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000000011

第11章 现实主义的先驱者

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堪称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小说家、诗人活跃于美国文坛。这中间有厄纳斯特·海明威、辛克莱·路历斯、威廉·福克纳、约翰·斯坦贝克这样一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著名作家,也有杰克·伦敦、厄普登·辛克莱这样一些以“黑幕揭发者”自称的进步作家。但是,假如我们要在这五十年美国文坛上为数众多的作家中,挑选一位有广泛影响的作家的话,那应该首推德莱塞。尽管德莱塞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从他个人经历中也可以看出来他的创作道路是很曲折的,况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受到资产阶级评论界的挖苦和打击。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一点:正是德莱塞的作品,对美国社会从资本主义演变成帝国主义的过程,作了集中的、典型的、深刻的现实主义描绘。另一方面,无论从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还是从世界观的转变来说,他都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家,他代表了美国二十世纪前半期文学的进步和光明。正如美国共产党主席福斯特在悼念德莱塞时所说的那样:“他是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迷惘的一个杰出的先驱者。”

德莱塞一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始终不渝地遵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这一点,即使那些怀有偏见的人,也无法否认。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在美国开始盛行之后,它一直在文坛上占据着统治的地位。经过以马克·吐温、法兰克·诺里斯、欧·亨利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优秀作家的努力,把这一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学潮流推向了高峰。德莱塞以他杰出的创作才能和坚定不移的艺术信念,继承了这一优秀的文学传统,并把前人的精华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中来,使其成为批判社会、揭露社会的有力武器。二十世纪以来的美国文坛是个流派蜂起、风格多变的年代,德莱塞能够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并使自己成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无可否认的现实主义先驱者,这正是他的伟大之所在。

某些美国文学史家,把德莱塞划到自然主义作家的行列中去,这是不公正的,也是对他的创作道路和艺术实践的极大歪曲,至少也是一种执拗的偏见。不错,德莱塞的早期创作中的确存在着一些自然主义的倾向,我们不能说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曾经风行一时的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理论对他一点没有影响,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青年时代的德莱塞,在他刚开始接触文学的时候,对他影响最深的不是左拉,而是狄更斯、马克·吐温,尤其是巴尔扎克。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德莱塞自己的话来佐证。他在《关于我的书》一文中,曾经这样回忆起在一八九四年阅读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之后的激动心情:

一扇新的、有强大的吸引力的生活之门突然在我面前打开了。这才是一个能观察、能思考、能感受的人。这才是一个能牢牢地、敏感地抓住生活的人,有哲学味道,心胸宽宏而生趣盎然?对于他笔下的人物,我和他一样地熟悉,他的技巧多么神奇,他那种庄严、雄浑、以至不免有点夸大的哲理,他对文化、社会、政治、历史、宗教各个方面处理得那么得心应手,他对所有种种问题由于天才而通晓一切,谁也难他不倒。这些仿佛是先知和天才的真正法门。

啊,具有这样的洞察力,这是多么了不起?

从这一段真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认识到,德莱塞从一开始踏上文坛起,就是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大师们创作思想的直接薰陶下来进行创作的。有谁能说《嘉莉妹妹》不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出小说?有谁能否认《珍妮姑娘》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的现实主义主题?当然,在这两部早期作品中,甚至包括以后写的《金融家》、《巨人》和《“天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然主义的痕迹,但是这些痕迹并不能掩盖其现实主义的主流和光辉。

《美国的悲剧》的出版,标志着德莱塞的现实主义创作达到了高峰。这部影响巨大的小说和稍后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锁链》、《女性群像》,意味着作者创作思想的高度成熟。与此同时,作者世界观的变化和他对社会主义信仰的追求,使他迈出了一生中关键的一步。因此,无论从创作上来说还是从生活道路上来看,二十年代这十年都是德莱塞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写于晚期的《禁欲者》与《堡垒》两部小说,是德莱塞现实主义创作带有总结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保持了《美国的悲剧》所达到的现实主义高度,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所无法突破的局限,他的作品只能属于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范畴。

