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7400000064

第64章 驮马

施蛰存。

我第一次看见驮马队是在贵州,但熟悉驮马的生活则在云南。

那据说是所谓“果下马”的矮小的马,成为一长行列地逶迤于山谷里,就是西南诸省在公路出现以前唯一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了。当我乘坐汽车,从贵州公路上行过,第一次看见这些驮马队在一个山谷里行进的时候,我想,公路网的完成,将使这古老的运输队不久就消灭了罢。但是,在抗战三年后的今日,因为液体燃料供应不足,这古老的运输工具还得建立它的最后功业,这是料想不到的。

西北有二万匹骆驼,西南有十万匹驮马,我们试设想,我们的抗战乃是用这样古旧的牲口运输法去抵抗人家的飞机汽车快艇,然而还能支持到今日这局面,这场面能说不是伟大的吗?因此,当我们看见一队驮马,负着它们的重荷,在一个峻坡上翻过山岭去的时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一队驮马,通常是八匹十匹或十二匹,虽然有多到十六或二十匹的,但那是很少的。每一队的第一匹马,是一个领袖。它是比较高大的一匹。它额上有一个特别的装饰,常常是一面反射阳光的小圆镜子和一丛绿色的流苏。它的项颈下挂着一串大马铃。当它昂然地在前面带路的时候,铃声咚咙咚咙地响着,头上的流苏跟着它的头部一起一落地耸动着,后边的马便跟着它行进。或是看着它头顶上的标帜,或是听着它的铃声,因为后面的马队中,常常混杂着聋的或盲的。倘若马数多了,则走在太后面的马就不容易望到它们的领袖,你知道,驮马的行进,差不多永远是排列着单行的。

每一匹马背上安一个木架子,那就叫做驮鞍。在驮鞍的左右两边便用牛皮绳绑缚了要它负荷的东西。这有两个作用:第一是不使那些形状不同的重载直接擦在马脊梁及肋骨上,因为那些重载常常有尖锐的角或粗糙的边缘,容易损伤了马的皮毛。第二是每逢行到一站,歇夜的时候,只要把那木架子连同那些负载物从马背上卸下来就行。第二天早上出发的时候,再把它搁上马背,可以省却许多解除和重又束缚的麻烦。

管理马队的人叫做马哥头,他常常管理着四五个小队的驮马。

这所谓管理,实在不很费事。他老是抽着一根烟杆,在马队旁边,或前或后地行走。他们用简单的,一两个字--或者还不如说是一两个声音--的吆喝指挥着那匹领队的马。与其说他的责任是管理马队,还不如说是管理着那些领队的马。马哥头也有女的。

倘若是女的,则当这一长列辛苦的驮马行过一个美丽的高原的时候,应合着那些马铃声,她的忧郁的山歌,虽然你不会懂得他们的意义--因为那些马哥头常常是夷人--会使你觉得何等的感动啊!

在荒野的山林里终日前进的驮马队,决不是单独赶路的。它们常常可能集合到一二百匹马,七八个或十几个马哥头,结伴同行。在交通方便的大路上,它们每天走六十里,总可以获得一个歇站。那作为马队的歇站的地方,总有人经营着马店。每到日落时分,马店里的伙计便到城外或寨门外的大路口去迎候赶站的马队,这是西南一带山城里的每天的最后一阵喧哗。

马店常常是一所两层的大屋子,三开间的或五开间的。底下是马厩,楼上是马哥头的宿处。但是那所谓楼是非常低矮的。没有窗户,没有家具,实在只是一个阁楼罢了。马店里的伙计们帮同那些马哥头抬下了马背上的驮鞍,洗刷了马,喂过马料,他们的职务就完了。马哥头也正如一切的西南夷人一样,虽然赶了一天路,很少有人需要洗脸洗脚甚至沐浴的。他们的晚饭也不由马店里供给,他们都随身带着一个布袋,袋里装着包谷粉,歇了店,侍候好了马匹,他们便自己去拿一副碗筷,斟上一点开水,把那些包谷粉吃了。这就是他们的晚餐。至于那些高兴到小饭店里去吃一杯升酒,叫一个炒菜下饭的,便是非常殷实的阔老了。在抗战以前,这情形是没有的,但在这一两年来,这样豪阔的马哥头已经不是稀有的了。

行走于迤西一带原始山林中的马队,常常有必须赶四五百里路才能到达一个小村子的情况。于是,他们不得不在森林里露宿了。用他们的名词说起来,这叫做“开夜”。要开夜的马队,规模比较的大,而且要随带着炊具。差不多在日落的时候,他们就得在森林中寻找一块平坦的草地。在那里卸下了驮鞍,把马拴在树上,打成一围。于是马哥头们安锅煮饭烧水。天色黑了,山里常常有虎豹或象群,所以他们必须捡拾许多枯枝,烧起火来,做成一个火圈,使野兽不敢近前。然而即使如此警戒,有时还会有猛兽在半夜里忽然袭来,咬死几匹马,等那些马哥头听见马的惊嘶声而醒起开枪的时候,它早已不知去向了。所以,有的马队还得带一只猴子,在临要睡觉的时候,把猴子拴缚在一株高树上。猴子最为敏感,到半夜里,倘若它看见或闻见远处有猛兽在行近来,它便会尖锐地啼起来,同时那些马也会得跟着惊嘶,于是睡熟的人也都醒了。

