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1300000013

第13章 动画思维论——“全能性”的运动系统(4)

幻想、想象恰恰是动画思维的灵魂。那么它是怎样由潜意识转化为显意识的呢?这对动画思维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引发作用。这里的“一定条件下”是什么具体含义呢?一般说来,思维是一种显意识活动,即是有意识的思考。而潜意识是不是一种思维活动呢?答案是肯定的。著名法国科学家彭加勒谈到:“当一个人着手一件困难的工作时,再回到办公桌旁。突然,关键性的思维跃入脑海。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有意识工作的成果,它由于一度休息,恢复了活力,清醒了头脑,但更可能的是,休息时仍进行着潜意识的工作,其潜在活动的结果,后来才跃入意识暴露给科学家。”(转引自《美与创造》204页)可见,潜意识是一种自我尚未察觉的思维活动,是隐蔽地暗自进行着,是不被人们意识到的。但当潜意识思维一旦有了成果,便显现出来,与显意识沟通,也就成为有意识的思维活动了。即表现为想象或幻想了。这种由潜意识向显意识的转化过程正是灵感思维的过程。

由此可见,潜意识是产生灵感思维的源泉。灵感思维,就是在显意识的有意追求下,经潜意识加工后,再迎向显意识,是显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晶,那么,显意识是怎样触发潜意识,构成灵感思维呢?

(2)灵感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催化作用

这首先要了解潜意识是怎样被触发起来,从而构成灵感思维的?

“非理性的灵感触发信息的潜意识活动,必须以理性的大脑诱发势态的意识活动为条件。由意识将潜意识思想材料调动到所需要的方向。灵感触发信息非自觉的发动机制,正是由有意识活动所造成的诱发态势所启动。”(转引自《哲学与艺术》论文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那些能导致认识飞跃的潜意识,开始并不是自觉的生理、心理活动状态,只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意识活动,但它一旦进入意识活动领域,对创造性完成任务,就比自觉意识更为优越。它是显意识和潜意识互相作用的结果。它在潜意识的情感和理性升入意识之前,主体对它毫无察觉,而当他在外界客体的刺激下,突然升入意识,渗入到当时的知觉时,直觉已经发生了。在直觉中的潜意识,是建立在对思维成果综合基础上的一种本能,是思维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本能。(参见《哲学与艺术》第208页)正是这种被调动起来的潜意识激发起灵感思维活动,成为创造性思维巨大的驱动力。

灵感思维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带有突发性、跃进性的思维过程,具有创造性和非逻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灵感思维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另一种是突如其来,倏然而至,不由自主。

触发灵感的信息有:外部偶然机遇和主体内部积淀意识,大体可分为:思想点化、原型启发、形象体现和情景感发。上述四种信息作为灵感的触发源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孤立的,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常常是交叉出现、交互作用的。

灵感思维应具备以下条件:知识储备、求索精神、内容的鼓荡和完美的追求、环境诱发和情感驱动。动画编导者要努力为自己创造这些必备的条件,才可能迎接灵感思维的到来。

实际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断地互动过程就是引发灵感思维的过程。而灵感一旦出现,又与逻辑和形象形成了互动,如此往复递升激发起科学的或艺术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艺术思维钱学森在1995年3月16日给戴汝为的信中明确指出:“思维学就只有三个部分:逻辑思维、微观法;形象思维、宏观法;创造性思维、微观与宏观结合。创造思维才是智慧的源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手段。”(转引自赵光武主编《思维科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创造。动画思维作为创造性的艺术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不断地互动过程中诱导灵感思维的迸发促使创造性动画构思的诞生。

(3)灵感思维与动画思维的互动形式

动画思维作为一种创造性艺术思维自然也是在灵感思维的促动下进行并获得成果的。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逻辑思维

灵感思维动画思维成熟

前面已经对潜意识如何转化为显意识作了具体解释,同样,显意识也是可以转化为潜意识的。“来源于显意识活动的不断重复刺激,从而记忆化、沉淀化、自动化,日益转化为潜意识。”(刘奎林等《思维科学导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因此,可以推断上述图示中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中都包含着显意识和潜意识活动。而且,不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互动的,二者与灵感思维也是互动的,它们各自包含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也是互动的。总之,各种思维活动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态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不断运动的形态。明确这一点是为了下面进一步阐述灵感思维及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动画思维的互动形式。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图示,我们不妨以《狮子王》的创作过程为例,做一些猜测性的阐述,或许对探讨动画思维的运行状态和规律会大有裨益。

