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26700000027

第27章 处世厚黑学,赢得天下(6)

秦王又派张仪去劝说齐湣王。张仪到了齐国见到齐湣王,对他说:“当今天下论富足没有能够超过齐国的,朝中的大臣都是同姓父兄,人民众多,富足安乐。但是,为大王出计策的人,都是只求暂时的愉快,而不顾国家长远的利益。那些主张合纵的人游说大王,必定会说齐国西面有强大的赵国,南面有韩国和魏国。齐国是背靠大海的国家,土地广大,人民众多,兵卒强健,战士勇敢,秦国再强大也对齐国毫无办法。大王赞许他们的说法,却不衡量实际情况。我听说,齐国和鲁国打了三次仗,三次都是鲁国胜利,但是鲁国却因此而衰弱,随之而灭亡了。名义上虽战胜,而实际上却亡国,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齐国大而鲁国小啊!如今秦国和赵国相比,就同齐国与鲁国相比一样。秦、赵两国在黄河和漳水边上交战,打了两次,赵国都战胜了秦国。但是等到第四次交战后,赵国损失了几十万军队,最后仅存都城邯郸。赵国虽然名义上取胜了,但国家却破烂不堪,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因为秦国强大而赵国衰弱啊!”……

“如今,秦、楚两国已经联姻,结为兄弟之邦。韩国向秦国献上宜阳、魏国向秦国献上河外,赵国也在渑池与秦国会盟,割让河间一带地方侍奉秦国。假如大王不臣服秦国,秦国必将让韩、魏两国攻打齐国南边,让赵国的军队全力渡过清河,指向博关。这样一来,齐国的都城临淄将受到威胁,到那时,齐国想臣服也来不及了。望大王考虑一下吧!”

齐王说:“齐国地处偏僻,远在东海边上,从来就不曾考虑过国家的长远利益,多亏您为我们打算。”于是,他答应了张仪的服从秦国的要求。

张仪便离开齐国,到赵国去劝赵王:“秦国派遣我这个使臣,来给大王您献上一个计策。大王率领天下诸侯来共同抗拒秦国,使得秦兵15年之久不敢走出函谷关,大王在各国声名远扬,秦国非常畏惧和佩服。这期间,秦国只能修治战车,磨砺兵器,练兵习武;努力种田,积存粮食,防守边境,不敢稍微有所行动,唯恐大王责备我们的过失。如今依靠大王的督促,秦国已经攻下巴蜀,兼并了汉中,占领了东、西二周,得到了传国的九鼎,防守着黄河南岸的白马津。秦国虽处在偏僻荒远的地方,但心怀愤懑的日子已经很久了。”

“现在,秦国有一支不算精良的军队,驻扎在渑池,正准备渡过黄河,越过漳水,进占番吾,聚集到邯郸城下,并准备效法武王伐纣的做法,在甲子这一天,与赵国交战。秦王因而慎重地派遣我为使臣,来敬告大王。

“算来大王最相信的,而且依靠他来推行合纵政策的人,就是苏秦。苏秦蛊惑诸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想暗中颠覆齐国,却使自己被车裂在刑场上。现在各国诸侯无法再联合为一体,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了。如今,秦、楚结为兄弟之邦,韩、魏都已经向秦国称臣,成了秦国东边的藩属国。齐国也献上生产鱼盐的地方给秦国,这就等于斩断了赵国的右臂。断去右臂而和人争斗,失去同党而孤立,赵国的危险实在是迫在眉睫啊!”

