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24600000012

第12章 干练果决的武皇后(1)

1.大唐版的“人彘门”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结局。

王皇后和萧淑妃虽然双双被废为庶人,但武则天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她们在朝中很有背景。以元老重臣为首的高门世族亡我之心不死,为了不留后患,她必须让这两个人永世不得翻身。本来,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斗争,历经血雨腥风,险象环生,她已经取得了胜利,很想休息一段时间,梳理一下头绪,调理一下紧绷的神经。然而,唐高宗的举动让她愤怒了,愤怒使她失去了理智,继而变得残忍无比。

废王立武本是唐高宗的主意,诏令也是以唐高宗的名义颁发的,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罪名是“谋行鸠毒”,被废为庶人,那是罪有应得。被废之后,两人被送到太极宫的一个冷清的院落软禁起来,关押她们的小屋没有窗户,四面石壁,简直就是一个黑牢,只在墙上凿了一个洞通风透气,每天把饭从小洞里递进去,吃完后,再把空碗从洞口递出来。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如果没有意外,这种暗无天日、生不如死的日子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不知是怎么搞的,唐高宗的内心世界出现了波澜。他本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虽说身为帝王应理智地对待一切,但他有时喜欢凭感觉做事。他心里清楚,为了册立武则天,所谓“谋行鸩毒”的罪名完全是强加给王、萧二人的。如今武则天已经做了皇后,朝堂上的风波也暂时平息了。他忽然又觉得自己对王皇后和萧淑妃太过分,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王皇后和他结婚十几年了,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萧淑妃还和他生育了三个儿女,他还曾经非常宠爱她。思来想去,他觉得良心上过不去,不觉产生了一丝怜悯之情。于是在十一月的某一天,唐高宗来到了关押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院落。

看到关押两人的环境如此恶劣,高宗震惊了,天性里温柔多情的一面又复活了,他禁不住心酸落泪,对着洞口喊道:“皇后、淑妃安在?”

这还了得,已经被废为庶人的人,还被称为皇后、淑妃,而且是出自皇上之口,皇上之口可是金科玉律呀!

一丝凄凉的声音从洞口传出,那是王皇后的声音:“妾等得罪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臣妾是有罪之人,现已是一介宫婢,陛下为什么如此尊称我们。语气虽充满了抱怨,却更勾起了高宗的不忍之情。就这样,双方搭上话了。

抱怨归抱怨,人家是有心来看自己,说明他不是薄情郎,还念着旧情,而且“皇后”、“淑妃”这两个称号,王皇后和萧淑妃听得清清楚楚。在黑暗的屋子里,王皇后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和光明,旋即改了口气,哀求道:“至尊若念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乞名此院为回心院!”那意思是,陛下若还念及旧情,使臣妾能重见天日,我们一定改过自新,并请陛下将这个院子改为“回心院”。

面对这样哀婉凄切的表白,唐高宗顿时动了恻隐之心,说道:“朕即有处置。”意思说朕自有安排,然后就走了。然而,武则天不会给他安排的机会。

前面说了,武则天的情报网遍布宫里和朝廷内外,高宗还没有回宫,武则天就已经得知他与王皇后的对话情形。高宗还没有找她,她就主动找过来了,说话也不含蓄:陛下,听说您去见了被废的王、萧二人?

高宗毫无思想准备,心里很纳闷,怎么这么快她就知道了?因此,有些支支吾吾,想抵赖。

武则天可不客气了:“听说陛下还‘即有处置’!”

这下没法抵赖了,连每句话人家都弄得清清楚楚。高宗默然无语。

然后,武则天又来了一通大道理:“陛下,您想过没有,废立都是陛下的主意。现在臣妾刚刚被册封为皇后,无论朝廷,还是后宫,尚处于狐疑状态,陛下现在去看她们,是不是告诉她们你反悔了,改变主意了呢?朝堂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陛下是不是又想让朝堂再起波澜呢?”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节,唐高宗理屈词穷。

是呀,身为皇帝哪能如此儿女情长呢?他犹豫再三,对武则天说:“既然如此,那就杀了这两个人,你自己去处理吧。”

