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58200000025

第25章 阶层矛盾(1)

一、阶层划分标准与社会阶层分化

深入分析阶层结构的现状,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结构的客观需要,是调节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的实质是利益等级集团。阶层分化是社会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并导致原有群体利益结构和阶层结构的演化。

(一)阶层划分的标准问题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某方面具有相同的地位特征和类似的利益要求,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价值认同的社会成员群体,称为社会阶层。换言之,阶层是由占有同样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以及主观意识的社会成员所构成的社会团体或社会群体。在西方社会学史上,马克斯·韦伯最早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社会分层理论。他认为,一个社会具有经济、政治、社会三种基本秩序,因之产生了根据财富、权力和声望区分人群的基本系统。进而言之,社会阶层划分有三大依据和标准:其一,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中的生活机遇,或者个人用其经济收入和财富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二,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拥有实现自己意志的权力,这取决于个人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以及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其三,个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的声望。在韦伯看来,一方面这三个标准之间不能完全等同或互相代替,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互相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转变”成另一项,财富尤其可以很方便地被用来获得权力和声望。因此,在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中,贫富差别尽管不是社会分层的唯一标准,但是贫富差别是其社会分层理论的重要依据或基本依据。韦伯社会分层理论影响很大,他所提出的三重标准是西方学界关于社会层次结构的研究基础。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从不同的视角也提出了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他把韦伯的三重标准简化为一维标准,即市场能力。每个阶层居有的市场能力是不同的,因而在社会体系中居有不同的地位。他认为,社会根据三种市场能力划分为三个阶层,即掌握生产资料的市场能力的社会上层、具有教育和技能的市场能力的社会中层、具有体力劳动的市场能力的社会下层。这主要是从各阶层拥有的市场资源和主体能力来区分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依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对社会阶层结构进行划分。马克思在其鸿篇巨制《资本论》第3卷第52章专论“阶级”。在这仅有的32行800多字中,马克思开宗明义地指出:“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虽然这基本上沿袭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在分析英国社会时曾经以地租、利润和工资三种不同收入进行经济分析,并发现了地主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三大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但是马克思进一步追问:“什么事情形成阶级?”“什么事情使雇佣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成为社会三大阶级?”他认为,看起来好像这三大阶级是因为分别靠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收入来生活,所以划分为不同阶级;实际上阶级的划分当然不是依其生活收入为标准,而主要是依据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来界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阶级社会,整个社会结构由两大对抗的利益集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构成,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这种最重要的物质财富。进而言之,阶级的产生基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建立,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关系的本质是剥削关系,剥削关系的基础是一部分人占有而其他人则很少或没有占有生产资料这种最重要的物质财富,从而那些占有并控制生产资料的人——奴隶主、封建主和资本家构成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主体,而那些缺少生产资料的人——奴隶、农民和工人则构成不同时期的被统治阶级主体。列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阶级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个定义进一步明确了社会阶级结构划分的标准,阶级是一个在一定生产关系体系中不同地位群体的经济范畴;阶级划分根源于社会的经济结构——人们对生产资料这种最重要的物质财富的占有差别及其在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收入方式和收入数量的明显差异。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尤其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以及阶级内部各阶层的划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分层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的精髓,强调阶级的本质是剥削关系,阶级划分的基本标准是人们的经济地位,尤其是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在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和收入的方式与多寡。例如,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视角来对1920年代的中国社会进行阶级划分的。他认为,如自耕农和手工业主所经营的,都是小生产的经济,他们与小知识阶层——中小学教员、小事务员、小律师和小商人等都同处在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属于小资产阶级。显然,这不是从职业因素来分析的,而是根据他们共同的经济地位来划分阶级的。这种划分标准在毛泽东1933年撰写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可以得到更为明确的说明。他在该文中指出:“工人(雇农在内)一般全无土地和工具,有些工人有极小部分的土地和工具。工人完全地或主要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细读其文,毛泽东对当时中国农村社会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工人五个阶级的划分都是根据对土地和工具等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以及对劳动力的出卖情况来确定的。

