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8700000056

第56章 萨达姆的家族(5)

57 安东尼-H.考德斯曼和艾哈迈德-S.哈欣合著:《伊拉克:制裁及其它》(科罗拉多:Westview出版公司,1997),第31页。

58 海迪-金士敦:《同胞相残——巴格达的风格》,《耶路撒冷报道》【以色列】,2001年6月18日,第28页。

59 优素福-M.易卜拉欣:《伊拉克总统的高级军队助手叛逃到约旦》,《纽约时报》【美】,1995年8月11日。

60 法勒-A.贾巴尔:《评估伊拉克反对派》,《中东报道》网络版(2001年3月23日)。http://www.merip.org。

61 赛义德-K.阿布里什著:《萨达姆-侯赛因:报复政治学》(伦敦:Bloomsbury出版公司,2000),第263页。

62 埃里克-丝密特:《伊拉克政权内部人士被判出局》, 《纽约时报》【美】,1995年8月12日。

63 到1995年,萨达姆-侯赛因任命了另一位国防部长;安东尼-H-考德斯曼和艾哈迈德-S.哈欣合著《伊拉克:制裁及其它》(科罗拉多:Westview出版公司,1997)。

64 安德鲁-科伯恩和帕特里克-科伯恩合著:《萨达姆-侯赛因:美国人的心头之患》(伦敦:Verso出版社,2002,第191-210页。

65 优素福-M.易卜拉欣:《伊拉克总统的高级军队助手叛逃到约旦》,《纽约时报》【美】,1995年8月11日。

66 安东尼-H.考德斯曼和艾哈迈德-S.哈欣合著《伊拉克:制裁及其它》(科罗拉多:Westview出版公司,1997),第25页。

67 优素福-M.易卜拉欣:《伊拉克叛逃者说他将致力于推翻侯赛因》,《纽约时报》【美】,1995年8月13日。

68 优素福-M.易卜拉欣:《萨达姆阵营内部的斗争》,《纽约时报》【美】,1995年8月12日。

69 安德鲁-科伯恩和帕特里克-科伯恩合著:《萨达姆-侯赛因:美国人的心头之患》(伦敦:Verso出版社,2002,第196-198页。

70 优素福-M.易卜拉欣:《美国呼吁推翻伊拉克政权》,《纽约时报》【美】,1995年8月25日。

71 优素福-M.易卜拉欣:《伊拉克人前往投票,猜一猜谁能赢》,《纽约时报》【美】,1995年10月15日。

72 道格拉斯-杰勒:《伊拉克叛逃者返国三天后被杀》,《纽约时报》【美】,1996年2月24日。

73 安德鲁-科伯恩和帕特里克-科伯恩合著:《萨达姆-侯赛因:美国人的心头之患》(伦敦:Verso出版社,2002,第203-210页。

74 优素福-M.易卜拉欣:《伊拉克人对叛逃的萨达姆女婿的死亡感到遗憾》,《纽约时报》【美】,1996年5月10日。

75 安东尼-H.考德斯曼和艾哈迈德-S-哈欣合著《伊拉克:制裁及其它》(科罗拉多:Westview出版公司,1997),第25-26页。

76 《生活》周刊【土耳其】文章,引自《萨达姆-侯赛因同母异父的兄弟批评萨达姆的继任者》,《纽约时报》【美】,1995年8月31日。

77 安德鲁-科伯恩和帕特里克-科伯恩合著:《萨达姆-侯赛因:美国人的心头之患》(伦敦:Verso出版社,2002,第261页。

同类推荐
  • 张纯如

    张纯如

    出自张纯如笔下的畅销书《南京大屠杀》,永远的改变了人们看待二战亚洲战场的视角。这一切始于一张照片,照片里,数百名中国平民的尸体漂满江面。张纯如的灵魂因此被触动。这些人是谁?她无法忘怀那一景象。她无法忘怀自己看到的一切。短短几年后,张纯如将这场堪比反犹大屠杀的暴行公之于世。《南京大屠杀》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上停留了10周之久,销量近50万本,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然而就是这个赤手空拳打破国际社会长达60年沉默的女子,2004年11月9日,终结了自己36岁的生命。这之后的6年,张盈盈,张纯如的母亲,忍痛写下了这本回忆录,为读者细腻地呈现了女儿的生平:童年时自办的报纸,早年作为新闻记者的经历,一名年轻历史学者的冉冉升起,与儿子的自闭症作斗争的历程,以及悲剧性的自杀。《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书充分证明,张纯如确为她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同时,这本书也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切美丽的爱与疼痛。
  • 新编历史小丛书:谭嗣同

