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7400000021

第21章 菊子

陈源。

这样的事现在也何尝没有?就是新近我还遇见了一个人,叫我为难了好半天。事情倒很简单,一会儿就可以说完的。

河南小胡比我早来两年。我到的时候,他已经娶过半年了。

我第一次到他家去,遇见了他的夫人菊子,就得到一个很好的印象。

不是,她的样子并不美。不过是中人之姿罢了。可是她的柔顺,她的亲切的态度,和婉的举动,给我一个很深的好感。

因为这样,并且因为小胡是我的老同学,所以上他家去的时候很不少。

他们是住一家楼下的两间屋子。每天的三餐饭,当然是菊子烧,他们俩的衣裳,当然也是菊子洗。这在他们本是习惯如是,并不觉得怎样苦。可是,最困难的是,官费并不按月发,常常一月有一月没的,房金却得月月付,菜钱却是天天出。我们那时谁都苦得了不得。

大家总以为小胡有了家眷,特别要受压迫了吧?哪里知道他除了一天吃三餐饭外,家里的事,什么也不用管,什么也不愁。而且朋友去了,一碟点心永远是不缺的。究竟菊子是怎样刻苦怎样撙节来的,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小胡是末一个人会知道这样的事。

第二年的夏天,小胡得了时疫,一病病了三个月。医院他当然住不起。我们那时虽然大家多少借几个钱给他请大夫,可是一切的事自然又在菊子的肩上。除了主妇的日常家事外,她又添了看护妇的职责。可是像她那样的看护妇,那样的周到那样的体贴,恐怕花了钱也没处请吧。除了服伺他饮食起居,按时进药外,她还告诉他一切的新闻,念小说给他听。我们在他养病的时候,常常取笑他说:他是在享福,并不是在生病。

而且要是我有事几天没有去,她就自己跑来请。

“李先生,有没有时候请走一趟。今天没有人来看他,闷得慌,能不能请去谈一会,让他散散心。”

因为那时天天有人去解闷,大家说着中国话,她也学到了好些话。而且她很想学,常常问我这字在中文是什么,这句在中文怎样说。她还觉得自己太笨,常常的说:

“像我这样的一句话也不会说,回国去后怎样是了!”--她总说她“回国”,从来不说“去中国”。

“有胡样当翻译,还怕什么呢?”我说。

“可是那能处处都要他翻译呢?而且有些事你们男人也管不了,譬如早晨上菜市怎办?”她说。

“喔,到了中国,自有厨子代你去上菜市,全不用你担心了。”

“厨子!”她笑道,“我们哪有福气?就是用得起的话,也总没有自己去看的好。他怎会知道人家是怎样的口味。”

这样的话,是时时可以听见的。

去年小胡毕业了。他回去的时候,叫菊子回娘家去住几时,说他找到了安定的事就来接她。究竟他走的时候,就不想要她了呢,还是最初诚意的想接她,可是回去之后,因为种种事实方面的压迫,使他变了心,我就无从知道了。我只知道,他回去了四个月后,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在上海结婚了,而且新人是一个有名政客的妹妹。亦许他的心是那时才变的,无论如何,小胡不是轻易能让这样的机会错过去的人。

我起先还去看过菊子几次。她的娘家住的地方,我到学校去的时候要走过,所以顺便可以去看看她。自从听了小胡结婚的消息之后,我永远绕道的到学校去,从不走她的家门过了。前一星期,我在路上碰见了她的母亲,说许久不见了,一定要我到她家去坐一会。我那时想走也走不掉;而且规避得太厉害,也未免使她们疑心,我硬硬头皮的去了。

只不过四五个月不见,菊子的样子可苍老得多了。我们三个坐在火钵旁,喝着茶,谈着闲事情,可是谈了半天,总不谈到大家心中最关切的一件事上去,只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绕着这题目绕弯子。菊子说的话并不多,可是她眼睛盯着了我,好像要穿进我的心里去找一个答复似的,我浑身都不舒服,可是却装出很自然的样子来。

末了,她的母亲实在忍不住了。问我接到胡样的信没有。我回道:

“我正要向你打听他的消息咧。我一向没接到他的信。”这下一句是实话,可是小胡的消息,我那天早晨还在中国报上看到。他是做了某部的科长了。可是我又怎样的说?

“我们也得不到他的消息,听说河南在打仗,又有什么红枪会,常常绑票。不要遇了什么不幸的事了罢?”菊子的母亲说。她话没说完,菊子就起身进去了。

“这倒不见得吧。中国因为到处兵灾,交通极不方便,有些地方简直邮便都不通。就是我的家信,也得两三个月才寄到,我的家乡还算不顶乱的呢。而且信件遗失,也是常有的事。”我说,除了这话,还有什么说的呢?

