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9400000005

第5章 山东汉子赵明诚(1)

十七岁的李清照也在反复掂量这两个字,她的家,却已搬到了千里之外的汴梁城。

汴梁是北宋的京城,人口达一百四十多万。城市的规模和繁华的程度,称冠全球。

李格非买在皇城边御街上的宅子,取名“有竹堂”,苏门学士晁补之赋诗祝贺。当年苏东坡曾于金山寺写下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李格非做了礼部员外郎,将妻子儿女从历城迁过来,人京师,住御街,接近了巍峨的皇宫。新宅新园子,幽篁伴雕窗。梅、桂、荷、菊、兰,次第吐露着芬芳。

李清照快满!八岁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谁是她的君子呢?

或者说,谁是她的汉子呢?

这个问题日益逼近了。

去年秋,李府上下忙着远迁东京的那几天,李清照坐巾车出城门,为老家的记忆再添几分秋色。

秋阳偏西她打马而回,却见长亭中立着罗希亮,穿戴与阳春三月无舁,刺绣幞头,紫色锦抱,丝鞋净袜。手中一把折扇,腰间挂了玉麒麟。这副形象,曾经多少回唤起李清照的念想。此日一别,再见也难。那罗希亮走出长亭,长揖李清照。秋阳照着,秋风吹着……李清照裣衽答礼。

罗希亮并无许多话,只一味叹息。他执意要把有黄庭坚题字的扇子送给李清照。李清照不受,他竟然跪呈。仿佛弥补某种他说不出口的过错。

七尺男儿这一跪,跪到她心里去了。

到汴京后,她还在思量那长亭外的倏然一跪。那罗希亮为她倒金山推玉柱。她把扇子挂到墙上。

老家济南的美好记忆,也奋属于罗希亮的一份……

十八岁的大姑娘,婚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家里人看她的眼光已有明显的变化,媒婆模样的妇人又在穿梭。

“有竹堂”的尖等大事,便是她的出嫁。

嫁给谁呢?京师百万人众,有条件的青年公子数不清。

她想:将来要嫁的那个人,模样风度,须与那山东济南汉子在伯仲之间。只不能有半点轻薄相……

闺中女儿扎堆时,她又听说东京的执绮乔人成群结队,那些个纨绔的无赖招数,比之历城,不知强了多少倍。于是心下颇不爽。像她这等女子,嫁汉嫁汉,非为穿衣吃饭。她对未来的丈夫要求高。并且,不是一般的高!

李清照对轻薄很敏感了。她吃过一回亏。那只搭过柬的手在她敏感的腰部停留了片刻,同样的手也去摸过那宋秋帆……李清照对这样的手是不能容忍的。俗话说,稗男头,赍女腰。蹭一下都是轻薄,更别说伸手去摸。

京师地面广大,纨绔浪子多多,她必须提高鳘惕性。

媒婆穿梭得紧,李清照的心里,也是一阵阵的发紧。

不管怎么说吧,罕则今年迟则明年,她的命运将被决定。心性再高,可毕竟足个姑娘家,她不可能“耍几年再说。”

城里浪子多,未曾听说浪女多。浪女们大约都去做了章台妓馆的烟花女。

说起来,还是女儿薄命。做女孩儿的时光是何等的天真烂漫,自视甚高,及至要出阁广传统忧虑”就来照面了。女儿难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偏偏李清照的少女时光,一直刮着自由的风。试问普天之下,谁能叫她嫁鸡随鸡?

她对母亲“放话”除非她看顺眼的男子,否则,宁肯不嫁!

母亲“传话”给父亲,父亲笑着说:咱们家的女儿,是得有点志气。

有了父亲这句话,李清照心下妥帖了几分,行动举止,越发显得有志气,连说话的表情、走路的姿势都有些变了。她原本是天足,走不来细碎步子,现在越发走得自在。汴京男人鼓吹小脚,她很不以为然。她还在左郅右舍的闺阁女孩子中间宣称:脚是用来走路的,不是给人捧着玩儿的。她最讨厌三寸金莲……

她甚至对媒婆放话说:凡是喜欢三寸金莲的另人,她通通不予考虑!