在云南的西北,贩茶叶的古宗人的驮马队是最为雄壮的。在寒冷的天气,在积雪的山峰中间的平原上,高大的古宗人腰里捎着刀和小铜佛,骑着他们的披着美丽的古宗氍鞍的马,尤其是当他们开夜的时候,张起来的那个帐幕,使人会对于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发生许多幻想。

二万匹运盐运米运茶叶的驮马,现在都在西南三省崎岖的山路上,辛苦地走上一个坡,翻下一个坡,又走上一个坡,在那无穷尽的山坡上,运输着比盐米茶更重要的国防材物,我们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里会感到怎样沉重啊!

1939年6月施蛰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感觉派的主将,其小说大多表现大都市生活,擅长心理分析以及人物的双重性格刻画,运用了现代派的许多手法,跳跃闪回,节奏较快。1939年写作的散文《驮马》已开始回归现实主义,笔调沉郁严谨,缓缓地平实写来,道出了驮马的坚韧执着,内蕴着深厚的社会时代色彩。

驮马是西南诸省在公路出现以前唯一的交通和运输工具,离我们今天已经非常遥远而陌生了。施蛰存当时正在云南大学执教,对于西南边陲常见的驮马情有独钟,他以其沉稳详尽的笔触为我们介绍了这一古老的交通运输工具,细致而有条理,从驮马的数量、排列,到驮鞍的解释及作用,以及管理马队的马哥头,还有马店的介绍,途中无马店时如何“开夜”,俨然是一个谙熟驮马生涯的人为我们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仿佛是一篇严谨科学的说明文。不过这篇文章决不是一篇冷静的说明文,而是内蕴着热烈情感的散文,包含着作者对驮马由衷的赞美之情:这些驮马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执着的民族精神与抗战力量的象征。作者在开篇简短的介绍后就赞叹道:“当我们看见一队驮马,负着它们的重荷,在一个峻坡上翻过山岭去的时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因为就是靠这些古老的驮马运输去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汽车快艇,让人不能不觉出它的伟大并为它感动。正是从这样的情感出发,施蛰存描述驮马时强调他们的坚韧和美丽、艰难和困苦,不能不在客观冷静的行文中一再喟叹:“当这一长列辛苦的驮马行过一个美丽的高原的时候,应合着那些马铃声,她的忧郁的山歌会使你觉得何等的感动啊!”文章写出了驮马的美丽浪漫,但更多的是艰难险恶:驮马在行进中面对的不止是荒山野峡的险恶,还有住所的简陋难寻,半夜野兽的威胁……在散文结束时又一次与篇首呼应,此时的作者看到那矮小而矫健的驮马流着汗,喷着白沫,已不只是感动,而是“心里充满了沉重”!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却回味无穷:是啊,中华民族何时才能结束这艰辛沉重的跋涉?

此篇散文一以贯之的情感主线就是“感动”与“沉重”,故而行文时笔调沉稳徐缓。在介绍驮马生活时严谨冷静,简洁明了,带有现实主义的写实色彩,但内敛的情感又时不时突现出来,采用主观抒情的点睛之笔直抒胸臆,启迪读者的思索,再加上选材上的特别,驮马生活的陌生新鲜感,荒山野峡、村落马店的背景,使作品蒙上神秘传奇性,表现了一定的浪漫主义情调。但是和艾芜的小说集《南行记》相比,尽管同样写到西南边境的风光习俗、高原马队,施蛰存《驮马》的浪漫色彩就大为逊色,比起《南行记》里的敢爱敢恨、野蛮狠辣的人物而言,驮马自然更沉重坚韧,充满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深沉的现实主义风格就使浪漫主义情调成为了点缀。(黄岚)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本书主要是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导师组带领研究生所进行的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模式的成果。培养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全局意识,研究古代文学不能脱离时代的影响。从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士风与文学的关系,是本专业研究者必须做的前提和基础。研究一个时代文学为何高亢,为何低迷,透过历史我们能学到什么,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们今天如何培养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野狼的嚎叫