一般而言,阶级分析倾向于从对立论或者冲突论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分化现象,对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批判态度,比较强调群体利益的对立性,其政治立场较为偏向于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群。阶层分析倾向于从协调论或者功能论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分化现象,比较强调全社会价值认同的一致性,其政治立场更多地具有认同和维护现存体制的指向。在某种意义上,阶级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倾向。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阶层划分是在阶级划分的前提下,从另外一个角度对社会结构进行具体的划分,即根据人们在职业、收入、权力、声望、教育等方面的同一性对阶级中的人进行综合分层。因此,相当于阶级划分的单一标准而言,阶层划分的标准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但是,正由于阶层划分是一种非生产资料关系划分,它涉及经济范畴,又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有关,因而阶层分析法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学意义,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和协调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充分调动各个阶层的积极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当代中国的学术界,虽然人们对阶级的感知以及用阶级分析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实际一直未曾中断,但是,十分流行用收入和职业等依据来对社会进行分层研究。一般认为,阶级分析方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阶级的概念以及阶级分析方法更多地带有社会对抗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广泛运用可能激化社会矛盾而不利于社会发展。另外,如果沿用阶级分析方法,也容易产生一些理论上的悖论。例如,沿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路径,就中国而言,国家实际上成为了唯一的土地所有者和最大的资本家,传统社会主义公有制实际上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相对分离,而不是有机融合。整个生产资料全部集中和掌握在抽象化的国家手中,全体劳动者成为国家的雇佣劳动者。马克思曾经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生产资料越来越同劳动分离,分散的生产资料越来越积聚成大的群团”,社会主义在实践上仍然有待于解决马克思设想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高度结合的问题。与此同时,阶层划分标准仍然涉嫌淡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倾向。如果说在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这种区分依据有其合理性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形成和继续发展,这种区分很可能掩盖社会矛盾的尖锐程度。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实际上杂糅和综合了上述阶级和阶层划分的标准。这样,既可以不忘老祖宗,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又可以与时俱进地满足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加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进步。同时,如果要全面把握社会分层的状况,需要使用比较综合的标准而不是单一的标准。从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并不是划分社会阶层的唯一标准,但是仍然是分析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最为重要的标准;除了经济资源之外,文化资源一直是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的重要标准;就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的现实国情来看,组织资源成为影响社会阶层划分的最为关键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标准。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对经济、文化和组织三种资源的占用状况决定着各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基本位置以及个人在社会体系由于阶级中的基本地位。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科层组织的发展,职业的分化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中日趋重要,它对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与自然的视角来看,劳动的性质表现为体力与非体力劳动;二是从人与人的视角来看,在社会组织中人们从事的是管理还是非管理。有学者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拥有量和重要程度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勾画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形成了五种社会地位等级和十个社会阶层组成的理论框架。另有学者以赖特的阶级结构范式作为分析工具,把财产占有关系、劳动过程的权力支配性和技术含量三个维度作为划分阶级阶层的标准。首先,根据财产占有关系把中国各阶级划分为有产阶级和受雇阶级两大类。其次,依据雇员人数,有产阶级包括三个阶层以及农民阶级,依据劳动过程的权力支配性和技术含量把受雇阶级划分为九个阶层。于是,提出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三大阶级和十二大阶层的图式。

由于阶级划分与阶层划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社会中的不同成员予以区分,在私有制社会中,从阶级的角度看,社会是由利益基本对立的阶级组成的;从阶层的观点看,社会是由若干个阶层阶梯式构成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在消灭了剥削阶级的情况下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成员的差别在于分工和职业的不同而形成了简单化的社会分层;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当我们更加尊重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的时候,就不能不坦然面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正视中国出现的新的阶层分化和演化以及阶层结构复杂化和动荡化。

总的说来,从历史发展情况来看,韦伯等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分层理论有着根本区别,一是在社会分层理论的目的上,前者的出发点是调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秩序,后者的出发点则是为了分清敌我,正确地进行阶级斗争;二是社会分层理论的术语和标准上,前者使用财富、声望和权力作为社会阶层划分的主要标准,后者使用人与生产资料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从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在历史经历了一个轮回之后,当代中国社会不能不认识到社会分层的目的已经转向了韦伯的立场,即调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因而需要更多地利用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价值;但与之同时,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内核和精髓,因为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更为明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更为清晰地指明了社会分层的内在根源——人与生产资料的相互关系,从生产决定分配的理论视角来阐明生产资料对于收入方式和收入数量的差别的决定性意义,并进而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基本标准,相比之下,韦伯只是强调社会财富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而未能揭示社会财富的来源,因而其社会分层标准更为表象化。

(二)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和重组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启动的。对当代中国阶层分化的构成进行简单的历史性描述,以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后阶层分化的基本分期,并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析影响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特征予以概括,并进一步指认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实质与国家政治生活面临的重大课题。

1.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历史描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阶层分化可以归纳为三个较大的时间段。在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所有制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社会阶级结构在这种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格局。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总第一辑)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总第一辑)

    本书主要内容有:试论构建中华话语研究体系、亚洲传播研究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向、东西方语言研究传统——相抵还是互补等。
  • 优秀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做的10件事

    优秀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做的10件事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也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领域。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班主任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职业。这样说,一是因为班主任工作的神圣而崇高,二是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那么要想当好一个小学的优秀班主任,需要树立怎样的班主任观呢?
  •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本书介绍了“古希腊思想家对生死的思考”、“佛教的因果轮回说”、“活佛转世制度”、“伊斯兰教的生死观”、“长寿主义的生死观”等。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 生命政治·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生命政治·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这是一本学术报告集,按照现在开讲、学者对话、现场问答这样的顺序编排,内容涉及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制度建设、全球一体化与法的变动、全球化:美元本位制与企业的治理模式、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有限与无限、社会网络与企业管理、社会资本的理论及研究任务、中国水问题等。
热门推荐
  • 废将天下

