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70900000003

第3章 新帝王本纪(3)

在未来的隋炀帝杨广即将为我们展现出的种种令人争议的政治举措面前,我们同样不准备采用这种懒人思维和强盗逻辑。

我们情愿采用一种更合乎常识,或许也是更合乎理性的办法。

那就是——就事论事。

废太子杨勇被囚禁在东宫一片荒凉残破的院落内,由新太子杨广负责严密看管。杨勇在这种骤然失去一切,甚至连最起码的自由都完全丧失的环境中度日如年。他经常呆呆地站在落满积雪的院子里,向着皇帝所在的方向长久地引颈而望并且喃喃自语。最后杨勇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地狱般的生活,终于一次又一次地向杨广提出请求。

他请求晋见天子,当面陈述自己的冤屈。

可想而知,废太子的所有请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新太子的断然拒绝。

杨勇绝望了。

开皇二十年冬天最后的那些日子,东宫的下人们时常可以听见形同废弃的后院里莫名其妙地传出一些凄厉的呼喊。那些呼喊一声长一声短、飘飘忽忽、时有时无,并且混合在呜咽的北风中日夜飘荡,让东宫的下人们个个觉得毛骨悚然。

好奇的下人忍不住偷偷跑到后院窥视,眼前的那一幕更是让他们目瞪口呆。

披头散发的废太子爬在院子里唯一一棵掉光了枝丫的老槐树上。他抻长脖颈,头朝着皇宫的方向,那些凄厉而含混的呼喊就是从他那嘶哑的喉咙中发出来的。

没人有兴趣去听他究竟喊了些什么。

只有杨广听得很清楚。

他听见这个废人在喊:父皇——我冤——父皇——我冤……

很快隋文帝杨坚就收到了太子杨广呈上的奏报。

奏报中说:废太子杨勇疯了,而且据估计没有痊愈的可能。

那一年,已届耳顺之年的皇帝杨坚无意中总是会朝东宫上方的天空投去含义不明的一瞥。

没有人知道他是否在想念那个日夜在北风中呼喊的儿子。

当然也就没人知道他眼中是否曾经闪动过一抹苍老的泪光。

五、“妖魔化”的背后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无疑是杨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年份。

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崩逝于仁寿宫的大宝殿,终年六十四岁。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杖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到了杨广手上。

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刻苦修行终于为他换来了人世间最辉煌的报偿。

然而,关于隋文帝之死,其时的长安坊间以及后世的诸多史籍却有很多对杨广不利的传闻和记载。这些传闻和记载把杨坚之死描述得既可疑又神秘,其目的无非是向人们暗示:隋文帝并非寿终正寝,而是死于一场政治阴谋。或者说——是死于一场不为外人所知的宫廷政变。而杨广正是这场政变的主谋。

真相到底如何?让我们来看看历代官修正史对于杨坚之死是怎样记载的:

正月二十七日,杨坚抵达仁寿宫。

正月二十八日,杨坚下诏,将朝廷的财政、赏赐之权以及一切大小事务全部交给太子杨广。

四月,杨坚开始感觉身体不适;六月,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七月初十,杨坚病势突然转沉,紧急召见文武百官。弥留中的杨坚躺在病榻上,用尽最后的力气和他的大臣们一一握手话别。场面无比伤感,君臣皆欷歔不已。

七月十三日,杨坚死亡。

上面这些文字见于《隋书·高祖纪》和《资治通鉴·隋纪》。如果史书的记载到此为止,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定:隋文帝杨坚死得极为从容和安详。对于把江山交给太子杨广,老皇帝不但没有后悔,而且是带着放心满意的心情撒手西归的。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临终前肯定跟百官们说了许多“尽心尽力辅佐太子、不要辜负朕之所托”之类的话。

