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37700000020

第20章 晋宋山水田园诗歌(1)

在晋宋时代,自然是文学描写的中心,在陶渊明是田园诗,在谢灵运是山水诗,尽管两者的题材、风格并不相同,但在文学史和美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田园诗人陶渊明

东晋百年,玄言诗几乎独占鳌头,使诗歌偏离了形象,变成老庄玄理的枯燥注疏,中断了自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发展的脉络。陶渊明把田园生活带进诗歌,不但重续诗歌艺术的发展脉络,也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成为此后诗歌的重要题材。

陶渊明还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美的新类型,即朴实无华而又韵味醇厚的冲淡之美,“开千古平淡之宗”(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二)。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不朽的地位。

一、生平与思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陶侃出身寒门,曾以军功至大司马,但仍不能晋身士流,为人不齿。其祖、父皆曾为太守,但父亲早卒,至渊明时家道已败落,大概过着“环堵萧然,不蔽风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的生活。因迫于生计,陶渊明在29岁时出仕,先后作过州祭酒、主簿、参军一类的小官。义熙元年(405)八月改彭泽令,因时政黑暗动荡、仕途坎坷,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在官八十余日后归隐。在此后二十二田园生活中,以耕读自娱,以诗书为伴,未再出仕。渊明卒后,友人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在生前流传不广,后经梁昭明太子萧统整理成《陶渊明集》,后来陶集皆出于此,存诗121首,赋、文、赞、述等12篇。

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他受儒、道思想影响最深,与名僧慧远也有长期交往,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些佛教思想的影响。他自幼博览群书,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也有吸收。如“舜既躬耕,禹亦稼穑”(《劝农》)的思想,和农家“播五谷、劝农桑”、“君臣同耕”的主张是一致的;临终所言“廓焉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自祭文》)和墨家的“节财薄丧”的思想相近。晚年的陶渊明又写下不朽的《桃花源诗并记》,寻找精神家园,被誉为“东方的乌托邦”,也为中国思想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但概括起来说,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主体。安贫乐道,是陶渊明对苦难人生的一种超越,这主要来自儒家,是儒家的仁心和安于贫困的思想予以陶渊明以灵魂的支撑,如《咏贫士》之四: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面对社会的不公,诗人没有化为满腹牢骚,而是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充满了仁民爱物的情怀;面对自己的贫困,他以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为皈依,有箪饮瓢食不改其乐的高尚情操和宁静的心境。崇尚自然是时代精神在陶渊明身上的投射,也是他人生的必然抉择。陶渊明之所以能达到玄学家所推崇的物我合一、心与道冥的境界,不在于苦思妙理,辩难玄理,而是对自然的领悟和躬行,泯去经世俗熏染的“伪我”,而返回自然之“真我”。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不是对前代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博采众长,再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智慧熔铸而成,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精神,成为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二、田园诗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可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和哲理诗,尤以田园诗为其艺术特色和成就的代表。

虽然田园诗与山水诗都会写到自然风光,二者实有不同。山水诗写自然风光,是同山水游赏联系在一起的。田园诗则主要描写农村田园的风景,农夫的生活和躬耕的体验。

如《归园田居》之一就描写了不同于一般自然风光的农村田园之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诗并未直接道出诗人对田园的喜好,只是通过对草房茅舍、榆桃柳李、远村炊烟、鸡鸣犬吠的不动声色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深的依恋,读者也可体味出诗人纯净平和的心境。黄文焕说:“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村近烟何色,鸡鸣犬吠何处,琐屑详数,语俗而雅。恰见去忙就闲,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陶诗析义》卷二)他便见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好和身处其中的恬淡喜悦。

