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65900000024

第24章 原罪(五)

后来的事,白少爷说得很详细。他一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次倒是难得的事无巨细,可见他对小弟的重视。

空山间多闻鸟语,白少爷的声音却比虫鸣鸟叫好听。风过树林摩挲,又抚清流涓涓。

看不见风,却又处处可见风。

白少爷仿佛化作人间风雨,艰难的在误解中守护世人。

“人所见所闻,总是有限。所以必然会误解,必定有误会。尤其是这世间大多数人只看得到自己认定的事,对真相视而不见。所以别人想怎么看我,就让他怎么看我。或许,如此才算不失本心,他应当会开心一些。”

小弟不敢和白少爷对视,他假装打量墓碑。那墓碑被清理的很干净,墓碑很干净,周围的坟头草很干净,甚至连供桌上的食物也被吃的很干净。

“那个老伯的女儿,已经送回去了。”小弟说道。

白少爷笑而不语。

“走的时候她还很不开心,说我拆散了她的好姻缘,仿佛我才是强抢民女的恶霸。”

白少爷明知故问道:“她模样如何?”

小弟道:“惨绝人寰。”

两人相视片刻,而后哈哈大笑。

小弟忽然道:“其实你早就知道了。”

白少爷说:“没有,入府以后才知道。卫家怨气过重,诸多亡灵环绕,不敢视而不见。”

亡灵,怨气,小弟从来看不到,但是他没有再问,片刻之后,道:“可惜最后一壶酒被你喝完了。”

白少爷说:“你想喝酒了?”

小弟说:“想。”

白少爷说:“蜀山的人想喝酒,从来不会没酒喝。”

小弟说:“我不是蜀山的人。”

白少爷说:“我是。”

他右手一抬,又接住了一坛从天而落的琼浆玉酿。

小弟都看傻了。

“蜀山的人,怎能少了酒。”声音从林间传来,像翠竹空响,十分好听。

这酒是坛,不是壶,蜀山人最懂蜀山人,壶对他们来说,从来都不够。

“嘭”的一声,拍开酒封,酒香奔涌而出。

“好酒。”白少爷赞道。

“请你白少爷喝酒,自然要用最好的酒。”林中慢慢浮现一人,杳然孤影,一步一步,却走得惊心动魄。

“白少爷却少有好酒喝。”

白少爷听见他声音时,脸上有藏不住的惊喜,可当他真正看见他时,却慌了神色。

短暂的皱眉后,是漫长的无可奈何。

他说:“宿命。”

来人听懂了他的话,亦是无奈道:“你又何尝不是。”

“我救了很多人。”

“我救了更多人。”

“我杀了很多人。”

“我已很久不曾杀人。”

终于,他走到白少爷身前,提起了那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白夜。”

白少爷站起来,忍不住抱住他。

“南宫。”

他没看见,却能感觉到,此刻,小弟的神色,异常复杂。

酒是动人的酒,人是醉人的人。

千杯知己,时光煮雨。

如画的风中,他们用山水对弈。

除了酒,南宫还带了一个食盒,一些家常小菜,却都是白夜的最爱。

“希望你的口味没变。这些菜里都没有放醋。”

白夜不喜酸食,他从未向人提过,南宫却一直知道。

知己相知,不过如此。

他虽不提,他却知了。

此番情谊,着实不易。人往往拼命表达,却少有愿意听他人说话。很多人说得再多也无人懂他,甚至不愿听他,却有那么一个人,不言不语,明白你的辛酸苦辣。

南宫说:“镇上有很多关于你的传言。”

白夜说:“世上有很多关于你的传说。”

南宫说:“听说你刚刚灭了卫家满门。”

白夜说:“卫家七十六人,我杀了五十七人,尚于十九人。”

南宫说:“你还记得你当初为何弃剑。”

白夜说:“弃剑是为了不伤人。”

南宫说:“你如今在杀人,而且杀了不少人。”

白夜说:“杀人是为了救人。”

南宫说:“你可知,你杀的那些人,也有亲人朋友,骨肉相知。你杀一个,伤害的却远远不止。”

白夜说:“我救的更多。”

南宫说:“你如何确定?”

白夜说:“因为我是白夜。你可信我?”

南宫说:“因为你是白夜。我信你。”

二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小弟在一旁,神色复杂。

南宫说:“我信你,可别人都不信你。”

白夜不语。

南宫一指小弟:“他就不信你。”

白夜说:“你我都是将死之人,诸多牵挂,如何了然离去。”

南宫说:“我找到了传人。”

白夜说:“他就是我的传人。”

南宫打量着小弟,这让小弟很不舒服:“他恨你。”

小弟一惊,想要说什么,却不知如何出口。

白夜神色平静,对小弟来说是秘密,白夜却从一开始便知道。他说:“恨我的人不少。”

南宫说:“你却要将你的本领和责任,传给一个想杀你的人。”

白夜说:“人情世故,于人间百世大道来说,不过沧海一粟,不值一提。他是最适合的人。他心里有正道,能辨是非。”

南宫说:“若他的正道,和你不同,何以传承。”

白夜说:“你的正道,便和我不同。或许他最大的敌人,不是我,是你。”

南宫说:“这番话,岂非煞了风景,可惜了好酒好菜。”

白夜笑道:“你的传人,又是如何。”

南宫说:“是你的故人。”