在《狮子王》编导者头脑里储存着大量的关于权力斗争、阴谋杀害、生命、爱、责任等等历史的或现实的人物故事、现象等及其有关方面的理论、概念和思想……既有逻辑思维材料又有形象思维材料,既有显意识活动,又有潜意识活动,它们互相碰撞、相互促进……偶然,(即新因素触发)或因读了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或因看到了该剧的演出,也可能原来读过(或看过)现在又忽然想起,于是萌生了以此作为题材进行动画创作的欲望,仅仅欲望而已。他明白,原剧不宜改编成动画,但使其童话化的途径还没有找到,所以,真正的动画思维并没有展开。但是,他对这一欲望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并没有停止,各种形态的显意识和潜意识活动仍在继续……偶然,(又有新因素触发)他看到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或文字描绘,甚至可能亲自到了非洲,或者是相类似的地方,看到了一群狮子在草原上、或山野上奔跑……突然,这一显意识唤起了长时间暗自活动着的潜意识,迸发出灵感,将《哈姆雷特》剧中的人物比拟成狮子,在这一灵感思维的促动下,动画思维迅速展开,顿时,联想、想象、幻想一下子活动起来,丰富起来,童话化的《狮子王》开始初具雏形,但仍未形成完整而深刻、生动的艺术整体,动画思维还在继续……偶然,(又由新因素触发)由于久久思索,突然对生命、责任、权力之类课题的理性认识大大深化;或者,又看到、听到、感受到、联想到如庆贺新生、荣耀欢呼,或者孩童的命运遭受种种磨难,却得到众多朋友忠心而热情的帮助等等诸如此类的故事或现象,突然使动画形象更加清晰起来,还可能由于逻辑的或形象思维互动突然使原剧中的人物关系、情节结构和多重主题得到了单纯化、清晰化、深刻化……《狮子王》的动画思维就在这一次次的偶然、突然的灵感思维的促动中伴随着或显现的或潜隐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断推进中最终成熟起来,完整起来,一部新的、创造性的动画作品即将诞生了。以上对《狮子王》的动画思维萌生、展开和成熟的过程作了一些猜测性的描述,虽然与实际的情形不一定完全相符合,但其中显意识和潜意识不断相互影响、彼此转化,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交错互动,持续不断催化着灵感思维的不断出现,致使这一动画思维过程最终完成,这情形与《狮子王》构思创作的思维状态应该是大体相仿的。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对动画思维的互动形式得出如下两点结论:

第一,在动画思维过程中,潜意识和显意识的交叉互动始终没有停止,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交叉互动也始终没有停止。

第二,灵感思维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互动下,在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转化中,一次次不断地迸发,每一次都极大地推动着动画思维发生突变性的进展,可见,在整个动画思维过程中灵感思维也是多次出现的,而不是一蹴而就。

第三节动画思维——全能性运动系统

动画思维的具体运行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动画意象的网络、动画想象的激发和动画思维的全能性展现。

一、动画意象的网络

1、何谓动画意象

关于意象这一概念,早在《周易》中已见雏形:“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周易·系辞上》)这段话阐释了“意”和“象”的关系,说明不可见之“意”,不能完全由“言”表达,可以用可见之“象”来表达。“立象以尽意”,“象”实际是“意”的载体。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刘勰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页)意思是说,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家根据自己记忆的意象运用艺术手法来表现。因为,意象已经不只是客观形象的再现,而且是有了艺术家主观“情”、“志”的体现了。意象是表象与概念的融合。20世纪初欧美诗人艾兹拉·庞德说:“意象在于呈现瞬间的心智与感情的综合意识。”(《美学研究与欣赏》第二辑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172页)因而,审美意象是审美表象与审美概念的融合。既是形象与哲理的统一,也是情与意的统一。“从思维科学角度来看,意象都具有下列几种基本属性:它是主观性、心理性、意识性、精神性的东西,是思维的产物,只存在于人的头脑当中,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同时它又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不管多么离奇、怪诞、荒唐的意象,都不是主观意志完全、纯粹、凭空的自由创造,而是有一定的客观根据的,但它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只与客观事物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意象是一个整体,是由若干特征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但却不是那些特征的机械总和,而是具有由一系列特征按照一定结构组成整体时所‘突现’出来的新的属性。”(黄顺荃、苏越、黄展骥《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0页——431页)结合动画意象来理解这段话,至少说明了三层意思。第一,动画意象是动画家主观想象、幻想、意志、情感的产物,它是在逻辑思维主导下进行形象思维的成果,因而它的表现形态是形象的。第二,动画意象最根本的源头仍是客观事物,不管主观想象、幻想多么超越客观世界的形态,也不是完全凭空臆造的,就象梦一样不管多么怪诞也都是现实事物各种碎片的错乱、荒唐的组合。这往往是潜意识活动的结果。第三,动画意象是客观与主观、形象与逻辑、显意识与潜意识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是动画思维的基本材料。其实,动画意象既是动画思维过程中的点滴的、片断性的成果,又是进一步展开动画思维的材料。正是在这种不断推进的思维运行中,各种意象根据一定的艺术意图联合、融化,形成从意象到意象的连锁便可进入动画的构思了。