媒婆替她做总结:李清照要嫁的男人,是有才华的,有风度的,有门第的,有情趣的。不能有较薄相,不可耍霸道。

媒婆很犯难:京师虽大,公子虽多,但要符合这几项,一时恐怕不好找。

事实上,从李清照搬到汴梁的那天起,各路媒婆就围拢来了。历城有个孔二嫂,这边有郭嫂、陈嫂、汪婆婆、快嘴李四娘……要说识人的眼力、嘴皮子功夫,却都不如孔二嫂。说了几个月,没一个靠谱。

李清照想:反正条件都搁在那儿,本姑娘断断不会降格以求。

她的表情很高了。看男人格外挑剔,青眼少,白眼多。翻白眼的时候她还感到蛮有趣,觉得自己像晋朝的阮步兵。

夏末的一天,家里来了一位赵家三公子,在堂上与父亲叙话。李清照在屏风后听了一会儿,找机会瞅了他两眼,便走开了。

她想:又是三公子!先前一个罗三,现在一个赵三,多半是一路货色。

赵三也是白净面皮修长身材,戴方巾,着皂靴,腰带上系一块玉佩。晃眼费倒像罗三哩。说话是山东诸城口咅。其父赵挺之,官居礼部侍郎,位在李格非之上。这赵三眼下是太学里的学生,将来淀有大前程:两个哥哿,俱是官身……总之他条件好,公子哥儿堆中是个百里挑一的人物,是块稀罕宝,想得到这位贵婿的上流人家排着长队呢。多少大家闺秀渴望执他的手,与他白头偕老。而据争做这桩大媒的媒婆们讲,赵公子单单钟情于“有竹堂”,备下了一双青眼,要抛给李清照。

这样的亲事,李家人打着灯笼火把不好找。

母亲也对李清照说过,机会难得。

不过,父母一如既往池尊重她,让她瞧了人,再作商议。

父亲常说:苏门学士家,不可拿理学压迫人。所以李清照深敬父亲。注常有青年公子上门试提亲,父亲是不露面的。这冋则不同,看来他老人家是主张这门亲事的。

李清照自知这一层,在屏风后面睁大眼睛瞧,竖了耳朵听,她想:赵三……

赵三生得细皮嫩肉,举止彬彬有礼。莫非又是伪装?

李清照对男人有些吃不准了。她又要风流俊朗,又要敦厚老实,赵家三公子符合这两艰条件么?

不管他符合不符合,李清照要求他符合……

屏风后的李清照,为自己定下婚姻的基调,她努力掌握主动权哩。谁叫她是苏门学士李格非的女儿呢?

阮步兵的白眼功夫名杨魏晋,李清照自幼图好玩儿学翻白眼,还学过“描阮长啸”。平日里的端庄淑女,憋足气模仿晋人长啸,啸声听上去却有几分清亮。啸完了,她莞尔一笑对邻居的女孩子们散布“危险言论”

将来为人妇,河东狮吼是个办法,夫妇两个相敬如宾则罢,若是受欺负,每日吼他几吼,叫他做梦也发抖!

有女友问:莫非你将来嫁人时,要做河东狮吼?

李清照笑答:本姑娘无意学悍妇,却不妨练练长啸。

且说那个礼部侍郎的三公子,白面长身的太学生,固从夏末来了一次有竹堂,天天都想来。他有两个说在明处的理由,一是欣赏竹子,二是辅导李清照的弟弟李远的功课。其实他的第三个理由才是主要理由:接近艳名才名都很大的李清照。

没过多久,他征得父亲同意,正式聘请了媒婆。

宋代男女相亲,比唐朝更开放。男女双方或于家中或干酒楼,彼此过眼。若是过不了对方的锐利眼,则婚事难成。父母包办的婚姻格局正在被“解构”。

赵家贵公子到有竹堂,怀里揣着不安。李清照的黑亮杏眼扑闪着,不给他一个准信儿。双方都在试探,在过眼。赵公子是已经富欢上了,巴不得明日鱿下聘礼。李姑娘却还要看看。

过眼须仔细。

媒婆对公子阵话说:清照姑娘要亲自照一照。

她转过身又对李清照说:赵公子是太学生中的佼佼者哩,保不定将来拜相封侯!

媒婆胖胖的,居然在李府住下了。如果没有员外郎李大人的默许,这位胖媒婆如何能住下?

李府上下都对赵公子印象好。尤其是李选,赵公子几天不来,他要问上几十遍。李清照烦他,他就去问胖媒婆……

贵公子待人很谦和,辅导李选很耐心。十二岁的李远动不动就对人说:赵公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丫头小厮则感慨:朝廷大官的儿子,了不得的太学生,却对我等下人不拿架子,甚稀罕!

李清照想:他装得倒像。花花公子扮谦谦君子哩,这种人,京城多的是。

有一天,母亲对她说,已托人打听过了,赵家三公子在家里、学校里,确实脾性儿好。

李清照反问母亲:睥儿好就是好么?大丈夫生天地间,没个脾性儿,枉称男子汉!

母亲埋怨说:他若脾性儿不好,你又有话说了。

李清照总有话说,对上门求亲的公子横挑鼻子竖挑眼,要么抢白他,要么冷淡他。家里人尊称他赵公子,李清照却只说赵三。李进的房间里隔不了几天便会响起赵公子好听的读书声,她皱了眉头,问那粘在她左右的胖媒婆:赵三又来啦?

