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4800000029

第29章 凡人篇(4)

是啊,汉奸啊,该杀。把车轱辘装好了,修车的老头儿慢条斯理地说,眯缝着眼睛看看,随口接着说道,我是叹那个世道,逼着你不能不杀,原来都是一个胡同里头的小儿女呢……

当时觉得这话很新鲜,所以记住了,很多年以后,才注意到老舍先生没用任何一个好的字眼写过冠招弟。

老舍先生也是胡同里人呢。

也许,只有把她写得坏到那种地步,老舍先生才忍心让瑞全杀了她。

都是胡同里的小儿女呢。

一瞬间,仿佛胡同里头的国槐已经在了眼前,耳边还是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清脆地笑着的声音——“你就贫吧你”,还有故都那淡淡的煤烟味儿。

电话里听来的一句话,就让人想家,还写了这么多,我这是怎么了我?

难道,就因为是个中国人?

“黄埔听训”——我在小学经历的变相体罚

以我小时候上学的经验,北京的学校,公开体罚的很少,变相的体罚却也不是没有。其中罚站居多——想起解放军对士兵也不体罚,最常见的惩罚是“站军姿”,不禁琢磨这是不是一脉相承的事情。

现在“学生不能体罚”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的,当时共产党虽然被称做“****”,在这种事情上还是很重视人权,蛮先进的。20世纪60年代人称“魔鬼教练”的大松博文到中国教排球,野蛮得很,******总理看他训练看得一头汗,倒吸一口冷气——这大松简直是个法西斯啊!法西斯是法西斯,周总理却没纠正他,就说了一句话——社会制度不同,你可不许打我们的姑娘啊。后来中国女排果然成就斐然,严师出高徒,但是确实没允许教练打人。

大松在日本是打人的,日本教育界原来提倡体罚,甚至通过高年级学生体罚低年级学生建立等级概念,不过近年来受西方影响改变很大。日本人做事叫死理儿,接受某个概念就做得很彻底,受英美教育思想影响,打学生的基本看不到了,但是暴力倾向依然存在,学生带着菜刀来杀同学,又成了某种新的隐患。

想象“土八路”进城搞教育,提出不许体罚,我想有些当老师的可能会挠头——长官同志,这个玉不琢不成器,不打调皮怎么办呢?

或许哪位长官灵机一动,就出了这个馊主意——不能打,可以罚学生站军姿啊!

这一手能把枪林弹雨过来的兵训得服服帖帖,那么学生更不在话下了。

我们小学的校舍是一座庙,教室在二层,原来是个佛阁。——这个学校今天依旧在用这个校舍,就是北京市东四三条小学,只是以前的篮球架子是用两大块功德碑压着的,现在改水泥板了,功德碑让文物部门要走了,说是有历史价值(有东四的朋友说那是咸丰年间的,不是文物部门收走了,是一家有钱的买了个四合院,翻修改造后觉得缺少历史气息,买了这两块碑竖在里面。想想和尚庙的功德碑竖在院子里增加历史气息,多少有些怪异)。

“八路”和老师交流的结果,是我这号习惯“忘带作业”,偷工减料,跟老师抬杠的主儿得经常站到走廊上,“我站在城头观山景”了。对面房顶上长的草是死是活,有没有结籽,我比谁都清楚。

我猜,看见太调皮的孩子,老师们也不是没有想打学生的时候。当时学校里两个体育老师年轻气盛,精力过剩,在院子里练起了空手道。两个老师平时都有外号,小萨看得得意忘形,大喊:“快来看啊,贾猴大战段鸡脖!”

周围的学生哄堂大笑。

结果人家两位不打了,“贾猴”恶狠狠盯着我,半天才说——你到我办公室来。

吓坏了,磨蹭半天才去。

“贾猴”有点儿二百五,琢磨着这位先生莫不是要揍我一顿?