武则天得到授权,理直气壮地执行任务去了。

面对昔日的两个情敌,想到高宗对两人的旧情,武则天失去了理智,她要让她们不得好死。

面对死亡的结局,王皇后和萧淑妃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先说王皇后。她先拜了两拜,说:“愿大家万岁,昭仪承恩,死自吾分。”即希望皇上长命百岁,万寿无疆,武昭仪继续承受恩泽,死嘛自然是我分内的事情。说完从容赴刑。这句话说得非常平静,却很有分量。所谓“大家万岁”,已经不是朝堂上的“万岁,万岁,万万岁”,而是但愿你长命百岁。所谓但愿,那是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这实际上是诅咒皇上的,你不是说你“即有处置”吗?难道就是这样的处置!所谓“昭仪承恩”,摆明了王皇后至死也不承认武则天的皇后身分,这本是我的,你是用见不得人的勾当从我这里抢去的。就是死,我也只能叫你武昭仪,你根本没有资格做皇后。这番话说得怨而不怒,温柔敦厚,骄傲之极,这就是世家大族优秀女人的风范,死也要死得有风度。武则天听完这番话,内心里近乎抓狂。

萧淑妃性格刚烈,她可不像王皇后那样温柔有礼,对武则天,她是破口大骂:“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别说皇后,她连武则天昭仪的身分也不承认,直呼阿武,骂她是狐狸精。说既然你把我害到这步田地,我希望来世变成一只猫,你阿武变成一只老鼠,我要活活地把你掐死。

两人一个像湿水煮青蛙,一个像狂风扫落叶,在生命即将逝去时,以另外的方式摧残着武则天那有几分自卑的心灵。

武则天发狂了!她下令左右先把这两个人各打了一百大板,可怜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可武则天还不想让她们这样死去,又下令砍掉她们的手足,把两人扔进酒缸,所谓“令二妪骨醉”。王皇后和萧淑妃这两个如花一样短暂的生命,就这样血腥地结束了。

杀死了两人还不算完,武则天还给两人的家族改了姓,王皇后姓王,便给她和她的家族改姓蟒,蟒是蛇中之王,说她心如蛇蝎,残暴如蟒。萧淑妃姓萧,就给她和她的家族改姓枭,枭是一种恶鸟,也就是猫头鹰,是要吃肉的。武则天说,你们两个,一个是毒蛇,一个是恶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然而,武则天无论是在肉体上消灭两人,还是从精神上侮辱她们,表面上看她是胜利者,但从心理上讲她是一个失败者,她的内心在愤怒之余满是恐惧,她太在意这两个人了。

武则天消灭掉自己的死对头,她在后宫的位置就稳定了。既然自己是皇后了,那么自己的儿子就应该被立为太子。然而,此时已经有了太子。

原来,在永徽三年,在武则天专宠的态势刚刚明显的时候,王皇后把一个普通宫女所生的儿子李忠收为养子,在舅舅柳奭的帮助之下,说服高宗将李忠立为太子。李忠是高宗李治的长子,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到永徽六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时,已经十四岁了。

帝王家的孩子天生对政治敏感,是政治上的早熟儿,十四岁的李忠看到养母被废,随后又惨死,感到非常惶恐。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再不放聪明一点,武则天的屠刀马上就要挥向他了。于是,他主动上疏要求辞去太子之位。辞职书交到高宗那里,高宗却并没有表态,他觉得这事不能太急,李忠没有犯什么错误,要去掉他的太子之位,也得自下而上等着那些人上书,这叫做顺乎民意。

其实,武则天早就授意拥武派的人行动了,他们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武则天刚刚被立为皇后的第三天,礼部尚书许敬宗上疏,请求皇帝改立太子。许敬宗一上书,拥武派的其他人也跟着起哄,说什么为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应立嫡不立长。

唐高宗正等着大臣上疏,于是顺水推舟说,太子李忠已经上表请求让位了。许敬宗接过话茬说,这说明皇太子人格高尚,皇上应该成全他这番雅志,顺了他的意思。高宗假意不得已说:既然你们上下同心,朕只好准奏了。

当天,唐高宗废掉太子李忠,改封他为梁王,担任梁州都督,即刻离京,前往赴任。

李忠凄惨地离开了京城,而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则被立为太子。为了庆祝这一盛事,唐高宗不仅大赦天下,改元“显庆”,而且还在大慈恩寺举办大会,为新太子祈福。