    野狼的嚎叫

    玛兰沁夫说得没错,我这“点点”的确是只狼。1990年,我从同学那儿换来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小姑娘”才半岁就有小牛犊子那么大。它尖尖的头和宽宽的肩,披着一身褐色长毛,肚皮和腿却有一袭雪白短毛。我打算给它物色个如意郎君,就找养父给出个主意。他说起早年村里有条雌藏獒,发情的时候,一到夜里就往草原深处跑。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肖洛霍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肖洛霍夫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全新收录吴忠全三年间创作的精品散文,全书分为两部分,【众生之相】讲诉行走时遇见的小人物的故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游记讲诉自己走到哪里发生了什么,而是直接以当地风土人情或是当地人物做主人公的散文,每一个故事都单独区分开来。【一家之言】讲述作者行走于北方时经历的各种情感。体现出对故乡、对人生、对生命等等的感怀。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生存于天地之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有些人我们无法挽留,有些时间我们无法停驻,于是那些我们经过的,错过的,忘记的与无法遗忘的,竟组成了大部分的生命,谁能说谁不曾感到寂寥呢?
  • 混沌四季

    混沌四季

    这是坐落于奥克兰北区的一家韩日餐厅——头一遭,见着两者得以融合在同一家馆子。作为招牌的优酸乳酒饮料几乎不带半点儿酒劲,却也往意兴勃发的客人脸上注入了点点红晕。在这座几乎要被中国人淹没的风帆之都,英语显得有些冗余。会讲粤语的人,更是有无数个理由轻视这门和中文基本毫无共通之处的语言。
热门推荐
  • 都市超级神农

    都市超级神农

    机缘巧合得到仙家至宝神农石,一个平凡大学生自此踏入了波澜壮阔的仙侠世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都市中挥金如土,还是在修仙的旅途中写下属于自己的史诗……铁骨柔情,侠肝义胆,他终将走向何方?PS:求推荐,求收藏,求一切!
  • 闽川闺秀诗话

    闽川闺秀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断天杀途

    断天杀途

    很多年前,九天大乱。九天破碎后化为九域。很多年后,下界一个孩童从石头里走出。从此神路迢迢。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统一王朝,明朝的历史受到了中外史学界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但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从今天的角度看,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
  • 溺心爱恋:豪宠倾城狂妃

    溺心爱恋:豪宠倾城狂妃

    她是偌大帝国的纨绔公主,骂皇帝,打太子,玩转整个后宫,只因她的娘亲是最受宠的皇后,背后势力强大,独得皇室厚爱,无人敢欺。可眨眼间她却变成令人全身发颤的好冷女神,让人望尘莫及!他是邻国的最强王者,霸道邪魅,腹黑至极却深得邻国皇帝宠信,那样爱了。同时也是令人胆寒的噬血修罗;一场意外的相遇,让他们的命运就此纠缠在一起,且看两人强强联手,怎样在这神秘的决雨大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天才九小姐太放肆

    天才九小姐太放肆

    她本是地球22世纪龙家最优秀的继承人,却因为一场爆炸魂穿异世。再次睁眼,脱胎换骨,带着逆天天赋惊艳世人,在这片异世大陆上掀起风雨。而这样不容于世的天赋,又代表着怎样的秘密?而他,本是尊贵无比的高冷帝君,一场夺宝异变让他遇到她。从此高冷帝君变腹黑,撒娇卖萌高冷霸道样样精通,爱美人不爱江山。男女双强,爽文无虐。请大家多多点击收藏,慢慢观看哦(最近整理思路中,暂时停更。ps:扑街我也不会弃的,我养的孩子,养的慢一点也要养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哥哥是隐藏大佬

    我的哥哥是隐藏大佬

    一场意外的车祸,她从一尾闲鱼变成了豪门后裔。她有三个别样的“异类”哥哥,大哥是外冷内热的掌权人,二哥是妖娆沙雕的“花孔雀”,还有一个哥哥是医学奇才……而姜蓦赫是家族“叛徒”,是被称为“暗夜战狼”的职佣兵,是“异类”中的异类,高冷帅气又武力值爆表。每次总对闲鱼儿说“守护你是我的工作”,却又时常做超出工作范围的令人暖心的举动。闲鱼儿:姜先生,你以前保护别人,也像保护我这样吗?姜蓦赫:这是我第一次(不杀人)保护人!【1v1宠文,带一点悬疑色彩,喜欢的小姐姐们快来戳一戳,收藏关注哦!】
  • 首富的花钱系统

    首富的花钱系统

    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东西就是金钱,最难猜透的却是人心。比如,有人说我拥有一千五百个亿,让我每个人分一亿,那全国人都会是亿万富翁。又比如,我好不容易娶回来的老婆,她的心思只会惦记着整天做家务!那个,老婆,我娶你回来是让你来做家务的吗???给我花钱去。这是一个关于小人物,依靠着花钱,奋斗(忽悠)一步步成长为首富的欢乐故事。
  •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女尊国将军王一朝穿越成宛若病西子一般娇弱公主,却把“力拔山河气盖世”的天赋也带来了。可叹她的长兄,当今圣上,却是个爱妹成痴脑补帝……所以画风不对什么的,真不是作者的错,对吧?红楼众人:嘴唇抖索,一脸恍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