对此,《隋书·何稠传》中记载的两个细节可资佐证:差不多在杨坚与百官话别的那一天前后,他又召见了自己晚年亲信的大臣何稠,命他负责自己身后的殡葬事宜;随后又召见太子,用手摩挲着杨广的脖子,说: “何稠此人做事很用心,我已经把后事托付给了他,行事应当和他商量。”(上因揽太子颈谓日: “何稠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托付后事”的细节充分表明临终前的杨坚不但头脑清醒,而且心境平和; “揽太子颈”的细节则更加有力地证明:杨坚的爱子之情仍然不减于往日;换句话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对这个帝国的接班人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上述文字只不过是杨坚之死的故事梗概和版本之一。《隋书》的主编魏徵及作者颜师古、孔颍达等人又在《隋书·杨素传》和《隋书·后妃列传》中给出了另一个非常详细而且充满了暗示意味的版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隋纪》基本上原封不动地采纳了这个版本。

于是,一个绘声绘色、极富香艳色彩也极富阴谋色彩的故事就此呈现在世人面前:

首先在这个故事中闪亮登场的是一个女人——个据说是天生聪慧、美丽绝伦的女人。这个女人本是陈朝的一位公主、陈宣帝的女儿,陈朝灭后被纳入隋朝后宫,渐获杨坚宠幸。独孤皇后死后,陈氏“进位为贵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

杨坚患病后,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朝廷重臣立刻赶赴仁寿宫,组成了临时内阁。同时太子杨广也奉命入住大宝殿侍奉皇帝。杨广眼见父皇的病势一天天沉重,料定他时日无多,决定早做防备,于是写密信给杨素,向他询问朝廷和百官的情况,并命他做出相应部署,防止朝廷在国丧期间出现动乱。杨素按太子的要求回复了一封密函。不料送信的宫人却误把信送到了皇帝手上。杨坚见信勃然大怒。他还没死,太子和宰相就已经暗中联手在左右帝国政局了,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这无异于谋逆啊!

杨坚正在气头上,忽然看见他最宠爱的妃子陈氏神色慌张地走了进来。杨坚质问她出了什么事,陈氏流着眼泪说: “太子无礼!”然后哀哀戚戚地告诉皇帝,说她早晨如厕时无意中遇见了太子,而太子欲强行非礼她,她拼命抗拒才逃了回来。杨坚一听,犹如五雷轰顶。他断然没有料到这位温良恭俭的太子到头来居然是个衣冠禽兽!杨坚躺在御榻上,用力拍打着床板大骂 “这个畜生怎么可以托付国家大事?独孤氏误了我,独孤氏误了我啊!”

痛定思痛之后,杨坚急召柳述和元岩入内,说: “传召我儿。”柳述等人刚准备去传唤太子,忽然听见皇帝加了一句: “是传杨勇!”柳述和元岩面面相觑,顿时明白了什么,连忙入阁撰写复召杨勇的诏书。杨素听说此事,立刻报告杨广。杨广随即矫诏将柳述和元岩逮捕,关进了大理狱;然后紧急调动东宫军队进驻仁寿宫,命左庶子宇文述等人控制宫禁出入,命右庶子张衡进入皇帝寝殿,将侍奉皇帝的所有宫女和宦官全部逐出,关在别殿。

当天,仁寿宫就传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由于太子在皇帝死前的那一番异常举动,使得朝廷内外对皇帝之死的真相议论纷纷。

陈氏和后宫嫔妃听到皇帝宾天的消息,顿时隍惶不安。当天午后,太子使臣带着一个金匣子来见陈氏,说要将这个匣子赐给夫人。匣子上有一张字条,上面有太子杨广的亲笔签名。陈氏以为里面是毒药,大为恐惧,一直不敢打开。使者一再催促,陈氏只好战战兢兢地打开匣子。

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匣子里的东西不是毒药,而是几个精致的同心结。

陈氏身边的宫女们又惊又喜,互相说: “这回好了,可免一死了。”

可陈氏却一脸不悦,背过身去不肯答谢。宫女们一起逼迫她,陈氏才勉强向使者拜了一拜。

当天晚上,太子杨广就带着一种得意洋洋的表情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陈夫人的寝室……

故事的结局是:杨广把他父亲的这位爱妃、相当于是他后母的陈夫人奸污了。

《隋书》记载这则“香艳”与“阴谋”故事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把杨广塑造成一个继“夺嫡”之后又“弑父”、“奸母”、“篡位”的无耻小人、一个禽兽不如的流氓恶棍!