武则天沉浸在幸福里!是呀,有儿子真好,要是王皇后有儿子,哪有我武则天的今天。

职场圣经语录

“最毒莫过妇人心”,这句话用在武则天杀死王皇后和萧淑把这件事上,实在贴切不过。

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谴责武则天的残忍。但是,对于武则天来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也符合她的性格。在权力斗争上,没有什么仁慈可讲,那是一条血腥的道路,有位诗人说过:“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专制时代,权力、地位就是用无数的血腥和累累白骨堆彻起来的。

2.党同伐异,重组政局

皇后的地位稳固了,儿子也做上了太子,照理说,武则天应该知足了,好好地相夫教子。然而,她生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人。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她很清楚,皇后之位来之不易。当初那些极力阻止自己主宰后宫的人还盘踞在宰相的位子上,他们是元老重臣,位高权重,一旦时机成熟,他们打个喷嚏就能掀起巨大的风浪,必须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势力,让他们滚出朝廷。此外,那些鼎力支持自己的人,也应该给予他们奖励,让他们看到希望,只要好好跟着我武则天混,就一定有好日子过。当然,奖励拥武派是建立在打击倒武派的基础上的,只有打击他们,让他们滚蛋,才能腾出位置来给那些支持自己的人升官。

武则天把矛头指向了那些反对自己的元老重臣。当然,她不是全面开花,采取的是重点进攻。长孙无忌和于志宁树大根深,虽说他们也反对自己做皇后,但始终没有明确表示反对,态度并不像韩瑗、来济、褚遂良等人激烈,而且,韩瑗、来济、褚遂良等人的根基和势力相对要弱小一些,于是这三个人就上了武则天的第一批黑名单。

此时,褚遂良已经被贬到外地,只有韩瑗和来济两个人尚在朝廷主事。对于这两个人,武则天并没有直接向他们开刀,而是使出了以退为进、引蛇出洞的一招。就在武则天当上皇后的第三天,她上表要求唐高宗褒奖韩瑗和来济:“陛下前以妾为宸妃,韩瑗、来济面折庭争,此既事之极难,岂非深情为国!乞加褒赏。”大意是说:韩瑗、来济当初在朝堂上极力阻止陛下封我为宸妃,虽然这件事让我感到难堪,但他们确实不容易,若不是为国家着想,他们是不会这样的,请求陛下体察他们那份忠心,奖赏他们。武则天展示出了一个政治家的水平,此举至少达到了两个效果:首先,我武则天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对于曾经极力反对我的人,我都能既往不咎,大肚能容,对于其他人,我又怎么会跟他们过不去呢?这就展示了她“母仪天下”的一面。其次,此举麻痹了韩瑗和来济,使他们误以为废立皇后的风波已经过去,武则天这个女人还是比较识趣,咱们该干嘛,还干嘛。

此招儿一出,韩瑗果然上当了。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他上表为褚遂良鸣不平,希望皇上把褚遂良召回朝廷,委以重任。他说:“遂良社稷忠臣,为谗谀所毁。昔微子去而殷国以亡,张华存而纲纪不乱。陛下无故弃逐旧臣,恐非国家之福!”翻译成现代白话,大意是:褚遂良是顾命大臣,对陛下忠贞不二,因被小人离间而被贬逐到地方。当年微子离开朝廷,商朝灭亡了,西晋因为有张华的存在而朝纲不乱。现在陛下无故弃逐先皇指定的顾命大臣,恐怕这不是国家的福分。言下之意是希望高宗能把褚遂良召回朝廷,继续委以重任,否则,国家就要面临灾难。此言一出,高宗勃然大怒,他当初那样顶撞我,一点不把朕这个天子放在眼里,以下犯上,我贬他官,我就如同商纣王了,朝廷没有他褚遂良,大唐王朝就要灭亡了,这是什么话?朕不相信,死了张屠夫,就得吃带毛猪!于是下令继续贬,把褚遂良贬往更偏远的地方。当然,具体贬到什么地方,这件事还是由韩瑗来操作,倒霉的褚遂良又被贬到桂州(今广西桂林)当都督去了。那时的桂林虽然同样山清水秀,却是人烟稀少,瘴气丛生的地方,到那里做官就跟充军差不多。不过,这还不是褚遂良最坏的去处。

