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43400000025

第25章 菁英篇(25)

杨邦朝男,教授、博导。1962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并留校任教。历任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副院长、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和混合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功能材料》、《电子元件与材料》、《混合微电子技术》等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或编委。为IEEE高级会员。已完成国家重点军事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省级军事电子预研和科技攻关项目三十余项。是12项有关氧传感器、超高压力传感器及铝电解电容器电极材料技术的中国专利发明人。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六项。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高等学校全国统编教材和专著共九部。主要研究方向有多芯片组件与混合微电子技术、新型敏感材料与传感器、新型铝电极箔材料与高压宽温电解电容器及超大容量电容器等。

杨传仁男,教授、博导。1949年9月21日出生。1982年2月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90年5月获硕士学位。为美国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传感器学会委员,中国雷达协会理事单位联络员。“十五”期间为国防“973”项目负责人之一。

长期从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部级科研项目八项,研究方向包括敏感材料及元器件、片式元器件及材料、微波陶瓷材料及器件、铁电薄膜材料及微波器件、纳米材料。先后获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主讲电子陶瓷物理、高技术陶瓷导论、电子测量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等课程。培养博士研究生五名、硕士研究生三十余名。

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5篇,EI收录30篇,ISTP收录4篇。申请发明专利七项。

杨谟华男,教授、博导。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1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8年至1990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1991年至1992年在北京电子部电科院工作。为总装微电子技术专业组专家,超深亚微米电路与系统研究室主任,兼任大功率电真空器件技术国防实验室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亚0.1?m MOS器件物理与电路技术;VDSM/ULSI/RF电路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新一代Si混合信号处理系统集成SOC;GaN与SiGe等新型器件电路开发研究。主讲的研究生与本科课程有“固体微观理论”等五门,并撰写了三部著作、教材。已为国家培养了62位硕士研究生和14名博士研究生。已承担完成和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V/LPCMOS模拟集成技术研究”和“VLSI/ULSI可靠性的监测与模拟”,973项目“GaN HEMT极化工程和电流崩塌效应”;国家创新基金项目“IH100/300型交直流电量隔离传感器/变送器”;国家与省部级重点项目“双二次开关电容滤波器SCF”、“新型A/D、D/A基础研究”等三十余项。并因此获得军民口科技进步奖励十二项,专利七项,在国际国内主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

杨仕清男,理学博士、教授、博导。生于1965年,现任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党组副书记、正局级副主任,四川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原子团簇及纳米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形成了国内有影响的“纳米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领域。已在纳米级磁记录材料、纳米级磁流变智能材料及传感器研究、纳米级交换耦合稀土永磁材料、纳米级巨磁致伸缩材料及新型稀土光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已获得省、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共两项及国防发明专利两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EI和PA、SA、CA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检索的论文六十余篇。

张波男,教授、博导。1964年5月出生,1996年5月,赴美国Virginia理工大学进修,1996年11月至1999年11月,以客座教授身份在美国国家工程中心——功率电子系统中心继续从事研究工作,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副院长,四川省科技厅IC专业组组长、国家IC设计成都基地专家组组长、学校微电子技术专业组组长、多个国家级奖项评选及项目评审组专家(评委)。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技术、电源管理IC及专用IC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目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及与美国、台湾等企业合作项目十余项。获七项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中国专利。发表文章百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文章六十余篇次。2002年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004年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005年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

张树人男,教授、博导。现任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成都宏明电子科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四川省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IEEE高级会员。曾于1990年1992年获中英友好奖学金资助在英国威尔士大学电子工程系进修,并分别于1994年与1998年两度应邀赴美国Penn.State University-MRL作短期访问进修。

主要研究方向:铁电薄膜材料及集成器件,半导体陶瓷材料及器件,MLC片式电容器,电子陶瓷纳米粉体,强流铁电冷阴极,压电材料及器件。“十五”期间,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承担“973”项目一项,部预研项目两项,型号项目两项。在科研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功实现了“863”计划重点项目“半导体陶瓷电容器”研究成果的生产转化,生产的高性能表面层电容器被评定为国家级新产品。

1995年以来在J.Amer.Ceram.Soc,J.of Material Science,硅酸盐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强激光与粒子束等重要刊物、国际学术大会及电子元件与材料、功能材料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共20余篇,其中SCI检索3次,EI检索11次,ISTP检索3次。1997年获中国电子学会1995年度受奖论文一篇,1998年获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1997年度优秀论文一篇。参编专著两部。取得发明专利授权一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宫玉彬男,教授、博导。1998年获博士学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大功率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分部主任。

2000年被遴选为四川省跨世纪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表彰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2003年被授予“成都市优秀青年”荣誉称号,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高等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内容涉及:大功率微波、毫米波器件及应用;高功率微波技术;电磁场理论与新电磁材料等领域。发表150多篇学术论文,百余篇次被SCI、EI、ISTP收录,获省部级奖励六项。