到了地方,这家伙拳头捏得嘎嘎响,最后长出了一口气,说:你,把炉子上的铁壶拿上,去水房给我把水加满提回来……

让学生培养劳动观念,这不算体罚吧。

后来才知道,当时“贾猴”在追求我的班主任童老师,一个两条大辫子的漂亮女孩子。童老师有点犹豫,私下和手帕交说——人是不错,就是有点儿猴里猴气……

话传到贾老师耳朵里,正为这个烦恼呢,碰上我这个不长眼的。看动物世界,这种时期的雄性动物都特别好斗,那么温顺的鹿都逮谁顶谁,贾猴老师能跟小萨讲政策,应该算个了不起的教育人才吧。

后来想想,那解放军站军姿的传统,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原来是从国民党那儿来的。

国民党的老式将领,如胡宗南、黄杰,多有一站几个钟头不待打晃的好功夫,人称“黄埔听训”,那是有历史来头的。原来,建立黄埔军校的时候,军校教育长邓演达是非常重视军人风姿的,经常组织长时间的训话,学生们听训当然都是笔直立正的姿势。最初,时间长了有学生不耐烦乱动,甚至发生过遭到教育长朝天鸣枪警告的事情。这是因为邓教育长认为,连耐心听训都做不到,更谈不到成为合格的军人了。

国共两军同源,共产党的军事将领,也有很多出身黄埔军校,莫非是他们把这个传统带到了解放军中。然后,又传到了北京的学校里。

那俺们罚站就不是变相体罚,而是变相的“黄埔听训”喽?

子非鱼

和一位北京朋友通电话,讲今天早上京城大雨滂沱,其时乌云四合,天色阴沉,对面难以见人。有邻居惊呼——难道是猪八戒下凡了?

猪八戒的官衔是天蓬元帅提调天河水军都总管,故有此说。

我认为这纯属谣言,那时刚听一通灵的老哥说前些日子见着沙僧,沙和尚正跟孙悟空唠叨呢,说猴哥啊,咱不用担心师父了,现在二师兄的肉比师父的还值钱呢……

以北京目前的猪肉价格,就算嫦娥让警察当不明飞行物抓了,猪八戒怕也没下凡救美的勇气。

而友之语气,似惴惴。

问之,原来有心事。盖其家养了一缸金鱼,今日忽然死了几条。这些天友人家中有人生病,担心这个兆头不好。

略一思索,雨前气压低,如果没有及时换水,金鱼因为缺氧死亡,应该不是新鲜事。不过,老萨眼珠一转,想起一件事来,于是电话里立即向友人恭喜。

死鱼还要恭喜,喜从何来?友人颇为诧异。

当然。我说,这里面有门道啊。

事情是这样的——

几年以前,我到公司的香港分部去办事,会面的财务经理叫John,是个在加拿大受过教育的香港人。John为人柔和,狡诈多智,想从业务上赚他的便宜极难。他的办公室敞亮宽阔,引人注目的是窗子旁边放了一个大鱼缸,里面一条大肚子鱼在优哉游哉。

John和我说话时,每次走过鱼缸,都要“当”地敲一下缸边。一敲,那鱼就一哆嗦。

一次两次,每次如此。不好直说,等John不在的时候对他的秘书委婉说了一句——你们老板不会养鱼的,老这么敲,闹不好就给搞死了啊。

秘书是从深圳过来的,一笑,开门看看John不在,回过头来神秘兮兮地说——您不知道,他巴不得那鱼赶快死掉呢,就是不好明着干罢了。

好大的高级玻璃鱼缸,循环水系统,假山水草,看这架势John在此鱼身上投资不少。这下子老萨糊涂了——我说,这不对啊,要不喜欢就别养啊,花这么多钱养了干吗还盼它早死呢?看这个样子,这鱼的待遇可是不错啊。

当然不错啦。这秘书是个典型的小八婆,对于传小道消息很是热衷,搁“****”的时候估计生存都困难。她看看鱼缸,鬼头鬼脑地告诉老萨——当然待遇不错啦,比我都好。那是有原因的,你知道这鱼是谁?

问得不明不白,萨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鱼还能是谁?有户口或者暂住证的吗?

这鱼啊,就是我们老板自己,所以他不能让自己吃了苦头。

看看鱼,肥肥的,与John颇有点儿相似,但绝不会是一个品种。老萨不明白。

秘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于是得意地解释起来。

原来去年以来,这个John家宅不安,自己生了很长时间的病,太太又得了忧郁症,生意也有点儿问题。John为此很是忧虑,于是花重金请了个风水先生来看。

香港人有个奇特的地方,就是对于风水特别迷信,几乎达到内地人难以理解的地步。办公室一屋的洋博士,搬家却要举着个烧猪游行,由亚太区总监(现在是Cisco的副总裁了)Owen带头拜了才算仪式完成。所以,John请个风水先生也很正常。