简言之,就是要把杨广“妖魔化”。

然而,当我们对史籍进行更为深入的考查和比对后,我们就会不无遗憾地发现一这个“妖魔化”故事存在着太多逻辑上的漏洞和硬伤。

第一:不合常理。

在杨坚之死的“简易版”中我们看见, “百官话别”、 “托付后事”和“揽太子颈”这三个充分表明杨坚父子和睦的关键性细节都是发生在七月初十这一天或者之后的,而此时无论是杨广还是杨坚本人都已经知道他时日无多,事实上杨坚也的确是在三天后就死了。可见这是一个高度敏感的时刻。对于杨广来讲,虽然他距离帝座只剩下最后一小步,但恰恰是这一小步,往往是最危险,也是最艰难的,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满盘皆输。在此情况下,像杨广这么一个善于隐忍并具有高度自制力的人,肯定会比平时表现得更为谨小慎微,甚至会在百官面前亲自为父亲端茶送水、亲尝药石。这才符合他的一贯性格和处事原则。可“香艳版”中的杨广却在明知道属于父亲的一切很快就将被自己全盘继承的情况下,一反常态地做出了对他自己最不利的举动——丧心病狂地去非礼陈夫人。

试问,这个一向以精明和谨慎著称的杨广,会因为一个女人而宁可用一场危险的政变来夺取本来已经唾手可得的帝位吗?

很显然,这不符合常理。

第二:自相矛盾。

不但杨广在这个“香艳版”中的表现不合常理,就连这个陈夫人的前后表现也是极度自相矛盾。据《隋书·后妃列传》记载,陈氏被纳入隋朝后宫为嫔,由于“独孤皇后性妒,后宫罕得进御,唯陈氏有宠,”当时, “晋王广之在藩也,阴有夺宗之计,”所以“规为内助,每致礼焉。进金蛇、金驼等物,以取媚于陈氏。皇太子废立之际,颇有力焉。”

这就是说,早在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这个陈夫人就已经利用皇帝对她的“独宠”,暗中收受杨广的重金贿赂,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杨广的夺嫡行动。可见,陈氏与杨广的关系早已非同寻常。即便他们不是情人关系,起码也是一对政治同盟。换句话说,他们很早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其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既然如此,杨广为何早不非礼、晚不非礼,偏偏要在皇帝病重、人心不安、朝野瞩目的特殊时刻,去非礼这个夺嫡时的政治盟友陈夫人呢?退一步说,即便杨广真的丧心病狂到如此地步,可这个陈氏既然敢在隋文帝还独掌大权的时候冒着杀头的危险帮助杨广夺嫡,却为何在皇帝已经病危、大权其实已落入杨广手中的时候,反而拒绝杨广的示爱、拒绝自己后半生的政治靠山和荣华富贵呢? 答案是:陈氏不可能这么做。 所以我们可以据此断定:《隋书》在“香艳版”故事中对陈氏的前后记载完全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

第三:张冠李戴。

关于杨广的这个“香艳版”篡位故事为何会如此逻辑混乱、漏洞百出呢?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因为《隋书》的编撰者魏徵等人并不是这个故事的原创者。最早“创作”出这个故事的人其实是隋末唐初一个名叫赵毅的人,《隋书》的记载正是直接取材于赵毅所著的野史——《大业略记》。

