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98300000025

第25章 灵魂的事(6)

每一次从家去亚城,都有风雨相随。到了亚城,却难有雨来。亚城是一座少雨的城市。但是有热带没有的磅礴气势,道路两边有十几米高大的树木和垂挂下来的藤罗。唯一的这一次离开,大概也再难有机会回到旧居。我不知道在喧嚣的亚城,我是不是还会念念不忘隐居时候的悠闲和平静,带着一种不被打搅的快乐,还可以懒散地对自己不负责任。我也许最怀念的,应该是坦帕的雨吧。难道这也只能属于旧梦了吗?渐行渐远还深……葬我于雪洛夫说,用裁纸刀,砌一座坟——葬我于雪。我不由得爱上那个意象。当我死时,我要用它做碑上的铭文,像那个远葬于罗马的诗人济慈(Herelies the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名随逝水。我怀念我的柔软而纯洁的少女时光。那时我喜欢一切美丽而祥和的东西,像和风,像细雨,像春天的落蕊,像遥远的星光;我喜欢收集略带怀旧的玩艺儿,干枯的萎榭了的花瓣,夹着岁月的残香,绢绣的相架,微微发黄的书页。古老的沉重的银饰。我还记得消夏的时日,躺在槐荫下,膝头摊一本小说,阳光从树缝里漏下来,泻在额上,一群红蚂蚁爬过我的脚背,带着轻微的细痒;我记得靠窗有蜿蜒的常青藤,从檐上滴下的雨滴,润着苍翠的喉舌,雨声,幽幽地渗到土里去……那时候,我有着猫一样灵巧的步子和灿烂春花一样的笑容。

然而我的生命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烦恼,不能与人从善如流的烦恼。在没有人的时候,我自有生的愉悦,我懂得听天籁中沉凝的哀音,窗外的风吹,喧嚣的人声。然而一到了人群里,我便有一个灵魂飞走了,对于那些无休止的缠绕不清,欲求的烦恼,我有一种淡淡的漠然。这种冷淡,对于居住的人来说,是不适宜的,就像诸多的色彩中无法调和的寒鹭的冷调。即便再与人无争,这种外事多少也妨碍了周围的氛围。在少年时,尚有一份清高的嫉俗心理,觉得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所以难免要有栏杆拍遍,吴歌唱了,难觅知音的激赏心理。渐渐地我倒失去了那份锐利,连文章也写得沉静,不如以往有一种飞扬。

大学以后,我迷上绘画和哲学。在艺术的狂飙与哲学的沉静中,愈发有了一种无所适从的矛盾。其实究其根源,莫过于对于生存的困惑。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凡的热情与希望。我们对于自己有一种期冀,对一生中有所成就的期冀。然而我们大部分人,或欠缺机遇,或欠缺才智,或少有处世的技巧,终于将抱负之心淡了。转而疲于应付的却是生计以及功利之心。世人厮杀争夺莫过于一刹那的辉煌。暴发户的财大气粗,多少有种忍辱负重之后的扬眉吐气。然而我对于人心之间的争斗,远没有那种扬眉吐气的快感。三十功名尘与土,很久以前,我便失掉了这份争斗的意志,但我保持了心理上的敏感,以及移情的通感,通感于自然,通感于艺术,唯独不通于世故。

我常有渐渐远离了的朋友,模糊在记忆中。大半因为我身上那半浪漫半沉郁的混合气质的吸引,又渐渐发觉与我结交中无法融合的冲突,或者时过境迁慢慢地淡忘了。但我生命中总有那样一些人,他们对我抱有一份关注与怜惜,纵容我由着性情,又忧心我的不实际。这种包容转化为一种亲情上的联系。然而我对于热爱着我的朋友,无论同性异性,都像对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存在与失去时,都有一份依恋与不舍。在稍纵即逝的光阴中,这或许是我年轻时最珍贵的情感。

我深知人生的无常,在于世情冷暖与人情的薄厚。势利的人不在少数,我深知在数十年中的磕碰中,我的曾经明澈的源于清洁的心灵,或许会失掉清纯,或变得凝重或变得冷漠。但我独独不肯失去敏感。那是倾听,飒飒的秋风起兮,那是睁开心瓣看到春天毛茸茸的生命的触觉啊。而艺术中最具灵性的音乐,却恰恰是我最不敢多听的。那悠扬的声音,刚生即死,来不及容你细细回味便失掉了。

