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4800000009

第9章 军人篇(1)

本篇主人公来自不同时期,不同阵营,也并不全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有国民党的,也有共产党的,甚至还有北洋军阀的。我的想法,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让大家感触到这些穿军装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性格和特点。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一连串的败仗造就了中国最缺乏尚武精神的时代。然而,也正是这种惨痛的国家经历,使大量最有才能的中国人加入了军队的行列。没有精良的装备,也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中国的军人,是那个时代战场上我们最可以依靠的资源。在第二次世纪大战中,号称陆军天下第一的法国,在战争开始两个月后投降。而中国,靠了他们最终支撑下来。

而这些幸存下来的军人,几乎都有近乎传奇的经历。

我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军人的传奇描述出来。用这些历史的细节,铨叙他们不为人知的性格侧面。军阀也有收拾日本人的好办法,共产党员也可能成为国民党的抢手货,将军也可能会去砍驴头。

当我开始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我感到,那个时代的军人也有着和当时中国平民一样的思维特点。只不过,军人的职业,让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更直截了当,甚至有时带有一种简单到粗犷的气质。

这样一来,也就产生了他们独特的魅力。

当然,这也成为我写作《军人篇》时特别感到有趣的地方。

血战·元帅·集结号

“前方将士同命,我决不后退。你去告诉二旅,就说我在他们身后,刘伯承相信他们一定能守住阵地!”

有朋友询问老萨对于冯导的作品《集结号》怎么看。实在惭愧得很,这部电影老萨至今还没有看过。对这部片子,我还闹过一个笑话。因为最初是在一篇写海军的文章后面见到朋友的谈论,曾窃以为《集结号》是一艘军舰的名称,当时还感到颇为迷惘,因为把军舰起成这样的名字太卡通了吧?后来才理解根本不是这样一回事。从片花看,拍得十分用心,有一点东方版《拯救大兵瑞安》的风骨。对于冯小刚导演的作品,我一向比较看好,以他的才华和稳健,相信应该是一部好片子。

不过,看过这部片子的简介,恰好又看到另一个战例。

我军队的一支劣势部队,在国民党军精锐部队的狂攻中被要求死守住自己的阵地,拼到最后一人。

几乎和《集结号》同样的场景。

那一仗,上级指挥官的命令和《集结号》一样的残酷无情。一个接着一个的强硬命令被传达到伤亡惨重的第一线阵地——

“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你们要坚决守住阵地,不许后退一步!”

“不管上来多少敌人,都要顶住,就是剩下你一个人也要顶!”

“不管情况如何严重,我交给你的任务只有两个字——守住!不准后退一步。否则,按军法从事!”

“你不能退!”

“剩下一个人也要打!”

“守不住阵地,杀头!杀头!!”

这是真正的“死守”。看惯了南征北战之类战争影片的我们,几乎难以相信这是当时我们军队中发出的命令。然而,这些句子,都是从当时的战斗记录中直接摘录下来的原文,几十年后文字背后的惨烈依然清晰可辨。

这就是我军与国民党军于1947年12月13日发生在河南信阳的一场恶斗,此战国民党军攻得凶猛,我军守得顽强,双方打得异常血腥,史称“北向店之战”。

这是一场与《集结号》背景极为相似的战斗,而进程又有很多不同。

如果了解这场战斗的背景,大体可以理解此战为何使双方如此寸土必争。

1947年冬,面对挺进中原的刘邓大军,国民党军中的第一智将白崇禧亲自督军九江,全军出击大别山,国民党军十四个整编师(相当于军)和我军六个纵队(相当于军)缠斗在一起,广阔的大别山顿时变成了拥挤的绞肉机。巨大压力下的刘伯承当机立断兵分三路,使本就异常混乱的战场失去重心,一举卸去白崇禧的攻击猛力。三路大军中刘伯承亲率一纵和后方总部,中原局北上淮西,却在北向店与南下阻击的国军迎头相撞。

