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600000028

第28章

赵持满再不开口说话了。监狱的官吏无奈,只好捏造口供,斩于西市。其尸首横躺在血泊之中,亲戚们都躲得远远的,怕惹火烧身。赵持满的朋友王方翼叹息说:“栾布哭彭越,是义;周文王掩埋野地枯骨,是仁。在下位的人不失义,在上位的人不失仁,难道不可以?”他冒着生命危险收殓赵持满的尸首,安葬在西郊。李治听到此事,没有追究王方翼的罪。王方翼,是废后王氏的堂兄。李治本来身体羸弱,连月劳累,加之强烈的精神剌激,触发了眩晕症,病了好几天。病愈后,仍然以养病为由不理朝政,奏章交给武则天批阅,自己没日没夜地观舞听曲,沉湎于声色之中。自从贬逐了长孙无忌,他一直心绪不宁,时而苦恼,时而愁闷,时而感到空虚,六神无主,心烦意乱,失魂落魄,好像被风霜打蔫了的芦苇一样,失去了生趣,脸上没有笑容,连话也减少了。后来听说押送无忌上路时,树倒猢狲散,情景十分凄凉,只有中书侍郎上官仪和乐妓风荷前去饯行。他一则替舅舅叹息,一则由衷感激上官仪和风荷,便诏选风荷进内教坊的宜春院,特别赐给住宅,赐予证明受到恩宠的鱼形袋一一佩在身上的鱼形饰物,很快又把她召到身边,成了伴随左右的“内妓”,可谓恩宠之中再受恩宠,荣幸之中再加荣幸。满朝文武百官,李治唯独只召见上官仪,和他有说有笑,谈诗作赋,舞文弄墨,君臣似乎变成了文友。唐初诗坛,仍是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写作宫廷诗或艳情诗的诗人多不胜举,长孙无忌、李义府、上官仪等比较出名。其中最出名的要箅上官仪,太宗朝他便是宫廷的侍岜,常替皇帝起草文书。他的诗歌创作,称做“上官体”,几乎全是“应诏”、“应制”或“奉和”之作,婉约骈丽,辞藻典雅,如“花明栖凤斤,珠散影娥池”和“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之类,都一些浮词艳句,许多人纷纷仿效。李治也很欣赏他的诗文,并刻意模仿。一日,李治破例在寝殿召见了上官仪身边只留下高延嗣和王伏胜侍候,并赐了上官仪的座位。君臣志趣相投,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切交往,上官仪不再感到局促了,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直抒胸臁。“陛下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依臣看来,谋逆事件的阴影还没有从心头抹掉。”

“朕很遗憾,没有和舆舅见上一面,就把他贬到了黔州。”

“嗨,恕臣斗胆直言,陛下当时如果召见太尉问一问,也许就不会有今日的苦恼了。”

“此话怎讲?”李治睁大了眼睛。“韦季方心怀异志臣不得而知。至于太尉,他忙于着述,整理史志诗文,臣可从来没有发觉他有反心,更没有异常举动。”

“舅舅不是和韦季方等人打得火热吗?”“韦季方担任太子洗马,他的诗文着述都要拿到韦季方那里去刻印,往来自然较多。”

“这且不说。”

李治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他们骂朕是昏君,要拥立梁王忠登基,怎么能说没有反心。”

“话不是这么说的。而是说武后蒙蔽圣上,担心皇权将落人她的手中。太尉诗中的浮云蔽白日,便是这个意思。”

“这倒情有可原。”

“既然如此,贬黜太尉便有些冤枉。”

李治捻着下巴上的一小撮胡子,沉思地皱起了前额:“要想平反,除非叫许敬宗和辛茂将复查此案。”

“不行。”

上官仪连忙摇手,“案子是他们办的,由他们复查,难免有失公允。陛下,若要查明此案,除非德高望重的司空出来。”

“好吧。朕这就传诏,命李筋、许敬宗和辛茂将复查长孙无忌谋反案圣旨还没有下达,武则天就得到了消息。她惊奇得两眼发直,冷汗从头发根上渗出。“着急不如摆计。”

她自我镇定了一下,“嗯,必须设法阻止李筋插手。不过,这不能跟皇上商量,只能背着他干。”