香港地面上的风水先生很值钱的,像John请来的这位据说给包玉刚解过厄的,一个钟头要上万港币呢。

这样的先生果然身手不凡,看了一会儿就发现问题。一番解释之后,说John的种种灾难都是由于刚搬了办公室。其中说法很是晦涩,大意是John的新办公室迎面对着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这座楼是有名的凶楼,状似三棱刮刀,气势如虹,John是搞财务的,与之相克,但气势上无法与人家相比。最好的办法就是John搬家或者改行,否则双方必然要克死一个的——John克死中银的话造化也太大了,所以结果必然是……

John绕着办公室走了三圈,最后觉得还是没办法。他坐哪儿是公司安排的,自己不能改——就算想改,有谁敢跟他换呢?改行?他不干财务,大概只能去跑马场当马仔了,也不行。

最后大师收了银子,终于给他指点一条明路——兄弟不妨在窗户前养一条鱼,因为银钱如水,这鱼,也就算搞财务的了。那么,让它做你的替身,和中银去扛吧,什么时候这鱼死了,你就万事大吉,逃过了血光之灾。

不过,一看John的表情,大师就赶紧提醒——这鱼饿了要给东西吃,不能多喂;该换水换水,水温要合适,不能从冰箱里拿水来换……总之,你不能虐待它,因为它就是你的替身,虐待它你自己也要倒霉。虽然鱼死你的灾就解,但只能等它自然死亡。

John对大师的话很相信。按照秘书的说法,他也有一些阴险的办法,比如这么大的鱼缸只养一条鱼,期待让它孤独而死;把鱼食就放在鱼缸外面,希望这鱼跳出来抢食吃不幸晒成咸鱼干,但终究是不敢虐待这鱼的。只是,过来过去的敲一下鱼缸,这不算虐待吧?

反正,过了一年我再去香港,那鱼还活得好好的呢,与John、中银大厦相安无事,真是命硬得很。

所以,我对这位朋友说,你养的鱼突然死了几条,大概是作为你家人的替身应了灾,而你家人自然就平安无事了。实在是大吉大利啊。

对面那朋友沉默半晌,最后冒出一句来——对啊,我爱人也是学财务的,街对面就有一个工商银行的ATM机!大师太神了!

挂上电话的时候,感觉那边很愉快。

忽然想起一句话来——“子非鱼……”

让人发疯的太医

有朋友送了我一本《刘太医谈养生》,作者自称是明代太医院使(中央医疗保健局局长)刘纯之后,从书中看其诊疗作为,颇有祖上之风。萨不是医生,对其中医疗和养生的内容不敢评述,只是觉得其中几段有关明代历史的文字读来觉得颇为有趣。

冷静下来一查,史料中所谓“太医院院使刘纯”的身世,却和这本书中的记载大相径庭——刘纯是朱丹溪之徒,西北名医,但一辈子安贫乐道,行医于斯,并无进京做官的事情。而且,刘卒于永乐年间,书中所写的刘纯查勘宣德帝死因(宣德是永乐的孙子),为况钟治疗痢疾等事,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

历史上的问题,刘太医好像也没法反驳。(其实刘太医还是太厚道了,可以直接拿乾隆说事儿嘛——“建奴”篡改历史,把有关史料都销毁了,另换了一套欺骗后世人民……)

向医学界朋友问起这位“刘太医”的底细,得到的回答却是——“没见着治愈的实例”,“这位前两年无照行医给抓了”。“据他说里根的癌就是他给治好的”。

这年头的事儿啊。

不过,这部书里面记载的一些明代太医们的事情,感觉和历史上的轨迹还是若合拍节的,看来就算不是真正刘纯的经历,也是来自民间一些有据的传说。

比如,书中提到刘纯治疗永乐皇后徐仪华的乳腺癌,虽然延长了皇后的寿命达七年之久,徐死后刘仍然下了诏狱。这符合明代太医的生活,当时治不好病人的太医,甚至还有被殉葬的危险。嘉靖年间,宫女杨金英等拿皇上的脑袋练拔河,等拔完河一看皇上基本也断气儿了。要搁现在,这也就是奥运会要不要加个项目的事儿,问题那是明朝啊,好多人不能接受皇上断气儿这种事情,于是死马当活马治把皇上交给了太医院。

这下,轮到负责扎针的李姓太医哆嗦了。倒不是医术如何,这死马谁不敢扎啊。问题现在皇上还有一口气,如果一针下去断气了,那无论原来是不是死马,扎针的全家都得送去殉葬。

最后这位还得下手啊,不然眼看着皇上断气也是一死。

一针下去,皇上从死马变活马了。

同类推荐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诗歌,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波兰闪击战

