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59200000033

第33章 20世纪(3)

他的音乐语言非常大胆且极为复杂,电影音乐和歌曲的风格清澈明朗、纯朴自然,既有丰富的感情又有包含深刻的哲思。《第四交响曲》可是说是他的第一部带有带有哲理性质的悲剧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延续了这一路线,反映了那个时代苏联典型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更加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特殊的艺术魅力。《第六交响曲》则通过回忆和思考过去的悲哀过渡到当前生活的快乐。《第十四交响曲》也是一部悲剧性作品,以斯维尔昂为内容,尝试了12音音列的旋律,由大小不等的11个乐章组成。鞭笞了邪恶、****,赞颂艺术创造的魅力不朽。《第十五交响曲》是他交响乐当中的最后一部,充满了对人生旅程的回顾与思考。

他的《第七交响曲》,即《列宁格勒交响曲》是他杰出的代表作品,有着深刻的创作背景。在二战中,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在1941年7月造成了城内危机。肖斯塔科维奇在战斗第一线的艰苦条件下,创作了这部作品。这部交响曲的初演,便是在战争中用来宣传、鼓舞士气的。1942年,获得了“斯大林奖”的首奖。

全曲分外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加入了长篇的“侵犯插部”。主要描绘了战前的幸福安宁生活。用小提琴娓娓奏来明朗的主题,然后是用木管乐器演奏出气息悠长的独白。然后,象征战争开始的鼓声打破了平静,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音调。通过频繁的转调,和木管的哀鸣,表现出沉闷压抑的情绪。第二乐章,用小提琴奏出轻松的乐思,弦乐器配合以强烈的节奏,双簧管优雅的附和,展现出对美好快乐的回忆,但又有悲伤的情绪萦绕其间。第三乐章当中,充分展现了对俄罗斯大地的崇敬之意,旋律舒缓,优美。第四乐章,先是预示战争的弦乐和木管发出低沉的声部,然后在弦乐器齐奏,表现战争的场面。小号的反复之下,出现了紧张的节奏。之后,弦乐器和木管缓缓奏出主题,音乐音量逐渐增大,最终,达到排山倒海、振聋发聩的效果,小鼓紧张密集的连续音符之后,四个定音鼓铿锵有力地奏出了乐章的中心主题。

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通过音乐满怀激情和鲜明的爱憎去反映生活。他既注重创作的思想性,又懂得利用音乐表达思想。他的音乐语言和风格自成一家,旋律往往是以古调式为基础,采用富于朗诵性的旋律风格。他的和声可以很简单质朴,也可以复杂刺激。他的配器充满了戏剧色彩,生动地描画了剧中角色,有力地展现了戏剧冲突。他的交响套曲结构和各乐章之间的功能关系也总是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变化。

巴伯:守旧的浪漫派作曲家

国籍:美国

生卒年:1910-1981

全名:塞缪尔·巴伯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弦乐柔板》、《第一乐队散文》、《造谣学校》、《第一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摩羯宫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奏鸣曲》、《瓦妮萨》

生平简介:

巴伯,1910年3月9日出生于美国法尼亚州的西切斯特的一个医生家庭里。同许多伟大的音乐家一样,巴伯在幼年就展示出强烈的音乐天赋,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尝试作曲。但西切斯特是个保守的地方,音乐家并不被认为是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父亲并不希望儿子将来从事音乐工作,便要求他开始进行体育活动,从而改变原来的内向性格。但是巴伯是个目标非常明确的孩子,在9岁的时候他就给母亲写了这样一张纸条,向她标明了自己想要成为作曲家的坚定决心:“首先,我不是运动员的料子,我是应该成为作曲家的。”

事实证明,巴伯不仅成功地做了一位作曲家,还是位成功的音乐家。这也得归功于他的姨夫和姨母。他的姨夫是作曲家,姨母是女低音歌唱家。他们给了巴伯音乐上的支持和指导,对巴伯今后创作中的乐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读中学的时候,巴伯同时还进入了费城柯蒂斯音乐学校,跟随乔治·鲍伊尔学习钢琴,跟随意大利小提琴家萨里奥·斯卡莱奥学习作曲,此外还学习到了演唱和指挥。因为他自身所具有的出色的男中音,巴伯还一度考虑过要成为职业歌手。在柯蒂斯音乐学校,巴伯还遇到了生命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他就是基安·卡洛·梅诺蒂。

梅诺蒂自小便展现了歌剧方面的天赋。他出生于意大利,12岁便到米兰的威尔第音乐学院接受正规训练。在父亲去世之后,他和母亲来到美国,进入了柯蒂斯音乐学校。18岁的巴伯和17岁的梅诺蒂很快成为了好朋友,此后,他们之间维持了长达40多年的同性伴侣关系。