白夜说:“我有许多故人,不一定还想得起来。”

南宫说:“你一定能想得起来。即使你想不起这个人,你也会记得与她有关的事。从前,她便是为你而活。”

白夜说:“为我而活?若是男人,我一定能记住。若是女人,为我而活的不少,恐怕记不起来。”

南宫说:“她是女人,而且一定是你能记住的女人。”

他饮酒起身,打了一个响指。林中闪出一道黑影,快如奔雷,迅如疾风,片刻便已到了二人身前。

白夜好奇的看向来人,确实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个十分好看的女人。可他实在想不起来这是谁。

世间之事,很少有他不知道的,却又很多是他不想知道的。

此刻,他想知道关于这个女人的事。

于是他伸手去轻抚她的肩膀。

“流风。”

那是一个名字。

那是一个咒语。

那是白夜怀念却不得不割舍的过去。

同类推荐
  • 仙道云途

    仙道云途

    一介凡人。江湖纠纷。蜕凡入道。踏道成仙。第一本书。希望多指点多批评。还有...真的不知简介该怎么写。
  • 仙也休闲

    仙也休闲

    在踏入仙门的第一天,每个新入门的弟子均要书写一份报告,题目便是“你为何修仙?”
  • 滑稽修仙

    滑稽修仙

    姬戈叶在被女朋友甩了以后,在家醉倒,突然,自小戴着的神秘玉佩,绽放出圣洁的光芒,从此,姬戈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妖媚邪女恋爱了

    妖媚邪女恋爱了

    世人皆知,主邪封令夙,食人血吃人肉的疯女人,世间没有任何一人敢于之接近,就连门道众家也唯恐不及直到一日,封令夙被所有人弃之,唯有他不顾天下人反对,宁愿魂飞魄散也要救她他最后爆破自己元神,将封令夙救至神界,独一人离去世人知道白凛渊跟封令夙有关系,可他们不知,他爱她至入骨
  • 化龙九渊

    化龙九渊

    龙,在华夏的传说源远流长,水族以及蛇类经过修炼,皆有可能化龙飞天。人即为万物之灵,更具备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谓七情六欲,所谓苦辣酸甜,其实都是对人的种种考验,漫天仙佛哪个不是凡人修成正果。然而修道者众,成道者寡,其实,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怪凡人心不坚。张士桢本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猎户的儿子,机缘巧合之下拜入玄微派门下,几经周折,终于踏上修仙之路。探上古仙魔战场得大机缘,斩妖龙吞内丹成就魔龙道体,跨越千年最终修成无上大道。~~~谢谢各位观赏,一切剧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热门推荐
  • 福星小农女

    福星小农女

    苏菀是苏家唯一的闺女,受父母,五个哥哥嫂子,九个侄子疼爱,生活单纯而快乐!谁料,苏家二哥赌博输了银子,赌坊的人上门要抓苏菀去抵债?爹娘怒了,其他兄长嫂子懵了,欠债还钱,揍了二哥,还了债务,家里一贫如洗,还负债累累,以后该怎么过?好在苏菀手握随身系统,带领着苏家人卖咸鱼干,种生姜,种草药,开酒楼,开作坊,发家致富!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爹娘,嫂子们,侄媳都开始忧愁她的亲事。苏菀反倒最淡定,想起了某个跟她一样聪明的男人……
  • 成圣门

    成圣门

    失恋又失业,醉酒撒气的李随风,还被混混儿教训了一顿,但也正因如此,他机缘巧合下得到了一扇青石门。而门的另一头,又连接着什么。这个看似和平的世界,又是否真如他想象那般简单。而青石门,又是否真的,只有一扇……
  • 共笙

    共笙

    做女人走路要挺胸抬头收腹,大步向前走,因此苏韵瑾一不小心掉进坑里穿越了……醒来面对古香古色的房间,苏韵瑾就觉得这里有坑……
  • EXO我们彼此是依靠

    EXO我们彼此是依靠

    EXO王道勋鹿繁星灿白,小清新风格,你值得阅读!
  • 黎:微阳初至日光舒

    黎:微阳初至日光舒

    我不会为你的离去找理由就像当初我以为你不会走晏子辰不是除了你我没人要只是除了你我谁都不想要黎微阳
  • 天上掉下个富豪

    天上掉下个富豪

    韦沪是抱来的孩子,他亲妈是上海某纺织工人,未婚先孕,他生下来三个月后就被遗弃了,因为是男孩没被扔进厕所里,后来外婆把他送给一对老师夫妻。自从有了妹妹后,韦沪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直到三十年后,亲妈找到了他,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 总裁夫人是大神

    总裁夫人是大神

    见过叶向来的都只能她有逆鳞——北辰奈何认识叶向来的都知道她有句口头禅——逆她者,杀!众人怕她入魔却逼她入魔她表示:我心系一人,他在,世人在,他亡,世人亡。众人称她魔鬼。北辰奈何:她是我的救赎。
  • 悬湖秘境

    悬湖秘境

    两个废柴的逆袭,一场惊心动魄的寻宝之旅,唐朝的地图,宝藏在哪里?
  • 天芒未亡

    天芒未亡

    阳城小厮马浊,自小混迹于市井之中。逢难变故,辗转列国,放浪形骸于江湖。命运使然,抑或不甘平凡,卑微的小人物也会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