12日夜,刘伯承总部在行军中与掩护部队脱节,宿营何小寨时与国民党军整编第十一师十八旅五十四团同宿一村。双方几乎同时发现了敌手,混战中总部军政处长杨国宇指挥警卫人员掩护刘伯承、张际春等突围到北向店以南与掩护部队会合,国民党军十八旅旅长覃道善少将也匆忙指挥所部撤离险地,双方重新集结后弄清了情况,北向店战斗就此打响。我军以一部打通向淮河通道,一部力阻国民党军的攻击。国民党军发现网中出现大鱼,白崇禧亲调三个整编师迅速赶来意图全歼中野总部。一方要守住要隘,渡淮杀开一条血路,一方要活捉“****第一悍将”(白崇禧语)刘伯承,此战双方精锐尽出,目标明确,战斗从早上8点一直打到夜间9点,整整持续了一天。

顺便说一句这一年,******在中野的战略进攻面前,表现可称奇怪。

1947年,是三年内战发生转折的一年,其中军事上的转折点,就是刘邓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强突黄河天险,跃进大别山。这一击对国民党军来说堪称致命,盖因此前国民党军正对陕北和山东进行“重点进攻”,大别山恰在国民党军进攻的两路中间,如果用武术动作形容,就是老蒋一记双封贯耳,恰在双拳击出,门户大开之时刘伯承还了一记黑虎掏心。

大别山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最大的山地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刘邓取得此地,上可威胁武汉,下可直逼南京,从此国民党军长江腹地再无宁日。但国民党军对刘邓的大军南下明显准备不足,既未能在途中阻截住行军状态的中野大军,也未能在刘邓立足未稳之际围歼这支疲惫之师。应该说老蒋这次的反应如此迟缓很不正常。大别山的重要性******非常清楚,在抗战期间将其作为最重要的游击区之一进行建设。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就是因为不愿意在大别山打游击擅自撤退,遭到撤职查办的处分。尽管如此,******对大别山的重视丝毫没有动摇,廖磊等部始终以极大毅力坚持在大别山游击作战。既然对大别山的重要性如此明白,却对刘邓的南下猝不及防,只能说******因为占领了延安,有点儿烧糊涂了。

直到刘伯承在当地站稳了脚,国民党方面才如梦方醒,******指令时任国防部长的白崇禧指挥精兵承担征剿刘邓之战。抗战期间武汉战役中白崇禧将十几万大军藏在大别山中,利用山势步步阻击,把江北山区变成了日军西进的伤心战场,这位虔诚的******将军对此处的风土民情,军事要点了如指掌。此后的战斗,双方互有胜负,从几十年后我军军史仍评价刘邓当时承担的是“啃骨头”的任务来看,白崇禧的确给刘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能够活捉刘伯承本人的机会,似乎上帝仅仅在北向店给了白崇禧一次。

参加这次战役的部队,都是双方最为精锐的劲旅。这是一场真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血战。这一战,我军退一步,就是中野指挥机关的全军覆没,在一线担任阻击的部队,比谷子地的九连承担的压力只有更大。

只是,这场阻击战中,并没有集结号的出现。解放军的条令中,就没有“集结号”一说,这是冯小刚导演的艺术创造。

且历数一下双方参加这一战的骄兵悍将吧。

我军方面参战的是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相当于军),下属三个旅——第一旅、第二旅、第二十旅。众所周知,每个野战军的第一纵队都是它的老底子,战斗力极强,一纵堪称中原野战军的看家部队。这个一纵的后身,就是今天威震喜马拉雅山南北的十八军。在对印反击战中活捉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的,是该军的第八七四团(老萨此处有误,不光是第十八军,我军全军都没有这个番号,活捉达尔维准将的应是藏字四一九部队[当时十八军番号已撤销]的第一五七团——引者注),而如果有****分子听了十八军一四九师不打哆嗦的,你大可怀疑他是冒牌的****。

杨勇,解放军中的传奇猛将,身上至死带着一块日军山炮炮弹的残片——那记录的是大战平型关时死守老爷庙制高点的光荣;脸上有一处明显被子弹穿过的弹痕——那是川军郭勋琪“模范团”在土城战斗中留下的纪念。他的政委则是后来成为海军司令员的苏振华。杨勇将军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为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最后一任司令员,指挥过奇袭白虎团战役还因为他曾经在北京军区司令员任上接待过蒙哥马利元帅,留下了一段佳话:检阅中元帅突发奇想,取枪射击,正中靶标。杨勇立即有礼貌地也取过枪来,连发九枪,将剩下的九个靶标全部打掉。蒙哥马利在香港对记者说:“我要告诫同行,永远不要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将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