梅诺蒂受到了巴伯家庭的欢迎,逐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两人互相学习英语和意大利语。1928年,巴伯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巴恩斯奖,他便有了资金到欧洲各国旅行。在意大利,巴伯也受到了梅诺蒂家庭的隆重接待。在夏天的末尾,巴伯便开始进行第一部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受到了好评。他还根据爱尔兰作家谢里丹的喜剧创作出了大型管弦乐作品《造谣学校》序曲。这部作品让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巴恩斯奖。1935年,巴伯获得了美国的罗马奖,1935与1936年,他又两次获普利策旅行奖金,于是在1935-1936年间,巴伯有一次踏上了去往欧洲的旅行。

1936-1938年间,巴伯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部弦乐四重奏,将其中的慢板乐章改编成弦乐作品,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弦乐柔板》。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率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为其作了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段时间,可是说是巴伯人生中最为轻松快乐的时间,他和梅诺蒂志同道合,埋首音乐之中,事业和名望如日中天。

1938年,巴伯来到美国的柯蒂斯音乐学校教授作曲与配器,并继续着作曲事业,创作出了《第二乐队散文》和合唱作品《秒表与军械图》等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伯应征到德克萨斯州的沃斯美国空军总部服役,在此期间,他为空军写了《第二交响曲》(即《飞翔交响曲》)。若干年后,这位对自己严格要求得近乎苛刻的作曲家认为这部作品缺少交响乐的整体性,于是把乐谱尽数撕毁。在1984年,多得有心人又发现了残存的曲谱稿件,于是这部作品才能重见天日。

1943年,巴伯和梅诺蒂购买了一处房产,是纽约州基梭山的一座大别墅,他们将它称之为“摩羯宫”。这里成为他们的爱巢,两人在摩羯宫里住了将近30年,这里也成为许多艺术家们常常聚会的地方。这里给了巴伯无限的创作灵感,在这里巴伯创作了《摩羯宫协奏曲》和第一部美国“大”歌剧《瓦妮萨》。

然而,巴伯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沉重的打击。大都会歌剧院委托他为林肯中心的新剧场开幕写一部歌剧,剧本由意大利导演泽非瑞利根据莎士比亚的剧作《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改编而成。歌剧完成之后,泽非瑞利希望能够将它制作成一部舞台大歌剧,因此安排了众多道具和群众演员。结果造成演出的时候,舞台上人员众多,庞大而杂乱,设备出现了故障,噪声连天,甚至还有动物的喧闹声。结果可想而知,乐队的声音被彻底淹没了,没人欣赏的到音乐,尤其是巴伯注重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独具匠心的音乐。

于是批评似潮水般铺天盖地向巴伯涌来,巴伯的创作斗志受到了打击。同时,他的感情上也出现了危机。美国的指挥家马斯·施佩尔斯出现在了梅诺蒂身旁。为了纪念这段无法挽回的恋情,巴伯创作了组歌《义无反顾》和声乐管弦乐作品《恋人们》,表达了他对走到尽头的爱情的不舍与痛苦。

1973年,巴伯卖掉了留有他和梅诺蒂共同回忆的“摩羯宫”,离开了伤心地,来到了曼哈顿。饱尝人生打击的巴伯沉溺于酒精的麻醉,甚至还会有间歇性的失忆。他的创作进入了停滞期。

1978年3月,巴伯迎来了他的68岁生日。他的伴侣瓦伦丁·赫兰茨和众多好朋友们为他精心准备了生日晚会。在好心情的衬托下,巴伯似乎又恢复了激情与活力。这一年,他创作了《第三乐队散文》,让人感觉到了他的信心。

然而,巴伯被诊断出了多重骨髓瘤,在1984年去世。他的墓地旁留下了空位,似乎在等待某个人。他曾经说过,如果梅诺蒂葬到别处,那么就在此处放一个牌子,上面写:“怀念两个朋友”。

主要成就:

《弦乐柔板》几乎已经成为巴伯的标签了。提起巴伯就不能不联想到这部感伤哀婉而不流于多愁善感的音乐。一种如歌的感觉渗透到他的音乐当中,给人以别样的刺激。

1936年,巴伯创作了《弦乐四重奏》,《弦乐柔板》是其中慢板乐章,在1938年,巴伯把它从弦乐四重奏里剥离出来,将其改编为弦乐,成为可以让管弦乐团独立演奏的小型音乐会作品。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后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世界各国音乐会舞台上常演不衰的保留曲目。

