇,爸爸想看看他的小女儿是怎么练体操的。一天下午,爸爸的脑袋,从体操房的没玻璃的大窗户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他看见他的小女儿,穿着蓝泳衣、白球鞋,和穿着花布体操服的小马燕,孤独地在地毯的一角玩耍着,没有人理会她们。

教练正在辅导那些身穿体操服和体操鞋的正式队员。队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接一个地翻着高难度的跟头,空中转体180度,生龙活虎。而地毯边上的那两个小孩,互相搀扶着做动作,如同小丑的表演一般。

这两个小孩并不知道,有一双看着她们的眼睛被深深地灼伤了。这样的一幕,映在爸爸的眼里,心里,他不忍再看下去,悄悄离开了。

那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从体操房回来,洗手洗脸,准备吃饭。

爸爸坐在椅子上,一直盯着我看。

我全然不知下午发生的一切,兴高采烈地吃着饭。爸爸突然说:“今天下午,我去体操房了。”

我和姥爷、妈妈都看了看爸爸,妈妈高兴地问:“是吗?我们的体操冠军练得怎么样啊?”

爸爸没有理会妈妈,还是盯着我说:“你一直就是这么练体操的吗?”

我低下头,不敢看爸爸的眼睛。

大家谁也没说话,气氛很压抑。

爸爸又问:“你为什么不把这个情况告诉家里人呢?”

我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滴答滴答”往下掉,妈妈和姥爷也放下了筷子,大家都默默地看着我,等待着我的回答。

我怎么回答?

这时候,只能听到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了。

爸爸最后说:“你以后不要再去体操房了。”

突然,我的内心里感到无比快乐,就像囚徒得到了自由一般。我仰起脸,满脸是泪,感激地望着爸爸。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的命运,又掌握在社会手中。我们都被无形的压力捆绑着往前走,反倒是远道而来、不在其中的爸爸,用他干干脆脆的一句话,解放了我三年来的桎梏,解放了我的天性。

我的体操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沉郁的梅冷城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沉郁的梅冷城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本书描述的是一名负伤的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军人,在从缅甸返回山东老家的路上,所遭遇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本书讲述了悲壮的中国远征军伤兵集体自焚事件,“二战经典戏剧”惠通桥事件,远征军伤兵闹事事件。中日骑兵队苏鲁战区恶战,智救八路军女战俘、日本军人化装进攻遭八路军伏击等传奇故事。作者苏建新以细腻丰富又不失幽默的笔法将抗战时期的敌后战事与生活,军人的爱意情仇等故事串在一起,构成了一部风云变幻,惊险不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精彩作品,让人读来耳目一新。难以放下。由于作者本人就是战争伤残军人,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战史研究背景。
  • 蚯蚓和羽毛

    蚯蚓和羽毛

    年轻时,我练过长跑。这几年,我作为一个观众,几次立在长跑竞赛的终点,望着向我冲来的冠军。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热门推荐
  • 工业时代魔修路

    工业时代魔修路

    那啥,要是有传道师的朋友点过来看了。那我说一下,因为提签的是创世的责编,起点抽了一下风看不到了。这两天要在创世看一下,等我合同寄过去了起点才能看了--
  • 大侠请饶命

    大侠请饶命

    孙雨沁,一名全能型高三学霸,又是一名令世人崇敬的跆拳道兼元武冠军。在一次比赛中孙雨沁因发烧而被对方踢中脑袋,从此便昏睡过去。当孙雨沁第一眼睁开时,却发现自己在一个古代的豪华房间里,身边还有一个莫名其妙在哭的人…………就让我们看看,孙雨沁如何在自己莫不熟悉的地方学会生存的吧……
  • 覆灭:生死沉浮

    覆灭:生死沉浮

    平凡的生活总是促使人们胡思乱想。或许有钱人正在过着挥金如土的游戏人间的日子;或许普通人正在细雨下与狗友漫步街头、嘴里吐着青烟、双手插在口袋里、少年心性的他们自以为很酷。这样昏暗且日复一日的日子,下一刻会发生什么,都是不可预料的,正如这次末日的降临也毫无征兆。终于,生活不再平淡,少年们注定用热血去谱写新的篇章,故事也就此展开。
  • 九洲神豪记

    九洲神豪记

    简洁版: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一个侠客与江湖的世界然后开始花式炫富、放肆装逼,用钱砸倒一切敌人的故事。========正式版:在一个弱肉强食、以武为尊的世界里,金钱还是万能的吗?当现代的各种商业模式和思维跟江湖武林碰撞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武侠+??【不一样的武侠文,不一样的神豪流】
  • 血皇回归:吸血鬼的禁忌之恋

    血皇回归:吸血鬼的禁忌之恋

    “来吧,让我们分享你那甘甜的血液,让我们带你徜徉那永生之河,让我们共同坠入万劫不复的黑暗世纪。"
  • 新年日记

    新年日记

    新年伊始,无所事事,干脆找个平台抒发一下情感,便有了新年日记数篇,与大家共同分享。
  • 寒影

    寒影

    然而在某一个中午,我从这条茶叶特产街经过时,一见它们安静得流落在这里。我的心头涌上的便是一层粘稠的时间泡沫。在正午安然的阳光下,它们有着与城市不相时宜的清贵。柔和突起的青石纹路,便如岁月的年轮。在时间的影子里,似乎那些月白色长衫的前人,伸出了修长细腻的手,月芽般的柳月探出了头。偌大的院子,初一的晚上,女人点上了一枝枝幽长的香。他们会望着月亮,抽起有那长筒杆的水烟。
  • 诸天银行家

    诸天银行家

    地球大变,灵气复苏,造化普天万民。异世界诸族涌入,争夺机缘。楚云原本只想去要钱,谁曾想成了大银行家。先挣他十个亿?上古神族?荒古遗族?异界大族。不好意思,大争之世,不争不夺岂不是坐地等死。目标:诸天万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隋朝当皇帝

    我在隋朝当皇帝

    杨侗穿越到隋王朝,被拥立为皇帝,但他吐血的发现,杨广在江都嗝屁了,他没保护伞,朝臣将他推上皇位,是把他当挡箭牌,而他的地盘只剩下洛阳,还被瓦岗寨围住了,程咬金正在城外叫阵。镇压反贼,铲除门阀,北驱突厥,东征高句丽,再修修大运河,搞搞科举,开拓一下西域商路,攀下科技树……这个故事要从一个光杆皇帝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