十五氏族志与姓氏录西斜的太阳照射着一乘官轿,官轿穿街过巷,匆匆朝晋宁坊李筋的府邸走去。坐在轿内的上官仪一边用绢帕揩抹额头上的汗珠,一边琢磨着如何说服李筋主持公道,平反无忌谋逆案。李筋是大唐开国硕果仅存的开国元励,声望颇高。然而他的出身门第不髙,又是一员武将,迸入贞观中后期,随着天下逐渐安定,愈来愈重文轻武,注重家世及出身,他跟以无忌为首的关陇士族豪强集团出现了裂缝,合不上拍了。而对于新兴的武氏庶族势力来说,他又是既得利益者,宫至正一品司空,再无所求了,也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并且处处提防他们的疯狂劲和上升势头,会不会冲击到他的身上来。但是,他毕竟从属于寒门出身,和庶族之间容易沟通些,内心也总是向武氏集团这边倾斜。上官仪是一位典型的文人雅士,对于政治并不精通,他深受儒家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的熏陶,一味愚忠,不善于观测风向,往往踉着感觉走,判别能力不强,不知权达变,连自身的防卫能力都很差。从动乱年代和战争风云中走过来的李积,自幼即往来于生死路上,往往靠准确的判断化险为夷。对于危机的瞀觉性和决断能力,上官仪简直无法和他相比。身居高位的李筋,却很少过问朝政,深居简出,躲在家里阅读兵书,观赏歌舞,享受天伦之乐。其时他正坐在后花园的树荫下和弟弟司卫少卿李弼、长孙李敬业聊天。听到门卫的报告:“中书侍郎上官仪求见!”他捋着花白的胡须思索了一下,自言自语道:“这个书呆子,他来干什么?”“闲着没事,与其闲坐,不如听他吟吟诗,也算是一种乐趣李敬业瞧瞧祖父,又瞧瞧叔祖父。李弼嘴唇嗫嚅着,欲语又止。李筋纵了纵眉头,说:“听那些空空洞洞的浮词艳句,有什么实际意义,当得饭吃?”“爷爷这样过日子,”李敬业眉毛动了动,“避开现实,我看也很无聊。”

“小畜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爷爷活到这把年纪,许多的事情都看穿了,淡薄名利,修身养性,是为求家族与子孙的平安。”

“儿孙自有儿孙福,爷爷不必操那么远的心,自己过好自己这一辈子,问心无愧就行了。”

“谁都想堂堂正正的做人,不过有时候也难免不做出一些违心的事。”

“爷爷功高盖世,你怕谁?违心干吗?该说的还得说,该做的还得做。”

“敬业,”李弼插嘴喊道,“多听你爷爷的话,有好处,他这一辈子活过来不容易啊。为人处世可是一门大学问,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甚至祸及九族。”

李筋想到了房玄龄、杜如晦等元老重臣死后,他们的后代居然闹出了谋逆事件,家破人亡。他心中泛起一种莫名的恐惧,汗毛凛凛,不寒而栗。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微杜渐,对后代严加管教。他陡然站起身来,严肃地对李弼说广如果我们的家族有不肖子孙,为防范灾难于未然,我死之后,若有风吹草动,你就干脆把他事先处死好啦。”李敬业微微一怔,没有吭气。李弼默畎地点了点头。李筋边往内厅走边回头说道:“你们祖孙再聊一聊吧,我去接待上官仪。”

上官仪在东花厅见到李筋,拱手一揖道:“司空大人,请救长孙无忌!”李筋心头震动了一下,随即镇定下来,心里骂道:书呆子,如此急躁,能办得好事吗?他吩咐家婢上了茶,分宾主坐下后,才款款地说道:“不必着急,上官大人,有话慢慢说。”

“皇上诏命司空大人和许敬宗、辛茂将复查无忌一案。司空是开国功臣,一言九鼎,翻案全靠你老人家主持公道喽。”

李筋分析皇上下诏复查长孙无忌谋反案,明显出于甥舅之情难舍难分。然而此案牵涉到权力之争,果真查出冤情,定然还会再搭进去几条性命,这又何苦呢?况且,长孙集团倒台,与他无损。武皇后和他都出身寒门庶族,双方并无利害冲突,又何必跟她作对。李筋老于世故,人老心里明,愈想愈觉得不宜干这样的蠹事,于是推脱道:“我年老体衰,又有病在身,实难奉命。”