“现在假设秦国联合四国军队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将不得不将土地分成四份给参战的四国。我私下里为大王着想,最好的办法是和秦王在渑池会谈,互相见面,在口头上做个约定,请求军队不要进攻。希望大王早做决定。”

赵王听了,急忙解释说:“先王在世的时候,奉阳君专权,蒙蔽欺压先王,那时我还身居在宫内,跟随师傅读书,不参与国事。等先王去世后,我年纪还小,继承王位的时间还不长。后来,我也暗自揣摩,诸侯联合而不服从秦国,不是国家的长远之计。所以,我将改变以往的做法,准备割让土地给秦国,以赎回以前的过错。我正在预备车辆,前去请罪,正好接到使者您明智的劝告。”

赵王答应了张仪的建议。于是张仪又动身北去燕国劝燕王,成功地说服燕王献上5座城池,亲秦弃赵。实现了连横策略。

张仪凭一己之力说服各国,运用语言的艺术令人叹服。他善于观察和揣摩各国国君的心理,加以区别地进行劝说是其成功之处。劝韩王时刻意对比韩国的弱小和秦国的强大,劝赵国则利用外交方面的优势,从全局分析。另外,紧抓住合纵联盟的失败对各国君主造成的心理影响,能恰到好处地找到各国君主最担心之处,也是游说成功的基础。

说话目的无非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关键在于知道对方内心是怎么想的,要善于捉摸对方的心理,洞察对方的内心隐微之处,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说话能够打动人心,有的放矢,产生效果。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魏征是个敢于直谏的名臣,但他同时也是个懂得恭维人的人。

魏征是中国难得一见的谏臣,他对唐太宗一向直言不讳,曾先后进谏多达二百余次,直陈太宗的过错。然而,即使像魏征这等的诤臣,也不见得老是说些让太宗生气下不了台的话,偶尔他也懂得说些恭维的话,或用委婉的措词,以若无其事的态度让太宗听得龙颜大悦。

有一回,魏征进宫觐见太宗,深深地低着头说:“老臣一向为国鞠躬尽瘁,往后当然也会坚守岗位,不负陛下所托。但是请陛下不要把老臣视为忠臣,就当作是良臣吧!”

于是,太宗便问道:“忠臣与良臣,有何不同呢?”

魏征说:“然有所不同。所谓良臣,非但其本身可受世人称赞,而且也可以为君主带来名君的隆誉。但是,忠臣就不一样。忠臣非但自己会遭受诛杀的横祸,而且君主也会背上暴虐无道的罪名,国家也会灭亡,最后也许只留下‘曾经有位忠臣’的名声流传后代。由此可见,良臣与忠臣有天渊之别呢!”

太宗听了大受感动,说:“我知道了。希望你能信守刚才的话,我也会小心谨慎,以免有所失误。”并且,还赐给魏征一份丰厚的奖赏。

“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这句话实在很耐人寻味。即使是以直言敢谏闻名的魏征,有时也要以如此委婉的言辞,说自己所得的美名都是多亏有他这样的名君,如此一来哪天魏征又因为直言而让太宗下不了台时,便可以“良臣”提醒太宗。魏征这样的恭维,运用得实在太绝妙了。

人是有自尊心的,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赖,因此,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说的是奉承话,亦会欣然接受,而愈是自视甚高的人愈是有这种倾向。要想让一些自尊心特强的人听从你的意见并不容易。要这种人点头颔首,必须针对他的自尊心,强调其能力,满足其优越感,在他的自尊心膨胀之后,必会为你好好地努力一番。

在处世中,与人说话,要尽量避免矛盾,稳中求安,这样就比较好说服他人。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这里,有一条简单的原则:顺着对方的思路走,即根据对方的意思往下接话。如果是在领导面前,就是要揣摩好领导的意图之后,全力维护领导的权威,尊重领导的意见,这样就能做到“天下太平”了。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开始沦功行赏。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但是他的意见与众臣的意见相左,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次伤,而且攻城略地,功劳最大,应当排第一”。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刘邦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

此时,只有一人真正领悟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上司的意图,这个人就是关内侯鄂君。为了保全领导的面子,更是为了在上司面前为自己赢得资本,他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挺身上前说道:“群臣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略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而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兵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了好几年,军中缺粮,都是萧何转运粮食补给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转战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接济皇上的,这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又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其次。”刘邦听后,非常高兴,便把萧何排在了第一。