这本书的史料来源其实并不可靠,大多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些杂谈、逸事和传说。众所周知,隋末唐初的百姓对“暴君”杨广可谓恨之入骨,所以赵毅很可能正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出于批判杨广的考虑,才根据民间传说创作出了这个故事。而《隋书》的编撰者魏徵等人作为新朝大唐的臣子,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批判旧王朝、诋毁旧统治者的机会,所以经过加工处理后,将这个故事收录进了官修正史。

可就在他们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张冠李戴”的错误。

让我们先来看看《大业略记》中的记载:高祖在仁寿宫,病甚,炀帝侍疾,而高祖美人尤嬖幸者,惟陈、蔡而已。帝(杨广)乃召蔡于别室,既还,面伤而发乱,高祖问之,蔡泣日:“皇太子为非礼。”高祖大怒,嗜指出血,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令发诏追废人勇,即令废立。帝(杨广)事迫,召左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进毒药。帝(杨广)简骁健宫奴三十人皆服妇人之服,衣下置杖,立于门巷,以为之卫。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

很显然,在赵毅的记载中,杨广非礼的对象是隋文帝的另一个宠妃:蔡氏,而不是《隋书》所说的陈氏。

《隋书》为何如此“张冠李戴”的原因,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隋书》中这个“香艳版”的篡位故事,纯粹是在野史的基础上加工处理的结果。也许正因为取材于野史,所以《隋书》编撰者才不敢贸然把赵毅在“非礼事件”之后极力描述的那个“进毒药”致“高祖暴崩”的情节收进宫史。因为并没有过硬的证据支持“杨广弑父”的情节,所以魏徵等人只能在《隋书》中采取暗示手法。

假使大唐的开国君臣早已掌握了“杨广弑父”的证据,那他们肯定会在起兵推翻隋朝的时候大张旗鼓地昭告天下,怎么可能把这个攻击隋炀帝的有力武器一直藏着掖着,直到时过境迁之后才在修撰《隋书》的时候语焉不详地进行暗示呢?

关于杨广的“妖魔化”故事就这么在历史的记载中流传了下来。千百年来杨广在无数世人的心目中始终是一副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形象。这个既可怖又丑陋的杨广几乎成了乱臣贼子、凶悖之徒、暴君、独夫的代名词。

不过公元604年的杨广当然意识不到这一切。

这一年的七月二十三日,杨广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大隋帝国的皇帝宝座。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地俯视着这片美丽的江山和匍匐在他脚下的万千子民。他仿佛看见压抑在心中多年的壮志、激情和梦想正源源不断地喷薄而出,化成一片彪炳日月、照耀千古的煌煌帝业……

六、恶之花:历史的吊诡

杨广登基之后,第一时间命杨约缢杀了废太子杨勇。此举让杨广五弟、汉王杨谅顿生唇亡齿寒之感。八月,时任并州总管的杨谅断然起兵,兵锋直指京师。杨广命杨素发兵数万前往征讨,不到两个月便迅速将其击溃。杨谅请降,被废为庶民,最后幽禁而死。

至此,杨广四个同父同母的兄弟已经有三个死于非命,均未能得享天年。

当年,隋文帝杨坚曾经不无自豪地对群臣说: “前朝的天子们,大多沉溺情欲、宠幸姬妾,致使嫡子与庶子为了继承权而争斗不止,所以才有废立太子之事,甚至导致国家危亡。朕别无姬妾,五子乃一母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骨肉手足!所以朕从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然而,就是这五个“真正的骨肉手足”,却上演了一幕幕骨肉相残的悲剧。其中,长子杨勇和五子杨谅死于杨广之手;而三子秦王杨俊则在较早前被杨坚罢官勒归私邸,最后抑郁而终;四子蜀王杨秀也是被杨坚废为庶民,后遭终生禁锢,一直苟活到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继杨广之后被宇文化及所杀。

