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70900000009

第9章 史笔如刀(1)

“办共和"有什么错?

羽戈

陶菊隐先生《政海轶闻》录有“办共和”一题,批评袁世凯:

……袁氏每与人谈办共和之成绩如何,对各省大吏来京请训者亦以是为询。夫共和政体,信誓旦旦,岂容冠以“办”字?其蔑视共和可知,其以此为试办性质可知。然闻者初无以应,盖反对共和即为叛国行动,虽元首言外有物,亦无人敢宣之于口也。

这一节史料后来流传甚广,后人每每批判大独裁者袁世凯对民主共和制的虚情假意,窃国盗权的狼子野心,多半引用“办共和”的逸事加以论证。

如傅国涌先生撰《共和如实业》(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3月15日),除了依此立论行文之外,还提到一些细节:袁世凯邀请孙中山、黄兴北上会谈,相当融洽,袁称赞孙“光明正大,绝无私意,所恨相见之晚”,孙称赞袁“雄才大略,当世无可与代之人”。其中有一个别富意味的插曲,被民国另一位名记者黄远生嘲讽为“二君不为总统之竞争者,而乃相竞争为实业家”:孙中山表示自己此后只想从事社会事业,并认为自己扮演这一角色比袁更适当,言下之意不愿竞争第二任总统,好让袁安心,可是,袁当即表示抗议:“我虽系历来做官,然所办之事,却以实业为第一大宗。”

傅先生结论道: “确实,袁把共和看成是当初办洋务一般,只是用老办法‘对付’着办而已。难怪他的心思终被夏寿田、杨度等人窥破。不光是袁,当时举国上下真懂共和的,又有几人?”

“对付”之典故,出自黄远生《袁总统之徒弟》:“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夫相哄,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日: ‘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着‘对付’者,此辈盖以为共和时代之不二法门也。‘对付’之思想普及如此,袁总统之教育宏远矣。”——由此可知,“办共和”、“对付”共和等,已经不仅是禁锢袁世凯等上流人物之头脑的观念,还蔓延至巡警所代表的公务员阶级。想来那时并没有网媒纸媒的疯狂炒作,不知令黄远生所慨叹的“袁总统之教育”何以如此深入人心?

我一度对“办共和”持鄙弃态度,可回头一想, “共和”不是“办”出来的,还会是怎么出来的?自然生长吗?外力强加吗?显然都不是。“共和”终归是“办”出来的,而且要依靠能办事的人“办”出来。 “办共和”正如我们平曰办事情,并不丢人,不会办才丢人呢。

民国肇建,世风大变,时人比照前后两种政制的特点: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对勘之下,可以看到,民国之于清朝的进步,有多少表现为纯粹的形式,有多少表现为伤筋动骨的实质?而这就是所谓的“民主共和国”。如果仅仅满足于此等表象的变迁进化,那么“共和”确实不需要绞尽脑汁、积累跬步的“办”,而由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一次和谈,一纸约法出台,一场总统就职,皆一蹴而就,一夜之间即可实现翻天覆地的良辰美景。

但这毕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国。正如笑蜀在对袁伟时的访谈当中所指出的那样: “无论是孙中山还是宋教仁还是其他革命党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对民主共和的追求,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信念,一种热情,而不是出于一种实证的、理性的研究,缺乏坚实的心理基础。”(《回望百年共和路》,载《南方周末》2006年11月16日)——他们是将共和作为一个梦想,而不是一次实验;他们奉行的是眼高手低的理想主义,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实证主义;甚至说,他们过于注重理念的革命,而不是制度的进化和利益的博弈。这些高调、空泛的特征,在孙中山身上呈现得尤为显明。1912年,孙袁北京会晤,孙即表示,练兵百万以强中国,由袁来施行;修中国铁路十万公里,则为他的专职。后来他果然风风火火干起来,出任中国铁路总公司经理,设立总部于上海,乘坐豪华花车到全国巡视演讲,连黄兴亦受聘任汉粤铁路督办以襄助孙先生。可结果,直到孙袁关系破裂,乃至孙一生一世,他构想的铁路仍是构想。

