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58200000002

第2章 导论(1)

一、当代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的意义

对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充分认识并解决这些社会矛盾问题,有助于推进中国社会向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社会在发展道路上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对策和实现路径。

(一)研究社会矛盾的基本价值

研究社会矛盾的基本价值建立在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上。在当代中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大量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在改革深化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矛盾自然会比较突出。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国情,这些社会矛盾从性质上看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些社会矛盾就能够得到及时化解或者趋于缓和;如果缺乏正确认识或处理不当,这些社会矛盾就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制约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延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因而研究和探讨社会矛盾问题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当代中国社会矛盾体系的基本层次

当代中国社会矛盾是由诸多矛盾组成的复杂体系,从总体上可以把它们分解为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具体矛盾三大层次。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些社会矛盾,需要把握社会矛盾体系。

第一,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当代中国社会矛盾体系中,社会基本矛盾具有总体性、决定性和根源性的显著特点。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决定主要矛盾的根本性质和具体矛盾的态势,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具体矛盾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

第二,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对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在总结1956年党的“八大”以后二十多年曲折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具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邓小平在1979年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社会矛盾体系中具有派生性、阶段性和主导性的特点。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与各种具体矛盾之间的基本环节,是在社会基本矛盾基础上产生并受到社会基本矛盾决定性的影响,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集中表现;同时,主要矛盾又规定和影响着具体矛盾,并对具体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起着主导性的制约或促进作用。

第三,当代中国社会具体矛盾。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运动,表现为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矛盾。这些具体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在社会矛盾体系中具有多样性、交错性和非对抗性的特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矛盾是纷繁复杂和多种多样的,各种具体矛盾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体系。这些具体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展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在人民内部的具体表现,在总体上具有非对抗性。具体矛盾既受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决定和规定,又影响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运动与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具体矛盾,主要表现为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这些具体矛盾是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基本内容,也是作者关注和思考的基本指向。

2.当代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主题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能否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一个关系到执政党能否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巩固和发展的重大政治课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都是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之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对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严格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了解决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正确方法和指导方针,对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作了许多重要而精彩的论述。由于对社会矛盾的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和应当团结的力量,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使命。虽然在波匈事件发生的同时,中国也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是这些社会矛盾得到了较好的处理,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1956年之后,中国由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转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由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错误估计,没有能够正确认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妥善处理中国社会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矛盾,导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曲折。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提纲中,提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从而否定了党的“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也背离了毛泽东自己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思想。对社会矛盾的认识失误最终引发了“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了整整十年的内乱,败坏了党的威信,破坏了人民的团结,教训可谓深刻。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春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这意味着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作为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比较重视正确处理社会矛盾。邓小平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处理社会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问题,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两类矛盾的学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正确处理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指针。

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必须充分履行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会影响到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反之必然动摇和削弱执政党的政治地位,因而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怎样认识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弄清这一点,是关系着党与无产阶级国家兴衰存亡的大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提高执政能力,然而衡量执政能力强弱和执政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是能否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从世界各国政党发展史来看,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纷争频仍,是执政能力弱化的表现;反之,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适度,政通人和,这是执政能力较强的表征。因此,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是党增强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党提高执政水平的基本标尺。

3.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步的重要条件。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主体——人的实践活动,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协调和推进社会矛盾的运动,从而使其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发挥人的社会历史主体作用的一个基本表征,是一个涉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性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深化改革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优越性还需要充分发挥出来。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不相适应的部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而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基本途径。社会矛盾的解决离不开改革,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样,改革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进行利益调整而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只有正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对策予以处理,才能为改革的不断深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1994年,江泽民强调指出:“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向,特别是要注意在深化改革中由于进一步进行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必要调整而可能引发的新矛盾新问题,千万不可疏忽大意。”中外大量的历史教训表明,许多改革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并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秩序的失控。

第二,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如果社会矛盾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而趋于尖锐和激化,就必然会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毛泽东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的原因,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处理各种矛盾。只要做到这一条,一般地就不会发生闹事的问题。”可见,正确认识和妥善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维护稳定和消除动乱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党的领导人对此具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第三,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推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不断正确地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将会使我国社会内部的团结日益巩固,从而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正确处理这些重大关系要贯彻一个总的思想,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我们应当坚持的原则。目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始终注意研究和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地顺利发展,才能创造性地全面推进。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视角