德莱塞是一个严肃而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从一开始写《嘉莉妹妹》

起,就竭力按照现实的模式来进行创作。如前所述,虽然他在早期和中期的一些作品中还带有自然主义的痕迹,但这种倾向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得到了比较彻底的纠正。现实主义,对德莱塞来说,是他创作的灵魂,无论是作品主题的表达和创作素材的选择,还是典型环境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去进行的。他所写的大量作品,几乎都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德莱塞通过他的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大量的见闻和亲身经历中,提炼出有思想意义的主题,选择真实而又有代表性的素材,在美国社会从资本主义演变成为帝国主义的这一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这中间有嘉洛林·米贝、珍妮·葛兰哈特那样出身贫困,幻想依靠爱情来获得幸福的女子;有像尤金·威特拉那样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受到美国社会道德腐败的感染而造成精神变质、艺术堕落的“天才”画家;有像法兰克·柯帕乌那样依靠投机发家,无论在经济上、事业上还是在道德上、爱情上都毫无廉耻可讲的垄断资产阶级代表;有像安妮达那样追求真理、为了人类解放而勇于献出自己青春的女共产党员;有像克莱特·格里菲斯那样在美国社会拜金主义的风气毒害下,为了爬上资产阶级的地位而走上谋杀情人、自我毁灭道路的青年;还有那个以自我道德完善为生活准则的精神“堡垒”--苏伦·巴恩斯(这是德莱塞笔下最后一个典型),苏伦最后在孤独中死去,象征着美国旧道德的彻底崩溃。此外,像《嘉莉妹妹》中的赫斯渥,《珍妮姑娘》中的白兰德、雷斯脱·甘,《欲望三部曲》中的爱玲·柯帕乌、白丽莱茜·傅列明,《美国的悲剧》中的洛蓓达,这些次一等的人物也大都是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艺术典型。即使像嘉洛林·米贝和珍妮·葛兰哈特那样同属一种典型的人物,由于作家细腻的刻画和精心的描写,也显示出她们之间在性格上的巨大差别:前者是轻浮的、放纵的、富于幻想的女性,后者是稳重的、沉着的、讲究实际的女性。

一部文学作品,它的思想,它的风格,它的意义,它在艺术上的美感,总之,作者所想要告诉读者的一切,都必须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来完成。人物既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需要竭力描写的中心环节,同时又是沟通作家与读者之间心灵的桥梁。德莱塞严肃的现实主义,不仅体现在作品的主题上,更主要是体现在作品的人物之中。例如珍妮·葛兰哈特两度遭到有产阶级纨袴子弟欺骗的悲剧,是通过作品中真实细腻的描写,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珍妮,这个温和、娴静的姑娘,她是生活在美国最底层的普普通通的女子,为了使自己的父母摆脱穷困和不幸,也由于她的天真和幼稚,被白兰德和雷斯脱·甘所欺骗,使她失去了贞操和爱情。当她被雷斯脱抛弃之后,又失去了相依为命的女儿,使她陷入无比痛苦的深渊之中。可以肯定,在美国像珍妮这样命运的女子何止千万!她们尽管有姣好的面容,纯朴的感情,善良的心地,但最终只能成为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牺牲品。

珍妮的一生,是对罪恶的美国社会制度的控诉,这一深刻的主题,正是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在这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艺术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德莱塞的小说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笔可贵的遗产。德莱塞笔下的典型人物数以百计,这些艺术形象各具特色,真实而生动。他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来表现他们的不同性格和内心世界。细节的真实性,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德莱塞艺术风格的鲜明特色。

德莱塞的创作态度也是十分严肃的。他笔下的人物、故事、细节,都是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来进行描写和刻画的。德莱塞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广博的知识和聪明智慧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得到的。他从懂事时候开始,就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家庭的苦难,父母、兄弟姐妹的不幸以及整个社会劳动者的悲惨命运,成为他全部创作的丰富源泉。无论是一九零零年嘉洛林·米贝眼中的芝加哥的市容外貌,还是囚禁克莱特·格里菲斯的纽约州监狱;无论是柯帕乌参予的费拉德尔菲亚三巨头寡头政治的内幕,还是《堡垒》中金融界腐败堕落的场景,无一不是作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忠实反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他的笔下,我们真正看到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缩影。