至2007年,新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才达到7.8万公里,距离孙中山先生的预算仍有不小的距离。而至今日,民主共和发展的程度是否达到孙先生制定的政治指标呢?尽管我们听不到来自天堂的回音,可低下头颅,扪心自问,我们依然不能昂首挺胸,乐观起来。

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审视以袁世凯为主线的这一段民国史,我们理应切实认识到: “办共和”并没有什么错,与办洋务、办实业一样,共和就是一次纠错的实验,一项铺路的工程,如果前途不通,那就尽快拆除障碍,实在不行则改道行进;如果未来有阵雨风暴降临,那亦不妨停工片刻,我们不至为视线以外的虚幻正义舍弃现存的正义,尽管现存的是残缺的,未来的是整全的。我们只需明确一点,共和是永恒的路标,无论怎样“办”,必须以不偏离大的方向为前提。在此一前提之下,我们可以认同那位被唐德刚先生赞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才大心细,做事扎扎实实,有板有眼,极有效率的行政专才和标准的中国法家”的袁世凯;可以认同他在中国第一次立宪运动当中的成就:“废除科举、发展新式教育、创办中国近代公、检、法体系、推行基层自治和三权分立、整顿吏治,创办商会,发展实业、修铁路、练新军等。”

还是那句话, “办共和”并没有什么错,错误可能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办共和”,最后办出了什么样的共和国。古人常常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种举重若轻的心态实在不值政治家效仿。我们不妨换个现代的说法,治理国家如开办公司。在专制国家,公司的股东为一个阶层、一个家族,乃至是一个人,即所谓的大独裁者。在民主国家,普国之民都是股东,哪怕你是淘粪的,我是拾垃圾的,我们拥有的股权并不比英明神武的国家元首低几分;而且,这一份股权,只要我不主动让渡,任何人、任何权力都无法剥夺。是否占有这份股权,以及占有权的安全度,正是判别一个国家是专制还是民主,以及民主成色浓淡的重大标尺。

基二于二此,再来审视“办共和”的迷雾,就清晰多了。袁世凯所犯的历史错误,不在于他以办洋务、办实业的手法来“办共和”,而在于他把中华民国的共和公司,本属于全体国民所有,最后却办成了家族企业。他不仅通过操纵议会选举,强行掠夺国民的股权;还通过修改《临时约法》,涂掉了股权所有者的名字。设立终身总统制,意味着他可以做一辈子董事长,而不必担心受股东弹劾;现任总统在退职之时有权指定接班人,意味着中华民国作为袁氏家族企业可以子子孙孙传无穷匮矣。

可从本质上讲,中华民国还是一个国有公司,袁世凯可以侵吞国有资产,但他终究没有胆量公开宣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不敢在已经模糊化的股权所有者一栏填上他袁某人的大名。最后,他还是忍不住,搞起了短命的洪宪王朝——这相当于私人企业。追索其因,大概就是对股权的“必也正名乎”。

“办共和”办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走上绝路。中国文化的歪曲从清朝开始◎杜车别 1.礼教吃人么? 比如五四时期批判吃人的礼教,也即所谓在礼教的约束下,妇女只要有稍微违背礼法之处,就可能遭受羞辱,甚至被剥夺陛命。鲁迅的小说《祝福》中就描绘了祥林嫂因为嫁了两个丈夫,而遭受种种歧视,以至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

可实际上,这种现象真是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吗?事实上,同样是封建统治,也有制度上的差别,与清朝相比,至少明朝还算得上开明专制,这种制度上的开放,直接影响到了明朝人的生活态度,稍微看一些明人的记载以及当时通俗小说中所描绘的情形,就可以发现。

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说“‘父一而已,人尽夫也’,此语虽得罪于名教,亦格言也。父子之恩,有生以来不可以移易者也。委禽从人,原无定主。不但夫择妇,妇也择夫也。谓之人尽夫,亦可也”“即今国家律令……妇再适者,无禁焉。淫者,罪止于杖而已。岂非以人情哉?抑亦厚望于士君子,而薄责于妇人女子也?”