“司空与国舅同朝为官数十载,都曾经是先帝的左膀右臂,如今国舅遭人诬陷,老大人能忍心见死不救吗?”上官仪扬起眉毛,睁圆了眼睛。“要想救无忌,除非皇上开恩。否则,谁也没有这个本事。”

“皇上诏命司空复查,用意不是很明显吗?”“可惜我正在服药治病,实在力不从心。”

“那可怎么办呢,此事岂不会泡汤?”“上官大人,”李筋拱手道,“此事就请你代劳吧。”

“咳,我怎么挡得佳许敬宗的攻势。”“常言道,文来文挡,武来武略。你们都是文人,怎么抵挡不住?”“司空大人,你还有闲心开玩笑,我可急得受不了啦。”

“不要急,我会慎重对待此事的。”

“有你老人家这句话,我可就放心啰。”

送走上官仪不久,辛茂将又登门造访。李筋迎进西花厅,上茶看座后宾主寒暄了一番。二人年纪相差无几,而辛茂将显得老态龙钟,行动都不甚方便了。“老相爷勤劳国事,今天怎么从百忙中抽出了时间,到寒舍来走一走?”“无事不登三宝殿。”

辛茂将喝了口茶,润润喉咙。“我可是有要紧的事来找你的。”

“嗨,要紧也好,不要紧也罢,相爷搭个信来不就行了么?”“不。此事干系重大,非和老元勋亲自谈谈不可。”

“什么事呀?”“皇上命你我和许敬宗复查无忌一案,不知有何见解?”“实事求是,秉公而断。”

辛茂将是受许敬宗的委托来打探底细的,听了李筋的硬梆梆的回答,不由得暗暗吃了一惊。他偷偸打量了李积一眼,进一步试探着问道:“司空大人准备什么时候去黔州?”“我正在服药,等病好了之后即便动身。”

“好,”辛茂将松了口气,“我等着你一起走。”

“等不等由你,我看你们不必考虑我,可以自行其事。”

李筋不愧为大军事家,他把兵法中的虚虚实实运用到社会生活和为人处世上面,说话模棱两可而又滴水不漏,处处留有余地,既可以顺想,又可以反想,想笑笑不起来,生气又似乎没有道理。辛茂将告辞李筋,匆匆忙忙赶到许敬宗的私宅,把李筋的原话学了一遍。许敬宗嘴巴一咧,苦笑道:“老滑头果然厉害,难怪连太宗皇帝也莫奈他何。”

“此话怎讲?”辛茂将翘起下巴,捻着一小撮葱白的胡须。“他不想参与复査,但又不敢违抗圣命,只得以病为由拖延时间。”

“夜长梦多,事久多变,我们可不能拖呀。”

“他滑就滑在这里,明知我们拖不得,所以丢了一句话给你,你们可以自行其事。干成了,他是支持者之一。干错了,他又可以洗清自己。”

“那该怎么办呢?”“我一时也想不出对付的法子,还得进宫去禀告皇后,请她拿。许敬宗备轿进宫,可是丁点儿告诉他,皇上驾幸就日殿,娘娘不得空,有事明天午后再见。夜幕刚刚降落,就日殿就亮起了灯光。灯光下,武则天正在伏案临摹兰亭序字帖,李治站在侧后观看。唐初由于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盛行王羲之的书法,晋代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擅长真、行、草书,尤善行书。唐以前虽巳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然而官方公文仍沿用隶、篆字体,书写既费劲,又难辩认,显然不能适应贞观时代办事讲究效率的需要。李世民顺应时代潮流与文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趋势,凭借王羲之的名望,推动了唐初的书法改革,统一了南北朝以来南师王帖、北宗魏碑的自立门户的局面,使王书成为全国书体的正宗。李治和武则天受李世民的影响,师法王书,都有所造诣。武则天的字体清秀而刚劲,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自成一格。李治看了一会儿,发表感慨说:“学书之难,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便到古人。先帝的见解真是独到而精辟。”