陶渊明还有描写躬耕生活的诗,如《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一个弃官归隐、躬耕农事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虽然农事艰辛,但于愿无违,则自见其不同于流俗的精神境界。田园诗是中国诗歌长期酝酿的结果,可溯至远古的农事歌谣。而《诗经》里也有很多农事诗,如《幽风·七月》、《小雅·甫田》和《大田》、《周颂·臣工》和《良耜》等,大都是描写奴隶的劳动情景,田园景色处于渲染环境的位置,并没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诗人也并未实际参加劳动。《诗经》之后,其作甚少,直到陶渊明出现,才焕发出新的异彩。陶渊明不仅将田园风光纳入诗歌的审美视域,还描写了躬耕体验,之后的田园诗虽描写田园风光,但像陶渊明这样写出农耕体验的诗篇仍不多见。细读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以发现,他的躬耕生活也是有变化的,开始仅仅是《劝农》,后来勉励自己进行耕种,但对结果并不很关心(“虽未量岁功”),最后则认真地估量自己的收获(“岁功聊可观”)。在五十二岁的时候,他写下了《丙辰岁八月中于噀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汎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此诗可说是陶渊明躬耕生涯的纪实,他的思想已不同于最初的闲适,而是和农民一样,眼看秋收在望,高兴得连觉都睡不好。诗人的情感和人民打成一片,在古典诗人中是难能可贵的。正因如此,陶渊明还在诗中记录了他与农夫野老的往来,如《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诗人在与淳朴农人的交往中感到极大的快慰,言谈中没有世俗官宦中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而是共话家常农事、衣食桑麻。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创造了一种情味醇厚的冲淡之美。如果说建安诗歌带来慷慨悲凉的美,太康诗歌带来繁复绮丽的美,陶渊明则带来了冲淡之美。他的诗歌境界是一种平和恬淡、与世无争、与人无求、心与自然泯一的境界,化而为诗,就是一种宁静冲淡的意境美,这是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的新类型。苏轼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与苏辙书》)意思是陶诗平淡,却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意味隽永,韵味醇厚。即所谓“语淡而味腴,和粹之气,悠然流露,最耐玩味。”(《读书乐趣》)最能代表陶诗冲淡之美的,当是《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山川、气息、飞鸟、夕阳一脉和谐,无意间相逢相遇,由之营造的宁静平和、简朴自然的境界令千古文人心襟摇荡。人之一生不须说,不必说,尽在意中,又在言外,只留给我们无尽的向往和绵长的回味。这首诗的美,在于无尽的向往和绵长的韵味之中。

陶渊明田园诗冲淡之美的形成有二个主要因素,除了前述诗人心境的平和恬静之外,还在于诗歌语言的平易简朴。陶诗语言质朴无华,也不刻意雕琢和讲求对仗、音韵,而是注重内在的感情力量,极大地展现了语言简洁纯净的美感和魅力。以闲适的生活,淡泊的情怀,躬耕的体验构成的纯真世界与毫无矫饰的情感,只有落尽铅华的语言才能表达。须说明的是,陶诗语言自然也有加工,只是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练的产物,“但绳削到自然处,故见其淡之妙,不见其削之迹。”(《稗史》)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四)

三、陶渊明的其他诗歌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哲理诗也很有特点。他的咏怀诗以组诗为多,如《饮酒》《拟古》《杂诗》。内容则很广泛,先有家庭题材的咏怀诗,如《命子》十首,盛赞陶氏高贵的传统及先祖功德,也表现充满天伦之乐的生活。入仕以后,陶渊明的生活和情感发生了变化,前后五次出仕在诗歌中均有反映,展露了他反复曲折的矛盾心理。第一次出仕时,陶渊明自称不堪贫寒,所谓“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饮酒》之十八)。《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则写到第二次出仕的情况: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这首诗描写了上任途中的感受,有感于官场之中只争权柄,不及民生的现状,隐退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次出仕反映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诉其思乡之情与宦游之苦,表达了身在行役,却莫衷一是的心情。《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是为第四次出仕而作,由山川景色起兴,引出对身世的感叹,尾以松柏作结,以彰其志。最后是《归鸟》,其以归鸟自况,抒发了自彭泽归隐的愉快心情。