可见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其实已经提出妇女恋爱婚姻选择自由的观点,和现代的认识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谢肇制特别提到国家律令,并不禁止妇女改嫁,对通奸的行为,处罚也很轻微。

明代民间对妇女贞洁的问题看得很淡,风气相当开通。甚至有些在现在看来都不能容忍的事情,在明代的社会里却表现出非常的宽容。

比如《喻世明言》里的第一个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的老婆王三巧在丈夫外出经商时,和别人勾搭成奸,蒋兴哥回来得知,并没有因此对王三巧打骂吵闹,只是自己伤心之余,写了休书,听凭王三巧改嫁。王三巧的父母也没有责怪她,反而安慰她说“恁般容貌,怕没人要你?少不得别选良姻,图个下半世受用。你且放心过日子去,休得愁闷”。

后来姓吴的知县聘王三巧为妾,蒋兴哥顾念夫妻情深,把家里的十六个箱笼连钥匙送到吴知县船上,交与三巧儿当陪嫁。

再后来蒋兴哥不慎误伤人命,打官司,审理案件的恰好是姓吴的知县,王三巧得知后,哭求知县从宽处理。知县在处理案件完毕后,为两人之间真挚感情所动,就主动提出让二人重续前缘。

这个明代社会里发生的故事,弥漫的温情与宽容,即便在现代社会里都是很难看见的,现在如果丈夫发现老婆在外偷情,那还不恩断义绝,夫妻彼此视为仇敌?

三言二拍里描绘的这类故事不少,总的来看,当时的社会不鼓励守节而鼓励改嫁;如果妇女被动失贞,亲人的态度也很宽容。

比如《初刻拍案惊奇》的第六卷中说贾秀才的老婆巫氏,被人用药迷昏后奸污,贾秀才安慰她说“不要短见,此非娘子自肯失身。这是所遭不幸,娘子立志自明。今若轻身一死,有许多不便”。后来夫妻两人设计报仇成功,“那巫娘子见贾秀才干事决断,贾秀才见巫娘子立志坚贞,越相敬重”。这是妇女尽管失贞失节,但其亲人并不因此对她心生嫌弃,反而“越相敬重”的例子。

凌漾初在《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四卷中更是说, “男女大欲,彼此一般,一人精力要周旋几个女子,便已不得相当;况富贵之人,必是中年上下,娶的姬妾,必是花枝也似一般的后生,枕席之事,三分四路,怎能够满得他们的意,尽得他们的兴?所以满闺中不是怨气,便是丑声。总有家法极严的,铁壁铜墙,提铃喝号,防得一个水泄不通,也只禁得他们的身,禁不得他们的心。”

这也可以看出明人在男女问题上通情达理的态度了,远不是后人所污蔑的那种森严苛酷。

同类推荐
  • 天朝志

    天朝志

    大明末年山海关,农民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与女真人展开一场事关国运的较量。正当情势危急时刻,却听晴空一声霹雳,天降异象,改变了炎黄子孙的命运,改写了历史。·三百余年后,普通青年宁战,忽然出现在茫茫汪洋之中,迎来了他的新生。·奔走天下,纵横捭阖,为生民而立命。金戈铁马,江山美人,得世界之大同!··已有都市小说《收美记》180万字无断更完结,下方直通车移驾阅读。人品保障,大家放心收藏!
  • 三国之我能联系死人

    三国之我能联系死人

    穿越高武三国,成为中山无极县甄家的一名家丁。在这个灵气复苏的世界中,虽然开局就是名有学识之士、身强体壮,还有一名惟妙惟俏的绝世佳人为伴、永不离弃。但毫无灵能的项锋仍旧感到鸭梨山大。直到某天………脑海中忽然出现了一条来自死人的信息……“叮~死者西楚霸王项羽已成功联系上你…死者始皇帝祖龙已成功联系上你…死者汉高祖刘邦已成功……”从此,项锋开始了他的别样霸途。(新书《全球英能》已发布,求支持)
  • 浑象地动仪

    浑象地动仪

    预言陕西大地震的地动仪淹没在茫茫历史之中,南阳张衡的墓穴竟是空壳挽尊之所,数千年后,当两片神秘的秘图突现重合,解开了一段缠绕千年的谜团,随之而来又会发什么些什么呢,无人知晓;且听我慢慢道来。。ps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我要狠抽皇帝的耳光