    新编历史小丛书:谭嗣同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本书就是书写了谭嗣同的故事。
  • 哲学宗师——笛卡尔

    哲学宗师——笛卡尔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富兰克林自传(译文名著精选)

    富兰克林自传(译文名著精选)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迄今为止被广泛阅读的重要自传作品之一,无论从自传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富兰克林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时会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使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富兰克林自传》包括三个部分:“自传”、“致富之路”以及“富兰克林年表”,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很多通过努力奋斗走向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众多道德真谛与对世人的告诫。
  • 一个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作为女儿、医生、爱国的新加坡人的心路历程

    一个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作为女儿、医生、爱国的新加坡人的心路历程

    《一个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为新加坡已故著名政治家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的回忆录。李玮玲在过去十多年间一直为新加坡《海峡时报》和《星期日时报》的专栏撰稿,本书从其约180篇专栏文章中选取75篇,设“自我”与“国家”两大部分,分“个人”“家庭”“学业和工作”“与父亲同行”“领导力”“国家认同感”“种族与文化”“事业”“教育”“外事”十章,组成回忆录,副题“作为女儿、医生、爱国的新加坡人的心路历程”,讲述自己作为客家女子、作为李光耀的女儿、显赫政治家族中一员的成长过程,自己与父母、兄弟的相处,也讲述她作为脑神经科医生、教授,对事业的投入,对国家医疗体系、公共卫生政策、学前儿童教育的思考,更有她作为爱国的新加坡人,对一切关乎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事务的思虑,如国庆日庆典、教育的精英主义、职场的歧视行为等等。
热门推荐
  • 黄明昊之我的所以星辰

    黄明昊之我的所以星辰

    姜沐和黄明昊的幸福,姜沐在一次巧合下成为了爱豆,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众夫追仙

    穿越之众夫追仙

    她是现代第一杀手雪沫,没想到喝口水竟然噎死了,死就死吧还穿越到古代一个胆小柔弱的废材小姐身上,废材?见过两个指头就弄死人的废材吗?哼,护我之人我必一生回报,害我之人我必灭它满门,哎哎╯﹏╰不就是好心救了你们几个嘛?为毛要跟着我,我跑还不行吗??众美男道娘子别跑啊,此文Np
  • 大山归来

    大山归来

    ”唉,这是一个低调且悲伤的故事,你不会想知道的。“大山满脸淡淡忧伤地说着。随后,大山就转过身来跳下了悬涯。大山何许人也?青阳县志记载:崇圣十六年。城西四里处蓝慕村,有民叫大山。大山名如山,人亦如山。是壮士,是义盗,是侠客。
  • 长情已散,何谈余生

    长情已散,何谈余生

    天人一梦,世间数万载,灵魂混沌,凡间游走一遭,体味世间酸甜苦辣咸。不爱何谈不爱一说三生三世旷世情缘梦破魂归,五星合体,重反天庭继天帝旨意这次我远嫁之日再也没了羁绊—尤梵礼成之刻,光芒巨发慕逸,脚下踏着曼莎珠华,逆着光缓缓走向尤梵,伸出双手说“女孩子应该闹腾些,我敢要你”从此无人再见过他们,只听地府魍魉说起,忘川河中多出两个身影,一袭白衣一袭红衣,两人身影似雪中血…天人梦,犹心醉。后人代代流传相传那晚,天空湛蓝璀璨,两颗流星从天空滑落,据说那是天人与武神的坠落。
  • 末日警员

    末日警员

    一场离奇古怪的奇怪献祭背后隐藏的未知世界的秘密
  • 沁染浮生

    沁染浮生

    三位天使国公主为拯救苍生,降妖除魔,收获眼泪和爱,自己也收获了一份最真挚唯美的爱情,但最终的结局却是以悲剧收场。这是为何?她们的真爱在哪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躲到角落里的爱

    TFBOYS躲到角落里的爱

    三个个普普通通的四叶草,没有显赫的家事,也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普普通通的她,会和三只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正人君子的修仙之路

    正人君子的修仙之路

    一出生就注定要龙行九天?刚出门就满神装? 欢迎观看一位正人君子的修仙历程。 这本书带你从不一样的角度看修仙!祝各位道友道运隆昌。
  • 冰封万古

    冰封万古

    剑荡九天,平乾坤。冰封万古,战苍穹。一人一剑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