赵三就学的太学亦在御街上,离有竹堂很近,他是优等生,向学官“太学正”清假容易,三天两头朝李清照的家里跑,免费辅导李远,格外起劲。他又会耍子,课间踢球,将他带来的一个牛皮“气球”踢得像帖连在身上似的,腿脚,手臂,头扃,动作煞是好看,如“球舞”一般,引来李府合家围观,阵阵喝彩。偏是李清照关门闭窗,横竖不去瞧他!踢球没啥了不起,她还上树捉鸟下水摸鱼呢,她的秋丁,荡得高,莲舟划得远,巾车摇到天边。她是号称疯姑娘的,纤臂挥舞能打架,端庄不怕裙带斜,身后高高矮矮的一长串……李清照赌气哩,跟窗外的喝彩声较劲儿,却拿了铜镜揪容颜。自是唇如丹齿如玉,倘脸儿携带风流体态!历城已是名媛,京城亦属一流女子!

她有祖师爷,姓苏名子瞻。赵三有么?

不知不觉,她和赵三比匕了。而“比”是一种连接对方的愿望,此间尚厉潜意识,她不自知……

十一月的一天,夜来好大雪,天明时分放晴广院子里处处皆白。李清照本欲踏雪寻梅,推窗却见竹上雪,就像竹笼上盖一顶可笑的白帽子,竹叶挂满了冰凌。

李清照随口道:江南胜景移北国矣!

她着了大红线披风,穿了鹿皮靴,放开天足,奔出她的小院,翩翩来到后花园。后花园占地五亩多,虽不比京城那些动辄占地百亩的私家园林,却也小巧精致,用假山加以分割,临水亭台两三处,出墙竹子一笼笼。

李格非造这园子有个说法:尊师苏东坡,当年常把眉山老家的五亩园挂在嘴边哩。宅第取名有竹堂,既是纪念先师,又与汴梁城星罗棋布的豪华私家园林区别开来。

同类推荐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唐·吉诃德》(又译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却”(德·拉-曼却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都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 很久没有你的消息

    很久没有你的消息

    在一次演唱会上,郑小贝与儿时玩伴许博重逢,两人重拾少年时的无忧时光。但生活中的烦恼一一袭来,小贝发现父母的感情出现了问题,闺蜜清清也与她生出嫌隙,而许博也陷入新的危机。看似幸福的少年们,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涩,但是他们却从未放弃追求梦想的脚步,都在为了各自的梦想而拼搏。
  • 从红苕窑走出的人

    从红苕窑走出的人

    小说《从红苕窑走出的人》描写了陕西西关中农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的成长和人生历程,以主人公李厚品的生活经历为主线,艺术展现了主人公以及村民们于困苦中互相扶持、砥砺前行,再现了过去那些艰苦岁月,折射出广大农村普通家庭在艰苦逆境中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可贵品质。
  • 琴瑟无端

    琴瑟无端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乞丐大掌柜

    乞丐大掌柜

    民国1919年,从山东流落到北京的小乞丐栾学堂,因救了老板的女儿有幸在济丰楼里当堂倌,从此开始了他的餐饮人生。一路走来,他被选择过,也被抛弃过;被幸运光临过,也被重重打击过;但他心中永不放弃对生活的信念,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建了餐饮名店丰泽园。栾学堂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和努力,渐渐变成了内心强大的商者。他跌宕悲喜的经历教会人们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奋斗,用脚丈量梦想。
热门推荐
  • 谢谢世界把你给我

    谢谢世界把你给我

    他,学校高才生,面对自己深爱女人的背叛,自己却深深陷在里面,一次意外让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会选择怎么办?
  •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本选题献给想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父母们,献给看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按成人的想法生活和学习的父母们,献给不想让孩子变成冤家的父母们,本丛书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
  • 位面通缉

    位面通缉

    一觉醒来竟成了位面级的通缉犯,我该怎么办,在线等,很急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调停人

    我是调停人

    我一个只想苟的法师,怎么就变成调停人了?某大眼妖怪和和尚争豆子:还请先生请出手调停。不是,你们过来找我调停的,都是些什么倒灶的事情啊。
  • 谢谢你我成为了自己

    谢谢你我成为了自己

    希望从众多的故事中,找到共鸣,期待与你成为朋友。
  • 寒塘十里路

    寒塘十里路

    承元二十七年,章德帝崩,四公主灼华扶弟登基,垂帘听政,朝中风云四起,边关告急,一切以为的圆满之下竟是满目疮痍.....
  • EXO之流星雨降落

    EXO之流星雨降落

    嘿嘿拜托啦,我素新手,表喷,不好的地方提建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