    我要狠抽皇帝的耳光

    生于大明朝官宦世家的侯方域,如何最终会成为反明组织的核心,并且掌管着弥漫全国的情报系统?倾国倾城的秦淮名妓李香君,又有着怎样的辛酸背景,为何在见了侯方域仅仅两面的时候便奋不顾身以身相许?吃朝廷军饷,领朝廷俸禄的明朝大将左良玉,为何从来都不听朝廷的节制,俨然将几万人的军队变成了自己的私军?腹有诗书,才华横溢的一代才子阮大铖,如何就成了被世人唾骂的刽子手?原来只是别人家中臣属的曹永昌如何一跃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神秘组织的领袖,而这样身份的转变,是否会让他违背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所有的这些主人公身上的谜团,都将在读者阅读本书的一字一句中徐徐展开,让你体会到那样的乱世当中每个个体的期待,抗争,与英雄主义。
  • 未想称王

    未想称王

    刘羽莫名穿到了东汉末年,本想好好种个田,练个武,当个安静的美男子。结果事不如人,忍让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被人当做软弱可欺。随着黄巾起义,世道更加混乱,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刘羽在到来的乱世中积蓄力量拼命的生存下去。
热门推荐
  • 我的贴身老板娘

    我的贴身老板娘

    身怀绝技的少年陈贾被轰出家门,为生计混迹于厨房当杂役,直到某一天深夜,娇美的老板娘让他去她家一趟……
  • 无上神医

    无上神医

    余浩,一个被他人成为“战神”,被队友叫做“当代最强兵王”的男人,却在弱冠之年退隐都市,他武功无敌,医术超群,艳遇不断,畅游百花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甜心别跑,你是我的

    甜心别跑,你是我的

    一次偶然相遇,让他动了心,使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变成了妻奴,无时无刻把她身边的烂桃花摧残,结果催着催着就上瘾了,肿么办?韩昕玖表示好心累。本以为这只是富家子弟之间的玩笑,结果一不小心踏入了他精心布置的情网..........
  • 罪剑鸳鸯曲

    罪剑鸳鸯曲

    一支短笛,一柄长剑,满身风尘的少年从西荒走来,带来了长生的秘密。九州因此而沸腾了,而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 彼岸不醉九霄醉

    彼岸不醉九霄醉

    飞舞的曼珠沙华是这夜的使者破开时空的界限,只为那抹生存的味道。“我只想安安静静,细览一方风景,你们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的挑起杀戮,如此,便依了你们。因为这死亡,是杀戮的终点,但是,也是你们噩梦的开始”黑色的油纸伞于空中飘旋,成千上万的曼珠沙华自此而出,染红了夜的天空,百鬼于封印中侵袭,狰狞的撕扯着,其过之地,花草枯亡,怨魂魔舞,屠尽!他说:“姐姐,我的心为你跳动,只此一次,此生不改”他说:“再高的权利也不敌你的一颦一笑,跨越生死,只是想在你身边,所以,女人,你逃不掉的”他们说......你没有心,你没有情,可是我们不怕,我们怕的是,有一天,你从我们身边消失,再也不见。那时,我们会死......
  • 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

    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男人要懂管理学

    男人要懂管理学

    本书要告诉大家的不仅仅是管理技巧,更多的是管理艺术。希望管理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巧,轻松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 清歌倾城

    清歌倾城

    她,曾是21世纪著名服装设计师k,机缘巧合来到北墨国,化身兵部侍郎嫡出千金小婴儿一枚。满月之日,国师预言次女当为祸国殃民之祸水,唯一解决方法便是与某一皇家血脉之人结合。什么鬼?某女对国师能力深表怀疑。。。什么六皇子,本小姐不嫁!谁知,一见皇子真面目,只冤相见晚!傻子怕什么?多好玩!再说还是个帅哥哩!“帅哥,等等我…”某宝宝鄙视:当初是谁说不嫁的!
  • 万古最牛战神

    万古最牛战神

    家人说:他资质普通,让他平凡安度一生吧。豪少说:他不过是个杭城蒋家的废婿,混吃等死的废物。大佬说:他不过是个纨绔下作的秦家弃少。主角说:好吧,不装了,摊牌了,其实我是万古战神。名媛说:三少爷,我要和你生猴子,请给我这个机会。书友QQ群:836357920