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87200000027

第27章 点评(3)

水乡船歌的诗意启蒙

——金曾豪乡村题材少年小说解读

余雷

金曾豪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儿童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三百多万字作品,曾连续三次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少年小说和动物小说的创作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金曾豪的少年小说总体审美风格宁静平和,温情含蓄。着力刻画诗意人格与诗意自然,表现出强烈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美学意义。作品内容有对故园家乡的挚爱、对朴素生命的礼赞、对世道人心的独特解读。承续着多情重意、温柔敦厚的民族精神传统。借助作品,作家完成了自己对社会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儿童文学创作,作为整个大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具有文学主潮的时代性。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品在控诉和反思“****”的时代主潮中,过分注重其政治教育功能。在这样的语境中进行创作,却能保持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与作家的创作生成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创作环境与作家个性

长期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作家,通常会将他所处的物质生活环境、自然人文景观、风俗人情、历史、时代特点等与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融合,再经过艺术思维的提炼和升华后,在自己的文字中反映出来。其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不自觉地浸染上本土鲜明的文化印记。这种印记就是作家的艺术风格。不论作家的生活发生何种转变,但由这种地域文化中生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在潜意识中有力地影响和支配着作家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就是其所生长地域本土文化的代言人。其作品就是对本土文化的艺术性表述和具象化。

金曾豪出生在江南的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在离县城二十几里地的一个小镇上生活了近三十年,小镇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有淳厚的风土人情,有读过女子中学酷爱评弹的姑妈,有土生土长的小伙伴,有重伦理讲仁义温柔敦厚的乡邻……生活的耳濡目染、父母的教诲、所受的教育、邻里乡亲与朋友的交流,都是本土文化的传递。从孩提时代就积淀起来的本土文化影响着他作品的价值取向,对吴越文化具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规范和制约着他的创作思维,使他承继了崇尚自然、重视意象意境创造的审美观念。刘绍棠曾说:“一个作家走向哪条路,跟他的出身、经历、教养、学识、气质、情趣六个方面有密切关系。我是农村长大的,我的整个伦理道德观念、感情是农村的。”金曾豪来自水乡,评论家金燕玉认为,他的作品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水的气息”。

这种“水的气息”就是一种地域文化,它蕴涵在乡土乡情的朴素中,是一方水土的固定甚至单调的集体习俗,是约定俗成的永恒的世袭风情与生活模式。这一文化中所蕴涵的传统哲学和美学意义,必然使在这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受到熏陶。然而,地域文化传统虽然决定着作家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模式。作者的创作个性又决定了其创作的总体走向。

金曾豪自中学开始文学创作,20世纪60年代就有作品发表在《文汇报》等报刊上。十年浩劫,使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一直笔耕不辍。建筑队、医院、文化站的工作经历,使他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70年代末,“****”结束。当时社会风气混乱,人心浮躁。一切都百废待兴。金曾豪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作家曾这样说:“我开始儿童文学创作是1981年,那时候社会风气不算好,一些青少年的状况使人忧虑。我那时常常触发怀念我儿时的境况。我的少年时代,我们国家初创虽然还不富裕,但党风、民风很好,人们的精神状态是昂扬的、积极的。人与人之间很讲究友爱,生活里充满爱、充满希望。我拿起笔来,想重现那许多美好的东西。”这时恰逢新时期文学文化观念的真正自觉时期,这种自觉是和寻根文学相伴出现的,有专家指出“寻根文学的总体指向是探寻在某一文化制约下,中华民族生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的外在形式指向过去,深层意蕴则指向现代以至未来,达到重建民族文化、民族性格、重铸民族魂的目的”。也许金曾豪并未完全意识到用现代意识关照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但其创作实践中,文化的承续和反思成为金曾豪少年小说的重要主题,而这种承续和反思又是以个人化的体验和情感的抒发的方式完成的,因而具有了诗意启蒙的意义。

所谓诗意,是20世纪中国美学与诗学中广泛运用的一个术语。并非只是体裁意义上的“诗”所具有的意味,而是对中国几千年古典诗文精神的一种现代重构,也就是按现代需要重构的中国古典审美精神,所谓诗意启蒙,“简单来讲也就是审美的启蒙,即凭借对自然、艺术的审美体验而使蒙昧的心灵乃至整个生存方式获得得解放。”作家沉浸在对故乡自然美景和淳厚民风中,但他的作品不同于“五四”启蒙话语中作家与乡村不对等的关系。“五四”启蒙话语常常将乡村置于强烈的危机感和沉闷压抑的环境中,并成功地让人萌发改造它的欲望。金曾豪却是从平凡的乡村生活中读出了质朴而温婉、平和而深邃的人间情怀。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生物的和谐。这种宁静的和谐之美已经植入作家的内心,因而作家不经意的描写和构筑,都具有了诗的韵律。作家用文字塑造着充满诗意(非功利、自然性)的人格和诗意(诗趣、和谐)的自然。

