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1300000017

第17章 动画剧作论——艺术大厦的根基(1)

在动画片创作中剧本是基础,是艺术蓝图,是整体艺术构思的母体,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创作实践中却总是专注于美术造型的设计和绘制,而自觉不自觉地轻视剧作这一环节。殊不知,剧本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画片的成败。其实,剧本,就是指动画片要有一个完整的、生动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或称叙事结构。因此在动画片创作中处理好叙事结构与美术造型的完美统一,是作品成败的关键。

第一节剧作是基础

动画片是电影的一个片种,其构成元素与故事片基本相同。故事片作为综合艺术,包括剧作、导演、表演、摄影、美术、音乐、剪辑等。动画片与故事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表演不是用演员,而是用动画。其中剧作的地位和作用在两者中都是完全相同的。甚至动画片的剧本对整个创作更为重要。

一、剧作同样是动画片的基础

剧本,一剧之本。故事片如此,动画片也如此。

所谓一剧之本,即是一部影片的根本、根基,就像大树一样,根深则叶茂。前苏联著名电影剧作家、导演杜甫仁科说:“艺术电影是以文学,即电影剧本为基础的,因此,影片的高质量首先要以具有创作上真正的优秀的电影剧本为前提。”(《杜甫仁科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898页)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电影剧本作为文学形式,为未来影片提供的基础包括两方面:思想和艺术。思想方面是指一部影片不论描写什么题材,总要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生存状态、人的觉醒和反思等进行某种探索和揭示,使作品富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文化价值。但是,这种思想并不是直露地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创造和体现出来的,也就是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来表现。电影剧作中思想蕴于艺术,艺术体现思想,二者融为一体,奠定了剧本在未来影片中的基础地位。有些动画片或思想肤浅,或形象平庸,或故事乏味,其根源都在于没有打好剧作的基础。第二,电影剧本是根据电影的视象造型性特点和蒙太奇结构技巧,展现出一个个电影画面,它虽然是用文字书写出来的,却为导演、演员、(或动画设计)摄影等部门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完整的“艺术蓝图”,作为各艺术部门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和依据。可以说,剧本的质量决定着未来影片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动画片的剧作更是如此。因为,动画剧本要向动画设计人员提供较详细的文字说明,以保证影片整体艺术构思的实现。

二、剧作不容轻视

长期以来,否定或轻视剧作的现象一直存在着,为此,许多电影理论家发表了很多强调剧作在电影创作中重要作用的文章。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说:“有声电影诞生后,电影剧本就自动跃居首要地位。”(《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64页)这意味着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已经走向成熟,需要严谨而完整的创作过程。美国电影理论家D·G·温斯顿指出:“创造性的电影制作今天通常称为电影创作,它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做写作、导演和剪辑。(法国影人让·吕克·戈达尔所使用术语稍有不同。他说:制作一部影片包括三个工序——思考、拍摄、剪辑。)”在传统的好莱坞生产方式中,这三个过程是由三个不同的人——作家或编剧、导演和剪辑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的。(《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他们说的“写作”也好,“思考”也好,其实都是指剧作,它是电影创作过程中居于第一位的、必要的阶段,是由作家或编剧完成的第一道工序。对于剧作的重要性,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说:“弱苗是绝对得不到丰收的,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阶段加以克服,否则,将给电影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根。这是绝对的,无论拥有多么优秀的导演力量,也无论在导演阶段时做了多大的努力,结果也无济于事。当然,导演对剧本要尽一番努力,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正因为有人把这种努力和导演混为一谈,所以才认为导演能够掩饰剧本的缺陷,那完全是一种错觉。”(引者语:实际上导演对剧本的努力仍属于修改完善剧本的剧作阶段)总之,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我甚至认为,抓住一个好的剧本是导演艺术的第一步。”(转引自野田高梧:《剧作结构的基础》《电影世界》杂志1984年第4期)这番话是以他丰富的创作经验将剧作的决定性意义阐释得既中肯又深刻,简直不容置疑。就连一向强调“摆脱意志和理智”,而注重“寻求幻觉”的现代派电影艺术家瑞典的英格玛伯格曼也不得不承认:“写电影剧本尽管困难,但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这可以迫使他首先通过纸上的文字,从逻辑上来证明他的影片构思是否确实行之有效。”(转引自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第84页)近年来,在一般故事片的创作中忽视剧作的现象并不多见,对剧作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电影家们不争的共识。然而,在动画片创作中轻视剧作的人还是为数不少的。有人认为,动画片当然动画设计是关键,殊不知没有剧本提供的生动故事和鲜明形象怎么能设计出引人入胜的动画造型及其运动形态呢?有人认为,动画片不过是讲讲“狼来了”之类的故事哄哄小孩子而已,不必像故事片那样煞费苦心地写剧本。结果呢,肤浅、平庸、贫乏、呆板之作充斥荧屏,不要说大人们不屑一顾,就连孩子们也感到厌烦。因此,中国动画片要提高思想和艺术质量必须从剧本创作抓起。