胡渝女,教授、博导。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光学和光学工程学科带头人之一。1991年被授予“电子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宇航学会会士,IEEE及光学学会会员并任中国电子学会“光通信技术”核心刊物编委,中国电子学会光量子分委会委员,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校科技委员,第十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曾任成都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并于1993年起连续三届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第九届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长期致力于光通信、光电子技术等科研与教学工作。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约六十名,开设课程九门,撰写专著四部,其中一部被评为高等学校统编优秀教材。先后在国内外杂志正式发表论文近百篇,被SCI、EI收录十余篇。先后主持主研激光空间通信、宽带无线光通信、激光大气通信、快速空间光的捕获、跟踪、对准(ATP)等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军、民用科研4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部、省级奖7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项,光华科技奖一项。

李宏福男,教授、博导。196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器件专业,并留校工作至今。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被批准为电子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同年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电子科技大学高能电子学研究所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是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微波电子学、高功率微波技术及相对论电子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及教学工作,主持并完成相关领域一系列重点科研项目。获国家、部、省级奖15项,其中第一主研的项目“8mm三次谐波回旋管”获国家发明三等奖,“8mm三次谐波永磁包装回旋管”获国防科技二等奖,“高次谐波回旋管相关问题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还获得其他省、部级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八项,三等奖一项。参加《微波电子学导论》等三部著作的编著工作,在国际国内学报、国际会议及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200篇,被广泛引用与应用。

李家胤男,教授、博导。1944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1967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器件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1982年获硕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200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家“863”计划强辐射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分室主任,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委委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长期从事“863”高技术激光与高功率微波领域的研究工作和强流电子光学研究。是我国最早开展高功率微波器件与电磁波泵自由电子激光实验研究的学者之一,先后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只相对论返波管,第一只相对论奥罗管,第一只相对论磁控管和第一只永磁包装相对论磁控管,获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七项,三等奖两项,其中六项担任第一、第二主研。近十年来主持了总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两项,在若干重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编制了回旋管与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和多级降压收集极数值计算程序,设计计算过多种电子枪。主要的研究方向有:高功率微波的系统、效应与应用;现代微波电子学;相对论电子学;强流电子光学;大功率固态微波集成电路。

梁正男,教授、博导。1962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器件专业,1965年同一专业研究生毕业。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作访问学者。历任国家“863”计划专题专家成员、“强激光与粒子束”编委、电子科技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电子科技大学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新型激光器件及准光学技术、高功率微波源技术及应用等领域研究。在中外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数十篇。在Bernstein模Maser方面的研究成果收入美国政府研究报告(AD)。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

莫元龙男,教授、博导。196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1978年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从事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联合编著《低噪声行波管设计手册》和《微波电子学导论》两种著作并编译《空间电荷光学导论》。曾先后获得过中国科学大会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电子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和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各一次。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11篇被SCI和EI收录。研究兴趣在微波电子学、相对论电子学和等离子体电子学方面。

阮成礼男,教授、博导。1983年获博士学位,现任民盟四川省委委员,成都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微波学报》副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超宽带电磁学及其应用,超宽带天线理论与技术,毫米波理论与技术。代表性著作有:《电磁导弹概论》(“八五”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国家级重点),《超宽带天线理论与技术》(“十五”国防重点专著)等三部专著,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 、EI、ISTP等收录、引用200余次。

同类推荐
  • 戴望舒作品集(5)

    戴望舒作品集(5)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精选了著名文学大师创作的作品精华,所选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可读性和代表性。可说是向读者展示了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经典的中国现代文学宝库。
  •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花下喝茶为读书

    花下喝茶为读书

    读书就是读味儿。和我们趣味相投的文字,总能触动我们心灵的某个敏感而柔软的角落,作者很善于写出她阅读每本书后感觉到的味道。《花下喝茶为读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的读书笔记,作者读经典,读名人,读朋友,从书里到书外,从文字到生活,娓娓而谈。
  •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文化运动还没有火热展开的时候,林纾、苏曼殊已经为中国现代文学播撒下浪漫的种子。做普罗米修斯似的英雄,还是做维特似的多愁善感的才子,这样的情感始终纠结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无论是郁达夫、徐志摩,还是郭沫若、蒋光慈、萧军都没有摆脱这种心结。李欧梵先生出文入史,在本书中既勾勒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化地图,同时轻松地出入翔实的文献之中,也呈现了几位作家个人生活的零珠碎玉。
  • 高天厚土

    高天厚土

    本书是庆祝盐池解放70周年献礼图书,收集了60多位作家讴歌介绍盐池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有你世界才更好

    TFBOYS之有你世界才更好

    突如其来的哥哥易烊千玺让李媛手足无措,来到重庆,发现自己曾经抛弃了自己的浩轩也在那,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阴险的笑容······三只的爱慕,欧雪梨等女生的挑拨,到底谁能夺得李媛的芳心?
  • 网游之武侠世界