最初创作的《踏雪》和《芦花公公》就反映出这样的诗意人格和诗意自然的审美理想和创作个性。金曾豪坚持的是一种“写现实”的文学理想,作家没有迷失在种种的主义和纷呈的潮流中,而是忠实于内心,服从于内心的召唤。在对江南水波荡漾的风情叙写中,洋溢着充沛的生命活力和人格力量。他希望用一种美好的人性、淳朴的乡情、宁静的意境来打动读者,让他们蒙昧的心灵得到美的启迪。在儿童文学创作大环境还在讨论儿童文学究竟应不应该以教育为主、应不应该为政治服务的时候,金曾豪用自己的作品树立了独特的儿童文学观。

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金曾豪的少年小说主要以乡村题材为主。代表作为小说集《小巷木屐声》。这部作品集成为其儿童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金曾豪所有儿童文学作品的生长点。

对于乡村题材的选择,最初,金曾豪是以一种对美好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风气的怀想出发的。但在之后的创作中,作家开始体悟到乡村题材中所蕴涵的诗意。“那时候,生活不像现在,这样的人工和格式化。它和自然靠得更近,劳动和收获直接从自然中攫取,它所受到的制约,因是从自然的状态中生出,就有了一种神秘,成为仪式,因而具有了审美的性质。”王安忆对乡村生活的感叹与金曾豪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在对童年的故乡的回忆中,种种富含诗意的意象,使作家对自然有了更为热切的向往。

所谓风土,指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人情,则是地域习俗或生活方式的呈现形态。地域文化最感性的特征是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金曾豪作品中的景色特征、环境氛围充满了江南温馨、多愁善感的情绪质感的韵味。作家擅长捕捉最具特征的环境质素,浓墨重彩地勾画出江南小镇的文化风情,描绘了一幅幅写意的风俗画。

作为茶馆的桂园,“清清的河水在这里拐弯,和曲尺形的店房抱成一个不小的院子,讨巧极了。院子是青砖竖铺的,向阳处有两棵桂花树,背阴的地上染些苔绿,还有一丛天竺。竺字加个‘人’字就是‘笑’,宅种天竺就有了‘见人就笑’、‘笑脸相迎’的美意。”(《有一个小阁楼》)这里更有满壶的茶香,满桌的乡音和扣人心弦的苏州评弹。这就是乡镇的文化生活。

水乡集镇上有奇特的建筑,茶馆门口“高高敞敞的廊棚,廊棚跨过街去,接住街对面杂货店的瓦檐——这叫过街廊棚”。(《三角形的橄榄串》)这种过街廊棚通常是集镇的政治文化中心。

热闹的鱼鹰捕鱼场面,“淌淌船是极小巧的,一船一人一桨一篙而已,两舷挑出三四根树枝,树枝上蹲着雄赳赳的鱼鹰”。“放鹰人一手划桨,一手舞篙,七八条淌淌船便活灵灵地围拢来。不知谁极富韵致地朗声喊一句‘喂——喂喂!’其他人便一齐响应,同时按一个节拍踩动舱内的一块板,嘭嘭如鼓。那吆喝粗犷极了,那节拍热烈极了,听了觉得肌肉里充满了鲜辣的力量”。在热烈的节拍声里,“鱼鹰下水了,纷纷叼起活蹦乱跳的、泛着白肚子的鱼。有两只鱼鹰合力叼起一条一臂长的白丝鱼,使船上的人愈发兴奋起来”(《河廊下,一条小船》)。

独特的捕鱼方式其实是传统生活方式的再现。“备一盆黄泥糊糊(里头当然掺入了‘秘方’)和一匾子砻康,就可以加工皮蛋了。白妹用左手拿起鸭蛋在左耳边摇摇——听听是否散了黄,戴了布手套的右手抓一团泥糊,捻啊捻啊就裹住了鸭蛋,团团结实;往砻康里一滚,泥团上全沾满了一层砻糠。把这些泥团拿回去搁上一月半月,鸭蛋就变成了松花蛋。”(《三角形的橄榄串》)风味食品也是地域文化的显现。

同类推荐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本套丛书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同时又按照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把我国的传统美德概括为孝敬父母、尊师重教、勤学求索、爱业敬业、谦虚礼貌、严己宽人、勤劳节俭、诚实求信、团结友爱、精忠报国、机智勇敢、见义勇为12个方面。由60个故事组成,全套书共有360个故事。《精忠报国》是该套丛书之一。《精忠报国》的主编是张海君。
  • 儿童职业启蒙120:我的第一本职业体验书