三、好片必有好本

国内外优秀的动画片无一例外的都是以优秀的剧本为基础制作而成的。一类是根据名著改编。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之所以能在伦敦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荣获最佳影片奖,因为该片是根据古典名著《西游记》改编的。该片导演万籁鸣说:“忠实于原著,忠实于原著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忠实于原著的主题,忠实于原著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又大胆创造,把孙悟空“刻画成一个反抗者和叛逆者的形象。”正是原著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和艺术基础,改编者又依据动画片的艺术规律进行创造性地改编,才使该片大获成功。中外名著改编成功的例子有很多。迪斯尼根据莎士比亚名剧《汉姆雷特》改编的《狮子王》;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的《钟楼驼侠》;以及根据埃及“摩西神话”改编的《埃及王子》等动画片都是原著提供了很好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架构,使动画片的改编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的优秀作品。

另一类是原创剧作。其中最突出的集大成者是在日本动画界有黑泽明之称的宫崎骏,他以高度的人文主义精神将人类、科技文明和大自然作为自己创作的核心内容,创作了《风之谷》、《天空之城》、《梦幻街少女》、《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优秀动画片。他的成功就在于剧作的根基扎实而优秀,他善于通过动画形象表达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深深忧虑,富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

第二节动画剧作的构成要素

电影学家普遍认为:故事片剧作的构成要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结构和语言,并且连篇累牍地论述各种要素的意义、作用以及在剧作中如何安排、如何处理云云。许多理论家著书立说,讲得头头是道,然而,在创作实践中却似乎令人无所适从,实际的指导意义并不大。笔者感到,对动画剧作更不适用。

其实,动画片剧本构成的基本要素只有三个:人物、故事、语言。对这三者可从纵向、横向分别进行探讨。

一、动画剧作要素的纵向考察

对动画剧作的基本要素:人物、故事和语言分别进行单项的纵向深入分析会衍生出各自不同的表层、中层、深层元素。

第一、分析人物

人物是叙事性作品的中心要素,在一部动画片里写几个性格迥异的人物或者形形色色的拟人化形象使他们有一定个性,而且生动有趣,也许并不十分困难,但是要提高一个层次,塑造出一个或几个典型性格就很困难了。因为典型性格是由许许多多同类人物经过反复的提炼、升华和形象化的概括才可能产生,它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而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再进一步使人物性格达到高度的艺术概括,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蕴含深刻,能反映社会、时代、人类的普遍道德观念,具有永恒的思想道德价值。这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最高层次,也是创作者追求的目标。

这样就构成了人物——性格——道德的纵向层次,也就是塑造人物要有鲜明的性格,性格中要有深刻的道德内涵。比如《风之谷》中的娜乌希卡不但有美丽、清纯的外表,还有勇敢、刚毅,能够承担拯救人类重任的品格;她不但理智、聪慧地观察到腐海与森林、王虫的共生共荣的内在关系,而且还具有与王虫沟通,耐心说服人们认清自然界奥秘的亲和力;她既性格鲜明、突出;又充满了内在的道德力量,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动画人物形象。

第二、分析故事

一部动画片叙述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只是最低层次,如果能把故事情节的安排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就提升到结构布局的层次。叙事策略、情节主线、副线的组织都必须浸透着创作者的思想意图,并体现出作品的社会、时代意义,便成为作品的最高层次。

这样就形成了故事——结构——意义的纵向层次。叙述故事不但有严谨的整体结构,而且在结构中要浸透着深刻的意义。例如《千与千寻》的千寻以救赎父母为主线,以展现汤婆婆既残忍凶暴,又对自己的儿子无限慈爱的贪婪和孤寂为辅线,将千寻与汤婆婆、与锅炉爷爷、与“颜无”、与小白龙和浴镇的神灵大人们以及浴女、搬煤工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一作了交代;汤婆婆与浴镇各色人等的歇斯底里以及与儿子的微妙关系,编织成了结构网,其中蕴含着深远的寓意——人类对世界的反省和拯救。可以说这个故事达到了高层次的意境。

第三、分析语言

语言是文学艺术作品构成的最基本要素,也可以说是作品的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动画片的内容是由美术造型、语言、声音(包括对话、音乐、音响)语言和电影语言表述出来的。因此,动画片的语言是综合性的语言,这就需要创作者有较高的艺术功力才能驾驭它。一部动画片的创作者在构思框架形成之后应该确定作品的基调,以使各类艺术语言都在服从整体基调的前提下统一起来。于是作品的艺术语言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在此基础上如果创作者将民族、地域的独特风采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并融入自己的个人风格,可以使作品语言要素达到富有文化内涵的高层次。