杨勇还是种菜高手,尤善种植苦瓜。

杨勇好面子,年过古稀还在北京医院动了手术,去除脸上的子弹疤痕……

杨勇手下的三个旅(本来还有一个十九旅,留在了大别山没带来)各有不凡之处,此战前,杨勇安排三个旅环绕刘伯承总部成品字形行军,二十旅在前、二旅在左、一旅在右。

一旅脱胎于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战斗力很强,遗憾的是此战中由于位置原因和遭到罗广文部的阻击,一旅基本没有投入主战场。

二十旅就是《亮剑》中在赵庄硬顶黄维兵团几天几夜的那支部队的原型,旅长吴忠,开国少将,荣膺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军事寿命极长,直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是一线战场指挥官。此战二十旅本来是担任总部的直接掩护部队,但在行军中和总部脱节,以致刘伯承在何小寨与国民党整十一师遭遇时身边只有一个警卫连,险些酿成大祸。但此后二旅承担打通前进道路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夜晚又抽调兵力协助二旅进行反击,为总部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立下了殊功。

此战我军真正的主角是戴润生的二旅,它本来在二旅左后方行军,国民党军十八旅无意中恰从这两个旅之间的缝隙钻入,形成了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局面。天亮后,戴润生率部追上总部,随即接到命令抢占北向店张大湾(又名五虎岔羊),承担阻击国民党军进攻主力整十一师的任务。以四千之军硬扛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整整一天,一纵二旅一战成名。打到最激烈的时候,戴润生身边只剩了警卫员,被迫要求从刘伯承警卫连中抽调一个排放在总部和戴之间担任警戒。

戴润生是开国少将,后官至海军东海舰队政委,文中引用的那些“杀气腾腾”的语录,大多是他下达给一线部队的。值得一提的是此战中我军指挥官多有后来进入海军的,前面提到的一纵政委苏振华如此,戴润生如此,直接保卫刘伯承安全的军政处长杨国宇也是,这位杨处长后来官至海军副司令员,曾率舰队远航南太平洋完成洲际导弹试验,并亲自参加南极考察任务。

如果说双方在二旅阵地上的死战是此战中的关键,那二旅四团,就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它的阵地,恰好是国民党军攻击二旅时选择的突破口,整个整十一师十八旅加一个团加全师炮火,目标都是晋士林指挥的这个团,战斗结束后统计,仅仅这一个团,在战斗中就伤亡八百余人,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多有记录此战我军八百换了国民党军三千,实际上,八百是阵亡数字,如果计算伤员,仅仅四团一个团就已经八百了)。晋士林是刘伯承麾下的一员猛将,每战必冲锋在前,官兵极为服气,但也种下了他早夭的命运。淮海战役中,晋士林在黄家阵亡,是此战中双方参战将领中唯一没有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说完我军再说国民党军。

国民党军此战出动了三个整编师,其中整编八十五师动作迟缓,直到仗打完还没露面,另两个整编师的师长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整编第十师师长罗广文,是陈诚部下的嫡系将领,曾任十八军军长。陈诚喜欢吞并旁系部队,罗广文则善于整理这些“滥部队”以为己用,因此深受陈诚信任。1949年,罗广文官至兵团司令,在四川起义。值得一提的是罗广文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弟弟,那就是《红岩》的作者之一,曾被关押渣滓洞的****地下党员罗广斌。然而,罗广文虽称陈系大将,在此战中他只能成为配角,此战国民党军中能够和我军上将杨勇比肩的,唯有整编第十一师师长胡琏。