刘邦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但众人不同意,此时,他急需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话,而鄂君恰恰看透了刘邦的心思,于是“不顾众臣反对”,“力荐”萧何为第一大功臣。他这么做,自然是想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让刘邦对他刮目相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人交流是需要摸清对方的脉络的,要想办法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其实,不光是鄂君,其他臣子也想拍刘邦的马屁,但是他们没有看出刘邦的真正意图,争论了半天也没有把话说到刘邦的心里,所以说得再多也是没用的废话。因此,我们与人沟通、交流,要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那么,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是有讲究的。

例如,与智能型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见闻的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辨析的能力;与善辩的人说话,就要简明扼要;与上司说话,就要用奇妙的事来打动他;与下属说话,就要用好处来说服他;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勉强;对方所喜欢的,就模仿而顺从他;对方所讨厌的,就避开而不谈它。能做到这些,就算利用好了你的舌头。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应该“投其所好”地多说一些顺心话。

与人说话时,如果直言不讳、丝毫不加掩饰地指出对方的和缺点,假如对方宽宏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事情还好办,但是如果对方心胸狭窄,脾气暴躁,听不得别人的反对意见,那么他就会对你心生厌恨,事情就会变得很难办了。厚黑学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应该“投其所好”,多说一些恭维的好听话,即使你内心有自己的想法,说话时也要注意方式,尽量说一些让对方高兴的话,如此你就能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让对方“龙颜大悦”欣然听命,从而从对方那里换取你自己想要的东西,赢得更多的帮助。

退是进,进退自如是高人

项羽对刘邦说:天下纷纷扰扰多年,仅仅因为我们两人罢了,我希望与你决一死战来分胜败。汉王笑着道歉说:“我宁可斗智不斗力。”这笑着道歉几个字,不是厚又是什么?后来鸿沟划定了,楚汉讲和了,项羽把作为人质的汉王的父亲妻子送还,率兵东归,汉王忽然撕毁盟约,派大兵跟随其后,把项羽逼死在乌江边,这不是黑又是什么?

我们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句俗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意是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能有畏惧退缩心理,而应知难而上,奋勇直前。其用意是正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人如果不顾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局势,不知好歹一个劲地向前冲,到头来常常会弄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一个人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只知道进不知道退,其人生路途必然坎坷曲折,其命运必定多舛多难。历史上凡是这种人,十有八九要遭到猜忌和打击从而走向失败。

生活中,你可能有这样一种体验:在借助锯来加工木材,将其裁制成人们需要的种种规格时,不管是人自身作用力的发挥,还是锯条在木材中的运行,总是既有“进”的方向,也存在“退”的姿态。而正是在这样一种“退”与“进”的深刻把握之中,人们完成了工作,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权衡各方面的轻重利弊,洞察事情背后隐藏的种种危机迹象,经常变换着各种处世方式,时而前进,时而隐退。这是处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为了生存、保护自己的需要,也是厚黑处世高手们常用的手段。

孙武,原是齐国人,姓田。他的祖父是齐国的大夫,在战争中立过大功。后来,由于田氏家族与其他家族之间发生争斗,结下仇怨,家庭遭遇不幸,孙武为了避难,于是逃到了吴国。

孙武来到吴国以后,一面带领人垦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一面精心研究军事战争。孙武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艰辛地钻研军事,而不求扬名于世。

同类推荐
  • 生财有门道赚钱有秘招

    生财有门道赚钱有秘招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职场人择业必读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职场人择业必读

    本书作者以切身的经验和睿智的分析,结合实战案例,解答职场新人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忠告和指引。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从选择企业、选择老板、选择职业的角度告诉读者如何全方位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对选错企业的人给出补救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对职场人士的从业心态提出要求和建议。
  • 美人的底气

    美人的底气

    当撞见老公出轨,婉没有大吵大闹,也没选择离婚,而是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重新发现内心所向……蓉,在经历了爱情、婚姻之后,终于不再为了让别人满意而将自己塞入既定的模式,勇敢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一个女人最大的安全感,就是源于内心的底气,这股气势能给你太多笃定,远比财富或男人更让你安心。
  • 换个想法,立刻拥有:现代职业生涯成功指南