咏史诗也属于这一类,因为咏史也是咏怀,不过借涵咏古人古事的方式寄托情怀而已。陶渊明的咏史诗偏重吟咏古代的人物,如“三良”、“二疏”、荆轲,以及《咏贫士》中的古代贫士;《读山海经》也可归入这一类。它们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陶渊明自己的特点。随着陶渊明现实日渐失望,对世情体悟得渐次深入,他的咏史诗不再关注天下事,而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到了自我和先贤身上。如《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髮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全篇语势凌厉,猛气流转,语调激越,情深韵长,表现了诗风豪迈的另一面。朱熹说:“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不觉耳。其露出本相,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如何得出这样言语来。”(《朱子语类》)表现了陶诗风格的多元和性格的弹性。这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平之愤如火山爆发,崩涌而出,呈现出“金刚怒目”的风格,如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填海,其志高远,其毅刚毅,其情深沉,刑天舞干戚,为抒“猛志”之故也。生死可置之度外,志气却不可一日沉沦,读之令人荡气回肠。这类作品的风格明显区别于他的田园诗,鲁迅说:“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尚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陶渊明)并非整天飘飘然。这‘猛志故常在’和‘悠然见南山’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现实。”(《题未定草(六)》)不同的诗风共同构成一个真实的陶渊明,都不可或缺。

陶渊明的《形影神》、《连雨独饮》和《拟挽歌辞》等则以发挥哲理为目的,可视为玄言诗,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不同,是将生活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如《形影神》三首并序就是基于生活实践所形成的个人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作者独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解读。解读过程中,作者通晓红学大家的意见,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且能联系《红》之外别的文学文本进行比照解读,解读出世道人心的幽微之处。作者的文风潇洒泼辣又清新。读者读了本书,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崩溃(菲茨杰拉德文集2016)

    崩溃(菲茨杰拉德文集2016)

    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作家,2016年恰逢作者诞辰120周年,上海译文推出新版文集,比坊间的菲氏作品更全更细致。此书为菲茨杰拉德文集第五卷,首度披露菲茨杰拉德的随笔与书信,展现爵士时代著名作家文人群像。敏锐精准地概括“爵士时代”精神,一语道破了纽约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本质。《爵士时代的回声》和《我遗失的城市》敏锐而精准地概括了那个“爵士时代”的精神。尤其是对于身处当下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某些描述甚至会我们有些感同身受的味道,尽管我们从来都无缘体会那样的一种富裕得令人震惊的年代,但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年轻人早早地就心力交瘁——他们二十一岁就过得又艰难又疲惫,谁都没有贡献出什么新东西……”他一语道破了纽约这座现代国际大都市样板的本质:“……在这座城市倾泻给本国的大量娱乐活动背后,只有许多既失落又孤独的人。电影演员的世界与我们自己的世界的相似之处在于,它在纽约,却又不属于纽约。它几乎没有自我,也没有核心……”
  • 江上数峰青——当代散文大家精品文库

    江上数峰青——当代散文大家精品文库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绘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当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收。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这套丛书,每人一卷,每卷精选20余万字。这套全书,风格迥然,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读者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风范。
热门推荐
  • 要记住我

    要记住我

    从小就被抛弃的白墨,十几年后冒出一大堆亲人,他该如何选择……
  • 微笑向暖

    微笑向暖

    这世上没有心有灵犀,永远不要说你足够了解一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整体。她们经历过的事情,你没有感受过,你无法亲身体会她们的焦虑,痛苦,彷徨,折磨。所以不要轻易安慰别人说,一切都会过去的。你永远无法知道她们会用多少时间,花费多少精力,才能平淡地说出这一句,过去了。都过去了。本文女主性格得过自闭症,不爱说话,沉默。男主强大,腹黑,习惯掌握一切。然而她却让他猜不透心思,他对她的过去一无所知,却慢慢地想了解她的所有。她从不越界,恪守本分。却不知道有些事的发展慢慢偏离轨道。本文甜宠,不虐,故事节奏有点慢,耐心等待。
  • 深宫绝恋:桃夭殿