音乐是人生最好的写照。无论中外的哲人,都用人生的哲学来诠释过艺术,用艺术来比拟人生的怕不多。其实人生大部分像音乐的声部。奏出来时你很难捕捉到哪里是苦痛,哪里是狂欢。总是喜忧参半。音乐的高深在此,人生的炎凉也在此。

叔本华在《爱与意志》中谈及:一切生命的形式都是痛苦: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失去。包括生命、爱情、声名。有一句歌唱得好,也许我失去正是我的所求。曾经,北京的一个大风的天,我在颐和园中倾听屋檐下大大小小风铃的和音。那凄婉的调子直渗到心里去,冰凉的回音。人生中最美好的花季我在疾患中度过,但那种身体上的折磨并未侵蚀我的意志。在一切生的痛苦中,最深刻的莫过于落寞和孤独,心灵越深刻,这种感觉越强烈。非关风月,而我们每个人最恐惧的莫过于此。所谓功成名就,所谓一呼百应,衣锦还乡是此,而门可罗雀、穷困潦倒是彼。然而还有一种寂寥、一种痛苦,正如舒婷所写的:我钉在我诗歌的十字架上,为了服从一个理想,为了完成一篇寓言,高山流水选择了我,要我承受我所不能的牺牲……暗香我有不少香水,大多是礼物:CD 全套的毒药,夏奈尔的五号,雅诗兰黛的pleasure,golden,Lancome 的Treson……精致的香水瓶玲珑剔透,即使看着也是赏心悦目。

亦舒的小说《曾经深爱过》里的女主角,就是一个喜欢收集香水瓶的女人:娇弱、高贵而略带一点神经质,是男人们理想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因为不肯让生活慢慢消磨她的精致而选择了离开。

但是,我很少用香水。很不幸的是,我对于大多数香水过敏。太浓郁的香,比如YSL 的“鸦片”和Elizabeth Arden 的“红门”,我闻了会头晕。我更喜欢淡雅的香,森林里树木的清香,水泽仙女一样的幽香。从前非常喜欢的是CD 的Tender Poison,可是仍然还是嫌其太浓。倒是后调有种醇厚中淡去的味道。但是CD 的香水里我最爱的却是Dolce Vita,香水的主调是百合、木兰与玫瑰,辅以杏、檀香、肉桂、琥珀与香子兰。前味中包含梨花、橘、香柠檬、葡萄柚,中调里含有森巴茉莉、粉红芍药、黄色小苍兰、白胡椒,后味是檀香、香草、木樨。这是浓郁香水中我唯一喜欢的香水,高贵而典雅。

其实很喜欢一款Burberry 的男用香水。非常清爽好闻的味道,没有一般男用香水那种浓烈的烟草和麝香味道。就像是雨后的森林里弥漫的花草清香,冷冷的,迷蒙的水雾一样的触觉。

聪明如CK 的香水已经改用中性标签。美国人偏好浓香,我有次介绍Davidoff 的“cool water”给我一个美国好友,晶莹湛蓝的瓶身,清新的香味,令人见之忘俗,可是她居然不喜欢。

香水的用法在英语中有特别的词“wear”,和穿衣服一样的动词。显见得西方人对于香水的青眼相加,并称之为女人的第二内衣。较之与香水喷雾,我更喜欢香精,中间是一跟精致的玻璃棒,只须在颈边耳后轻轻一点,像张爱玲说的:“微凉有棱。”

中国人就是有这样细腻的感触。但是中国人很少用香水,旧时候是在挂衣服的厨子里,每件衣服的腋下缀一个精致的布袋或者丝袋,里面盛满香料,类似于熏衣草。从前的古人用香,是香汤沐浴,有所谓的檀香,香草,龙涎香(即麝香)。古方有“遍体生香”,具体到用桃花,薰草,白芷等研成粉末服用,据说不久即遍体生香,此方有考证,但是作用如何,却没有记载。

说到用香,我还是觉得中国的古人更高明,若有若无,暗香潜动。就好像调寄小连锁,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却是香魂一缕,做了鬼也是香的。形容美人,也是吐气如兰。有人说名花美人,气味相同,有国花必有天香。这话却不是真的。据说,杨贵妃有淡淡的狐臭,她用香较浓,为的是掩盖体味。这点大概是和西方人相同的。西方美女用香,腋下要用除臭剂,头发要用定型香精,还要有浓郁的香水。再迟钝的鼻子,也会承受不起。