“还是先帝说得好,”武则天把笔搁到笔架上,活动了一下手腕,“学书法的人,先须了解王右军的绝妙得意处。真书,乐毅论行书,兰亭序;草书,十七帖。然后会意其书法的精髓,达到神形兼备。”

“写字作文和做人一样,心正气和则契于元妙,心神不正字则倚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什。”

“正与斜,也是相对而言的。从侧面看,好像歪斜了;而从正面看,恰好堂堂正正。字写得正不正,事做得对不对,检验的标准只有一条,符合不符合天心民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民心者必然失败,得民心者终究获胜。”

“梓童真是个女班超,女谋略家,敏而好学,又善于思考,箅计划策随心所欲,而又从不失误。”

“常言道,心正则灵。臣妾不失误,主要是心术正,上为皇上出力,下为黎庶分优,因此左右逢源,无往不胜。”

“你的知识丰富,又能运用自如,秘诀在哪里?”“学来的,喏,”武则天伸手朝北壁指了指,“这些都是我爱看的书籍。”

李治踱动了几步,把目光停在殿角的书架上:“你又增加了一架新书?”“书是新弄来的,但大部分都曾经阅读过。”

“哟,又弄了一本太公六韬”“太公六韬是我的案头书,”武则天露出一种自得的神态,“案面上的这本快摸烂了,架上的那本备用。”

“借一本给我看看,父皇生前也常常翻阅这本书。”

“传闻老君阳给先帝三卷天书,其实就是太公六韬。此书博大精深,文武权略与战策兼备,所言俱为周文王和武王时期的事。皇上读过尚书,不妨两相对照看看,那样也许体会得更深刻些。三国时刘备也非常推崇太公六韬,白帝城托孤时还跟诸葛亮谈到了该书。可惜诸葛丞相太忙,没有静下心来钻研,以至北伐失败,抱憾终生。”

同类推荐
  • 永远的琴音

    永远的琴音

    《永远的琴音》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传奇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24篇故事,有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既有当代题材,又关注了历史。有古今异事,有家长里短,有怪案奇破,有军事传奇,有朋友义,有恋人情,多角度,多侧面,映射出了人生百态,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我在美国当特种兵

    我在美国当特种兵

    作为世界上最神秘、最残酷的“杀人机器”,美军特种部队一直以严格选拔、残酷训练著称,绝少外籍士兵。然而,一名来自中国的狙击手却历经淬炼,厮杀于美军特种任务中,10年间,生死跌宕,铁血慷慨……2002年春天,被骗偷渡,到达缅甸果敢,认识美军上校;2003年春节,在英国米尔登霍尔基地通过选拔,正式加入美军特种部队;2004年元月,空降伊拉克,攻打基地组织和本·拉登;2005年11月,进入索马里海峡,围歼海盗;2006年4月,秘密潜入西伯利亚,与俄罗斯黑帮交火……那些惊险刺激、紧张曲折的特战故事,武装贩毒、解救人质、野外求生、海底偷袭……那些最尖端的特种战备,MP5冲锋枪、M4卡宾枪、霰弹枪、水下手枪、眩晕手榴弹、反坦克火箭筒……将在您的眼前一一呈现。
  • 梵蒂冈地窖(纪德文集)

    梵蒂冈地窖(纪德文集)

    《梵蒂冈地窖》是纪德最著名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令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长的讽刺性作品,纪德本人将其称为“傻剧”。故事发生在一八九一年。伪装成神父、哲学家的意大利骗子普罗托斯轻易地使圣普里伯爵夫人相信:罗马天主教皇被人绑架,关在梵蒂冈地窖里已达三年之久。而坐在教皇位置上的,是一位几个共济会会友推举的、长相貌似教皇的冒牌家伙。受了他的欺骗,在捐助建立十字军,拯救教皇的名义下,伯爵夫人开出了支票……主人公拉夫卡迪奥称为举世闻名的“无动机行为”英雄的代名词。
  • 那时上帝是只兔子