这样的结局对于当年那个因“五子同母”而引以为傲的杨坚来讲,无疑是一个绝妙而无情的讽刺。

杨广即位三个月后,他平灭陈朝时从江南掳回的后主陈叔宝也在一片凄凉中无疾而终了。

杨广决定替他做件好事。

虽然已经亡国了,可毕竟是一代帝王嘛,死后总要有一个谥号才好。杨广认认真真地翻阅了好几遍《逸周书·谥法解》,左看右看,思前想后,最终挑了一个字:炀。

同类推荐
  • 帝国风云之君临

    帝国风云之君临

    跨越星际的回家路变成了穿越,转世重生再回南宋,原本只打算安静地做个小衙内捎带为家人谋点福利,可谁曾想靠着完整的记忆也只能勉强在科举场上混个排名二百五,却不仅要免费给别人当盾牌,还招惹了一大群可怕的敌人,其中甚至包括了位高权重的同类。没办法过安生日子,也就只能……当穿越者不再孤独,这个世界会很混乱!当见识得到拓展,这个世界会很忙碌!当治下民众皆如龙,这个世界无法阻止君临天下!
  • 傻子世子

    傻子世子

    他是远近闻名的蠢材,人人视他为恶,只有她以瘦弱之躯一直护着他,真相背后他究竟是愚蠢,还是另有所图。一遭蒙难,再度醒来,不记前尘往事。一诗成名,难忆旧容,处处危机四伏。一发冲冠,为己做主,排异己立己身。一句淡写,引出祸端,难论人性善恶。报母仇!改天地!论尊卑!要让世人看看,人终归是可以平等的!
  • 选美中国排行榜

    选美中国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最美的TOP7大山峰排行榜、中国最美的TOP5大峡谷排行榜、中国最美的TOP4处乡村排行榜等。
  • 唐飞虎

    唐飞虎

    有人说他是痞子,有人说他是无赖,有人说他是土匪,有人说他是流氓;但是也有人说他是英雄。心黑嘴贱是咱行走江湖之必备神技。作为一名军人,用土匪的逻辑和不择手段的方式去做一件他认为正确的事情。要减少杀戮只能杀戮,要消灭战争只能战争。用铁血来完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灭永王,平安史,征突厥,伐吐蕃,收室韦,战同罗。这个兵痞不仅要中兴大唐,还要开疆拓土!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 南陈往事

    南陈往事

    南陈,一个即将腐朽的国家。
热门推荐
  • 泪痕大陆

    泪痕大陆

    一个梦一个琥珀,让一名高中生来到了泪痕大陆,这里有仙魔妖精灵矮人,这里本因和平共处,然而现在却是战斗不断,他能否揭开泪痕真相,让泪痕大陆继续和平
  • 诛天囚魔

    诛天囚魔

    无尽的空间之内黑暗一片,万千星斗散发着幽光,一道惊天的虹光划破真空,在其之上,浮现着无尽的魔影,梵音响彻虚空....黑暗中,透散着惊人的气息,划破混沌的本源,滚滚母气飘荡在虹光的边缘,那尽头,不知在哪?有人说:“天,便是大道,天,便是规则,天道,是至高无上!”梁宇道:“倘若那天,是邪,那地,是魔,那天道,是邪恶的根源,那就让我诛灭这苍天,囚禁这苍莽大地,破碎这天道吧!”
  • 绝明镇

    绝明镇

    一个镇子突然之间陷入了无尽的七日循环,人们安逸的生活其中,对隐藏的危机和外面的世界毫不知情,看似毫无变化的循环在无形中被打破,身负重任的人们身份彼此暴露,有人为维持平衡隐藏真相,有人为重归自由打破平衡,但世界的残酷远比人类的计划要庄肃,人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一切?
  • 忆来何事最销魂

    忆来何事最销魂

    此情,可堪回味?此人,可值铭记?过尽千帆,忆来何事最销魂……~~~~~☆~~~~~顺治的爱情,与董鄂妃无关~~~~~☆~~~~~我修着修着觉得我写的是重生文,然后再修着修着想改成架空了……这几年中文能力严重下降,现在看《世祖实录》很有些头疼(⊙o⊙)!
  • 洪荒诸天封神