中国人没有研制出来国际认可的香水,日本人却很擅长。三宅一生的“一生之水”以花香、麝香和木香为主,妖媚而清新,初调湿润幽香,由睡莲、玫瑰与樱草混合而成;中调则弥漫着牡丹、百合的高贵清雅;基调则充满了森林的气息,幽远而宁静,令人迷惑的麝香将所有余下的香息一并捕获,散发出最后的浪漫。一生之水体现的是“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深刻禅意。

Kenzo 之花淡雅清新,散发的是女人特有的婉约味道,也有Kenzo 另一款香水水之恋的清雅。非常别致的香水瓶设计,简单又优雅的瓶身,宛如婷婷玉立的少女,身上一枝红色的鲜花,仿佛水莲花一低头的娇羞。可是我还有市面上不常见的另一款Kenzo 之花,是半透明的叶状的磨砂瓶上一朵盛开的白玫瑰。香味清新悠远,好像冬天雪后的冷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名花,要半开;看美人,也要半醉。名花美人不可或缺的香氛,却也要是余味留长,若有若无。

黑为古典心

春天在不经意之中早已经扫过了亚城,可惜天气仍然乍暖还寒,最难将息。阳春三月,应该是明媚的春光乍泄的时候。早先培育的几颗种子,向日葵和哈密瓜发了芽。向日葵的芽很茁壮,覆盖在种子上的泥土都整个被顶起来。夜里下了点小雨,细如发丝的青葱也密密地蹿了起来。

昨天晚上和朋友吃完饭,到附近的H-Mart 买了些瓜菜。出来的时候,疾风正起,裹紧了羊毛披肩仍然难挡料峭的春寒。青色的暗夜里,蓦然看见一树洁白的樱花在风中开放,摇曳生姿。这颜色真是配得妙。霎时,连寒冷也忘记了。早晨起来正看到窗外的樱花,也开得流光溢彩。也许因为看到了樱花,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日本。当年读过川端康成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中译本,或许因为译文实在生涩,更兼译文中强制性的“清淡”十分蹩脚,因此非常失望。但是除去民族和历史的问题,其实,我还是相当喜欢日本的文化。或者说,我更喜欢被日本沿袭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许是水岛泽国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到了日本,又经过千年的变迁,有一种隐密不宣的精巧别致。我记得以前有人送给我一个日本的手工制的小本子,封面细致地用桦树皮拼成清雅的几何图案。每一片树皮都很细小,却按照不同的颜色拼镶,在光线下有一种流丽的几何美。几年前,有个朋友到日本学习制作糕点的技巧。他回来尝试着给大家做日本的糕点。点心做得很漂亮,吃起来也很可口。他很高兴,兴致勃勃地联系了合作伙伴,开始创业。据说他的创业还相当成功:他起初特意地注册了一个小美人鱼的商标,那商标设计得平平,后来他创下的雪糕和冰激凌品牌,居然叫做红茶妹妹和绿茶哥哥。我当时看了他拿来的产品包装和这几个实在市井的品牌,真是觉得惋惜,觉得他的点心制作虽然成功,但是却没有领略日本饮食文化中的含意。

再后来,我偶然读了千利休的茶道,深为其中悠远的禅意而心动。只是千利休崇尚的是古朴的茶道文化,讲究“和敬清寂”,也就是静寂中仍然不失隐逸和修养的美感。日语中的“佗”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而日本平安时期“佗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一直到平安末期,“佗”的含义才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并因此形成一种为微妙的审美意识:“厌离秽土,欣求净土”,追求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的隐修生活,也就是所谓的“草庵文学”,思古之幽情满溢,而且具有“幽玄”的文风。因为讲究疏离清淡的美,千利休所崇尚的是“拙风”,因此未免失于精致。然而我向来认为,所谓的修道,也还是百花齐放比较的好。

同类推荐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火红年华

    火红年华

    她曾梦想是当电影明星。只身一人来京“北漂”,四处投稿碰壁。一本书让她名声大震,名气超过沈从文。29岁永失我爱,爱人牺牲,风浪中永不言败,别人是花样年华,她是火样青春。1904年初秋,湖南常德福安县,一户姓林的大户人家,太太难产,全家人急得团团转。女婴顺利出生,取名林冰之。冰之四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留下母亲和一大家子人,无人照料,母亲找到一个教书的工作,背着女儿去学校,一边教书一边带孩子。林冰之从小耳濡目染,对文字感兴趣,能写会唱,天才少女。18岁的冰之逃婚到上海,读上海大学中文系,冰之第一次发誓要成为一个作家,并暗暗喜欢上了老师,失恋后回到湖南老家,母女关系更加紧张,“九姨”回乡,来看林家母女,宣传进步思想,她是独立自主新女性,心中满是国家命运,冰之仰慕,并以她为“红色偶像”,开始写小说,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动力,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
  • 望雁行

