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文本学方法对解读过程——解读本身的互动性理解。解读本身是一个历史视域融合的意义生成过程。文本意义的生成既取决于文本的原意,又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诚如蒙田所言:“话语一半在于言者,一半在于听者。”因而,文本学方法所理解的解读本身具有开放性、整合性、生成性。这与传统的文本解读的封闭性、“在手”性、预成性相区别。
3.文本学方法的理论渊源
文本学方法具有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背景和方法支撑,积极吸收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最新方法论成果,是以之作为基本视域融合而成的文本解读方法。同时,文本学方法还受到阿尔都塞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的巨大影响。
第一,现代西方最新的方法论成果的支援背景。其一,发生学背景。发生学强调动态地追索和探求文本作者的思想谱系。“由于文本的形成过程不是一个静止的或线性的思维直叙,也不是一个毫无异质性的自我‘独白’,而是作者在与他同时代的人的思想交锋和碰撞中陆续形成的(大量的文本群就尤其如此),这就决定了文本的解读必须建立在发生学基础上,从历史性中去评估其在理论建构中的真正价值。”发生学拒绝把文本看成是现成性的静物,认为文本本身是一个动态生发过程的历史性产物。马克思对历史有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因此,作为思维着的意识流的有形载体——文本必然具有生成性和流变性。在此基础上,文本学方法认为解读和文本意义的理解也是一个动态生发过程,主张解读者要思想文本的历史性生成并且追寻大师的思想轨迹。显然,文本学方法也受到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深刻影响。其二,解释学背景。对文本解读本身而言,文本解读离不开解读主体,对文本的任何理解都是解读主体的自我理解,对文本的任何思考都是解读主体的切己之思。依据现代解释学,文本所蕴涵的真理或意义本质上是一种关系。这意味着“以不同的话语、不同的阅读方式面对相同的文本,其解读结果可能会是根本异质的”。因此,文本阅读具有强烈的主体性,这表现为阅读主体对文本意义的创生性。换言之,文本意义的创生归因于阅读主体的创造性。当然,这种创造性阅读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尊重文本原意,否则就是主观臆测,导致“无限衍义”或“过度诠释”。其三,现象学背景。文本学方法“要求读者将已有的成见置于阅读行为之外,非直接性地面对文本,也即胡塞尔的‘放弃现成的给定性’,回到事物本身”。“回到或者接近事物本身”是现象学的基本宗旨。文本学方法具有现象学背景的具体表现是:强调摆脱对文本的教条体制合法性的预设,消除现成性的强制。这是“要求读者将已有的成见置于阅读行为之外”的主要含义,否则,由于成见与先见的不易区分,可能会出现与解释学方法不和谐之音。同时,强调在文本的表层语句之后存在话语的隐形逻辑。这一区分意味着文本学方法不满足于现成的、表层的、直观的传统阅读方式,面对文本,始终追问“文本表层语句之后更深一层的构境的意义,即话语的隐性逻辑”。对文本存在缺席、隐形、复调的认同和探索,是解读的必要性和旨趣所在。
第二,阿尔都塞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的深刻影响。所谓问题式,即理论问题的生产方式,“是指一种统摄哲学问题视域及其性质的功能性结构”,“是一种生成性的建构系统”。“问题式产生看的视域的边界,也构筑了看不见东西的屏蔽”。换言之,问题式通过思之追问来生产和发生思想,具有生成性地建构文本思想的功能,并且决定了理论总体和理论对象的问题式往往隐匿在显相之后,并不存在于人的思想或者文本语句的表层,所以要求读者追索寻觅文本和话语的隐形逻辑,“要求在阅读中穿透有形文字,读出空白读出失语,从而真正把握作者写作文本的深层理论问题式”,“可见的读与读不可见”是阿尔都塞对文本的基本区分。进而言之,真正把握作者写作文本的深层理论问题式,从而生产出新的思想,需要应用非直观的深层阅读模式,即症候阅读法。“所谓症候读法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作为必然的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空白和沉默是文本本身的特有的词语,在字面上隐而不显,但在解读主体的问题式的统摄中和挤压下被症候式地呈现出来。总的看来,问题式和症候阅读法与发生学和现象学的方法论是和谐共振的,因而文本学方法的理论渊源大致是阿尔都塞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现代西方最新的方法论成果以及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
文本学方法解构了线性的阅读,破解了“在手”的理念,指明了阅读活动的复杂性,对读者无疑是棒喝。但是,在确立对文本解读的方法论原则时,既要看到文本及其意义的预成性又要厘清其生成性,既要看到其同质性又要洞察其异质性。就文本学方法本身而言,全面兼顾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应有之义。同样,在隐匿和彰显之间的关系上依然如此,阅读文本首先要明晰作者的有意识论述,其次再探索作者的无意识“症候”,通过此种探索印证解读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以及进一步揭示作者有意识论述的理由等支援背景,以为理论创新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点。
(三)实事求是的方法: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决
实事求是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二是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灵魂”和“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根本表征;三是实事求是作为党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运用,是基本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当代社会矛盾问题研究主要强调的是其第三个含义,即实事求是是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认识方法,是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原是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作风之意。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结合革命实践的新鲜经验,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哲学范畴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具有中国特色。
其普遍意义在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一个总体性命题。这个命题表明,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这个“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而只能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实事”中“求”得的,因而反映了这个命题是唯物主义的。而这个“事”不是孤立的,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它本身既具有与其他同类事物相同的共性,又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个性,反映这个事物规律“是”的理论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同时,客观存在的“实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从发展变化的“实事”中求得的“是”即规律性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反映“是”的科学理论也是发展变化的,因而这个命题又是辩证的。马克思指出:“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这要求我们具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是”即规律性,只有通过“求”即调查研究才能得到,这回答了认识的实践源泉和基本途径等问题,因而这个命题还是一个认识论的命题。因此,“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相统一的总体性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精髓。