《弦乐柔板》的篇幅并不长,演出时间大约10分钟。但全曲的旋律极其优美,线条绵远有偿,缠绵悱恻,如诉如泣,百转千回,自始至终仿佛在寂寥苍茫的旷野中,从遥远处传来的呼号,应和着心底那份无法排解的忧郁和伤感。这首忧伤的曲子由主奏小提琴引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则在一旁连续奏出沉重的音符。之后乐团的各种管弦乐开始进入,并且交替转换角色,曲子的力度也开始增强,规模逐渐增大。尤其是后半部分,大提琴表现得宏大、沉稳、肃穆,小提琴的旋律在其衬托下,不断上行几近极限,宛如伤心欲绝弦凝绝。高潮过后是短暂的沉寂,在结尾处又恢复了平静,音乐恢复到肃穆而又平静的诉说,直至最后的沉静不语,绕梁之音不绝于耳。

整曲自始至终沉浸在难以排遣的悲哀之中,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悲情色彩,在各种追思和纪念音乐会上,人们往往借助它来表现对逝者的怀念和感伤。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后,电台在向全国播送讣告通知时播放了这首曲子。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纪念音乐会上也演奏了这首曲子。“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交响乐团在哀悼音乐会又奏出《弦乐柔板》,抚慰了受难者亲人遭受重创的心灵。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它也常常被用来作为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像知名的电影《象人》,《野战排》等等。巴伯也许写过更为伟大和重要的作品,但就声誉或广受欢迎的程度而言,没有一首可以和他创作的弦乐柔版相提并论。《弦乐柔板》成了耳熟能详的曲子,而它的创作者巴伯则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罗克伯格:序列主义大师

国籍:美国

生卒年:1918-

全名:乔治·罗克伯格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狂欢节音乐》、《夜乐》、《随想曲》、《第一弦乐四重奏》

生平简介:

罗克伯格出生于美国的新泽西州的帕特森市。青年时期,曾经在蒙特克莱州师范学院和纽约的曼内斯音乐学校进行音乐专业的学习,主要是作曲和理论方面的知识。

二战之后,罗克伯格进入了军队,担任中尉的职务。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复员,又到柯蒂斯音乐院及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系统地音乐学习。在那里,他得到了名师名家的指导,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948年,被柯蒂斯音乐学院聘用。他在那里担任了8年的授课老师,还获得过弗尔勃莱特奖学金。1949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获得了硕士学位。

1950-1951年,罗克伯格还曾经到意大利罗马学习。回国后,被聘为普雷塞公司的音乐编辑、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音乐系主任,并不断地帮助多所基金会和音乐学院完成创作。1953年凭借《夜乐》获得格什温纪念奖,1961年又因为《第二交响曲》获瑙姆堡唱片奖。

罗克伯格算是位大器晚成的音乐家,他自幼开始学习音乐,但是到了70年代才在乐坛成名。他的创作风格受到不同美学思想的影响,在不同的阶段不断转轨,形成了现代音乐的不同发展倾向。但是每个风格的作品,都会有比较成功的代表。

40年代,他受到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影响较为突出。这一时期他的代表是《随想曲》和《第一弦乐四重奏》等作品。50年代,开始深入研究音乐结构的逻辑性,开始也能用十二音音列进行创作,并发表不少音乐论著,1955年编写成了《六声音阶以及它与十二音音列的关系》。

1957年后,他转向了序列主义。紧接着,他对复合速度产生了兴趣,要用它来破除序列主义对表达方面的限制,构想出“存在空间”的理论。60年代初,他又摆脱了序列主义,回归到了调性音乐语言当中,与当时所谓的“新潮”音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再现了传统的自我风格。

于是在他的器乐作品当中,渗透着现代主义音乐的观念技法同浪漫主义的抒情风格,可以感受到巴赫等音乐大师的旋律风格,他将前人的风格和自己的风格巧妙地糅合,丝毫没有违和感,是一种完美的二次创作,形成了新浪漫主义的特征。

主要成就:

罗克伯格在现代主义音乐的喧嚣中冷静地思索探讨,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条“回归”之路。在他的音乐当中,体现的是一种融合的气氛,调性和无调性的区分没有那么严格,完全为音乐表现服务。

同类推荐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 话说中国-帝王

    话说中国-帝王

    本书主要内容为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晋武帝司马炎等。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方志敏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方志敏

    他1年就学完了3年学业,1年读的书是其他学生的3倍。他还练就了一手好字,10岁就能写简单的文章。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发生,虽然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取代了封建帝制的清王朝,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贪官污吏照旧欺压老百姓,土豪劣绅照旧横行乡里,劳苦大众照旧过着苦难的生活。方志敏由于家庭困难,实在无钱继续供他上学,加上他在弋阳小学传染上的肺病一直未愈,遂自动退学回家养病。待病好转,他决定去上海,寻求生活出路。
热门推荐
  • 女配翻身计之带着闺蜜玩穿越