    望雁行

    本书为一部杂文集。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各类散文、杂文、工作论文等数十篇,这些文章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事业、对亲情友情等的感悟和思索。《望雁行》文字流畅,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出版价值。
  • 被贬低的思想

    被贬低的思想

    收入本文集的这些文章和评论,是我自8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的文字。由于生性比较懒散,还有点虚无,我对出书一直都是无可无不可。古人所说的立言可以不朽,我是不相信的。记得曾经在美国一所大学图书馆徜徉,放眼层层叠叠的书库,满纸沧桑的图书,突然觉得,若要在这书海中加进自己的名字,实在是一种多余。在这个大众写作的时代,古人所追求的疏离已经是一种很珍稀的品质了。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泪与笑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泪与笑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天梯

    天梯

    有谁听说过“中华圣灵”这个词吗?可能有的人听说过,并说她比有些人心目中的“圣塔”还要神圣得多;或者有的人根本没有听说过,但无论怎样,这个词所饱含的意义却是难以尽述的;还有她本就有的不竭的动力,还一直活跃着存在于千古国人的心里面。反正我是相信她的存在的。虽然在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心理层面,她似已悄然淡去或彻底地消失;或者还有一部分人根本就不知她是怎么一回事,但我还是相信,只要有人不惜保护或不懈找寻,则东方雄鸡的健康和未来就有希望;有她,就能为东方这片时空报来春晓。曾经的不富有的年月里,有一位老先生,他总是穿着破烂,难修边幅。在乡村,除了刮……
  • 怪物猎杀事务所

    怪物猎杀事务所

    入侵者:“我会吸血进化!”李栗:“我会海军六式”入侵者:“我会食人脑学习,强化!”李栗:“我会海军六式”入侵者:“我会精神控制!”李栗:“我会海军六式”入侵者:“我有超越地球的高科技装备!”李栗:“我会海军六式”入侵者:“不带这样的!”李栗:“没办法,我只会海军六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重新为神

    快穿之重新为神

    在时间宇宙流浪的拾秋忘记了自己,当她被神秘力量拉入三千世界,重新苏醒过来,身体的技能被重新点亮,当她足够强大,真相也就一步步解开。
  • 末世降妖

    末世降妖

    自汉代引入佛教起,本土传统道教渐渐引入没落,道教的衰落使得本隐于山林河水中的妖魔越来越没了忌惮,渐渐的,百年朝代更替,群妖逐渐并起,为祸人间………
  • 影视剧世界

    影视剧世界

    从民国开始,武侠、仙侠、神话……终成传说!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绣春刀、神探狄仁杰、李卫当官、少年包青天、天下第一、侠女闯天关、水月洞天、如来神掌、六指琴魔、风云、大唐双龙传……倩女幽魂、天地争霸美猴王、西游记后传……(顺序不分先后,无限世界,电影、电视剧、小说不限)
  • 暴君病毒之重生

    暴君病毒之重生

    2012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类大危机。暴君病毒现于人世,通俗说就是“丧尸病毒”,其被感染者会变成一具无意识但会吃人的行尸走肉。主角张涛在20岁时死于尸口,就在被丧尸扑倒的瞬间,他绝望的闭上了眼睛。---重生了---’
  • 盛夏浅邵阳

    盛夏浅邵阳

    当一个个意外雨阴谋揭开最初的信仰,那个花一般的女孩,画一般的少年,在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他们,会否回到最初的起点
  • 帝贼

    帝贼

    帝,王者之名。贼,杀人不忌。帝贼,王者之贼。时逢乱世,风云际会,将遇雄主而闪耀,臣逢明主则通达。梁山一百单八将,有良将、有贤臣、有能吏、有干员,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可以于纷扰之间,识得千里之才,万里之干。且看柴遇穿越到水浒世界后,有多少好汉能够在宋金乱世脱颖而出?又有多少好汉最终在权力的道路上分道扬镳?大宋能否延续东京的繁华?柴遇能否阻止贪得无厌的南下金人,还中华大地一个朗朗乾坤。行之,则难者亦易矣;不行,则易者亦难矣!
  • 天外来表

    天外来表

    得到一个让你心想事成的神奇的手表,但是得到手表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