    儿童职业启蒙120:我的第一本职业体验书

    本书紧扣孩子的心理特点,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五个小伙伴、四个大家庭的生活故事为主,为孩子介绍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职业。本书分为四个篇章,分别帮助孩子了解各种熟悉的职业、佩服的职业、有趣的职业以及好奇的职业,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亲身体验各种职业的乐趣。本书涵盖上百种职业,不仅有妙趣横生的成长故事,而且配有生动有趣的漫画,让孩子在了解职业知识的同时,激发无限的想象力,并且更加充分地认识自我。
  • 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

    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只要七日暖》、《送你一度温暖》、《父亲的游戏》等作品。此系列的书籍专门颁给那些为中国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的作家。主要是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图书类作品。
  •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豆丁二人组电话电话打到哪儿

    豆丁二人组电话电话打到哪儿

    《豆丁二人组》是我国新锐儿童文学作家杨筱艳的最新系列小说力作,讲述的是围绕外号“豆丁二人组”的齐咚呛和周天蔚两个小孩的奇幻童话故事。《电话电话打到哪儿(低年级注音读物)》讲述了:咚呛和天蔚在一次游戏中,无意间发现一台可以不接电话线就打通别人的旧电话。通过电话,他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子航。奇怪的是,在和子航几次电话后他们彼此发现,他们居然和子航住在一个城市、上一所学校,但子航所描述的地方和他们居住的完全不一样。原来,这个神奇的电话,居然把电话达到了二十八年前……作品试图在当下的孩子与八十年代他们父母的童年之间,打开一扇观察的窗子,时光流逝,但儿童纯净的心灵永不改变。
热门推荐
  • 你好很高兴遇见你

    你好很高兴遇见你

    一个随笔。记录印象里的相遇相知。没什么逻辑,随心写的。
  • 仙亦逍遥:诛仙

    仙亦逍遥:诛仙

    三尺青锋欲葬天,试屠天下除吾谁?好霸气的口吻!只有他才配的上!为什么,失去你以后,我的世界全是你的消息?妮子,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这天若阻我,我便碎了这天。这地若挡我,我便崩了这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少年手提三尺青锋,为了自己身边的人,悍然逆天而行!“我名林逸,不论你是谁,都别想掌控我的命运。我的命运,只能由我来改写!”
  • 废柴倾天下

    废柴倾天下

    如果连天都阻碍你走的路怎么办?那我只好,逆天而行。
  • 三公子的江湖

    三公子的江湖

    龙脉之争,仙朝传承。隋唐之后,天下再无仙朝龙脉。苍狼噬灵,横扫八荒,是要再续仙朝辉煌,还是元帝国的苦苦挣扎。他天生异禀,降生之时,天地异象伴随,却被传身染不祥,会带来厄运。他惨遭灭族,又害死了生母,立志报仇,却与那个和他有血缘关系的男人没有一丝关系。西溪仙境,大隋遗族,心灰意冷之间,三公子杨天宁,踏上了那条向往已久的却不再那么向往的江湖路,遇到了那些该遇到的,不该遇到的人和事,留下了一段说不清爱恨情仇。这是一部充满情感的轻玄幻武侠小说,以主角的的爱恨情仇为主线,将一座血淋淋江湖展现在读者眼前。
  • 森之雨

    森之雨

    因为不想写所以不写………………………………!
  • 狂妃灵师之穿越五小姐

    狂妃灵师之穿越五小姐

    21世纪的她穿越到了古代。人们说她是废物,看她如何证明人们是废物。一招成名,站在大陆巅峰,她俯视世界。在世人眼里,她是高傲的,冷漠的,不可一世的。在他的眼里,她是可爱的,聪明的,值得他爱的。墨涵玖:阿月阿月,我要吃糖糖!韩舞月:没糖!(不耐烦)墨涵玖:那我要吃你做的饭。韩舞月:没时间!墨涵玖:既然这样,那我要吃你!(眼睛一眯)韩舞月:不行。(生气)墨涵玖:这可由不得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护我的那颗星

    守护我的那颗星

    从染七见到他之后,每天晚上都会做一个梦,这个梦纠缠了到了她十七岁。“我不负你。”“对不起,不能守护你了。”“抱歉,我们在一起本就是个错误。”“你看,说好的答应我不哭的,怎么又哭了。”“我还想护你周全。”……
  • 英雄联盟之无敌升级系统

    英雄联盟之无敌升级系统

    资深宅男,游戏肝帝林阳意外猝死穿越。开启英雄联盟无敌升级系统,无法开启灵脉?废物?不能修炼?叮!:杀死一只一品灵兽获得100经验值,宿主升级!叮!:服用一品丹药开脉丹获得200经验值,宿主升级!叮!:宿主完成系统任务获得家族大比第一名获得1万经验值,宿主升级!......看着眼前的系统,林阳表示,一切都不是事。从此林阳左饮血,右无尽,头戴灭世帽,身披荆棘甲...长啸一声,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