其中国特色在于,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洗练性命题。实事求是哲学方法论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已经融入了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表述具有了中华民族的语言形式和民族风格,因而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经典性表述。实事求是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主要标志。实事求是哲学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方法的灵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和主体性的理论品格。
2.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邓小平指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这段论述可以明确地说明坚持实事求是方法论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不仅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而模范地加以坚持和运用,而且还结合新的实践赋予实事求是以解放思想的深刻内涵,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创造性地统一起来。只有解放思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冲破种种思想桎梏和教条主义束缚,才能勇于思考和勇于探索,才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必须遵循的一个客观原则就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在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追求主体的思想自由和实践自由。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客观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主体的精神状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实现本来被认为是实现不了的目标。因此,解放思想的基本指向就是扩大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自由度。如果违背了规律,摆脱了规律的束缚,看起来自由度很大,可以为所欲为,实际上这只会导致实践上的失败,而最终使主体失去自由并陷入必然性的规制之中,根本谈不上任何意义上的解放思想。邓小平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其明确指向就是强调解放思想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任意胡来;同时,坚持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体现。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首先要求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要符合客观规律,不能想入非非和胆大妄为;其次要求主体深化对事物内部本质联系的认识,寻找和发现事物新的层次的规律及其作用的范围和条件。主体发现了新的规律,在新的“是”的基础上,主体的思想解放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因而主体也就获得了新的自由。
坚持实事求是,还必须与时俱进。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是一个以时代特征为基础的动态范畴。一方面,与时俱进强化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探索和创新内涵。解放思想,要求主体以积极、能动、进取的姿态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体现着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要求主体从“实事”出发并通过“求”来认识和把握“是”,要求主体从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内含着探索和创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与时俱进赋予了本质的规定性,即与时俱进要求主体以解放思想为媒介、以实事求是为目的,要求主体以创新的精神和探索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去探求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新规律,以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和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必须用更加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更加宽广的全球视野,深刻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根本趋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发展新理论,开拓新天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解放思想,才能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此外,在对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中,实证方法和定量方法的大量运用是十分显著的方法论特征。实证方法和定量方法实际上是实事求是方法的具体运用和展开。运用实证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目的在于增强对客观事物表述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以有力支撑从客观事实中归纳引申出的观点和结论,进而获得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总的说来,问题思考方法和文本解读方法,总体统摄于实事求是方法;当代社会矛盾问题的提出和分析,最终归结为当代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决。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来的理性认识需要回到实践中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使正确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元理论,同样,文本解读方法的结果及其正确性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并由实践来做出回答。但是,实事求是方法并不能完全消解问题思考方法和文本解读方法的具体运用。在当代社会矛盾问题的思考和写作过程中,甚至可以说在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和研究中,问题思考方法和文本解读方法都是不可或缺的,是从事理论研究和文本写作的两个基本的切入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