    洪荒诸天封神

    朝歌化作了一方大世界,陈塘关,佳梦关,青龙关等等关隘也是一方方大世界。商朝是一个横跨诸天万界的超级大势力。原来洪荒早在巫妖大战时就被打碎,洪荒变成诸天,打碎它的人是……人祖!!!这个人祖还是盘古开天辟地后第一批的魔神。这是一个穿越者穿越到洪荒刚开辟,搞事情后背景下的封神。
  • 燃魂书:傲世双星之决战亡魂

    燃魂书:傲世双星之决战亡魂

    星象异变,两颗天星降世人间……他们是一对从小一起嬉戏的伙伴,一对亲若手足的兄弟。一个精灵古怪,聪明绝顶,羡慕着潇洒无羁的神仙生活;一个坚强刚毅,虽然冷漠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命运似乎对他们特别的眷顾,又似乎对他们特别的残忍。到底他们是成为对战沙场的死敌呢,还是过着他们舒适的兄弟生活呢?离奇的上古预言,异宇宙人再次的进军,天星的降临,这一切似乎存在着微妙的关系。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 锦绣繁华如梦

    锦绣繁华如梦

    她,是西凉公主,她是草原奔腾的野马,栓不得,扣不住他,是中原皇子,他一心渴望江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因为一道赐婚圣旨,两人的命运被拴在了一起她逃,他追,她要回她的西凉,他……亲手毁了她(后面会切入角色视角)
  • 竹马傍青梅

    竹马傍青梅

    萧冰的妈妈苏如未婚先孕被赶出家门,流落在异乡的苏如遇到酒鬼萧强被迫委身于他。萧冰从小就在养祖母、养父的谩骂污辱中求存。她的心灵因为复杂的环境而变的孤僻、冷漠。直到那个拥有冬日暖阳般微笑的少年萧寒出现,她逐渐被那个少年身上散发的温暖、纯情融化。偶然归来的外地经商的萧寒的父亲,遇到了慧质如兰萧冰的母亲对她一见钟情。两家的矛盾彻底激发。青梅竹马的萧寒、萧冰不得不被迫分开。这时,顽皮少年马俊达闯入了两个人之间的隔阂之中。大学时,两小无猜的萧冰、萧寒再次重逢。爱情的火花一触即发。萧寒的爸爸再遇萧冰的妈妈,对其展开了狂热的追求。这时,萧冰的亲生父亲真实身份浮出水面。萧冰的妈妈在新情旧爱中左右挣扎。在和萧寒的爸爸结婚后,萧冰萧寒两人的关系变的更加复杂。萧冰和萧寒能否承受诸多的压力坚持自己的内心的选择吗?萧冰同父异母的妹妹痴恋萧寒,置萧冰于何地?马俊达能否放弃对萧冰的执念,开始新的感情呢?一场亲情、友情、爱情的抢位战就此展开。谁对谁是真爱,谁对谁是执念,谁和谁又是逢场作戏?这场战争结局会如何?
  • 你是我永恒的钻石

    你是我永恒的钻石

    从小就寄人篱下,灰姑娘一般的李拉微上了大学,遇到了整个上大最优秀的设计才子、白马王子一般的吴畏,两人之间懵懵懂懂的爱恋就此展开……
  • 快穿之成为攻略天后

    快穿之成为攻略天后

    白含微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有神论者,她相信这个地球上存在人类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此外她的性格也有些神神叨叨,当她某日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古老的东方书籍,碎碎完里面奇怪的咒语时,一道清澈地男声在她耳边浮现:"寻找了千年,等待着宿主将我再次唤醒,这次......"被卷进书中故事,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乖巧贴心的田园相公,扮猪吃虎的小竹马,以妻为尊的炙手医夫,冷冽无常的电竞大神...,这究竟是攻略还是被攻略啊?缘由天结,份由天定,一朝定数,相离千年,终得一人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