以后自然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了。胡扯了几句之后,我就起身告辞,说了一句:“我可以写信回国,打听胡样的消息。”惹得老太太再三的磕头道谢。

我出门的时候,菊子也出来跪送。我连看都不敢看她。可是最后的一瞥,瞧见了她那惨淡的面容,红红的眼圈儿,已经叫我半天不舒服。

我新近想搬家,就是为了想不再有遇见她们的可能。

一九三四年。

【鉴赏】陈源(1896-1970),字通伯,江苏无锡人。现代着名作家,学者。1912年起留学英国先后进入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刊。着有《西滢闲话》、《西滢后话》及《少年歌德之创造》、《梅立克小说集》等译着。

《菊子》这篇散文读来让人颇觉沉重,在看似下简单的故事情节之中却隐藏着深刻的情感蕴藉,其对人性的思考和定位,不也可以拿来拷问我们的灵魂吗?

文中的菊子--一个普普通通的日本妇女,说她普通因为“她的样子并不美,不过中人之资罢了”。

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刻意描绘她的长相,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柔顺,她的亲切的态度,和婉的举动”,“给我一个很深的好感”。

从这里我们知道作者很欣赏菊子的品格,在她身上体现了日本女子的传统美德,所以作者愿意多去他们家,可以说作者是信赖菊子的,这为他们能够进行相互交流打下了基础。

文章再接着写菊子善于操持家务,她除了洗衣做饭之外,还得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因为“官费并不按月发,常常一月有一月没的,房金却得月月付,菜钱却得天天出”。可是她的丈夫--小胡却“除了一天吃三餐饭外,家里的事,什么也不用管,什么也不用愁”。我们试想一下这样的丈夫都不能体会妻子的愁苦,以后还谈得上给妻子以长久的幸福吗?

这句话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这样艰苦的现状,菊子却能兼顾到礼仪--“朋友去了,一碟点心永远是不缺的”。

至于菊子是怎样弄来这些点心,作者并没有交待,给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但菊子的形象却更加清晰起来。

小胡生了病之后,菊子给他以无微不至地照顾。

“菊子除了服伺他饮食起居、按时进药外,她还告诉他一切的新闻,念小说给他听”。以至于作者他们说小胡是在“享福”,并不是在生病。最令人感动的是,菊子为怕小胡寂寞,还跑来请我陪小胡聊天,这是一个多么体贴丈夫的好妻子呀!

作者还写了菊子努力地学习中国话,而学中国话的目的还是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为以后的艰苦生活作准备。读到这里我们是否被菊子高尚的品行所折服,我们肯定也希望他能幸福。

可是小胡回国了,他并没有带上菊子,他没有给菊子独自在中国上街买菜的机会,“四个月后,他在上海结婚了,而且新人是一个有名政客的妹妹”。

作者并没有费笔墨去说明小胡是如何变心的,不过一句“小胡不是轻易能让这样的机会错过去的人”。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小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根本不屑来过多地写他,可作者还身在异国,还必须要面对菊子。

作者最后写了与菊子的会面。当菊子得知自己被小胡抛弃后,她没有去呼天抢地,还竭力不让自己的母亲知道,同时她也并不因此而迁怒于作者,她的为人处事没有变化。她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甚至没有一句谴责小胡的话语,她除了柔弱的外表外,还有为人所不知的坚强和自立的一面。

所以说这篇文章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我们品读此文时请超越国界,我们不问菊子是哪国人,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平凡而又坚强的女人!

刘莹。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土地

    月光下的土地

    在北方偏远的土地上,依旧坚守着文学的理想,坚守着文学的神圣领地。像他做农民的父亲默默耕耘着农田一样,他也在文学的领地里默默地耕耘,父辈们收获了粮食,而他收获的是文学和精神。从马广原身上,我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我们不必担心文学的寂灭,只要人类存在下去,文学精神就会延续。
  • 城市呓语

    城市呓语

    《城市呓语》为作家潘小平的散文集。从《北方驿站》到《城市呓语》,潘小平的散文明显受到了商业化与大众传媒的影响。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在适应文化转型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在认真地做出努力,“试图以快节奏、大信息量和有切近感的叙事”,来完成自己的写作转向。
  • 出入山河

    出入山河

    作家李锐近五六年一直生病、休息,小说鲜有问世,但他没有停止散文的写作。本书是李锐的最新散文自选集,共计35篇,分为3辑,既有对鲁迅、沈从文、赵树理、汪曾祺、史铁生以及托尔斯泰、福克纳、加缪等作家的深度解读,也有对当下浮躁的文学进行的清醒思考;既有多次游历国外、广泛交流的开阔视野,也有对身边事物的敏锐感悟。与作家前期的散文作品相比,这本散文集表现了一个作家的温情与悲悯。
  • 芳草集

    芳草集

    作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二十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战士历经艰险、团结一致、顽强杀敌的英勇事迹。同时纪实了作者自己不忿日寇的残酷铁蹄而奋起杀敌,千辛万苦投奔新四军的故事。其中部分内容以诗歌反映了战争年代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遭遇的艰险,也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在尘寰·悬崖边上

    在尘寰·悬崖边上

    本书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尽管大部分人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然而总有一部分人热衷铤而走险,他们把家建在悬崖边上,摇摇欲坠。
热门推荐
  • 全能大师尊