    波兰闪击战

    闪击波兰引爆世界大战,德国没有充分准备?希特勒忘却“白色方案”,闪击战改写世界战争史,血腥弥漫波兰走廊,华沙的噩梦,人类的噩梦!海陆空三军呼啸,东线惨变人间地狱!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欧洲上空,各大国的反应离奇古怪!种族大屠杀,集中营里谁是羔羊?1939年9月1日凌晨,成群的德国轰炸机向波兰飞去,几分钟后波兰人尝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突然死亡与毁灭的滋味。
  • 茶余

    茶余

    《茶余》里的东西,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是单纯地来自身边的美好事物。书里的文大概分三种,故事、诗和随笔,可以说是对作者过去生活经历另一种方式的描述和总结,但也并不完全符合作者的经历,说是作者内心衍生出的文字才更贴切。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爱国家,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1948年6月,他虽贫病交加,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本书选辑了3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初恋》、《恋歌》、《假如你想结婚的话》、《一切有命,莫勉强》、《拾玉镯》、《角落》、《情是根》、《爱的履历》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无双剑仙

    无双剑仙

    一个农家小子带着一个做神仙的梦想,爬上了天门山,做了一名外门弟子,但是事实远远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美好,面对世事的无情与自身身世的谜团,他选择了去拼搏——我命由我不由天。
  • 邪王求娶:小小魔女大混乱

    邪王求娶:小小魔女大混乱

    杀手神医穿越。美目睁,风云起。看贺兰姐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亲们大家好,我是新手,是因为盆友的推荐,来试一下的。如果那里写的不好,请留言给我哦!我不会写穿越前的,亲们凑合看吧。(本文是讲述一对姐妹云蝶和梦蝶的故事,内容就是穿越希望大家喜欢)
  • 八卦大小姐

    八卦大小姐

    身为狗仔圈扛把子的顾天心,带着商场去了古代。没事儿调戏调戏美女,发展下古代娱乐圈大业啥的,日子过的美滋滋......谁想到,一不小心,就被小狼狗叼走了。
  • 红饕餮

    红饕餮

    从远古苏醒的巨兽,被中国人所说的龙王的第五个儿子——饕餮
  • 嚣张宝宝:爹地欠账还钱!

    嚣张宝宝:爹地欠账还钱!

    初见,她问:“听说你是来和我清算各种费用?”再见,她在法国教堂举行婚礼,他宛若撒旦现身,抢走新郎。五岁的陆小易无比嚣张的黑了顾九夜的电脑——还我妈咪奶粉钱!“5213?”“错!是五千二百一十三千万,再乘以二,看在我们是父子的份上,四舍五入再给你打个折,算你一个亿好了。”“……”“如果爹地这辈子只有我们两个孩子,妈咪的营养费、精神损失费就免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与萧

    清与萧

    “我喜欢的人,她是短发,温柔,话少,长成了我喜欢的样子。”“我一见到他就撩动了心弦,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是见到他,就会心动。”那年夏天,我与他的故事。
  • 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

    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

    本书揭示了中庸这一中国人性格的秘密,客观地解读了中庸之道,对中庸与中国人的关系、中庸的哲学机理、《周易》、《中庸》、《菜根谭》这些中庸文化元典的哲学关联、儒释道文化风格中的中庸智慧,以及自5000年前的黄帝、伏羲一至于今日的中庸文化源流。
  • 武霸神天

    武霸神天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修行世界,想要活下去就必须不断修行,平庸少年一路踏歌而上,独霸天下!
  • 别离亦是相逢

    别离亦是相逢

    符米,一个父母名下有数百万资产的独身女,却在工厂一线苦熬十年,怒打小人同事,折断流氓段长手指,为周高天修理自己的表妹,如此都市侠女却被叔叔觊觎财产,被母亲威胁结婚,她是否就此妥协,还是继续在她想要的世界里继续前行?你我一起走近她,熟悉她......一起开启一段符米的世界。
  • 恶魔专宠:少爷别太坏

    恶魔专宠:少爷别太坏

    半夜闯进一美男,声称可以提供特殊服务。好不容易摆脱了他,怎么第二天,他又赖上她了?“萋萋,求抱抱。”“一次一百块。”“萋萋,求安慰。”“一句一百块。”“萋萋,求收养。”“一天五千块,你要不要先充值几百万?”男友看着顾萋萋,心痛的捂着心口,“宝贝,你告诉我要是我妈拿着一个亿的发票让你离开我,你绝对不会动摇爱我的决心的。”顾萋萋撇了一眼男友,“不,不要一个亿。一千万我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