武则天正愁找不到把柄,现在韩瑗居然自投罗网,岂不是天助我也!在她的授意下,第二天,许敬宗上书唐高宗说:“现在朝廷里有些人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阴谋,韩瑗等人把褚遂良贬往桂州,看似慑于陛下天威,其实是包藏祸心,明贬暗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桂州乃用武之地,是个养兵、练兵、用兵的好地方。韩瑗利用自己身居相位之便独断专行,安排褚遂良做桂州都督,是想和他里应外合。除此以外,来济和褚遂良也是朋党,实际上他们三个人早就在一起酝酿了这场惊天阴谋,妄图瞒天过海,祸乱朝纲!”

这段文字,我辈今日读来也是噤若寒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桂林在广西,长安在陕西,桂州和长安相隔几千里,山重水复,在交通如此便畅的今天,让一个人带着一支军队从桂林去进攻长安,也是不敢想象的。举个例子说,民国时期的李宗仁、白崇禧是广西历史上最厉害的军阀,桂军的战斗力在全国是一流的,李、白二人的军事天赋在当时的军阀中是一等一的,但他们的军队从来就没有打到过四川,何况陕西还在四川以北,川陕之间还隔着难以跨越的秦岭。民国时都不敢想象的事,何况一千三百多年前呢。褚遂良、韩瑗、来济乃天下才俊,身居宰辅,酝酿这样一个阴谋,除非脑子里长的不是脑花,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然而,唐高宗不管这些,他认可了许敬宗的上奏,不是因为他智商有问题,而是因为此时的他是武则天的亲密战友,下定决心要让元老重臣们滚蛋。于是,韩瑗被贬为振州刺史,来济被贬为台州刺史,双双失去了相位。振州就是现在海南省的三亚市,台州是现在浙江省的临海市,虽然这两个地方现在都是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很幸福的地方,但在那时,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

而更倒霉的则是褚遂良,桂州不是用武之地吗,那你老先生就别呆在桂州了,省得让朕睡不着觉,于是他又被贬到爱州担任刺史去了。爱州就是今天越南的清化市,这地方到现在作为越南的重点城市,但也不咋的,更别说在那个时候,那是个蛮荒、落后且遥远的地方。到了那个地方,有着“唐楷第一人”之誉的褚遂良终于跌破了心理底线,受不了了。显庆二年,褚遂良上表说:

“往者承乾废,岑文本、刘洎奏东宫不可少旷,宜遣濮王居之,臣引义固争。明日仗入,先帝留无忌、玄龄、勣及臣定册立陛下。当受遗诏,独臣与无忌二人在,陛下方草土号恸,臣即奏请即位大行柩前。当时陛下手抱臣颈,臣及无忌请即还京,发哀大告,内外宁谧。臣力小任重,动贻伊戚,蝼蚁余齿,乞陛下哀怜。”

同类推荐
  • 别被自己干掉

    别被自己干掉

    身在职场,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犯下的错误杀死的。要成长,要成功,首先要战胜自己。本书罗列了职场人必须规避的九种禁忌,即九种“自杀式”,作者对每一种禁忌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自救法”,以帮助你规避职场禁忌,取得更好的发展。
  • 实用口才全书

    实用口才全书

    人的一生需要许多“资本”,口才就是其中重要的资本之一。为了让千千万万因嘴巴上功夫不到家的人不再有人生遗憾,都能够有机会通过提高口才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有了这本《实用口才全书》。本书除了在用材、选材上细分不同层次人才的个性需求上下功夫外,更注重从具体情景出发,尽力增强其可读性和实用性。在读者面的覆盖上,既强调了通用性,又照顾到了不同行业、专业人才对口才的独特需求。
  •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心理学诡计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心理学诡计

    “女孩有‘野心’,才可能冒尖”、“不做女强人,要做强女人”。改变女孩一生的智慧书。掌握阅人智慧,洞穿他人心理。驭事先驭人,驭人先驭心。洞悉人心奥妙,把握心理脉搏。用心理学诡计搞定上司、搞定高手、搞定小人,也搞定自己。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快乐的艺术