这就构成了语言——基调——文化的纵向层次,一部动画片不但要运用流畅的艺术语言,而且要有统一的基调,同时还要努力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例如《大闹天宫》、《白雪公主》、《千与千寻》等著名作品都达到了动画语言优美、精妙;基调统一和谐;并富有中国、美国、日本各不相同而鲜明突出的民族文化特色。

很显然,一部动画片的人物、故事、语言三要素分别达到哪一个层次,就决定着作品达到何等的思想艺术高度。

二、动画剧作要素的横向考察

在前面的纵向考察中,三个基本要素分别形成三个层次,现将此三个层次分别进行横向分析,便构成反映动画剧作整体水平的三个层面,用图示表述为:

表层:人物——故事——语言

中层:性格——结构——基调

深层:道德——意义——文化

先谈表层。一个影视剧本无论艺术水平高低,都必须具备人物、故事和语言三要素,其中第一要素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一、二个,重要人物三、四个,次要人物五、六个,陪衬人物若干个。他(她)们之间构成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在连接不断的事件中,每个人选择各自不同的行动,于是形成了故事;第二要素故事又要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变化过程,故事的主体是人物,人物的行动要在特定时间、空间中进行,这就决定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人物和故事是由语言描述的,作为剧本中第三要素的文字语言分为描述性语言、对话、独白和旁白,其中描述的文字必须有造型的具象性和声画综合性的特点。其实这三个要素都是外在的、表层的。一个动画剧本做到表层的要求并不难,但却缺乏思想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目前,中国的动画片之所以不受欢迎,就是停留在构成要素的表层上。

次谈中层。性格——结构——基调实际上是表层三要素的深化。如果说,人物指外在造型和动作,那么性格则揭示其个性化的心理过程以及性格形成的依据;如果说,故事是人物动作和人物关系发展变化构成的一连串的情节,那么结构则是对故事情节的布局和安排,其中渗透着创作者的某些思想和艺术的意图;如果说,动画语言是对人物和故事的表述方式,那么表述的格调是写实的?还是浪漫的?抑或是荒诞的?是淡雅的?还是浓重的,抑或艳丽的?这种表述的基调正是动画语言的深层内涵。大量作品倘能达到这个水平尚可合格,虽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稍显不足,但仍可赢得一定的票房。

同类推荐
  •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上海城市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埠、建国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四个各有鲜明特征的历史阶段,在对各期主要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公共性功能和公共意义指向。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世界原始艺术(下)

    世界原始艺术(下)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现实主义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

    现实主义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

    本书从美学的角度揭示了八十年代电影在整体上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美学旨趣,着重考察了八十年代电影的历史意识问题,探讨了八十年代电影中人文精神的形成、表现及其主要内涵,借助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挖掘八十年代电影中的文化意蕴,还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讨论了八十年代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
热门推荐
  • 纪辞浮生

    纪辞浮生

    作者很佛,可能写一半就被拉去上学了,勿怪~
  • 子虚传说

    子虚传说

    一场不得已的营救,拉开一幕幕悲欢离合、波谲云诡的序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燕偶

    燕偶

    一曲屏后曼歌,她从小银雀变成金雏凰,亦步入一场如梦似幻的假象。燕燕于飞,心依朱侯。之子于归,化为伶偶。
  • 萧城的云

    萧城的云

    云落了,化作了雨,哭泣着。萧城没有云,是因为在萧城,可以避开雨的忧伤,不用哭泣。
  •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罗·科罗迪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童话的形式,以非凡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描绘了小木偶皮诺吉奥从一个贪玩、爱撒谎、到处闯祸的孩子,经历重重波折和教训,变成一个诚实、勇敢、真正的男孩的成长历程。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生动地描绘出了儿童特有的天真、好奇的本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基本的做人道理:诚实、有责任心、勇敢、尊重父母,等等。本书正式出版后风靡世界,感动了无数读者。
  • 重生契约

    重生契约

    她本是一个待嫁的新娘,一夜过后,却变成一只白狐。她绝不妥协!
  • 回忆不倾城

    回忆不倾城

    在她的记忆里,雨,下得淋漓而彻底,记忆里的他在雨中,黑色的伞遮出一片灰色的寂寞。他的话语是温暖的,刻画了一整个青涩的时光,她的眼眸是如水的,倒映出这世间不变的炎凉。
  • 相府大小姐

    相府大小姐

    她本是21世纪的一个明星却没想到一朝穿越成了相府大小姐受人欺凌他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面王爷却唯独对她温柔以待。他们的相遇就注定了一生的相伴
  • 元夕复仇记

    元夕复仇记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从十六岁的那一天,元夕才知道自己的生命里不只有爱情,更重要的是还有——家仇!报仇,好像是她的使命!虽然她是个女子,而且是个美丽的女子!也许美丽的女子报起仇来会更容易一些。谁说女子只会取悦男人?谁说女子不如男?可是,元夕不知道的是从一开始这就是个阴谋。命运从来并不接受别人的安排,它却安排所有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