胡琏,陕西华县人,是陈诚嫡系部队中最能打的将领。陈诚的基本部队,号称“土木工程系”,来源是他起家的部队十一师(合为“土”),十八军(合为“木”)和该军下属攻城旅(即“工程”)。他这个派系,普遍的看法是政治能力强于军事能力,包括陈诚本人,都是官场上得意战场上失意的,唯有胡琏是其中异数,在国民党军中素以善战著称。他作战头脑灵活,刚柔并济,无论是此前在石牌要塞大战日军,还是此后在金门鏖斗叶飞,都有出色表现,淮海战役中十八军军长杨伯涛被俘后还慨叹此战失利是因为黄维指挥十二兵团,而不是胡琏,否则绝不会被轻易围住——“胡琏打仗多刁啊!”这种情况下还被部下崇拜到如此地步,被誉为一代名将胡琏应该是称得上的。

事实上胡琏这一仗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为了活捉刘伯承,他率整十一师后续部队一日行军一百六十公里,充分保障了前线国民党军兵力火力上对我军的优势。

胡琏是国民党军败逃台湾后硕果仅存的一线骨干将领,长期驻守金门,有“金门王”的美称。

胡琏死于1977年,死时正在台北大学攻读历史学学位,论文已经写好,可惜尚未答辩已经辞世。

同类推荐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四)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四)

    本丛书精选各类散文、随笔等,内容细腻,感人肺腑。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弯处,只见前面黑漆漆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 县长这个官

    县长这个官

    这部书近似一部囗述实录,是一部贵州人寻谋后发赶超之路的心灵史,也是一部工作与生活的有思考有洞见的随笔。有时候作者写他经历的一些事情的具体细节,有时候作者把笔墨放在一种处事、做的方法和技巧上。整部书,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从书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子,中国的基层干部是如何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的,可以说,我们可以把这部书看成一面镜子,照见自已,照见贵州,照见民族地区的艰难和奋发。
  • 季节轮换

    季节轮换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梳理尘封的往事,重溯“第三代”诗的流程,仔细探讨一种诗学趣味发生、形成以及几经变流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弄清作为一个时代精神生活见证的“第三代”诗,在精神、心理和感知方式等诸多方面,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
  • 足球范儿:我们球迷这些年

    足球范儿:我们球迷这些年

    一个球迷告诉所有球迷,转告所有非球迷的“我们球迷这些年”。在这里,读懂中国球迷!每个男人都该有一支自己钟爱一生的球队!关于中国足球的真实记忆。关于纯粹的足球,关于我们的信仰,关于那份执着的爱与忠诚。附赠北京国安16年职业联赛全记录。
热门推荐
  • 秦越无双

    秦越无双

    秦永洛:江瑟瑟,你让本宫签的,是什么“鞋议”?沐楠煜:瑟瑟,你可想尝尝新鲜的老虎肉?一女,不小心穿越到了架空的时代,终于达到了特定的条件,有人愿意损寿送她回去,她到底要如何选择?
  • 后宫惊华:妖娆太子妃

    后宫惊华:妖娆太子妃

    她是他交易中的棋子,他是她命中的恶魔。她从面容丑陋到美若天仙,一路真心对他,却最终只是为他换取他情报的筹码,夜晚她乔装任人欺凌的娇娃,把酒言欢,曲意逢迎,却在死亡的边缘,被他冷漠地推入深渊!为了娘和弟弟,她哀求他高抬贵手。他不屑:“你算什么?不过是一个任人欺压的无耻女人!”“就算是无耻的女人,也会有死亡的权利!”她手中软刃一挥,一道血痕清晰惊悚,血色妖娆下她美艳如花!十年欢宠,十年仇怨,他疯了一般地找她,她却如同一抹幽灵,总是在他到来前,悄然离去!终一天,百万大军压城,气势如滔天的风浪,她美丽得如同一尊女神,傲然立于城上!“女人,你若再逃,我定然血洗此城!”他眼神冷魅,气势如地府魔煞!“傲龙誉,你想得到的,我偏生不满足你!”她唇角抹过淡薄的冷笑,轻然跃下,飞起的云袖宛如翩然的蝶儿,直掠过他的世界!就在坠落的刹那,她恍惚看到了他惊慌失措的表情,一声震天的惊吼,铮铮响彻整个天宇!“叶落篱,我若在,就绝不容你死!”
  • 蜕变之魂