    快乐的艺术

    如果你一次批评很多事情,可能让对方大受挫折,而且还会把你的主要目的搞混。当你气冲冲地向老板要求升迁,希望名副其实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地做过多的要求。狄斯瑞利在公众生活中最激烈的对手是格来斯东,这两人几乎在每个辩论的问题中,都要发生冲突,但他们有一件共同的事;即他们私人生活的无上快乐。
  • 以错为鉴可以成大事

    以错为鉴可以成大事

    本书讲述了为人处世中最为普遍也最为典型的100种错误,采用理论与事例紧密结合的方法,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举例多为现代人际中最为常见的典型事例。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夜舞倾城

    英雄联盟之夜舞倾城

    折翼之舞,夜舞倾城的前半部分,因为最后一招夜舞倾城至苏菲娅大人已经绝迹,所以被称为折翼之舞,当瑞雯遇到里托大师的后人(刀妹),她学会了疾风斩,当瑞雯遇到无极剑道的传人(易)她领悟了什么呢?(光速qa?),当瑞雯几经艰险找到苏菲娅大人的手札,她终于学会了折翼之舞最后一招——夜舞倾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列国烽火录

    列国烽火录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王昌龄
  • 九州玄武战神

    九州玄武战神

    他是没落世家的传人,小小年纪就饱受欺压凌辱。不屈的意志让他偶然得到神奇传承,从弱小少年长成为至尊战神!
  • 锦衣高手在都市

    锦衣高手在都市

    五年前,他穿越到大明朝成为一名锦衣卫,受朝廷之命卧底于江湖!五年后,他锦衣归来,本想平平淡淡地低调生活,但天不遂人愿,彪悍的人生终将无需解释……
  • 青春校园:浪漫青春

    青春校园:浪漫青春

    群号:317884513他,豪门子弟,进入学校只为父亲的愿望得到一样东西;她,以全市第一,考进了学校;他,冷漠无情,只手遮天;她,淳朴善良,天真浪漫久而久之,各自的心里却默默地喜欢上了对方。可她没想到他会是……他也没有想到……终究,还是有一个谎言,一个,善意的谎言他们,彼此会原谅对方吗?最终,也终于修成正果,虽然没找到东西,心里却暗暗感谢老天爷让他带回了自己所爱的人。
  • 绝封神

    绝封神

    天之骄子的主角,打破修真界的枷锁,一人力夺成仙契机,偏偏却不肯踏足仙界,硬是喜欢在下界吓唬老头,打劫门派,引得三界人神共愤
  • 呆萌女友:吸血鬼校草

    呆萌女友:吸血鬼校草

    鬼魅:“我好饿哦,幽幽,我想喝血”幽幽:“好啊,我已经给你准备了好多呢”“幽幽!我要喝的是人血,不是番茄汁”“哦,我的吸血鬼男友大人”大学四年里,唐幽幽住进了大学附近的古朴房子里,庞大的房子里竟然就住着一位鬼魅般的男人。男子有像吸血鬼一般的牙,这让我怀疑他是吸血鬼吗?随后,我们就一起住在这里,开始了不一般的奇妙之旅……
  • 五代十国的枭雄们 3:梁晋的角逐

    五代十国的枭雄们 3:梁晋的角逐

    盛世读明那,乱世读五代。 史上第一本全景描写五代十国大乱世的白话历史读本为您展现枭雄众生谱。 奸似曹操,武如吕布,胆胜子龙,忠比关羽,义齐张飞,智追孔明,仁如刘备,帅比周喻。五代枭雄总动员,演译一个比三国更精彩的时代!
  • 倾天诀之废物三小姐

    倾天诀之废物三小姐

    冷墨然,星辰大陆第一天才,冷家嫡出大小姐,身份高贵,天资卓越,倾城之资,风华绝代。墨轻天,东陵国废物三小姐,婢子所出,身份卑微,天生废材,懦弱不堪,其貌不扬。一次意外,当她变成她。当废材摇身一变成天才,艳惊四座,冠绝当世,又迷了谁的心,乱了谁的情。“我墨轻天这一世誓要站在巅峰,俯视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