2、动画意象的储存和梳理

其实“人类头脑中储存的意象非常多,有关于各种具体事物的意象,有关于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意象;有从许多同类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意象,也有从表象抽象、上升得来的,有从已有意象而抽象得来的,还有通过想象构造出来的;在构造出来的意象中,只有那些有实用价值、得到证实或实现的意象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保存,时间长了往往遗忘,还有大量不一定有价值、没有得到证实或实现的意象只是一闪而过,没有在显意识中保存下来,但往往在潜意识中留下纪录,同时,偶然(如灵感、梦境)还可以闪现。这许许多多的意象,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或网络,成为形象思维的基础。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这样的意象系统和网络,只是意象的种类、数量和结构不同。”(同上《逻辑与知识创新》第430页)“现代实验心理生理学证明,位于阈以下各种刺激信息的有联系的过程,都属于潜意识范围,如各种记忆区域。现代脑解剖学也证明脑右半球并非是劣势半球,它以异于左半球的活动方式在工作着……,右半球也属于潜意识活动区域。……大脑潜意识活动区域是大于显意识活动区域的。”“显意识与潜意识,在信息处理上的‘潜式’与‘显式’,在推论上的‘逻辑’与‘非逻辑’,在思维过程上的‘渐进’与‘突发’是辩证统一的。一般地说,显意识停止,潜意识更加活跃。”(刘奎林等《思维科学导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如果在动画家的头脑里储存着大量的意象,形成丰富的意象网络,不但显意识中的意象可以随时调用,而且一旦灵感出现,潜在的意象就会涌现出来,使动画家一筹莫展的艺术构思突然得到顿悟,于是出现豁然开朗,达到一通百通的境界。

每个人的头脑都储存着许许多多的意象,其种类五花八门,其形态各式各样,其结构杂乱无章,为了动画创作的需要就应该对它们进行梳理和分类。根据动画艺术需要和特殊性可分为:

造型意象:包括人物、动物、植物、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各种物体等的常态与变态;例如,神鬼妖怪、半人半兽等。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舞蹈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舞蹈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在各类艺术中,音乐艺术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影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音乐是跟有形世界完全独立的;完全无视有形世界的,即使没有世界也能够在某一形式上存在的;这是别种艺术所不及的地方。
  • 世界艺术美学(上)

    世界艺术美学(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文艺美学论

    文艺美学论

    如何建构“文艺美学”的现代解释形态,是富有意义的思想工作。在确立文艺美学解释的现代性思想的基础上,李咏吟编著的《文艺美学论(解释学论集)》探讨了文艺美学体系的“解释学构造”,总结了文艺美学的“诗思综合解释方法”,致力于重建诗恩的审美内在和谐。通过中国文艺美学的解释学实践、西方文艺美学的解释学实践以及文艺美学解释中的当代思想论争等问题的综合考察,作者形成了“自由生存实践与自由生命创造的文艺美学观。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殊途情殇

    殊途情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一生桀骜,却为你搁浅、为情徜徉!…”一生倾情,却终演绎一场缘起缘灭……向来情深,奈何缘浅,自古多情,唯愿相忘于江湖!、、、
  • 无上通仙

    无上通仙

    翻星河,战天骄。一段草根奋斗史。寻仙途,通天古。一路通仙战无双。待到十六桃花开,夏天夏雨数星空。一份诺言,一份永不放弃的坚持,一切已经开始......
  • 佛说须赖经

    佛说须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晚清风云之变法

    晚清风云之变法

    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派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外交团,赴日本马关,签订战败协议…………
  • 天赐良缘佳偶成

    天赐良缘佳偶成

    结婚后第一次见面:“顾尘年,只要我没死,给我戴绿帽子这种事情,你想都别想。”“那就去死!”她逃跑后他第一次找到她:“顾尘年,我们已经离婚了。”“安初雪,只要我没死,离婚这种事情,你想都别想。”
  • 剑鸣江山

    剑鸣江山

    一把绝世神剑出世引发江湖血斗,更掀开一场乱世争霸逐鹿中原的宏大篇章!十年前籍籍无名的镖局趟子手,因缘际会拜入百家之祖门下,十年后艺成投身江湖,辅帝星,诛乱臣,统武林,纵横天下……铁肩担道义,执剑掌乾坤碧血映日月,匡扶天下计
  • 冥果

    冥果

    天无天上神,地有地上人。人心比神佛难测,恶魔同人心可怖。今我姜昊正,凭我这手中千年桃木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 女王陛下你皇冠掉了

    女王陛下你皇冠掉了

    “顾泽希,我发现我离不开你了,怎么办?”施茗荌抿唇,大步走到顾泽希面前。却没有得到答复。*“顾泽希,我这辈子赖定你了,你怎么办?”他微微一愣:“只要你想,我一直在。”*一个人默默地紧紧跟随施茗荌,等到对方发现才懒懒得说:“你转身,我便在。”*他刚满十八那年,她不小心夺了他的初吻。她十八那岁,他低下头,吻上她的唇,“两清了,我的初吻,你的初吻。”
  • 哲学深处的漫步

    哲学深处的漫步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毋庸置疑。出生的不平等本身就在起跑线上让许多人失去进入上流的勇气。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个不平等而放弃努力。虽说人命天定,但我们仍然有理由选择灵魂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