    换个想法,立刻拥有:现代职业生涯成功指南

    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适时调整我们的心态,调整我们对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的看法和想法。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因此,请你永远在心中铭记;改变想法,最终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因此,当你在感叹梦想中的财富、成功和幸福正离你越来越远的时候,请不要放弃追求,而要在心里默默地鼓励自己,换个想法,立刻拥有!
  •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习惯无处不在,习惯左右命运,任何人、任何事的成败,都与他所养成的习惯密切相关。好习惯让人一受益,而坏习惯则可毁掉人的一生。一个人可以没有天赋,但必须要有好的习惯;一个人可以改变人生,但其前提是必须改变不良习惯。这一点,相信是众所周知,至于如何改变不良习惯,培养好习惯有什么好的方法,应该注意什么,就知之甚少了。正是因为此,我们策划编辑了《改变习惯改变命运—成功人生的习惯培养课》一书。本书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多层面,多角度,向读者展示了我们生活、工作、社交中存在的好习惯与坏习惯,提出了一些改变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策略与良方。尽管这些方法,并不是妙手回春的良药,但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古府

    古府

    仙道三千,只问本心。万般仙难,只取一源。
  • 三无少女的完美攻略

    三无少女的完美攻略

    三无少女,用以喻指那些沉默寡言、缺乏面部表情、难以被窥知心理的内心封闭的少女。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女究竟为何变得开朗爱笑?神经略粗?答案是,为了完美!完美是个什么东东?!可是,一场意外,导致穿越。恩恩,穿越了,咱继续完美。但,身后总跟着一只狐狸······“小玉玉~吃饭了!”“小玉玉~”你个腹黑闷骚货!“你他妈谁啊!”“你老爹···的儿子!”唉,你明明就是没事找事,我爹就我一个独生女,你从哪儿冒出来的!没事,我还要完美,Soeasy!
  • 太上大通经注

    太上大通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封妖大传

    封妖大传

    元武大陆,人族元武道没落,大妖肆意横行。第五次封妖战争到来之际,人族另辟蹊径走上妖武之道!所谓元武,纳天地之元气淬己身,夺万物之精元筑元轮!所谓妖武,纳万妖之血气淬妖身,夺妖族之造化炼妖魂!当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市井商人,穿越到了元武大陆一名想要成为冒险者的热血少年身上。时而冷酷算计毫无人情,时而怒发冲冠不计后果!或许这是一个俗套的故事?
  • 毒妃太逆天绝世王爷要独宠

    毒妃太逆天绝世王爷要独宠

    她,原本毒医世家的娇女,被那所谓闺蜜害死。临死立下诅咒。若有来世,我必让你生不如死!醒来那一刻。这是天堂吗。…………这是穿越。
  • 魂咒

    魂咒

    纳尼,纳尼?七爷、八爷开公司啦?七爷是谁?八爷是哪个?闻名三界之黑白无常是也,黑白无常都出来开公司了,这世道,有种混乱的赶脚……啥啥?我有女娲的血脉?女娲是我老祖宗?开么子玩笑?那不是人族的圣母吗?咋成我吴畅的老祖宗了?
  • 至尊玄功

    至尊玄功

    不知多久以前,混沌初生,天地玄黄凝炼,于万物显化之时,有四物坐镇天地,并衍生出了四种至尊之力。万物演化,太古人类出现,而随着四物被人所认知,一种飘渺的传说也是开始流转于世——得至尊之力者可超脱于命运,不再归类于三界六道之中。而这个故事正是有关于这个传说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怪的往事

    妖怪的往事

    抽烟囱的妖怪,披着羊皮的人,深夜借烟的老狼……人与妖怪,就像白天和黑夜,黑白分明,互不干扰,但黎明和黄昏的存在,让黑白交融、藕断丝连。同样,因果和利益的存在,也让人与妖怪之间你来我往、爱恨交织。一方的记忆只是梦境,双方共有的记忆,才是可被证实的共同回忆,妖怪的往事,就是人与妖怪之间,充满矛盾又相互治愈的回忆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