    全能大师尊

    (某些原因这本书没有推荐位,所以开新书了--师父开挂了)一名劣迹斑斑的老师获得培训天书。某女武神泪流满面在门前哭喊:“瑶池圣地集体恳请大师收留。”某仙子泪流满面,腿都跪红肿了,打死不肯离去。什么,你说我这个大师徒有虚名,不如神话时代的武神?秦奋把目光投向刀斩肉身、心斩灵魂的瞎子徒弟。惊悚的目光中,一个拿着根竹棒样的长刀,左戳戳,右戳戳,好不容易走了过来的瞎子。“啊呀!”平地摔,几乎跌了个狗啃泥,引得不少人纷纷侧目。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暗黑天阿修罗?!忽然不想拜秦大师了.....
  • 故国家邦

    故国家邦

    一曲轮回的悲歌,反反复复地上演帝王将相,六宫粉黛,凡夫俗子颠倒众生,如坠深渊,虽明知苦海无边,仍欲奋力挣扎,命也运也、是耶非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太阳底下无新事,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在劫难逃、亘古未变刀枪剑影,血雨腥风在宫廷、庙堂重重叠叠的帷幕后在汗牛充栋的史书典册里或隐或现贪、嗔、痴引导无边的欲望它激发一切、也吞噬一切看人生如戏叹世事无常纵然有情无情逃不脱红尘里的厮混缠绵却恍惚如虚花幻景云烟般消散一个失衡的时代,一段炫目的历史,掩卷长叹,凄凉萧萦,世事苍桑。
  • 六宫梦西

    六宫梦西

    回首亘年漫月里的所有怦然心动,你仍拔得头筹
  • 风吹过,你走了,我也离开了

    风吹过,你走了,我也离开了

    夏千阳拥有很多,可他没什么特别想要的,直到遇到了那个女生。夏千阳最大的梦想就是和她在一起,让她幸福。可直到最后,他都没有温暖那个女生的心。
  • 他如月光

    他如月光

    “十八岁之前,我们奋力向前,在这青春的年华里,如同一把利剑,披荆斩棘。十八岁之后,我们各奔东西,在这浩瀚的世界里,如同一粒尘埃,随风飘散。”十八岁之前的穆羽,意气风发,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自己达不成的事,然而十八岁之后,亲情、爱情、金钱、利益摆在眼前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自己是那样的渺小,甚至就连曾经那些最为牢固的情谊到后来都变成了勾心斗角与相互猜忌。我们不断的成长,迫切的想要长大,却忘记了时间这个词,是这个世界上治愈伤口最好的良药,却也是这个世界面对人生最为残忍的词汇。等多年之后,回首相望,才发现,原来最残忍的事就是时过境迁。成长二字预示着时间的老去,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的未来。
  • 燧明城

    燧明城

    上古时,有燧人氏用火照亮了世间。在天下西方,有一座古城,名号燧明城。或许它是要犹如火一般照亮世界,亦或者它是要变成摧毁一切又归为虚无的可怕存在。它归于朝廷,却偏偏是自由之城,重商道,崇墨家,与朝廷完全不同,甚至于自身分封诸侯。莫逸,在不到弱冠之龄时执掌燧明;莫行,他恨着自己的兄长,却又为兄长排忧解难;大先生,身为莫逸的老师,如师如父,却从未露出真面目;心帝,夕颜,飞云,月影,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故事。燧明城只是一个城,但它包含的是不同人的经历与故事。
  • 诡谈阴阳

    诡谈阴阳

    “我叫薛翎,是个阴阳先生,无意中获得祖传三清书,陷入命运的阴谋之中,为了摆脱命运的控制,我将踏上前往阴阳界的路程!将会发生如何的一场旷世诡谈呢!
  • 珩佩录

    珩佩录

    “我本是这世间的一只孤魂野鬼,却偏偏在人间有了一丝留恋!”“不为庸俗所玷污,不为污秽所熏染,不与卑劣为伍,不被浊流淹没,终信这世间有良与善!”“不管你是人是鬼,我都要和你站在一起!”----------冷淡疏离又傲娇的小王爷(鬼)?欢脱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小乞丐(人)有甜有虐!双向暗恋!双向付出!----------二人一起去冷泉、度中秋、喝佳酿、坐花船,千灯节他替她挡剑,十四桥她替他担忧。谣言四起,二人又将如何面对?前尘往事,一一明了,人鬼殊途,二人又将何去何从?
  • 幸福小农民

    幸福小农民

    山村小子张若飞无意间被拉入了一个满是三界仙佛的聊天群,每天都能抢到神仙发的红包,各种灵丹妙药,仙丹法宝,修炼功法,应有尽有。于是,张若飞过上了,没事儿种种田,养养花,泡泡妞,钱财赚个盆满钵满,美女邂逅的应接不暇的幸福生活。专打不服,治病救人,追美泡妞,种田发财全不误,我就是最幸福的小农民——张若飞意气风发的如是说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