和谐社会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旨归。马克思主义认为,和谐是矛盾的同一,即事物之间的统一协调和依存合作,而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但是,和谐不是绝对和永恒的,而“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差别的基础上,建立在社会自我历史演化的基础上,其政治社会学意义在于强调社会形态的组织性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性。社会形态的组织性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未来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其本质仍然在于避免和消除社会分裂,实现社会和谐以及在和谐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

第一,当代中国社会的总体现状是提出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对中国社会的总体现状的描述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基本的时代特征:

同类推荐
  •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检视与展望。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树人文库-回味一生的历史故事

    树人文库-回味一生的历史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警惕职务犯罪

    警惕职务犯罪

    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从思想教育上抓起,做到警钟长鸣。一是根据建筑工程行业特点,应当仔细研究分析可能引发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领域和环节,重点关注建设工程建设阶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方案,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二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思想政治防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
热门推荐
  • 时空勇者的故事

    时空勇者的故事

    少年肩负着拯救世界的命运来到异世界,然而当他来到这里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一场阴谋正向他们袭来。
  • 江南希南楼

    江南希南楼

    和高中喜欢的学长一直延续下去的甜甜恋爱,从懵懂爱情到互相成长,一对甜甜情侣互相“斗毒”并且且坑“坑哥”的故事
  • 穿书后我躺上了人生巅峰

    穿书后我躺上了人生巅峰

    姜奂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到了睡前看的玛丽苏文内,还有一个系统要她寻找所谓的主神大人。姜奂:长什么样?系统:不清楚。姜奂:怎么找?系统:不知道。姜奂:……,滚吧。
  • 不服来嫁:蛇王诱宠逗萌妻

    不服来嫁:蛇王诱宠逗萌妻

    【宠文】这是一场高冷与逗比的较量!天降蛇王,一场宿醉,她竟与之相拥而眠!惊悚的是:蛇王要赖在她家,还以绝对的武力压制让她无法反抗,好吧!她为了保命只好答应……一遇蛇王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没有最囧只有更囧!她千方百计想要弄死这个犹如定时炸弹一般的畜生,却被高冷腹黑的他一一化解并全数反弹。某天这个畜生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银发飘飘的妖孽美男子:“周晓桐,你过来,本王保证不打死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荒帝娄炎

    荒帝娄炎

    少年娄炎经历一场意外,穿越到与其生活空间平行的异界大陆,在他重生的时候,获得了远古大荒帝的传承。他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他将经历什么?伙伴们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接下来的人生道路吧。
  • 方之心

    方之心

    “满汉山”有了女弟子…她叫方之心。篡位的皇帝死了…皇帝因为儿子的事儿头疼而死。蛮夷狄戎四方来战…隆南百越不和,只是联军。东夷海国,国号“和”;北狄剩下一个部落立国,国号“阳”;西戎统一,国号“同”。两位皇子夺权…一个说是正统,“成”;另一个也说自己是正统,“易”。被篡位的前朝“余孽”…他要复国,国号“金”。被发配的前朝异姓王…他要造反,国号“祁”。还有个神神秘秘除不干净的常年地下造反派,冥宫…后来人家不神秘了,自立国号“永”。接着各个地方也都飘了…四个州的州牧自立,八个郡的郡守造反,十六个县的百姓起义,一个比一个狂。然后,江湖也不太平…管你哪个门派,见人就打一架…最后,死绝了…
  •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位面天书封神记

    位面天书封神记

    当你拥有一本可以实现愿望的天书时,会许什么愿望?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富贵?娇妻美妾、历遍人间美色?激扬人生、成就商业巨擘?指点江山、站在权力之巅?超能加持、实现英雄之梦?放纵自由、寻找诗和远方?小孩子才做单选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选。只要成为了位面天书之主,晋升真神之位,便能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心想事成。天书在手,天下我有!
  • 风矢

    风矢

    人人平等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如果阴谋交织的世界,仅剩下弱肉强食的残忍。那么天生的弱者,就改沦为命运的垫脚石吗?记住,当我从炼狱中归来时,没有人能逃过我的报复!林岳辛之名将随过去一同埋葬从今以后,唤吾之名——风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