    那时上帝是只兔子

    她叫埃莉。四岁就能读会写,爱与比她大的人交朋友。一天,埃莉认识了新搬来的邻居戈兰先生。懵懵懂懂地走入成人世界的她,不知道这个八十岁的老人竟会伤害她。埃莉感到既困惑又羞愧,担心再也没有人会爱她。哥哥乔适时拉起她的手,并送给她一只兔子做礼物,陪伴安慰她。那之后,两人无话不谈,包括那次伤害、乔自己那个对父母也说不出口的秘密、还有埃莉一生的好友潘妮。从4岁到33岁,从小镇埃塞克斯到康沃尔,从伦敦到纽约,生活看似平静坚固,却暗流涌动,潜伏着欺骗、背叛、分离、灾难、性与暴力,生活的阴暗面时刻准备伸出手,吞没他们。唯一不变对爱的信念,始终守护着哥哥和妹妹。一个不同寻常的成长故事。一对兄妹如星月般的守护和牵绊,一个家庭近四十年间的流转变化。所有那些成长中的美好与甜蜜、困惑与孤独,这本书都帮你说了出来,让你读完只想把它抱在胸口。
  • 小行星掉在下午

    小行星掉在下午

    闪烁着霓虹灯的疫区,墨鱼人藏身的超大型地铁站,逐步变异的公司职员,新星球上建设社会的伟大历程……本书是沈大成新近创作的短篇小说精选,作者以其独有的黑色幽默,塑造了一群仿佛生活在地球的双生星上的人类,并将他们置于不确定的未来即将落下的时刻。一个异质而又有其自身逻辑的世界,读者既可将之看作愉快的脑内小革命,也难以忽视其中现实主义的一面。而我们当代生活的一部分特质,就在沈大成小说独特的显影法下逐步显现。
热门推荐
  • 双凤传

    双凤传

    90后女孩李笑然,标准富二代,却是大大小小无数武术比赛的冠军。笑然的闺蜜同龄女孩许洁儿,是一个天才魔术师,两人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康熙四十六年,并因为一对自私的母子被迫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分离。洁儿因缘际会被年羹尧误认为亲妹妹,并结识侠义心肠的十三阿哥,互生情愫,两人是否能终成眷属。笑然则被当成男子进入军营,更发生一些列惊心动魄,啼笑皆非的事件,也因此成为十四阿哥的贴身侍女。
  • 如烟似尘眷顾卿

    如烟似尘眷顾卿

    【无男女主,有的只是那时,风华绝代的他们!】太原城有这样一/杀/手势力,名为鸣鸾阁,此阁几年前迅速在太原城各势力中窜起,以魅/杀/人。“儒兄可曾听说啊,那鸣鸾阁的言川长老退阁了呢,司徒阁主便直接下了死令呢……”“世事难料啊……想这言川长老也是一代风华公子呢。”“不止这些呢,早些年还听闻他与太子……”闻此,众者唏嘘。闻往事,则满是叹息。过了几年那公子又回来了?愮欢楼掌柜决心等人十年?鸣鸾阁昔日姐弟双宿双飞?一切,始于鸣鸾,终亦鸣鸾。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唯一的守护

    唯一的守护

    “你会是我唯一的守护吗?”“只要我在,你都会是我唯一的守护。”“那...如果我们走散了,你能找到我吗?”“我一定会找到你的!”一段浪漫而惊险刺激的爱情故事等你来开启
  • 成功的护身符

    成功的护身符

    你也许平凡,但只要用心,幸运之神就会眷顾于你。我们在一条路上不断地走,总觉得自己已经把路走绝了。实际上,路的旁边也是路。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视野太狭窄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宋江即江故

    宋江即江故

    -高二那年宋江只穿了一件白裙坐在小巷里哭就让换女友如换衣服的江故收了心“我叫宋江”“唐诗宋词的宋江水的江”“江故的江?”时隔俩年宋江又在新同学面前介绍自己“我叫宋江”“唐诗宋词的宋江故的江”
  • 东风飒飒杨花漫

    东风飒飒杨花漫

    “狮虎我错了……”“哪错了?”“我该听你的话的……”哼,就不该拜你为师!“真心的?”“嗯嗯嗯!”才怪!徒弟不听话,总是阳奉阴违,闫飒风表示心很累
  • 凉宸秋景

    凉宸秋景

    命运不会一直恩宠某一个人,也不会一直折磨某一个人。命运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有些人曾经痛苦,如今幸福,也有些人曾经美满,如今残缺。命运无关善恶,只是每个人都要自食其果。如果不是前人作孽,也轮不到他们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