    女配翻身计之带着闺蜜玩穿越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永远都只是生活的配角:你没有天使的外貌也没有魔鬼的身材,你不会说话,不会讨人欢心,成绩一般,人际关系简单……你几乎是别人眼中一个小透明,通常在别人的生活里匆匆路过,而那些主角却在你的生命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的话,那么我告诉你,别再沉沦了,逆袭吧!现在不要在做晚上的幻影了,学着把新的一天过成新生,我们要做别人眼中的主角,现在就开始吧!
  • 绝世强者

    绝世强者

    那年,我含恨离家出走,发誓报仇雪恨。后来,我涅槃重生,卷土重来,定要世界颤栗,护你一世无虞!......
  • 关于自知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自知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关于自知的格言》道出理想与信念间的关联,叙说了爱国与报国的美德,感悟那治国之雄才,成竹在胸的谋略,教你如何建功立业,以及看待成败的那份淡然的心。
  • 异世玄幻人生

    异世玄幻人生

    这是一个绚烂多彩的魔法世界,当然了,里面还有一些奇特的武技,本书男主和他的小伙伴们在这个世界里奇遇连连,惊险不断,历经了千辛万险,最后成就了他们玄幻的一生。
  • 告诉世界,你是我的

    告诉世界,你是我的

    十四年前唐梓玥义无反顾的挡在苏宓前面,霸道的宣布苏宓由他保护。十四年后咖啡店的意外重逢,即使彼此早已相对不识,却依然坠入爱河,面对商场上的种种阴谋,这一次苏宓不再躲在唐梓玥背后,而是选择与唐梓玥并肩作战。“我唐梓玥在这里向全世界宣布我爱苏宓。”巨星影帝唐梓玥演唱会高能告白,甘愿为苏宓选择隐退。“抱歉,已有唐梓玥,愿与他风雨同舟。”公关总监苏宓联手唐梓玥,不畏波折,走上人生巅峰。蜜糖夫妇甜蜜来袭,携手征战商场,前方高甜,非战斗人员迅速撤退!!!
  • 逆伐人世间

    逆伐人世间

    手持黑刀行世间,俏丽佳人念欲穿,世人皆说天有情,我欲屠情戮青天。毫不起眼的小村中,一座世代供奉的卫像突然消失。隔世的传承,黑刀的诅咒,一切又将重演吗?不,一定不会。或许是这样的……
  • 四国为妃

    四国为妃

    她或许是命运最为不济的公主,早产与母亲被贬谪的途中,好不容易得到高人相助侥幸活下来,在洛阳过了十五年平静却还算差强人意的日子,自认找到了此生最爱的人,然而天意弄人,一纸诏书打破了安定的生活。等待她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灾难。最后她带着怨恨与不甘被迫离开了乡土远赴别国,却发现所谓的柔情万种情根深种都是一场又一场的阴谋与欺骗。一切似乎都颠倒了,自始至终唯一不变的人却又不知身在何处生死未卜,然而,她不会就此认命。曲终人散,留芳芳魂难觅痕;夜阑人静,夜留留夜不留人。一段凄迷悱恻的爱情佳话,牵出前尘一段段错综复杂的纠葛纷争。撕去历史佳话表面的浮华面具,现实那张血肉模糊的狰狞脸孔,令世间无数的痴男怨女,情何以堪。
  • 神农传人在都市

    神农传人在都市

    医侠,以医为本,以侠为志,侠客出道前都是真性情的凡人。为了给母亲治病,林楠准备当掉祖传玉佩,居然从里面走出来一个自称神农的人,并有幸获得了神农的传承。从此,左手《药经》,右手金针,专治各种不服。开开诊所,办办公司,当当校长,无聊的时候还可以兼职做侠客。异国公主,冷艳学姐,绝代佳人纷纷出现,看林楠如何玩转都市,在将神农的医术发扬光大的同时赢得美人芳心,成就绝代侠医。***请收藏,推荐,打赏,每天早晚八点两章更新,不定期加更。书友群:冬瓜园80163733
  • 婚姻故事集

    婚姻故事集

    结婚是一种选择,离婚也是一种选择。结婚是为了追求一份稳定的幸福,而离婚是因为不幸福。永远别忘记自己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无论你处于何时。
  • 小店淘金大全集

    小店淘金大全集

    本书讲述了一个个店主的成功创业故事,从中揭示其创业灵感、经营艺术、经验教训等,然后深入总结其行业特点和市场前景,为后来进入者助力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