    蜕变之魂

    唐狄,一个被贴上“神经病遗传携带者”标签,自嘲屌丝的高三学生,十八岁生日这天意外解开一个古老封印,救下一位自称白袍的武师鬼魂,就此开启一段充满喜怒哀乐的人生旅程,最终蜕变成长,并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他终于明白,原来那些所谓机缘巧合,不过是刻意背后的伪装色。你能活到今天,并不是你有多好的运气,也不是你有多强的实力。而是因为目前需要你活着。如果厌烦了千篇一律的设定套路,受够了毫无逻辑的故事情节,听够了主角碰到的反派只能由弱到强的顺序,那么本书将带给读者朋友不一样的体验。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意外。
  • 幸福从恋上你开始

    幸福从恋上你开始

    重生前,她恨他入骨,被渣男闺蜜背叛,殊不知,他爱她入骨…………重生后,她卸下伪装,手撕渣男贱女,逆天归来,她本来只想安安静静做个学神,可却沉溺在了他的温柔中……
  • 桃符璐璐

    桃符璐璐

    主角一定要身负气运吗?主角一定天资卓绝吗?主角一定有天下少有的名师指点吗?主角一定精通诗词歌赋?风流倜傥吗?主角一定有人保驾护航吗?主角的光辉一定无人可比吗?主角一定具有光环吗?一部无脑爽文,不包括任何心术,权谋,伏笔,悬疑,人性。
  • 大师的背影

    大师的背影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以一个工农兵出身的画家、作家的身份,在实干的政治家郑永和打造出来“学大寨”的典型——辉县,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此接受劳动改造的艺术家。因此,得以近距离地收藏这些当时第一流、经过时代冲刷后仍旧是第一流的重要人物的许多真实故事。书中,他们立体可观:他们也犯过错、媚过俗,但岁月掩不住他们的光辉。
  • 前夫别来无恙

    前夫别来无恙

    三年前,她为爱心死,三年后,一场婚姻,一纸约定,人前的恩爱,每夜的欢愉,她只当自己是在做戏。曾以为可以无所谓他的一切,可是当他的初恋小三轮番找上门来,她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淡定。就当爱是飞蛾扑火,她决定义无返顾,却不曾想到背叛他的男人会重新站在了她的面前,当曾经搁置的往事被重新提起,温柔与陷阱,报复与反报复,身在迷局,她该如何擦亮眼睛看清楚事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锦鲤影后

    重生之锦鲤影后

    重生归来,苏酥手撕渣女,脚踹渣男,带上系统,勇闯娱乐圈。当苏酥发微博:今夕何夕,遇此良人。酥粉:???什么情况???黑粉:?某个大佬强势回复:既然来了,就无路可退。酥粉:什么,酥酥官宣了?为什么?黑粉:卧槽,惊现大佬!至此,苏酥开始和大佬日常撒糖。
  • 公主殿下的开挂生活

    公主殿下的开挂生活

    【男女主双洁,沙雕向,冒险向】传说某国天怜长公主,生活如开挂,身边前呼后拥,皇兄宠爱,还是暗夜女王,一棒肃清江湖。可,她的兵器真的不是擀面杖!她只是想试试这江湖的水深而已。江湖最大势力珑日阁,散落在江湖的世仇羽家人,莫名消失的一段记忆,是谁把她引入一个巨大的阴谋?是谁说与她永结同心?是谁把她推入深渊?又是谁背着全身是血的她拼命奔逃?“听说二公子对天怜公主一片痴心?”“怎么可能,这火还是二公子亲自放的,二公子雄心壮志,怎会因为一个女人……”人心难测,真假难辨,乱世江湖,踽踽独行。可是再见他还是沦陷了,某澈甚至策划着把他带回家藏起来。“风影,你愿意跟我回京城吗?”曾小澈问夏风影。某影回头,容色倾世:“叫夫君。”某澈无奈:“夫君。”某影掐了掐下巴:“不够热情。”某澈嗖一下刀尖架在某影脖子上:“你答不答应?”某影举手投降:“答应答应,你先把它收起来,我还是个病人呢,你不可以这样凶我。”某澈觉得这个人疯了,这还是她认识的温润如玉知书达理的翩翩夏公子不是?!小澈,听说城外山花开了,想带你去看看。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