德莱塞还是一个倔强的、毫不妥协的现实主义作家。我们从他一生的经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资产阶级曾经向他施加多么巨大的压力,企图迫使他放弃现实主义原则而向邪恶势力举手投降,但是德莱塞没有屈服,而是同他们进行了几年、几十年的斗争。不管外界的压力有多么大,生活的处境有多么难,他宁肯饿着肚子,也决不放弃自己的信念。正是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美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我国著名的革命文学家瞿秋白,早在三十年代就著文称赞德莱塞身上具有一种“太白金星”似的光辉。是的,尽管德莱塞在他一生的创作道路中,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他无愧于这一崇高的赞美。即使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德莱塞的那些不朽的作品,依然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德莱塞不仅是属于美国人民的,也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西渡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西渡诗选

    《西渡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是作者的第一本完整自选诗集,收录了其从1989年到2011年创作的107首短诗。语言纯净、韵律优美、比喻恰当、诗艺完整。以外国诗歌的展现形式,丰富汉语诗歌的表现力,通过陈述、沉思等不同方式呈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准确地传达出了作者的内心经验。
  •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著名女作家林徽因的一部作品集,包括了她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小说包含了许多她对身边人物的观察,其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可说是一部民国人物图谱,书信的选择可能涵盖了她的一生,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的信件,而且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对于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 少女病有100种

    少女病有100种

    在我们年少的时候,总有些人会认为自己是个怪小孩。那些在否定的声音中长大的孩子,就像某种经受不起太多阳光的湿地苔藓一样,她认定自己不值得被爱,她以为自己的整个少女生涯都是被人厌恶的,她一直都不知道其实有人不惜一切地爱惜过她、保护过她。
  •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本书讲述了感动千万人的世界名人成长故事,包括荷马、亚历山大大帝、但丁、哥伦布、达·芬奇、哥白尼、米开朗琪罗、麦哲伦、塞万提斯、培根等。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热门推荐
  • 家主的签到系统

    家主的签到系统

    穿越而来的林墨获得了签到系统,可以抽取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剧中的物品。叮咚,恭喜宿主获得技能海军六式。叮咚,恭喜宿主获得技能写轮眼。叮咚,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连续签到三十天,获得奖励核弹一枚。叮咚,恭喜宿主获得功法五雷正法。叮咚,恭喜宿主获得法宝乾坤圈。……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懒散穿越者凭借着系统将一个小家族发展壮大的故事。
  • 德云喜乐会

    德云喜乐会

    宝贝们圈地自萌,别上升正主哦。有甜有虐,有糖有玻璃碴子,虎狼之词我会发在群相册!群里大家聊聊天就好,下次更新想看谁,想要玻璃渣子还是糖你们抉择!【群号786825939】
  • 千秋醉江山梦

    千秋醉江山梦

    齐国末年,齐尽帝祁阳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天下四分五裂,季芳若,莫澜雪,玉清歌三个出身不同,经历不同的女子,又有着怎样的命运?乱世浮沉,英雄少年,最终,又是谁,拥得佳人,陪伴她踏遍天涯;又是谁,历经磨难,最终坐拥天下;又是谁,失去一切,僧庐修行洗冤孽?权谋斗争,究竟失去了什么,赢得了什么?看她伴他半生戎马权倾天下。
  • 九命奇冤

    九命奇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爱晚成,惹火前妻不可欺

    婚爱晚成,惹火前妻不可欺

    她为他付出一切,最终只换来他一句“离婚”。一纸离婚协议,成了击倒她的最后一击。被赶出家门,孑然一身,身无分文,距离她娩下孩子还不足十天!她发誓,再也不将真心送给别人践踏丝毫!与他离婚三年,再见居然是东莞!她对他勾手,先生你选中了哪位姑娘?他却搂住她的腰:“我就要你!”
  • 天策神兵

    天策神兵

    传闻当神奇的天策之术与神兵利器同时集于一身,则可诛仙灭佛。懵懂的主角在纷乱的世间犹如一道明灯般惹眼,经历着万千的苦痛预磨难,也得到莫大的机缘与实力,看如何在这片正与邪人与妖的世界中纵横驰骋,仗剑而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个剑人

    我有个剑人

    余天因为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异世,本以为可以走正常的主角各种打脸的路子,结果却不尽人意,他却得到了另一个人格.......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