    废将天下

    我曾爱一人,念一人,守一人,愿倾负天下,只为真心。可为何,他伤我,杀我,毁我,不惜毁灭,只为灭我性命。曾今的爱恋是为悲,誓言是为殇。这一次,我要为自己,为护我之人讨回公道,就算毁你江山又如何。我要这天下为你赎罪。
  • TFBOYS幸福就像猫追尾巴

    TFBOYS幸福就像猫追尾巴

    从前有一只小猫它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感兴趣。有一天,他在在镜子中看见自己身后竟有一条毛茸茸的东西,于是它就一直追啊追,明明看起来很近的东西实际很远。这就像我们之间的爱情追不上。夏季的初遇,去一场美梦,让她们遇上了自己的信仰。后来,朱钰可以为的爱情,在背叛和误会中消磨殆尽。朱钰可和姜希玲的友情,却以姜希玲的永别收场骑士般守护自己公主的易辰,最终等到自己一生的最爱。似火艳丽的李橙最终也如流星般划过。爱情,到底是毁灭还是救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装怂王妃要休夫

    装怂王妃要休夫

    “喂,女人,我带你逃婚吧。反正你又不是第一次逃婚。”红衣妖孽的男子盯着那戴着银色面具女子的双眸,七分认真,二分深情,一分试探。银面女子看着那双琥珀般的眸子不禁摇头。“这次可能没办法逃婚了。”轻灵的声音仿佛带着魔咒,让面前人的心脏一阵瑟缩。“为什么?”“我腹中的孩子是他的种。不过,既然御赐的婚约不能逃两次,那就休夫,实在不行就杀了吧。”听到这淡淡的口气,红衣妖孽不禁莞尔,他就知道,他看上的女人不会那么容易被人抢走。“女人,你竟然想要不对本王负责,而且还要本王的孩子认他人为父,本王不准!”一身玄袍的男子半倚在门口,非凡的面容带着哀怨的盯着那银面女子,但是嘴角玩味的笑却放肆地暴露在空气中...
  • 回到父母年轻时

    回到父母年轻时

    阮玖作为阮氏集团董事长阮琛的独女,自幼锦衣玉食,娇生惯养。只是没想到一觉醒来她竟回到了1994年?而那时候的她爸还是一穷二白,连饭都吃不起!不过还好还有她妈---“嘿嘿,妈妈,借我和爸几百块钱呗。”阮玖眨了眨水灵灵的杏儿眼。闻言,正牵着刚钓上的小帅哥的手的许如安摘下了墨镜,冷笑了一声:“现在的骗子可真有趣。”也不看看她许大小姐风华正茂,怎么生得出这么大的女儿。过了几天:“乖女儿,跟妈妈走,去住漂亮的大房子~”“好呀好呀。”----------雷点说明:女主父母不是双洁,女主和男主1v1,简介里没有出现男主,大家耐心看吧~背景架空,历史设定都是胡扯,千万不要当真!
  • 都市之断指狂魔

    都市之断指狂魔

    不就是断了根手指,然后又掉下了悬崖吗?只要还没死!金钱会有的,权利会有的,美女也会有的……而他的仇一定也会报的……不要着急嘛,什么事儿都得一样样来!
  • 万古修神

    万古修神

    且看少年凌云从小就是废物,然而一次机缘之下习得逆神决,慢慢走向成神之路,神挡杀神仙挡杀仙魔挡杀魔,开宗立派,成就万古之神
  • 极品之道师

    极品之道师

    道师,我叫叶枫,这是我的故事…
  • 换一种态度去生活

    换一种态度去生活

    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我们不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心态。换个方法思考,可以使问题变简单;换个立场看人,可以宽容处世;换种心态看人生,可以得到更多美好。那是一种火上心头就冷静的持重;是一种虽辱犹荣就自嘲的洒脱;是一种失败到底就崛起的坚强;是一种时来运转就珍视的稳妥;是一种知难而进就劲奋的圆熟;是一种勇往直前就不羁的真英雄。
  • 男人创世记

    男人创世记

    原是一个普通学生的我,谈着普通的恋爱,过着普通的生活,一天富二代抢走我的女朋友,侮辱我的一切,命途多舛,那一刻我发誓我要改变世界,改变自己的世界,让所有人畏我,老天助我,时空错乱让我拥有复仇的能力,男人要么一辈子低声下气,要么就放手一搏,男人只有靠你自己,受尽的侮辱能忍不能忘,终有一日千百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