    深宫绝恋:桃夭殿

    如果不爱,她为何要一次又一次的招惹?十六岁,他将她从青楼救下,带她入宫。四年的绝宠,引得天下艳羡群臣不满,可是备受宠爱的她没有一丝的真心开怀,悲伤绝望时也不会掉一滴的眼泪她是没有心的。他这样想可是他的心,却是被她占据无人可以替代,那么多的事情,她不说,他便不问,也不去查,那么多的流言,她否认,他就相信,不会怀疑。因为逃不掉,所以他就任由她这样的胡闹,只要有她在,这样下去一辈子,也是欢喜的,当有一日,真相赫然铺展在眼前,他才明白,隐藏的真相远比现实要惨烈的多……没有真相,他还可以自欺欺人,有了真相,似乎只有挫骨扬灰,才可以结束这永无止境的绝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莹游录:神魔世战

    凤莹游录:神魔世战

    纪元后三千年迟来的战书,引起了百年后的大战。一场角色们陷入的爱恨情仇,他们都是活着在这个世界上,为着自己所爱的,所要的而奋斗过的,此篇作品,对他们的人生记录所做的,致敬。
  • 麒麟子传

    麒麟子传

    他是万年不遇的麒麟子,修炼奇才,神圣的麒麟血脉带给他的,除了荣誉还有无尽的危险,自幼师从仙人,步入凡尘的他,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和奇幻的探险呢?让我们跟随主人公齐林的步伐,开启修炼之旅。
  • 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外貌

    随着地球上生命的诞生,这里才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人类出现以后,地球更闪现出智慧的光芒。美丽的山川、蜿蜒的河流、宁静的湖泊、平坦的高原、蔚蓝的大海、广垠的沙漠,这些组成了地球的外貌;五彩缤纷的植物和千奇百怪的动物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居民;美丽的地球往往又变幻莫测,火山爆发展现出它狰狞的一面,这一切都吸引着人类去探索。
  • 抓不住溜走的爱

    抓不住溜走的爱

    “我们分手吧”易水心用尽了全力,终于说出了这句话。“分手?哼,易水心我不会放你走的。”冷晗轩气愤的说到。回忆慢慢的倒退,小孩模样的我们稚气未退,,,,爱情?因为没什么时间,所以每周末更新。
  • 幻想的奇迹人生

    幻想的奇迹人生

    勇者大陆、仙踪林、冰风谷。。。骷髅王、亚昆魔王、冰后。。。恶魔广场、血色城堡、罗兰峡谷、战盟!龙王套装、传说套装、女神套装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词是否勾起你已经深藏的记忆?那些与小伙伴们日夜奋斗为之着迷的奇迹人生。在这里热血绚丽的奇迹人生将再次上演,波澜壮阔的勇者大陆将迎来新的传奇!PS:仅以此文致敬端游奇迹MU、手游全民奇迹。
  • 战龙册

    战龙册

    千年预言,天命乱世;战龙在野,朝堂动荡。一个布下超过千年的阴谋,一场超脱宿命的顽强抗争。或人,或仙,无人独善其身;或仇,或爱,皆为情字浮沉。——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当文艺男遇到传销

    当文艺男遇到传销

    人公因为年轻,不满在安逸的国企呆下去,想出外面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多经历一些事情以便增加人生的阅历,思来想去,果断的辞职了,来到外面,漂泊过几个城市,在求职中屡历失败,最终没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他随时准备向现实妥协,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时隔近六年未谋面的高中同学联系了他,声称他那里有份工作。他获得这个消息后,感慨疾风知劲草,朋友的雪中送炭使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他带着诚心的感激去投奔朋友,却不想走进了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