    网游之武侠世界

    江湖平静很久了!华山派是否还是剑派第一!!!少林是否依旧霸绝武林!武功绝顶的乔峰是否真的自杀死亡!这一次令狐冲等人是否依旧可以杀死东方不败!江湖一切的一切都随着他的到来是否都发生了变化!
  • 不曾后悔的璀璨

    不曾后悔的璀璨

    她永远不会想到在自己十八岁当天竟然会是第一次过生日但也是父母最后一次给自己过生日。“离婚之后我要小挽。”这是她的父亲说的话,“我要宋宋。”这是她的母亲说的话,她看着自己的父母,当时的她多么想听到一句我要拾八,但是并没有,她懒以生存的父母竟然在这一刻没有选择自己,一个都没有。“你们可以不要我,但是我有要求,你们每个人各给我五十万,加起来是一百万,户口上我会迁出来,从今往后我改姓吴,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一开始心里多少会有些难过因为没有人愿意选择她,但是现在除了冰冷还是冰冷,这个家不需要她。
  • 又是被宠坏的一天

    又是被宠坏的一天

    (1V1双洁,男女主互宠日常)“住手!看你这笨手笨脚的,受伤了怎么办?”“……”“你去旁边坐着就好了。”“唉,好。”(男主内心OS:女朋友总是把我当成孩子宠怎么办?)婚后某一天………………“清清,你喜欢我吗?”“喜欢!”“那…你爱我吗?”“爱!”“那你为什么喜欢我啊?”“喜欢一个人是没有为什么的,只是因为那个人是你!”“那你为什么……”“……”……………………(男主内心OS:为什么自从老婆怀孕了之后,就变身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了?)
  • 在窗帘背后

    在窗帘背后

    记得上初中那会儿,有个男生坐在靠窗的位置,老爱看着窗外发呆。语文老师直接对他说:“不如谁来写本小说,就叫在窗帘背后”我当时也只是笑笑,后来过了好久,觉着短短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光莫过初中,那时候的我,把自己活成了部电视剧,然后就像大多数电视剧那样,它烂尾了。只得用文字祭奠青春。
  • 血葬之恋

    血葬之恋

    她冷酷,她邪魅,她可爱,她妩媚,她火爆,他们是全球公主。他们是家族五少,她们在一起有怎样的故事呢?
  • 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本文无cp】有大哥这个独孙在,小猎户和姐妹们的日子一直过的惨兮兮。直到有一天,大哥翘辫子了,有点小腹黑的小猎户终于翻身做主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有了话语权要干嘛?当然是带着姐妹们过上好日子。念书必须有,强身健体也必须有,嗯,还要一起挣钱发家。啥?奶奶要把她们嫁了?不行!姐妹们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呢。就算成亲,那也是招赘,怎么可能嫁人。大家一起,向着好日子冲啊!哎,等等,跑错了,跑错了!刹车刹车!刹不住了!呜呜,不刹了!q群:222741080,备注任何一个角色名
  • 冷情总裁的契约甜宠

    冷情总裁的契约甜宠

    为筹集奶奶的医疗费,她去夜总会兼职,却不想惹来恶魔的纠缠。他是赫赫有名的商界天才,果断冷酷,手段残酷。对她霸道掠夺、囚身囚心、肆意玩弄羞辱。她只是替身,正主的回归,她默然离开。五年后,她成为有名的广告设计师,因公司和冷氏合作,被迫带着儿子回国,倾国倾城,冷艳高贵。“女人,你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没有权利离开。”“冷傲尘,你怎么能这么卑鄙、无耻、下流……”“我无耻下流?那你为了钱爬上我的床岂不更下流,更无耻。”“大叔,长的象不一定是父子,我们的内在完全不同,肯定不会是父子关系。”“内在不同?”“对呀!妈咪说一我绝不做二,可按大叔你的基因分析,应该只会生个叛逆小孩。”
  • 都市之我为冥帝

    都市之我为冥帝

    楚天,天古大陆一名散修,却意外得到一本无字天书。他被人追杀,后因小人所害,被困于地狱之渊,无奈之下,纵身跳入深渊。
  • 常春藤的姿态

    常春藤的姿态

    无背景、无美貌、无才艺的“三无”女孩意外地被名企录取,由此开启一段英雄之旅她遵从内心的召唤立志建立一个理想王国,却因过分的幸运屡遭嫉妒和陷害她以勇敢独立的精神赢得了童话般的爱情,却因地位的悬殊备受非议与煎熬究竟是以怎样的姿态竟让百般刁难的职场克星变成了爱慕者,又让万般嫌弃的商界大亨抛出了橄榄枝?打小人、战情敌、赢知己、护爱情,无黑无谋,不作不诈看都市灰姑娘华丽转身,完美逆袭================================================================不在任何东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条,哪怕是别人的目光,哪怕是爱情。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个拥有独立精神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